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语文回家
——解读乐陵实验小学语文大课堂
陈培瑞 孙明霞 王如才
地处鲁西北欠发达地区的乐陵县实验小学,自2005年以来,开展语文大课堂教学实验,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目标、大课程、大教材、大课堂体系,使语文教育走向朴实、简约,回归生活。
一、改革愿景——让语文回家
李升勇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始终是同祖国语言和文学创作的特点相伴而生的。汉语言及文字的突出特点是形象表意。中国古典文学的突出特点是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乐府,不仅充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还合辙押韵,语言美、节奏美、形象美、琅琅上口,极易背诵。扎根汉语言和文学创作土壤的传统语文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了许多精华。表现在:
(一)以典型范文为基本教材和主要学习内容。 中国历代语文教材,特别是蒙养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语文教材,都是经典范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许多名篇被选入教材。
(二)以熟读和背诵为基本学习途径。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读书有声,抑扬顿挫,书声朗朗。
(三)以学习者自悟为主。正如刘勰所说:“披文以如情”,“披情以入境”,体味感悟,出乎意外。
(四)教学以点拨为主。 从孔子的“杏坛”、齐国的“稷下学宫”到南北朝的“书院”,以及遍布乡里的私塾,其语文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同读、共同讨论问题,辅以点拨,主要让学生自己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概括了古代语文教育传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让语文回家,意味着让语文教育反扑归真。“反朴”即让语文教育返回到语文固有的面目上来,“归真”,即让语文教育归到固有的规律上来。以此为“原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而不是“离经叛道”、“离家出走”。
二、上下求索——走“回家”之路
语文改革总的路径是: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拓宽课程范畴,拓展教材内容,扩大课堂范围,使课程与课堂有效结合;引领学生鉴赏各种文体,用生活诠释文本,用文本提升生活,使文本与生活有效结合;引领学生观察生活、自主写作,使语文教育走向朴实、简约,让教育回归于生活。
(一)构建大课程体系
将学生生活的所有空间都变成教育的空间,将教材定位为:文本+生活;将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整理形成三大课程体系:1.基础性课程:包括字、词、句、诗文经典、朗读;2.文本性课程: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大系列;3.实践性课程:经过开发、实践之后进行筛选、合并,确立了20种实践性课型,分别是观察课、朗读课、时政课、礼仪课、民俗课、名画课、名曲课、戏曲课、影视课、经典课、历史课、地理课、规划课、科普课、体能课、家政课、棋艺课、文学课、特长课、书法课。
各种课程协调统一,课内与课外结合,自主与合作学习结合,积累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结合。
(二)拓展教材内容
将教材向其他学科内容延伸,向参考资料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延伸。用文本拓展生活,用生活诠释文本。把教材分为文字版、电子版和生活版三种形式。文字版教材又包含生字、成语、名言警句、文本阅读、美文背诵、经典诗词等内容。其中文本阅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选自全国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另一部分选自选自各种书籍报刊中的精美时文。
(三)拓宽课堂范围
将“书本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将“学校课堂”变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的课堂。凡是生活所能触及的空间都是课堂。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与灌输,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分享智慧。
如对成语的学习与积累,课堂上只是展示,更多的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二年级的一个孩子学习了“人山人海”这个成语后,在跟着妈妈去逛刚开业的超市时,自己悟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回来在日记本上写下“超市内人山人海,非常热闹”的句子;有个孩子学习了“不出所料”之后,自己在阅读中进一步领悟到成语的含义,就到学校告诉老师:“我昨天看一本故事书,猜到后来可能是怎么的结局,结果不出我所料……”
(四)重建课堂结构
改变课堂流程,实施栏目教学。
1.周目标导航。即把学期的总目标分解到周,改变了近年来目标教学所强调的“当堂达标”教学思路。由于把目标上移为“周目标”,学生主动学习,减少了师生的重复性劳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前置性学习。设立前置性学习笔记本,根据周目标要求自主学习,积累字词句、背诵古诗文、阅读相关文章或观看相关电影电视、收集相关资料、解读文本、提出问题等。为保证前置性学习的顺利进行,老师需要将“周目标”提前印发给每一个学生,并给家长提出相关要求:了解周目标的设置,监督和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老师及时进行指导。
3.基础过关。在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过关的形式,检查每个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认读字词,诗歌背诵,成语的积累等。
4.成果展示。对于基础性课程的成果展示,主要是采取游戏、接龙、竞赛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情况。在小组过关的基础上,采用抽签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有一个同学不过关,整个小组的成绩就受影响。
对于文本性课程(即阅读类课程)的成果展示,则采用栏目教学和“闯关”的形式,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阅读课的展示分为六个栏目:
