|
让我们成为阅读者、思考者
——张文质先生与二甲中学“‘张文质之友’读书会”成员的对话实录
凌宗伟:各位同仁:晚上好!利用吃晚饭的时间,我们“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的全体成员与张老师交流一下,先请各位做个自我介绍,因为有的同仁张老师还不认识。随意一点!
刘进:张老师,你好,我叫刘进。我的网名叫流金岁月,张文质之友的话,我准备另外取一个名字,刘进这两个字呢,我发现跟“文”有关系,我准备取一个文一点的、文井。
季勇:文静,文津哦。
陆勇:文静、文津已有申请专利了人家。
刘进:我是“文井”不是“市井”,我就说这么多。
吕斌:张老师好,我是来自安徽的,我的网名叫处处天涯。我上次写了一篇博文,《花开花落两无声》,张老师当时还后面留了个言“哈哈,以后不吵你了。”呵呵,张老师蛮幽默的。
季勇:我就是上次发消息给你的,季勇。在我的博客上,我用的我儿子的照片,我觉得在你面前我就像小孩子一样。
陈雪连:张老师好,我呢,姓陈名雪连,这个名字可能给人感觉有点误会,我博客上的网名隐默,一开始我们凌校看到也比较惊讶,等看到我的照片传上去,说了一句,“原来是你!”(张文质:呵呵!)。
周林聪:我的“1+1”博客叫北耳风舟,本来我想起个豹子头的,以前一个同学经常叫我豹子头。
大家:呵呵,呵呵!
张文质:北耳风舟,什么意思?
周林聪:北耳风舟,风周的“周”是我的姓,北耳风,我取我的名的,表示在风雨当中跌宕一样。
张老师:风雨兼程吧。
曹乐旻:张老师好,我叫曹乐旻,乐是快乐的乐,旻是上面一个曰,下面一个文。我想,我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时候,希望我能做一个快乐人。
张文质:我手机里面,这个字就没有呵呵,比较奇怪。
曹乐旻:我身份证上的这个字是手写的。
大家:应该有的!
现在有,电脑上有。
张文质:可我手机上没有,搞不清,我福建有个朋友用的也是这个名,我就在手机上用另一个字代替了。
曹乐旻:高旻是扬州那边一个很有名的祠,叫高旻祠。旻在字典里面是秋天天空的意思,希望我的生命能够象秋天天空一样的高远。
凌宗伟:我们这个“张文质读书会”里一共有三个女孩,还有两个女孩没让她们来。一个要去买车,还有一个刚加入的,我说就不要来了吧,来了我这坐不下。(张文质:哈哈!)
曹权:张老师你好,我姓曹名权,曹操的曹,孙权的权,(哈哈,哈哈)。网名叫那个“历史的天空”,上次就是写了你那个“课堂总结三部曲”,打错的那个,张老师有回帖的。
朱建:他还总结了一下,“要让张老师回帖,请写错别字!”
大家:哈哈,哈哈!
张文质:还有这么回事?
大家:呵呵!
曹铁军:我姓曹名铁军,我这个名字很好记,从幼儿班一直到大学,所有老师都记得我,我这名字太特殊了。
我的网名也很特殊,这个跟我工作也相关,我的网名叫“奔跑的蜗牛”,应该说我不是太聪明的人,说起来,有点脸红,我高考还复读了一年,原因是什么呢?英语太差了。所以做各种事情,我基本上一个原则是,笨鸟先飞,虽然不是十分聪明,但是做做其他事情的话,我感觉还可以的。我是搞信息技术的,其实“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的空间应该由我来管理,是吧,呵呵。但是我一般很少干这个事情,过去学校的网管基本都是我干,现在已经不做这个事情了。
我也在经常写一点文章,人家感到很怀疑,他们说信息技术老师怎么对这个感兴趣,感到很奇怪的事情。其实,我非常赞同我们教研员给我的一句话,因为我们这个科目在任何地方,应该说是一个地位比较低的科目,所以我们教研员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你要人家看得起你,首先你要看得起你的科目,你看得起你的科目,人家就看得起你了。
邱磊:张老师好,我姓邱名磊。
张老师:照片很帅的哦!
大家:呵呵,呵呵!
