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说“才子型教师上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5 19:2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说“才子型教师上课”


刘恩樵






近日,中华语文网关于“才子型教师上课”的话题颇受网友关注。最初是在7月28日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赵福楼老师发了博文《听才子型教师上课》,紧接着,7月29日,北京四中高级教师、西城区兼职教研员连中国发

了博文《没有灞桥,低垂着的是绿柳——致尊敬的赵福楼老师的一封公开信》。细看博文才知,在七月下旬,《语文报》在黄山举办全国中语会第八次课堂教学大赛。本次大赛,赵楼福老师是高中组评委,连中国老师是高中组参赛选手。一位是评委,一位是选手,就“才子型教师上课”问题论起来了。

笔者不曾亲临现场,当下无法得知连中国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程序等,但是,看了两位老师的博文,大致能够想象出课堂的一些状态,连中国老师属于“才子型教师”,课堂上教师处于强势状态,说得多说得好,学生处于接受状态,听得多听得迷。

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呢?

第一,   如何理解“才子型教师”?

所谓“才子”,是指“特别具有才华的人”。“才子型教师”就是“特有才华的教师”。 据我所知,赵楼福老师是提出“才子型教师”的第一人。按理说,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个个都应该是“才子” 才是。教师是教人之人,没有才华怎好教人。从远了说,古代的那些书院“牛人”,谁不是学富五车?那些私塾先生,谁不是才高八斗?再从近了说,哪个一流的教师不是学养较厚,学识渊博?正如赵老师所言:才子型教师“学识好”“语言表达有感染力”“渊博、潇洒、智慧”等。

我觉得,不管赵楼福老师初衷是什么,他提出的“才子型教师”的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概念,无形之中,把我们的教师粗粗地分成了两大类,一类就是“才子型教师”,一类就是“非才子型教师”。这个分类的意义又在于,它以才子的名义定义教师的素质,直面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说实在的,在当下,本该是才子的教师,有不少就不是才子,而是庸才。在当下,“才子型教师”太稀贵了,而“非才子型教师”太泛滥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多多地鼓励与提倡“才子型教师”的涌现,给“才子型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也要努力让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才子型教师”。

连中国老师看来是“才子型教师”(我从诸位网友的言论中猜想,包括赵楼福老师的文章),对这样的语文老师,我们要褒扬,要肯定。肯定与褒扬的目的一是让才子更才子,另一个目的是让非才子成才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像连中国老师这样成为“才子型教师”的话,这该多好!我固执地认为,学生一定是喜欢与欣赏“才子型教师”的。连中国老师《没有灞桥,低垂着的是绿柳——致尊敬的赵福楼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中所列举的学生的感言也正证明了我的观点。

第二,   是强势,还是蓄势?

“强势”这个词,是赵楼福老师《听才子型教师上课》一文中评课的关键词,

也是网友们在这场讨论中常用的高频词。为了说明问题,我想到了“蓄势”这个词与之呼应。

“强势”与“蓄势”,说得白一点就是,“强势”是说在课堂上教师太多地自我展示与对学生的控制;“蓄势”,就是教师收敛住自己的锋芒,退居后台,把前台让给学生。那么,究竟是“强势”好,还是“蓄势”好呢?依我看,“强势”也好,“蓄势”也好,各有利弊。

按照通常的理念来说,教师“强势”的课堂是不太好的,或者说很不好。但是,据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在一些课堂上,在教师有足够“强势”本事的条件下,偶尔“强势”一回或几回,也不是不可以。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多甚至一讲到底,教师讲得好甚至让学生着迷,我觉得,这样的课也一定是好课。我们不能谈“讲”色变。我认为,有时候教师就可以大讲整节课,就一节课而言,有时教师也可大讲十分钟,甚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讲不是错,问题是讲了什么,讲得如何。我不反对课堂上教师少讲,我也是反对多讲的,但是,我只是反对无效的讲,反对滥讲,反对低级的讲。

