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应具备的品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8: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应具备的品质
李华秀



  对于活跃在网络空间里的写手们来说,“文学是什么?”不仅关系到网络文学的合法性,还关系到广大写手的声誉和前途。过去时代,文学一直在小圈子中进行,大多数民众被拒之门外,文学似乎就是精英们的作品。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一下子踢破了文学的门槛,民众蜂拥而至,挤进了文学“殿堂”。此时,文学殿堂变成了文学四合院,每个人都拥有了进出的权力。但那些提前进来的人却说:你们不能进去,这是文坛。于是我们听见了韩寒的怒吼“文坛算个屁”。经典文学的捍卫者遭到网络写手的围攻。原来的文坛被挤塌了,“文坛变成了祭坛”。这时文学理论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文学是什么”、文学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的问题了。
  文学首先是时代的心灵契约,因此每个时代才有了每个时代的文学。这一心灵契约至少包含两大条款 :一,文本元素的更新。既要包含传统的文本元素,还要有新的元素引入。比如,旧字新意,新词汇,新的人物形象,新的文体样式,新的传播途径等等。新元素也许会使上代人感到不适,却使新一代欢欣鼓舞。因为他们通过这些新元素看到了自己对前代人的悖逆和对自己的肯定。没有新元素的引进,新一代人就只能生活在前代人的阴影里。而每一代人都不甘心,引进新的文本元素,成为文学史上不变的时代法则。 二,对世界的重新评价。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人们对世界的感情和态度。每代人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居住的世界并作出不同评价与同代人分享。毫无例外,每一时代的最高文学成就都属于那些斗胆对世界作出新评价的人。那些亦步亦趋甘愿臣服于前辈文学经典的人,很难留下传世之作。文学史记载的永远是那些“改朝换代”之人。
  其次,文学是特殊的话语机制。文学之所以能够承载一代人的心灵契约,就在于文学的话语机制。一是文学话语机制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双重“在场”。双重在场指的是文字的在场和文字所指事物的在场。按照语言学的理论,文字代表的是不在场的事物。文字的在场就是不在场事物的在场。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字时,每一组文字背后的形象都同时出现在大脑之中。由于相似的文字符号的密集性,它们建构起了一个属于文学的氛围,一个精神的场域:悲凉、悲壮、悲情……这很像用砖瓦建造房屋,一块儿砖瓦再好也无法建构起房屋来,而一定数量的砖瓦按照一定的规则就能建构起理想的大厦。文学话语机制恰恰就在于其使用一定数量的相近词汇,营造某种氛围和场域。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元素建构某种场景、氛围,实现某种意图,正是文学话语的特殊机制。每一次的文学阅读都不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也不是被动的和死的了。每一次阅读都变成了阅读者精神的狂欢,这狂欢超越了身体场域的局限,跨越遥远的时空距离,建构起巨大的虚拟空间。就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为例,不同阅历的人由这首诗召唤出来的场域肯定不同。这些景象随着阅历不断更迭,但文学一定会唤起读者大脑思维的活跃是必然的。文学使人的精神存在得到确证,并给予精神活动以空间,使精神的自我强健成为可能。
  文学话语机制是听觉属性和视觉属性的双重激活。任何一种话语机制都不如文学话语机制那样重视音响效果——韵、调、律等。中国的诗词尤为明显。散文、杂文、戏剧、小说等这些文学样式虽不如诗歌那样有韵调和格律的要求和限制,但都很注重节奏感。注重朗读的效果。评书就是将文学话语机制的听觉效果演绎出来的最好例证。过去由于文盲多,不能自己阅读文学作品,评书作者就带领大众一起“听读”。评书作者是在听觉和视觉双重作用下领略作品的意蕴和味道。大众则只能在听觉上分享作品,这种分享效果与现在的视频媒介异曲同工。尽管优秀的评书大师会形象生动地将文学作品的声响效果传递出来,但那是经他加工处理过的,具有霸权性和惟一性。现在的电视、电影则是在视觉层面上将文学作品的意蕴分享给大众,但由于经过了导演的加工处理,带有了明显的个人权威性,使得文学作品的视觉效果成为惟一。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剥夺了大众的精神权益。 而亲身阅读文学作品则不同,摆在读者面前的是视觉属性的文字媒介,每一个文字都有其特殊的声响效果,这一声响效果是没有被演奏的,需要随着阅读的具体情境和心境自我演奏,同一篇文学作品,会因心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节奏和旋律。铁凝的短篇小说《孕妇和牛》中孕妇呼唤牛时的那一段非常典型地印证了这一点。你既可以把孕妇想象成急性子,在训斥牛,节奏是快的,也可以把孕妇想象成慢性子温柔的样子,她唤牛的声音便充满了抒情的味道,悠扬而舒缓。小说和戏剧中有很多人物对话,他们的腔调、音高、音质等都可以通过想象去补充。这样读者实际上是在大脑中或在精神层面上与抽象的人物对话和交流。有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激活,文学作品的阅读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舞蹈。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导演着那些抽象的声音,同时自己也出场参与到对话当中。这样的阅读体验就变成了精神的历练。 在这一层面上,文学这一特殊媒介是无法被最先进的电子媒介取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脱离纸张但不能脱离文字。也就是说,只要文字不被画面、声响等所替代,文学就无需过多忧虑。因为文学不是因为印刷在纸上而成为文学,文学是因为其文字的特殊魅力以及特殊的话语机制而获得合法依据的。报纸可以消失、杂志可以不见、图书可以没有,但文学永存。
  再次,文学是特殊的精神生产机制。其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它必须使用文字符号进行生产。 离开了对文字符号的使用文学就不再是文学。而文学的生产属性同样也是双重的:文学生产者的生产和文学消费者的生产。每一次文学行为都充满了生产的愉悦。写作者的生产因为其奉献了新的形式、新的符号、新的评价等而充满成就感;读者的生产则因其参与了形象的建构,实现了精神的历练而充满超越感。文学行为就是精神生产行为。如果说物质生产是为了改造环境,那么精神生产就是为了改造自我。只有两种生产平衡进行时,人类的生活才是和谐的。这也是文学不死的内在原因。二、它必须遵守时代的心灵契约,否则,文学会自动与你保持距离。你在生产,但生产出的却不是文学,最多只能算是文字产品。心灵与时代的约定就是文学评价的永恒标准。网络文学只要满足了这个约定,它就会走进人的心灵。如果你没有满足时代与心灵的约定,你不过是网络上的一个写手,在练习着如何生产出符合“约定”的文字产品而已。时代心灵才是文学的永久法则,也是文学永远的评价机制。
  是网络时代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这一特质。而对这一特质的认识也将使更多的网络写手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没有心灵的写作,距离文学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3:01 , Processed in 0.0559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