邱磊:我博客里面的名字,“truly”就是英文中真实的意思,我现在主要是负责“今天第二”这个博客圈的日常维护。
陆勇:张老师你好,我和在坐的不同的一个,我没有读过大学,主要的原因可能和铁军说的一样,英语差,现在作为英语老师,主要通过自学来的,然后又搞了一个中文的专科,前面搞了一个英语的本科,阅读的面相对比较广一些,网名搞了一个比较大的东西,“春秋教育”。(凌宗伟:文笔很好。)
因为这个经历比较特殊,一开始是在内蒙的满洲里打工,建筑工地小工。然后想想好像不好,想试着改变命运,然后开始自学英语,当时记得我们英语界的专家叫许国璋,他说,自学而以一门外国语言为基础,是你自己的居室打开一扇窗户,望见世界,望见星空。当时我记住了这句话,所以做一些尝试和努力,然后走到了今天。
朱建:我叫朱建,这是我师母(指指一旁的方老师),念高中时,我是凌校长骂大的,如果当时再骂得再凶一点,估计我还要好一点(大家:呵呵!),这个凌校长还负应领导责任。
张文质:他那个时候,看你这么瘦弱,本来想更重一点敲敲你。
大家:呵呵!
朱建:怜悯之心,生命在场。那天我把我的空间取个名字叫“生命的等待”,以前我的网名“紫楝花开”,我们这边有种树叫楝树,紫楝树,当时就想,就像苍茫大地上的一棵紫楝树守望在那里,树它是不好动的,所以我就要有这个精神。现在跟凌校长,积极推进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推进这个读书活动。
凌宗伟:好吧,让我们就一起敬敬张老师。(碰杯声)
张文质:我早就建议大家在博客上给人家留言的时候还是署实名比较好。
凌校:空间可以用取的名字,最终留言显示的要真名,便于大家沟通,还有人家了解你。
张文质:更重要的是便于推广。我本来想写一篇文章建议大家留实名,为什么呢?随着网络人数的增加,有一些原来很熟悉的,比如他叫一个什么名字,叫“历史的天空”啊,我开始知道,但是久而久之,我就忘记了这是谁了,其实是我很熟悉的人,但是我忘了他是谁了,有很多是这样的,因为太多太多了。是你的名字我还能记得,但是“历史的天空”,然后别人又有“蔚蓝的天空”,有的是“晦暗的天空”,这哪个“天空”是那个“天空”,搞不清楚。我觉的,这个网络里面实名有助于推荐自己,有助于被人记住自己,这个很重要,被人记住。
凌宗伟:实名比较好,我们说的这个实名跟浙江的推行的实名是两个概念,我们一个方面就是要跟人家交流,另一方面为了推荐自己,不然的话人家不了解你。当你们进入“1+1”以后,还有事情要做,比如要交友,交友才可能跟交流互相交流换点,互相学习。我们这个“今天第二”博客里面,登陆的人数尽管大家还蛮满意的,但是朋友不多,到现在为止是40个,我看了一下。
我的那个博客,大概是做了两个月,现在有224个朋友(张文质:那你朋友很多了。),我们要在“1+1”上找朋友!一是能够学到人家的东西,另外就是要让人家熟悉你。“1+1”有许多很有名的人物,张老师的铁哥们,这是非加不可的。要先在网上浏览或浏览别人的留言,像胡一刀,像无痕啊,像明霞啊,象这个沈丽新啊,沈丽新已经加了,明霞好像也加了,彭荣辉也加了,其他的几个,“今天第二”上面加的不多,加的不多。
下面要做的事情,先要交友,交友以后,还是我上次讲的,不能老是发那些随想,既然是“读书会”,我还是这么个想法,博文要与与读书有关的为主。就好比我们现在搞的“教育行者”这个小圈圈,重心就是行为文化建设,所有的都围绕这个来,这样呢才容易有名,我们毕竟还是想要把事情做好。把空调开小点。(服务员去开小空调)
张文质:今天看大家穿长袖,还有穿的西装。这几天北京很热,这边是很凉,是啊?
凌宗伟:这边这两天稍微凉一点,前几天也蛮热的。还有一个,我们这边的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太苦太累!早上起的很早,晚上回去很晚,这也是一个原因。我呢(指着自己的短袖),是习惯,夏天的早早晚晚一般情况下时段袖上加一件单西服或便装。
张文质:你们看,他这脸色还好,你的脸色,你最好(指着周林聪)。
大家:哈哈!
