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今绝对续句拾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11:5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今绝对续句拾趣  



文/钟胜天

   

     古往今来,因背景独特或技巧出奇而长时间无人能对的出句便被称为“绝对”,也称“绝联”或“悬联”,甚至美其名曰“片玉”。这些绝对出世后,为其寻觅佳偶,多少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常常为之魂牵梦萦,绞尽脑汁。尽管其中有的对句对之不工、不切,但也有些对句一语中的,妙语天成。笔者现将所收集到的部分绝对续句趣闻整理如后,与联友们一同把玩欣赏。


    五行绝对 精妙传世
    传说乾隆年间的一次开科考试中,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考官只好将考卷呈乾隆皇帝钦定。乾隆阅后也难下定论,于是口谕:“朕明日出句,命二生续对,对高者为状元。”此时的乾隆正巡游江南,驾临杭州。次日晨起,眼看那西子湖畔杨柳青青、烟雾凫凫之良辰美景,皇上欣然提笔出句:“烟锁池塘柳”。二位考生见到这比出句后,反应各异:甲生一看,大惊失色,惶惶而去;乙生苦思,良久无对,怏怏离开。结果,甲生被乾隆钦点状元,众臣不解。乾隆道:“朕这一出句五字均为形声字,且其偏旁恰好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如此难度,当属绝对。甲生能在瞬间断定无对,其才华肯定高于乙生一筹也!”也正因为这一五行出句既奇又绝,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已成多年来少有的传世绝对。直到近代,有人游览广州镇海楼时,才从楼下的炮垒遗迹中偶得启发,方以“炮镇海城楼”对之。这一对句不仅尤以“镇”对“锁”传神,而且其五字偏旁也与出句五字偏旁完全一样。出句描绘的是大自然绿柳含烟、池塘生碧的秀丽景色,而对句则表现的是镇海楼炮楼镇海、国强民安的雄劲特色。不过,对句虽工整有序,但查其声律则平仄欠合,出句为“平仄平平仄”,对句乃“平仄仄平平”,由此可见此联至今仍为绝对。                 

    三塔绝联 续句犯愁
    一次,明代江南才子解缙与友人同游浙江三塔寺。友人即景出句:“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身为对句高手的解缙为寻求合适的对句,接连数月,近乎彻夜难眠,虽然如此苦思冥想,也仅仅对出半句就再也对不下去了。原来他的对句是:“北京京北,五台山上五层台……”尽管这对出的半句尚且不错,但由于出句之末是以三个连续的“塔”字来描写“三塔寺”,而对句之末若照此办理,就必须连用五个“台”字来讲述“五层台”,这样一来,就与出句无法对仗了。据笔者所知,由于这一出句背景如此特殊,因而该联至今仍为“绝对”。

    笼鸟绝句 难觅知音 
   “笼中鸟,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这是在联界流传甚广的一比出句。出句采用了比喻、双关、谐音、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就其文面上看,似乎说的是:一只美丽的金丝雀儿被关在一个精致的鸟笼里,雀儿透过笼子隙孔看见笼外的蓝天白云,便张开翅膀欲自由飞翔,没想到却一头碰在笼壁上,雀儿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囚笼里空有一对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出句短短十四个字,不仅暗嵌了《三国志》中的一个地名和三个人名,还暗喻了诸葛亮名篇《隆中对》,因为“笼中”谐音“隆中”,“隆中”乃孔明的出山之地也。值得称道的是,出句一语双关,既言在此又意在彼,既含蓄微妙,又明朗而不晦涩。生动、幽默、趣味三性兼而有之,如此绝句怎能不令人为之拍案叫好。最近,有人以蛇为题勉强对句曰:“梁山蛇,欲扬志,换花荣,可惜时迁”。从其对句文面看,好像是说:梁山之蛇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而时常变换衣裳,可惜早已时过境迁,无法如愿。对句中虽然涉及到《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梁山和三个人物——杨志、花荣、时迁,这与出句要求基本相对,但“扬志”并非“杨志”,更无出句谐音、用典、含蓄之妙,可见对得相当牵强,因而这一对句根本不能算作成功。

    六安半联 仍为片玉
    据传,广东郁南县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当年由其所出“六安”之佳句竟然难倒了天下无数文人墨客。其出句曰:“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这一出句中,连用了长安、东安两个地名和潘安、谢安两个人名,最後两句还选用了《论语》中孔子的名言。令人佩服的是,尽管出句内容跨越广阔时空,但其语意依然是既连贯又贴切,难怪直到今天这一出句仍为片玉。最近,有人以“梦回南平,谋生北平,勇如关平,智如小平,养性可平心,养性可平乾坤 ”对之。对句前半部分以地名“南平”、“北平”对地名“长安”、“东安”,对得不错,以名人“关平”、“小平”对名人“潘安”、“谢安”也算工整,但是,后半部分以“养性可平心,养性可平乾坤 ”与“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相对显然欠妥。一是养性可平乾坤,似乎明显不当;二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名言,而“养性可平心,养性可平乾坤 ”则显然不是名人名言。由此可见这一对句也不算作成功。

    三黑悬联 终配佳偶
    据史书记载,清嘉庆年间礼部尚书李宗仿曾于贵州遵义城外的乌江渡口撰一上联,联曰:“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出句中的黔、乌两字都含有黑色之意,而在方位上,黑色乃为代表北方的主调色彩,那么地处我国南端的贵州省其省名、江名、神名为何要取北方黑龙江的黑色命名呢?面对这样一出句,若要工稳答对的确非常不易,据说此联曾长期无人能对。不过,最近,已经有了对句,联曰:“崖称红崖,水称赤水,寨称丹寨,只因人怀古国就为今代嘉名”。纵观此联,对仗基本工整,音韵基本合律,看来,对句者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来源:http://blog.sina.com.cn/fsdjz
2#
发表于 2011-8-13 09:56:1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6 12:00 , Processed in 0.20150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