通过第一栏目(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实现,旨在检测字词掌握情况;第二个栏目是“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 ,重点训练、检测朗读能力;“入情入境,品味人生” 和“得知得智,拓展人生”两个栏目,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展示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读中感,读中悟,逐步走进文本,让生活与文本对接,把文本还原为生活,让学生获得知识、延伸阅读,这既是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分享智慧、丰富思维的过程;第五个栏目“化人化文,学以致用”,重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实际,将学习感悟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还能把所思所感写下来形成文字的过程;第六个栏目“超越自我,百流归宗”是个全班互动过程,师生进一步解读文本,通过“攻防打擂”的形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教师适时点拨、总结,使课堂成为知识思想的集散地。
对于实践类课程来说,不同的课型其学习流程是不同的,主要采用“自主实践—家校合作-小组互查-多元展示(文字、活动)”来进行。
对于“栏目教学”,老师们感慨颇多。张辉老师说:“实施栏目教学以来,我们站在教育的高度处理课堂教学问题,首先教给学生利用三步读书法进行前置性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进行朗读练习,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不受任何思维的限制,对文本有了个性解读;学生根据栏目教学要求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字词的教、测、查,组内朗读的指导,评价,班内朗读展示,整个课堂环节了然在胸;文本解读时,组内的交流,归纳,班内的攻防,梳理,一路下来几乎不用老师的提示与组织,却实现了生生交流,达到了思想的碰撞,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在这种交流、展示、高效、多元的课堂上,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促使智慧的生成。”
三、三大“拐点”——为“回家”护航
“拐点”乃探求路上的关键点,最能引发量变到质变的要害部位,抓住它,突破它,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乐陵实验小学的语文大课堂改革,选准并较好地突破了三大“拐点”。
(一)周目标导航
乐陵实验小学的改革,首先在学习、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发现了课程标准的缺陷,认为知识、能力目标中缺少了兴趣的提法。如果只有知识和能力,而没有兴趣,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过程、方法目标中缺少了习惯的培养,因为学习成长是一个艰苦缓慢的过程,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的结果是良好习惯的形成。如果不能内化成习惯,再好的方法也只是工具,永远也不能变成品质,无法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过程体系,不是专指教材中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是要求教师在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待学习、事物、生活、自然、人生的态度与情感,最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完善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目标实施重心上移,由课堂目标上移到周目标,即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分别分解到每个年级,然后分解到每个学期,再分解到每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具体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把学期的总目标分解到周,按照基础性课程、文本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具体落实各项学习目标。积累性课程如字词、成语、经典等,由小组负责过关检测,班级负责展示性检测或抽查。文本性课程分课内和课外两种情况,一个学期每组主要精读两篇,然后依次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实践性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课前收集资料(观察),课堂展示成果。
下面是我们从五年级一班的周目标内容中随意摘录的“第三周语文教学目标要求”:
1.目标要求
(1)继续练习前置性学习的方法,使之掌握三步读书法;(2)继续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3)积累12生肖个成语:保底熟记,会写三个,了解三个成语的意思;中度熟记,会写,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度会用;(4)欣赏《清明上河图》,学习欣赏名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涵养文化。
2.教学内容
(1)基础性:
成语(十二生肖成语)
鼠目寸光、牛鬼蛇神、虎落平川、兔死狐悲、龙飞凤舞、蛇蝎心肠、马到成功、羊肠小道、猴年马月、鸡飞狗跳、狗急跳墙、猪狗不如。
名句: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
(2)文本性:
美文:《金色的脚印》;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雁门太守行》
经典:《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3)实践性:
影视:《地道战》
观察:春天的柳树(利用课余时间)
名画:《清明上河图》
民俗:清明节
3.预设与生成
(1)请家长陪孩子触摸春天,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以柳树为主。
(2)成语采取自主学习,重点放在记住成语,大致了解意思,至少有两个可以正确使用,而后班内交流。
(3)班内欣赏《清明上河图》由教师讲解,作者、特点及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说出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利用假期查阅清明节的相关资料。
(5)利用周五早到校检测《道德经》背诵情况。
(6)通过欣赏名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7)写《地雷战》观后感。
从上述周目标可以看出,目标明确具体,学生知道自己一周中将要学习那些知识、达到什么要求。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还有“阅读”“生活”等拓展性的目标;不仅目标明确,还有学法的指导,家长的参与,评价的方法等。这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以及经典诵读,艺术欣赏、能力方法等培养起到巨大的作用。这符合现今语文教材的模块式结构,也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前置性学习