周林聪:我不代表普遍现象。
张文质:你的看上去发青(指着季勇说)。
凌宗伟:(指着邱磊)他呢,可以理解,新婚燕尔,结婚请了半天假,还没请我们喝酒。我们祝贺他一下,我在他结婚那天在网上留言:祝邱磊老师新婚快乐!(碰杯声)我知道他那天结婚就在上面留言了。
张文质:就最近的事情?
凌宗伟:就最近,就这两天啊。
张文质:哎呦!祝贺一下!
朱建:张老师《教育是慢的艺术里面》有一段话,人家问了,新婚和新课程有什么共同之处?(呵呵声)然后那个老师想了想就说,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凌宗伟:对的,这个话也有点道理。
朱建:呵呵,这是《教育是慢的艺术里面》的一段话。
凌宗伟:我昨天跟张老师打招呼的,我是“周扒皮”,您来了就不您的放松!我们抓紧。(示意大家与张老师交流)
张文质:我跟大家讲,这个“宗叔”(凌宗伟在新浪博客上的网名),太可怕了!(大家:呵呵!)我太太刚刚给我发了条短信说,晚上早点休息。我没给她回,本来想跟她回说,宗叔都安排好了(大家:呵呵!),后来想还是算了,不给她回了。
有一次,一个老师问我,我们教育工作这么苦,怎么办?我说你想办法调走吧。(大家:哈哈,哈哈!)凌校长,早上一大早就起来,让很多人感慨良多。我昨天晚上让他等我电话,因为我知道他晚上睡得比较早。
凌宗伟:也不早,一般到11点。
张文质:作为校长,起得这么早,学校的副校长,早上会几点到学校?
凌宗伟:(呵呵!)值班的基本跟我同时到学校,不值班我没有要求。
张文质:教育这个……
凌宗伟:我们希望春天能够来,我昨天电话里跟你讲的,江苏省正推进学校规范管理,但愿不是空话。
张文质:那天我在沈阳的时候想,大家现在,可以这么说对于教育的灾难有更多的共识。
( 进餐)
张文质:上次你凌校送的那个大饼,吃了好多人。
凌宗伟:明天,我叫那边做几个。(张文质摇头:谢谢,不用了。)垫垫饥的,明天早上到那边去吃早饭。(张老师呵呵的笑)
张文质:说起来你们这边的与江南有区别,从这个大饼能看出来。
凌宗伟:(呵呵呵)相对来讲要实在一点。
张文质:你(询问凌宗伟)多久没去北京了?
凌宗伟:八年。
张文质:我在北京悟出了一个教育的道理。现在四环之内,本地的,北京的土著不到15%。北京街头看不到北京的老大妈啊(大家:哦、哦……),老大妈都到五环之外去了。
凌校:这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张老师:北京街头现在看到的全部都是外地的,新北京人(凌宗伟:新北京人),新北京人。
凌宗伟:文化的消失,那是不得了的事情。
方云华:她们为什么到外面去啊?
凌宗伟:她们没钱啊,买不起新房子!
张文质:被淘汰了呗!
(呵呵,哈哈!)
张文质:北京人是在跟中国最优秀的人竞争,你怎么竞争得过呢?你那,还沉醉在京城,皇城的优越性,等你醒过来的时候,你已经到五环之外去了。等你醒过来你已经到五环之外了,然后每天要坐二个多小时的车,到京城上班,上完班再回到五环之外!住五环以内的当地人很少。
( 进餐)
陆勇:张老师,敬敬你!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读书的话,首先要读一下你这人,你的个人成长历程。能不能找个时间跟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 进餐)
张老师:在很多地方都是,当地人被淘汰出去了,很多地方都是。
凌宗伟:我们这里,繁华地段住的外地人也不少。昨天,我跟你一个福建老乡,吃饭,据说是香港的他是香港帽子大王的高层管理,在通州有产业,还是通州的政协委员。
( 进餐)
季勇:我有个问题。我们搞生命化教育,行为文化建设,我感觉行为文化这个词语很生硬,生命化教育,行为文化,感觉又有点向企业管理方面的靠拢。
凌宗伟:“行为文化”是由“行为心理学”、“行为学”、“行为教育学”等理论来的。我觉得跟生命化教育不矛盾,生命本身、生命存在就是一种行为。我是这么理解的:当初搞这个“行为文化建设”,是考虑这所学校的发展方向,或者说切入点——文化发展学校,文化发展学校,说起来,谈学校的文化太多了,往往在理解上有偏颇,就认为文化建设就是活动,就是搞一些文化活动。而我思考的是,用文化改变学校。我觉得,文化管理,是学校最根本的,最高的境界,是我们管理的最终追求。行为文化建设,期待的是改变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走方式。其实在进入生命化教育研究团队后,我觉得,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就是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方式,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二者是可以结合起来的,是不矛盾的。
另外一个,在我们通州打生命化教育的旗号,还要面对一个问题,通州实验小学一直在搞生命化校园建设,我们也大着生命化教育的旗号,在通州就没有个性。张老师也跟建议是不是考虑另外一个名称。我不知道你指的是“行为文化”建设还是“学教案”。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后来有个朋友跟我说,你这个“行为文化”,突出“行为”,是有具体的东西可抓的,不像人家讲的文化建设比较泛化,你们的落脚点是行动上。
我们现在还处在边实践,边思考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完善,所以我就想借助张老师的研究。张老师的研究有三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就是文化发展学校,第二个层面是生命化课堂,第三个层面是家庭教育。张老师也跟我提了一个建议,二甲中学的立足点还是放在文化发展学校上。我想来想去 “行为文化”这个名称到底改不改,有段时间我也想改,可反过来意向,如果现在轻易的把它改掉的话,也有难度。因为宣传的力度总体来讲,这个十个月以来各个层面的宣传报道比较多,人家已经认可了我们的“行为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文化”建设,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该一个名称,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季勇:就一个口径对行为文化的宣传,但总感觉对“行为文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达到一种很高层次的阐述,文化本来是对一种不同价值观的阐述。“行为
