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咬文嚼字》主编答客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5 11:4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没说是孟子呀!”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答客问



问:从报上看到,《咬文嚼字》公布了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我很赞赏这种做法。但其中“食色,性也”这一句话,贵刊说是孟子说的,网上却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意见,他们说是告子说的。我们应该相信谁的?



答:阴差阳错!我们没说是孟子呀。2006年的十大语文差错,本刊是在2007年的1月15日发布的。《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及《文汇读书周报》,都以最快速度全文刊登了本刊提供的材料。那上面说得很清楚,“食色,性也”这一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是告子而不是孔子说的”。谁知某些媒体在传播过程当中,把“告子”错成了“孟子”。古人说,“书三写,鱼成鲁”,今天则是“话三传,告成孟”。这也许可以说是“以讹传正”吧。





    问:原来你们背了黑锅!不过,我也一直认为这句话是孟子说的。你们不是也说“出自《孟子·告子上》”吗?



答:不错,是出自《孟子·告子上》。但孟子和《孟子》不是一回事。孟子是一个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而《孟子》是一部书,记载了孟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孟子》这部书中,当然有孟子说过的话,但并不全是孟子说过的话。比如“食色,性也”,就不是孟子说的。这句话记载于《孟子》第六卷的上篇:“告子曰:‘食色,性也。’”我们怎么能丢掉“告子曰”这三个字,硬把它和孟子扯在一起呢?为了避免这一误解,我们现在的改定稿是:“‘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





    问:可这告子够陌生的!我知道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可就不知道这个告子。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答:告子确实知名度不高。这也许是导致误传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告子是“性无善恶论”的代表,和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但他留下的生平史料极为罕见。据传他的名字叫“不害”,有人说他是孟子的门生,也有人说他是墨子的弟子,其实都只是推测而已。不过,“食色,性也”出于告子,这是有书为证的。





    问:我明白了。告子误为孟子,表面上看是想当然造成的,实质上是治学态度不严谨的后果。这场“以讹传正”的风波,作为主编你有什么感想?



    答: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叫打翻了五味瓶。首先是遗憾,某些媒体的偶然失误,有损《咬文嚼字》的形象是小事,主要是干扰了读者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其次是感动,这一误传出现不久,便有读者在网上纠正,表现出了高度的文化热情和扎实的专业修养。他们是“咬嚼派”的生力军。第三是高兴,我们说“食色,性也”是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在纠错的过程当中,就来了一次张冠李戴,可见我们没有说错。这场“风波”的发生,也许会让我们对告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杜绝这一差错。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1:46:29 | 只看该作者
尊重我,器重我,我都高兴

曹青林


    2007年4月9日,《文汇报》出了个杂文专版,其中刊有《尊卑有别的无意识》一文。作者发现在词语运用中,隐藏着等级差别,比如,对领导用的词语是“尊重”,而“上级对下级,最多也只能称之为器重”。“器重”意味着什么呢?“人家像看重可用之‘器’一样地看重你呢!”作者因此发了一通议论:语言的方式体现的礼仪,“是与尊卑有序的封建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今天,“这种制度和礼仪的躯壳虽然已被废弃,其文化的基因却在不经意间沿袭流传”。此文发表后没几天,即为《报刊文摘》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共鸣。
    这位作者的语言敏感,我是很有一点佩服的;但是对于他的结论,说句实话不敢苟同。不错,“器重”确实和“器”有关,可问题是,“尊重”的“尊”就不是器吗?《说文解字》早就告诉我们:“尊,酒器也。”“尊”也是器的一种。人际交往中经常用到敬酒这一礼节,“尊”才由名词义引申出动词义,于是有了敬重的意思。再说,古人对器并不轻视。不是说“玉不琢,不成器”吗?“器”中就包含着圭璧之类的贵重物品。甚至,连鼎彝之类的权力象征物,也被称之为器——传国之重器。我们在夸奖一个人时,会说什么“必成大器”,或者“大器晚成”,这都和“器”的地位有关。
    当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尊重”和“器重”虽然都有一个“重”字,其词汇意义却是不同的。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尊卑有别”,而是长期语用习惯形成的文字规则。“尊重”的对象是人格,是尊严;“器重”的对象则是才干,是能力。这是从不同角度对人的肯定。所以我说,尊重我,器重我,我都高兴。硬要把尊重和器重的词义差别说成是等级差别,把“尊重”视为用于领导的专利词语,这是不符合语言实际的。
    十多年前,本人在办一份刊物时,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提出要改变一个字的写法,这个字便是家庭的“家”字。来信者认为,家是人居住的地方,怎么能让“豕”即猪在里面逍遥自在呢?说得重一点,是对人的亵渎;说得轻一点,至少是对环境的污染。这位读者大声疾呼:一定要把“豕”从家里赶出去!他建议“家”字可改写为宝盖头下一个人,“让人猪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赶猪出门和视人为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所周知,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撩起汉字的面纱,可以发现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状态、思维特征、感情倾向、风俗习惯……这一切正是汉字文化学、汉字民俗学研究的内容。即以这个“家”字来说,不管“豕”是家庭驯养的,还是集体捕猎分配的,都是私有财产的一种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我们怎么能够弃之如敝屣呢?这不是把价值连城的先秦陶罐,一不顺眼摔成碎片了吗?如果这种思路能够成立,那么“奸”字从女,岂不是性别歧视?“思”之从心,岂不是违背科学?“灵”(靈)字从巫,岂不是宣扬邪术?“福”字从示,岂不是崇奉鬼神?……呜呼!这样一来,汉字哪里还有活路!
    这些年来,公开提出改字的似乎不多,评词论语的倒不乏其例。某地市政建设排出了“功臣榜”,当地报纸刊文指出“功臣”一词用得不妥:今天早已不是帝王时代,“功臣”从何说起?也有人针对“官教兵,兵教官”这类提法,认为部队干部不能称之为“官”,“要铲除人际称谓中的封建烙印”。
    笔者有位交往多年的朋友,在一篇杂文中提出要改造两个成语:一个是“传宗接代”,“宗”涉及宗法观念、宗法制度,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主张改为宣传优生优育的“传种接代”;另一个是“唾手可得”,“唾”是不卫生、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和当时正在宣传的“五讲四美”背道而驰,朋友力主改用“垂手可得”,既形象又通俗。
    面对这些议论,不知怎么回事,总会让我联想到堂吉诃德向风车挑战。我承认语言是发展的,变化的,有些不合时宜的词语,确实也有淘汰或者改造的必要;但语言毕竟是历史的产物,难免会留下历史的胎记,怎么能够因噎而废食呢?文字和词语说到底只是符号,其本初的含义和现代的运用并不是一回事。符号是可以旧瓶装新酒的。我们难道因为“轮船”随着技术的革新已经不用木轮,就不称其为“轮船”了吗?难道因为“铅笔”中装的是石墨而不是铅,就不称其为“铅笔”了吗?同样,“外公”“外婆”的称呼留有明显的宗法观念的痕迹,但“摇到外婆桥”的儿歌还可继续唱下去;“家长”一词不符合现代的民主意识,学校的“家长会”也不必改称为“爸爸妈妈会”。否则的话,将有多少词语被打入冷宫!不对,连“冷宫”这样的词语也是宫廷社会的产物,到时同样在封杀之列。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改字也好,评词也罢,如果只是凭一己之好恶,一时之灵感,心血来潮地说上几句,那恐怕只能称之为“戏说”。这是不必“尊重”也不必“器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2:27 , Processed in 0.0707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