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可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18:3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可能

文/子虚
2006-06-05

      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于今天的中国尤其中国学人来讲,并不陌生。
      它的定义,倒是值得琢磨。我比较赞同的,是英国思想家萨义德、班达等人的定义。
      知识分子应该是“特立独行的人,能向权势说真话的人,耿直、雄辩、极为勇敢及愤怒的人,对他而言,不管世间权势如何庞大、壮观,都是可以批评、直截了当地责难的。”
      核心解读――障碍:权势;人格:耿直;性格:勇敢;行为:批评。

      立场之可能――如果想说教师属于哪一个利益集团,推究到最后,你会发现,教师并无所归,只能皈依于全社会利益。
      资源之可能――教师是人类中,唯一以研究文明及其条件为业的社会群体。对人类文明的历史、现状与可能及其支撑资源的探索,构成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同时,亦使教师具备全球范畴和历史纵深两个维度,并以此作为参照来审视社会发展的资格。
      技术之可能――教师是唯一受到系统的思考训练并通过职业行为不断强化思考能力的社会群体。优秀教师必将挣脱学科的苑囿,进而拓展延伸,一专多能。

      杜威说:学校即社会。
      并非只对学生而言。从教师的视角看去,这句教育学箴言已经规定了教师的职业视野与责任取向。那就是,必须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去阐解自己的工作并实现价值。
      没有社会意识的教师,就不会存在社会意识强烈的学生。教师通过诠释文明而影响文明,通过影响未来的人而干预未来的走向。
      于是,无论对知识,还是文明本体,批判是教师永恒的姿态。

      知识是重要的。但对于公共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来说,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那么,什么更重要呢?答曰:剩下的,被功利社会所忽略的――作为一个人的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01:43 , Processed in 0.1444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