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贝的学习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6: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贝的学习时代
(第一章 破坏了语法规则)

叶可可 



十多年前的夏日时光,在一个温暖的卧室里,柔和的光线舒缓地散布在摇篮周围,一个婴儿睁着眼睛,在他尚被潜意识所支配的身体内,生命力悄悄绽放。

婴儿轻微地晃动着四肢,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周围的原始幻象,每个细微的动作仿佛都充满深思。他的父母站在一旁,慈爱地俯视着他玫瑰般嫣红的小脸蛋。他毫无生气的鼻子低平地贴在娇嫩的脸上,狭窄的额角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不多久,婴儿使劲地扭动了一下,慢慢地闭上灵动的双眼,从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喟叹。母亲平静地微笑着,脸上泛起美丽的红晕。

“亲爱的,难道他不是个漂亮的孩子吗?他就像个安静的天使。”母亲把手放在孩子平滑的额头上,抚弄着婴儿的一屡浅色头发。

父亲漫不经心地瞥了眼摇篮,压低嗓门咕哝着回答,“孩子都是这样的。固执而骄傲的家伙,谁的嗓音能赛过他呢?不一会就会使你厌烦。”他收敛着脚步,轻轻地离开摇篮,可他赤裸的脚板踏在地面上发出的声响惊醒了婴儿。婴儿带着哭腔叫喊起来,声调里充满指责的意味。

“瞧吧,没错儿,他就是固执得让人难以忍受。”父亲窘迫地回到摇篮旁,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骄傲,和蔼的眼睛里透出不易觉察的爱怜神色。他把婴儿从摇篮里抱起,高高地举了起来,摇晃着他娇小的身躯。孩子很快停止了哭泣。有人认为孩子身上有先知的影子,父亲对这种观点表示轻视,但只要婴儿微笑地望着他,他就满怀激动,程度决不逊色于哈特的《咆哮营里的幸运儿》的成员对幸运儿饱含的深情。

除了偏袒他的父母,其余的人对他显得十分冷淡,甚至对他种种可爱的举动视而不见。他出生时很健康,浅黄的皮肤透着嫣红,仿佛母亲脸上美丽的红晕。父亲认为这种美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并把它当作是瘦弱的前奏。婴儿在摇篮里玩耍时,常常挥动着圆滑有力的胳膊,一双黑眼睛微笑着,发出哼哼的声响。然而这一家人不懂音乐,而且缺乏幻想力,否则这美妙的纯真语言定会被视为富有音乐天赋。

夏日的气息催长万物。迷人的季节似乎对这个婴儿怀有无限的温情,并十分热烈地促使他成长起来,使他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生长上,甚至不顾他的日渐消瘦。

母亲焦虑地观察着他,父亲也有意无意地在摇篮旁踱步。孩子烦躁不安,有时只喝下少量温润的奶水,睡眠时间短暂。由于他的体重不断滑落,母亲丧气地同意了医生的建议,把他的一部分抚育权交给大自然。

自然母亲向他敞开宽厚的胸怀,揭示着她无穷的宝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他身上,河面上的水汽流过卧室,他畅快地呼吸着。傍晚时分,丘陵舒展开青灰色的阴影,田野里的昆虫组成一支唱诗班,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地鸣唱不止。

晚饭后,母亲就会抱着孩子到树林里散会儿步。父亲时常跟在他们后面,这时他变得沉默寡言,当母亲偶尔转过身去,停下来微笑地望着他,他就急切地解释说树林里的空气有益自己的脾肺。

草丛里蹦跃出蟋蟀的音符,这些温柔的提琴手打动了孩子的心。树梢上传来欢快的鸟叫声,夜莺的歌声不时从茂盛的树丛深处流淌而出。孩子仔细地听着,分辨其中的差异。他对这样的消遣很满意。

他朦胧地感觉到,树林里的音乐比母亲在他睡前的柔声轻唱还悦耳,那布谷鸟的啼鸣,杜鹃的声声啼唤,伯劳鸟的婉转嘀嘀声,每一个音符流淌过他的心房,似清幽的流水在蒸发在升腾,他浑身轻柔得如同软绵绵的白云,似乎要飘散了,却又尽情地汇聚。这音乐会趁他熟睡时溜入他的梦境,窥探他的内心。所以,尽管他的母亲不像巴里在《彼得·潘》里描绘的那个母亲那样,能够整理孩子的思想——那样的工作除了深刻理解孩子,并且深藏儿童秉性的母亲,无人可及——然而却有大自然来清醒他的意识,授予他观察事物的明晰眼光和敏锐而善意的思想。

就这样,时光荏苒,日子在他胸膛沉醉的起伏和日渐有力的呼吸中流逝了。

父亲曾为孩子的取名颇费心思。这位严厉的人咬着笔头,踮起脚尖,在书架前摇摆着踱来踱去,睁大一双严肃的小眼睛,以极大的兴致翻开一本书,研究其中的人物称号。他嘴里重复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名字——那些原属于智慧或勇敢的代名词。他害怕这些文字失去意义而不敢高声颂读,他耐心地挑选着,仿佛一旦为孩子取中其中的一个,孩子就会拥有它所代表的高尚品格。尽管他不承认,然而他愿意这样相信。不幸的是,当父亲吹毛求疵地选定了他认为能令任何人满意的名字,大汗淋漓地准备向家人宣布时,孩子已被命名,母亲亲切地称呼他“阿贝”。父亲为此极为恼火,他向母亲瞪眼,认为她是个安于现状的毫无志向的妇人。他伤心地倒在椅子上,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扼杀他后代所有的英雄品行。他觉得,现在躺在摇篮里的孩子不再是个野心勃勃期待着成长的“未来”,而是用爱抚和亲吻就会使他乖乖就范的寻常孩子。