周目标的确立,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必须自主独立地去面对一切,什么时间学,怎样学,学多少,都由学生自主决定,不受教科书和课堂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前置性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是随机的,思想是多元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个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前置性学习,包括拓展阅读,搜集相关资料;标画字词,准备检测内容;分析文本,梳理多元话题;联系实际,预设流程和问题;整体把握,预设语言和升华。另外,文本是固化的生活,所表达的多是成年人的观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老师就要提前找到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要明确阅读要求,预设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等。
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则依据周目标要求,采用三步阅读法(第一,用生活解读文本,再现文本生活原景;第二、用文本拓展生活,学习积累文中的知识;第三、让文本服务生活,体会作者态度与情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层次完成任务。如在进行《白杨》一课的前置性学习时,知识基础一般的学生侧重于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积累文中一些感兴趣的词句,读通课文;语文基础知识稍好的学生侧重于了解白杨的特点及文章的写法;语文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侧重于体会文章的喻意,查找有关白杨的资料。
初读课文、积累知识之后,学生要尝试自我建构。如:在进行《丰碑》一文前置性学习时,有的同学自己确立了以下目标:①了解“丰碑”的意思;②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军需处长的品质;③弄明白“文章为什么写得如此感人”。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丰碑”的含义,初步感悟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体会到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虽然这位同学对目标③体会得未够全面,欠深度,但是这些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就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
前置性学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质疑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如《丰碑》一文,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说被雪覆盖了身体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文中重点描写将军,而不是军需处长?《飞夺泸定桥》中,“飞夺”说明了什么?《放弃射门》中福勒到底该不该放弃射门?
可见,前置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预习”。传统的预习,仅仅是针对教科书、针对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提前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有效的指导。乐陵实验小学的前置性学习则是在周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就一篇文章而言,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提前解决生字词,还要开展延伸阅读,了解关于作者、背景及相关资料;不仅要学习一节课的内容,也不仅是在课内完成,而是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预习,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交流展示,构建学习组织,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相互砥砺、相互促进,形成组织文化,从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成就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恒久的学习动力。由此,前置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当下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对现行语文教学结构的一大突破。
(三)学习型组织
如何监督、保证前置性学习的效果,仅凭教师一人是很难完成检查和指导的任务,尤其是当前班额远远超出常规(甚至是90多人的超大班额)的情况下,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教育势能场,就成为乐陵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大课堂”改革的关键。
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将个性不同、情感各异、知识水平和文化积淀各不相同的四个学生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明确分工又团结合作的集体。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组合作。我们以往所见到的小组合作通常是为了解决老师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的临时合作交流,这种合作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人员是流动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缺少实效。而乐陵实验小学的学习型组织,则是有目的、有预设的、有精心准备的一种组织,目标性强,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完成周目标的学习要求,并要将前置性学习的成果拿到课堂上来展示;成员也是固定的,分工明确,有首席发言人,有补充者、质疑者和记录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习型组织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有自己的组织名称,有自己的组约、组训、主旨,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另外,他们还有自己的组织文化、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学习文化等。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效保证了前置性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加强同伴之间的互助与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韩老师谈到,她班里的学生刘大为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缺乏良好习惯的男孩,由于他父母从小溺爱他,导致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经常威胁他爸爸给他买玩具和小吃,成为让老师头痛让家长无奈的孩子。