文化”还是从管理角度来说的。
凌宗伟:“行为文化”的“行为”,应该是有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学习行为还有日常的生活行为,这个概念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后来下的定义是什么呢,是各种观念、理念和认识在行为上的反映。
刘进:也就是说,行为折射出来的是一种……
凌宗伟:是一种文化。
季勇:还少一点文气。
凌宗伟:我不懂我这阐述,这个理解是否准确。还需要认真探讨使这个表述更加准确,更加科学。
张文质:那天在钱利群老师家,他也谈到了他最近思考的一些问题,核心就是文化重建,价值啊,精神啊,生活啊。从文化的角度的来讲,行为的背后当然是一种文化,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又是一种行为,“行为文化”是文化的行文方式。
我们提出这个文化发展学校,思考的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的鉴别,包括学校的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学校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课堂方式等都是要思考的。怎么理解?可以把它看成一种行为文化的内涵吧,哈维尔,捷克的前总统,思想家,提出存在的革命,生命存在的革命。他提出存在的革命意思是你要把对旧制度的批判,并不是跟它对峙,而是提出新的价值观。我不跟你对峙,我所努力的目标不是去推翻,而是立一种新的价值观,推翻,这是产生暴力的根源,文化重建,他说不是产生暴力,而是提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个人的追求。当你在一个非对峙的状态,这些东西都可有生存的空间。在生存到一定的状况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价值的对峙。我不是跟你直接对峙,而是我这价值起来以后,形成了跟你的对峙。我想哈维尔这个思想比较有价值的。对原来的文化,社会结构,包括生活没有彻底的变化,不是彻底的改变,而是新价值生成。
其实,我也在想,学校这种行为文化的背后啊,它确实是一个价值的重建。你是没办法批判,没办法改变。比如说应试教育,我一直说,应试教育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充满敌意的仇恨的对象。它这样的存在你没办法在很短的时间变革,可能你需要另外一种方式,我和你的精神一个地方,价值追求在一个地方,包括你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地方,也就是以另一种文化的方式生活在一个地方。
我们要成为一个阅读者,阅读者通过阅读一定会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发现,就会有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一种追求吧。他从一种对峙状态,极力的批判着对峙的、有时候是逃避的这种文化,变成了另外一种建设,建自己的,建设我的价值观,我的生活方式,在你的这个土壤里边,我不是把你这个土壤给铲除掉,因为我没有能力铲除,但是我在这土壤里重建我的东西。
我觉得凌校长所思考的“行为文化”,这个“行为”是学校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革。产生变化变革里面,其实你是用一种新的理念去审视它 ,比如说改善可改善的地方,调整可以调整的地方,新生可以新生的地方。有了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旧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治理了,有时候也被修改了,更重要的是还有的替代。这三个要素,就是被治理,被修改还有的被替代,其实就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新的行为方式。也许这种方式,它本身也是比较温和的。昨天我和北京的一个教育刊物的主编,特别强调了温和。我说,一个是温和,一个是专注。温和呢,就是教育本身。教育行为都跟人的生命有关系,而且是温和的方式。专注,主要指的是它的工作的方式,持之以恒吧。变化不是一下就到来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变化是很微小的,变化是停顿的。
凌宗伟:张老师呢,其实把我一直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说出来了。我到这二甲中学做校长,有个指导思想:就是不能跟原来的制度和文化对着干。而有一点我的管理肯定和原来不一样。如果完全按照我的主张,一下子暴风骤雨式变革的,带来的后果怎样呢?我打一个很通俗的比方,我就等于是把自己贴到这个墙上(指着身后的墙壁)去了,把你们都推到我的对面上去了。所以,必需在认同的基础上改变大家对原来的管理模式的认同,来逐渐的认同我的管理方式。