取名字的事在父亲心里一直挥之不去,他认为这有损他的威严。他热衷于家人拥护他的想法,为他日积月累的智慧所折服。因此他刻意把踱步思考的地方挪得远离摇篮,他觉得只要施舍他的温情,就等于向隐忍屈服,等于承认孩子的平庸,这是他所无法容忍的。可是僵持的城墙不久就被孩子天真的笑脸轻易地摧毁了,父亲心甘情愿地向软弱低了头,痛快地在孩子的额角上吻了一下,带他出门散步去了。

阿贝无法理解长辈们的种种转向,他有过许多类似的经历。有一次,他感到长时间的不快,对各种玩具和食物嗤之以鼻,不管母亲怎样使用甜蜜的诱惑,他都冷冷地挣脱。母亲不耐烦地把他放在沙发上,装出一副置之不理的神气。他冲她微笑,想借此安慰她,她立即抛弃了原来的立场,把他轻快地拥在怀里。后来,他很瞧不起这些手段。想得到彼此的和谐,要先佯装漠不关心吗?难道爱不是诚挚大胆,以自身的热情去点燃他人的热情火花吗?为什么要把原来的火花先扑灭成灰烬呢?这不就像一个音乐家为达到某种直观的崇高境界而拼命卖弄技巧一样吗?

在阿贝八个月大的时候,他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拼凑成一个扭曲的句子了。邻居觉得这不成体统,严重破坏了语法规则,他也常为自己被人误解而感到羞愧。而家人却认为这种本领无与伦比,竭力鼓励他说话,并给他不断的亲吻和赞赏,他们像发现了未来的语言大师一样欣喜。阿贝觉察到自己很受父母的重视,变得骄傲又自得。由于对语法的亵渎受到了怂恿,他越发无所顾忌起来。他们像刚掌握发音技巧的小姑娘,急切地想显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向他发出一连串的音符,咬字标准而富于表情。

阿贝从不隐藏自己的思想,向往着周围的一切,当他用有限的能力描述自己的认知时,家人时常发出一阵阵笑声。

阿贝毫不怀疑自己的天赋。当他长到一岁时,他向散步时遇到的每个人热情地打招呼,表示他自己与他们地位平等。他招人喜爱,人们喜欢像逗弄松鼠一样让他在耳边唧唧喳喳地说话。对于这样的待遇,他比任何人都心满意足。

一天傍晚,父亲把他带到田野上的一处花园里。花园周围是柳条编织成的树篱,角落里不知名的花朵在绽放。一些修长的茎蔓在空中形成优美的弧线,仿佛天鹅仰起高贵的颈项。黄昏的空气中充满了静谧,孩子的保护神展开神秘的歌喉,四处都能听到安琪儿轻拂羽翼的声音。阿贝把头枕在父亲的肩上,在他耳边轻声哼唱着。忽然,父亲开始大声说话,他的粗嗓音在寂静中听起来很不协调,使阿贝不由得感到惊讶,他转过头去望着他。

“你听那树林里的歌声,没有哪个歌唱家能唱得更动听了。”父亲有所感慨地说。

阿贝屏息细听,他知道那是一只鸟儿在歌唱。

“哦,难道你不觉得是这样?”父亲轻声地问他。

阿贝望着父亲摇摇头,用稚嫩的嗓音回答:“不,爸爸。”

父亲觉得阿贝那清澈大胆的目光仿佛是在说“这单调的歌声不是很平常吗?”他不禁笑了起来。

“最寻常的事物也可能是最美的。”父亲解释着说,阿贝却迷惑地把头埋到他的怀里。

“人类的语言为什么不能这样优雅呢?除了诗歌,还有什么能与大自然的声音媲美?”父亲这样说着,完全没想到人也是大自然的创造物。

“真是自负的家伙,竟以为大自然的语言毫无意义,可耻地用无聊的音乐和空虚的作品来替代它。我们生活在古老的文学里,贪婪地攫取精神享受,以古人的思想娱乐感官,温习历史上的观念来雕琢修养,蒙蔽了创造力的眼睛。我们用哲学来伪装自己,逃遁到人群中,用放大镜观察自身,从而塑造偶像,并为了不可理解的意图竭力证明自己的存在,有的在骇人解说下堂而皇之地摆弄文字游戏。兰姆把科学论文划定在书籍的范围外,可科学也许是我们唯一真实的认知,值得信仰的可靠真理。”父亲继续卖弄自己的高见。

在父亲充满偏见的自言自语中,阿贝安静地睡着了。

孩子被交给母亲,他醒来后直打呵欠,他们只好敷衍了他的晚饭,打发他去睡觉了。

父亲常常带他到花园去漫步,教他识别各种植物,告诉他如何在万籁俱寂时分辨空气中的细微声音。当阿贝高涨的好奇心促使自己一遍遍地念出花园里各种迷人的植物名称时,父亲微笑地倾听着,眼睛焕发出灿烂的光彩。这个时候,慈爱的父亲在孩子心里占据了所有的位置,孩子快活而兴奋,想在花园里奔跑叫喊的念头使他很不安分。

地址:广西贺州市昭平中学1011班     邮编:546800   QQ:632580431  邮箱:gxzpyy@126.com  联系电话:1301494856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23:44 , Processed in 0.1003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