自从成立学习型组织后,除了韩老师的引导教育外,小组同学的帮助和影响让刘大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他有了一点成绩和进步的时候,小组长就给他爸爸写信,告诉他儿子的进步,希望他爸爸更多的鼓励他,每个组员还都写上一句或关心或肯定的话捎给刘大为的爸爸。爸爸激动的给几个孩子回信并感谢,同时表示今后不再打骂孩子。这位同学在团队成员的影响下不断进步,开始懂得感恩父母,关心他人,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观察课中,有的小组选择了观察枣林。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表达,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制定观察目标和计划,并明确分工,有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枣林的全貌、环境情况,有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枣树的生长情况,有的同学负责观察果农对枣树的管理,还有一同学负责记录整个观察过程发生的故事。最后,每人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观察日记,到班里集体展示。
李老师的班里有个学生因为从不开口说话被称为“哑女”,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和她交流,她始终都是一个默默的听众,或点头或摇头,就是不开口。但小组的学习与展示,却最终让“哑女”站在讲台上表演课本剧……
学习型组织,不仅存在于学校,还延伸到了家庭中。在李老师班里,有的家长自发成立了家长沙龙,定期举行活动并邀请老师参加。他们互相介绍自己家庭教育的情况,探讨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遇到问题也通过沙龙进行研讨,在碰撞中找到好的方法。至今,这些孩子已经离开小学成为中学生了,但家长沙龙依然定期活动,互通有无,成为教育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四、语文“回家”——让教师上路
传统的课堂多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这看似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实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严重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乐陵实验小学的大课堂改革,通过周目标导航,以前置性学习为基础,以学习型组织为保证,以课堂栏目展示为途径,真正让课堂教学回归到学生主体,这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从现场观摩语文大课堂教学、阅读大量案例以及与师生的交流中,我们不难看出:(1)教师必须先于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2)必须同学生一起设计周目标;(3)必须全程指导学生的前置性学习;(4)必须能有效驾驭开放的语文大课堂。可见,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实质意义上的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要让语文“回家”,教师必须先上路。那么,“圣徒学社”、“鹤翔斋书友会”、“星光论坛”、“车上教研”也就成为有效推动和引领教师“上路”的重要行动。
“圣徒学社”和“鹤翔斋书友会”,是最初成立的课程改革团队和读书会,老师自愿报名参加学习、研讨和课堂改革实践; “星光论坛”,即利用每周一、三、五晚上,组织“圣徒学社”的老师们研讨学习教育理论,对老师进行业务培训。“车上教研”,顾名思义,发生在车上的教学研讨。乐陵实验小学的教师接受培训的层次和频率,远远超过同级学校,甚至超过大城市学校。在200公里之内只要有活动就组织教师参加。为了节约经费,无论几天的会议,从来不住宿,都是当天返回。去的路上先布置学习要点,回来的路上每个人要汇报学习收获,最后校长做活动总结,汽车成了流动办公室……可以说,乐陵实验小学的语文改革走过了四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开展各种话题的讲座培训,结合学校实际,整理构建出自己的理论体系;第二阶段研究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筛选出来,然后逐一创建达标路径,并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研发了20多种实践性课程;第三阶段,编写校本教材。在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上,依据生活化、经典化、多元化的原则,以课程资源为总纲,编写形成文字版、电子版和生活版三种形式的校本教材,对教科书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第四阶段,打磨课型。依据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借鉴兄弟学校经验,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创建“周目标导航——前置性学习——栏目教学——话题教学”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历经3年多的改革之路,乐陵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经历了“深怀疑虑——半信半疑——深信不疑”的心路历程。张书才老师2006年调入乐陵实验小学,正好搭上了课改这班车,刚开始参加培训学习,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总是听别人说,自己当听众。后来他汲取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学习,勇于实践,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了课改的骨干教师。刘德芸老师在全省研讨会上执教的文学课《三国人物论坛》得到与会老师好评,她这样评价实小的课改:“课改之前,我是颇为自负的。随着课改的深入,才发现对教材的把握与课堂应变能力的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是课改给了我一双慧眼。”路猛老师说:“我过去教体育,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课堂教学,只是拿着教参去上课。通过学习理论,践行课改,才发现我过去上课一言堂多么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现在我能站在教育的角度、生活的角度来处理教学问题。”李英老师谈到数年的课改,动情地说“以前的自己就是合格的教书匠,还乐此不疲。随着星光论坛的开展,随着学校的语文课改,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要教书,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明白,要教给学生学会学习,要给学生阳光雨露,充足的肥料,唤醒他们的萌发。……教材的外延和内涵,等于生活的外延和内涵。我开始走进学生,走向生活,不再满足于只作教书匠……”
(载《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