连中国老师在黄山上的课他究竟讲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评价一节课还是要回到原点,即学生在课上得到什么,我们也不能只看现象,即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发了言讲了话,要看对学生的真正的影响。也许,“真正的影响”我们无法去得知,这也正是我们在评课时遇到的问题,那就是评课者想当然。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同样的学生,前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频频发言,甚或有精彩表达,这样的课很好。但是,连中国老师的课上学生没有什么发言,但是,老师的讲,确实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了波澜,引发了思考,开启了心扉,那么,你能说这节课没有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影响”?有一位老师在跟帖中说道:强势的课堂里,“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坐享其成;教师急躁,学生害怕出丑;教师自己言说,学生痛苦不堪;教师出现错误,学生信以为真;教师展现自我,学生无法作主;教师灌输思想,学生偏听偏信;教师挤占学生时间,学生无法兼顾其他学科。”我不在现场,我不知道如果用这样的话来评价连中国的这节黄山课,不是是否恰当。我敢断言,连老师的课并非如此。

最好的方法是,我们能听听学生的意见!

但是,我这样讲,并不是要“保护”连中国老师,因为,我没有保护他的理由,更没有保护他的必要,我只是就事论事谈语文课堂。

再说“蓄势”。提到“蓄势”,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希望连中国老师在上一些“强势”课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上“蓄势”课。“强势”课偶为之,“蓄势”课常为之。我一直有个观点,“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组可以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四个词。这四个词是这样统整在一起的,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演绎语文”。由此看来,课堂对于教师与学生演绎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走进语文课堂之前,教师要“蓄势”,学生要“强势”,这样是基本的规律。这样的道理见得多了,不再赘述。

第三,   如何看“黄山之争”“赵连之论”?

“黄山之争”“赵连之论”都是我自撰的词,就像“7.23温州事故”一样。

只是表达的需要,没有什么深意与坏意。

我十分欣赏在这样的课堂大赛中能出现这样的火光,这种火光不是耀眼炫目的烟火,而是冷峻逼人的寒光。这种寒光能挑开迷蒙,刺破虚伪,逼近真理。

赵楼福老师作为评委,没有大唱赞歌,没有甘做“和事佬”,而是畅快直言,这是需要勇气与责任的。赵楼福老师的观点直接明了,表达犀利到位,发人警醒,对于年轻教师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样的评委才是负责任、有担当的评委。

连中国老师作为参赛选手,直面评委批评(也可以说是“批评”吧?),积极面对,积极呼应,积极陈述,可见连中国老师的自信与真诚。

语文教学需要这样的理性之争,需要这样的求真探讨。

“赵连之论’无疑是给盛夏的黄山之约添柴加温,”黄山之争“也无疑是在本不平静的语文之潭再掀微澜。

真的希望“黄山之争”“赵连之论”健康继续,争出真诚,论出真谛。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9:26:4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灞桥,低垂着的是绿柳

——致尊敬的赵福楼老师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赵老师:

如果我记忆力还算正常的的话,您说的那个所谓“才子型”教师的人,就是我——北京四中连中国。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热爱他的工作,他应该越教越快乐而不是越教越“套子”;他的工作不仅是他谋生的一个手段,而更应该是他的精神与生命之旅;一节课里该有一位老师的精神血脉;一个老师自己就是最立体最丰厚最生动的一本教材;语文课最关键的就是将“人”的意义与价值呼唤凸显出来。

下面,是我几位学生的话,供您参考。

我的学生李程(2010年考入哈佛大学)曾这样总结她的语文课:

在这么多节语文课上我已接触到了多种情怀,但对我影响最深的一种叫做崇高。

连老师说过,惟有崇高的人才能体会崇高。我继续想了下去,莫非,正是因为感受到崇高一个人才能变得崇高。

那些巍巍如峰的思想闪耀在我的头顶上,前所未有地把黑夜照亮。从中我看不到怯懦与恐惧、困惑与迷惘、悲伤与寂寞,看见的是雄壮、宏大、开阔。沉浸在伟岸之中,我暂且忘记自我之烦恼、抛下私己之欲念,随着这升腾的、喷薄的、迸发的思想,走向朗朗乾坤、走向茫茫宇宙,无限舒展、无限释放。

得益于语文课,自觉我大气了。也许是那些名叫崇高的光环高高在上,将我照耀。

我的学生张博骁(2010年考入北京大学),这样认识他的语文课:

这一周主要讲的是李白,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李白仅仅是“诗仙”二字而已。虽然我读过不少李白的诗句,可我对李白的了解几乎只是一张白纸。

可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李白在我心中不再是书面上的一句句诗词,而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的人,一个有着逸气、英气、大气的诗人,一个把江山写入胸怀的大诗人。