当时提出这个方案,表面形式好像是我们通州市是要搞个“创特升格”,学校要办出特色,要缴个方案,表面上是这个。实际上是因为,我到二甲中学来管理不能够把原来的彻底推翻,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改善。上次河南油田来,我说文化建设要“甑别、传承”,首先要甑别,其次才传承。不能是先传承再甑别。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践行,我们才能够把我们这个学校在不好改变的情况下有所改变,今天我在博客上写了三句话,不知同志们有没注意到,我说,我们现在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想自己能想的事情,尽量把我们该做的事情做好。我这三句话,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想自己能想的事情,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有的事情不是我们能想的,还有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做的,那么我们只能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我们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就是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把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做好。
我觉的可喜的是,经过这九个月的努力,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那样,我们的文化构建还是有成效的。可以举例的是,我们整个学校的管理模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第二个是我们教师对这个管理模式的认同感还是很显著的。这次张老师发起的记下我的5月14日活动,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当时发这个通知的时候,我就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人响应,我说有一二十个同志响应,我就很开心了。然后季勇向我建议,是不是学生也搞一下,搞个征文。我说好的,这也是创意。我就没想到学生能有500篇投稿,老师投稿的接近60个。
我想的是什么呢?就如我经常跟你们交流的,我们整理对话这个东西,不要追求完美,这也是张老师的观点,对话,少一点书面化的东西,就是要有闲言碎语,有闲言碎语它才真实。在整理的时候,季勇老师跟我讲他还要修改,我说,不要修改,为什么?这个是原生态的,它只要没有病句,没有错别字。同志们有没看到,我交给周林聪叫学生整理的那天张文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在“1+1”上是好评最多的一篇的一篇对话。
我也告诉了张老师这个情况,张老师说这个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出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老师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叫另一位老师整理的张老师跟家长的对话,他就删掉了许多东西,删掉许多东西我看了我就不满意,然后我就叫他重弄。同样还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们整理好的张老师跟通州“名师之路”教研科研沙龙成员的对话,交给教科室的时候,教科室也做了很大的修改,然后叫我交给张老师。我跟张老师讲,张老师,教科室的这一篇,教科室他这么改了,你就让他去改,你不要管他。教科室是问题呢?一个我们这两个主任,本身比较严谨,再加上他这个《通州教育》杂志的二校,请的一个老先生,原督导室的主任,他是要看语言规不规范,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对不对,是书面语。但那样一来呢,它就不是对话了,它就变成了文章。同样,我认为,我们搞行为文化建设,不搞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它的道理。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已经喊了几十年,而且做来做去,无非就是制度文化、活动文化。但是我们这个行为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制度文化,活动文化,更是教育文化,教学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还有我们的生存的文化在里面。你说再找个什么其他的名词来替代,我要表达的是,一个你难找到更合适的,另外个我们搞研究有的时候也是很难的,你好要有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的理论依据应该是什么,那天我跟季勇讲,我们现在的理论依据应该是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另外一个就是行为心理学,还有一个行为学,还有一个行为教育学。很遗憾的是,行为教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就提出了那么几句话。那天,王灿明教授跟我讲,他也建议我把这个“行为文化”做下去的原因,是因为联合科教文组织推出行为教育学的观点以后,只在非洲流行,其他欧洲和我们国家就没有反应,做好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尽管我们不想了不起,但我们不能没有个性,教育如此,教学如此,研究更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