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我读出了李白的豪放,我读出了李白的狷狂,读出了李白的浪漫,读出了李白的忧伤。

一个星期,李白在我心中从碎叶走到了当涂;一个星期,李白在我心中从盛唐走到了安史之乱;一个星期,李白从书本中走出,永远留在我心中。

我的学生马南坡(在读),这样看待她的语文课:

连老师曾说过,进入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体会到真正的课堂。半年以来,尤其是随着语文课的进行,我愈发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意义。真正的课堂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它会有一个“场”,置身其中,思想随着文字深入,感情随着文字纯净而热烈。语文课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视野和心灵。不仅扩充了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生活的状态与态度。

学期初的课上,当老师读着“春天到了,花亮了。”时,一种令人战栗的感动冲进我的每一个细胞。眼前的世界瞬间明亮起来,我转头看了一眼窗外茂盛的树木,葱郁的绿色比从前任何一次见到的都要动人。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这种崭新的视野令我着迷。我开始热衷于观察,清晨阳光投在黑板上的迷离光影,刻着棋盘的石桌,公园里拉着二胡自弹自唱的老人……一切都是新的,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与亮点。语文课点亮了我生活中的色彩,让我从新的角度去体味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活。

我曾写过一篇备考文章《高考高分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择录一节,可与学生上面讲到的相参照。

我高一高二的时候,其实很少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地做高考练习,甚至课堂测验都很少。我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喜欢谈诗论文,说古道今。要不是因为时间,我一课书,真希望能与学生尽情尽兴地读它个把月。个把月怎么了,文字里有浩淼烟波,行于其间,那真是一身的湖光山色。我们在课堂上,都无比快乐!谭笑(考入天津大学)会瞪圆眼;冯昕瑞(考入北京大学)托着腮;徐涵剑(考入北京大学)、阮兆松(考入香港大学)都会和着书中的内容“表演”;孙昕烨(考入天津大学)眼中会闪现泪光;雨晴(考入清华大学)和文虚(考入北京大学)会用目光把你浮起来;玮琪(考入清华大学)会闪动大眼睛,犹如蝴蝶;楼悦晨(考入北京大学)会美美地听;宜婷(考入美国耶鲁大学)会用眼睛和你交流;梦溪(考入复旦大学)、牧晓(考入复旦大学)会遐思;李程(考入美国哈佛大学)的心会远行;雅乔(考入美国大学)会目光流转;华男(考入人民大学)会痴痴地望你;乃天(考入香港大学)感觉到醉了就会骂人;江南(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醉了就哈哈大笑,语文课上江南若是不笑了,那她一定就是睡着了;博骁(考入北京大学)会把你说得好的地方都记下来,他剽悍的外表常常会迷惑人,其实他是个学习语文的天才;雪菲(考入北京大学)、赵巍(考入北京大学)会把课堂的内容转为血液,周身流动起来……好多呢,要说这个可就没完没了了。语文课里有欢笑,有泪水,更多地浸润着我们生命的感动与感悟。现在还记得冯瞰(考入人民大学)从英国回来的时候对我说她发现首都机场有个餐厅名曰“东方之既白”,她说她对这名字比其他的同去的外班同学有着更多的亲近与遐思,这都来源于我们师生的课堂。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其实不怎么说高考,整天说语文呀,文学呀,古人呀,人生呀,生命呀这些虚无缥缈的话题。以至于初上高三,学委搜集大家对高考备考的建议,一位同学说,老师要考试呀!是啊,两年来,他大概觉得我飘舞升腾在璀璨的理想的星空,不想考试,也不愿考试!

高三了,我对家长说,课堂犹如江湖,同学跟了我黑宋江一场,我得给兄弟们谋条出路!给同学切实的分数回报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我可不想让我的学生沦落江湖,任人欺凌,他们该是一等一的好汉!我对学生说,考试、分数那是我的拿手,高一高二大家没怎么看出来,那是我装的,大家且看我为诸君快战!我想我能够以分数不断提升为轨道,以语言为媒介,促进并推动学生完整意义上“人”的发展。



没有晚风,哭泣的是斜阳;没有灞桥,低垂着的是绿柳。

万分感谢您的关注!希望得到您更多的指导!

祝老师夏安



                                             北京四中连中国  敬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6:28 , Processed in 0.0866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