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3 13: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深圳市教科院   程少堂

                             深圳市坪山管理区教研中心  钱冰山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紧扣《考试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同时力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试卷结构固定,题型稳定。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降低、选材贴近生活、文本可读性强以及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是这套试卷的基本特点。


一、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点

(一)试卷难度降低

难度比往年有所降低。这是广东卷的第一个特点。

具体来说,前面四道题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词义的理解、语义的连贯和句子的运用。对于一个稍微有点语文素养的学生来讲,这四道题不会形成答题的障碍。在这四道题中,唯一有些难度的是判断语病这一题,学生对于B项中缺少相应的介词和D项中的多重定语的语序问题,容易出现疏忽。而文言文阅读所考察的对几个实词、虚词的理解,基本上没有难度,因为这几个词都是最常见的词语。而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分析判断,由于文本本身阅读的难度不大,其解题的难度也相应降低。要求翻译的两个句子中,“洵”比较冷僻,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熟悉粤教版选文《诗经·静女》中的“洵美且异”就不存在问题了。名句默写的难度偏低。至于诗歌鉴赏和现代散文、实用文和一般论述类现代文的阅读,试题难度一般,基本上是紧扣文本的内容进行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

探究题通常这样命题:试题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研究的结果。一般来说,探究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探究事物的逻辑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二是探究事物的规律或特征。这类题大多要求从几段材料中归纳事物的共性或个性,所以探究题一般是语文试卷上比较难的题目。但是今年广东卷一般论述类现代文阅读的探究题难度也不大。题目是这样设计的:“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个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想象做简要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就在文本中:“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语言表达试题,包括作文,难度都相应降低了。尤其是第23题,几乎与去年的广东高考题一样,只是把去年要求用一段话串联起来的两个剧本换成了今年的两个节日。与去年的“与你为邻”相比,今年作文题“回到原点”从审题立意到选材等方面的难度也降低了不少。


(二)选材贴近生活

本套试卷无论是文言文的选材,还是现代文一般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的选材,都体现了贴近生活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选材的可读性较强。

如文言文选自《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人物罗提督比以往试卷中的传记人物不同的是他有很明显的污点,即“少亡赖,数行窃”,而且在功成名就后,他本人从不忌讳这些污点,“罗每对人言生平做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徐其事”。这样的人物显得极自信,极有个性,很鲜活,符合“人无完人”的生活哲学。一般论述文选的是蒋孔阳的《美和美的东西》,该文是谈美学问题,所论及的是“美”的现象与本质的问题,文章中既有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什么是美这一抽象问题生活化的谈话,又有生活中很多美的现象的举例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审美变化的具体感性的论述,关于“美和美的东西”的分析既不生涩,也不深奥,而是简明扼要,所引事例不是源自生活现象,就是学生熟知的文化名人,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读性较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选考题中,文学类文本是广东作家陈秉汉的散文《严冬海猎》。该文叙述的是一个叫“海龙”的十四五岁的少年如何在严冬时节帮助家庭渡过生活难关而克服严寒天气的困难下海捕鱼的故事,捕鱼的整个过程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如果不是因为严寒天气的原因,完全具有鲁迅笔下少年闰土看守西瓜地的生活情趣。实用类文本选择的是温源宁的《梁宗岱先生》。梁宗岱先生个性突出,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脚、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把我吓一跳,假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热爱人生,热爱的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整个人物形象从字里行间呼之欲出,颇得中国山水人物画之妙,传承了传记文学的美学特征。

这样鲜活的选材,在高考这样紧张的考试中,给学生带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的思维会因为文本的可读性而被激活,紧张的心情也会随之放松。

而在写作题中,对“回到原点”这个命题是这样阐述的:“大千世界,‘原点’无处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这样的阐述让考生一下子就能抓住“原点”的要义,离题的可能性很小。这个作文题的命意,也是从生活出发,把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生活化,让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来完成写作。

另外,选考类的文本取材都源于广东的人和事,富有地域特色。我们知道,对于南粤文化的学习是粤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价值取向,也是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关注点,广东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语文试题曾多次出现广东作家的作品或涉及到广东本土文化,例如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就涉及到粤剧的有关信息。高考语文试题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的传统文化元素,既符合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体现了贴近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特点。


(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

综观今年广东的语文试卷,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溢于言表。无论是文本选材、客观题的选材,还是命题立意,都体现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语文的人文性通过这样的形式得到彰显。

如选考题中的文学类文本,讲述的就是一个以家和爱为中心的故事,体现的是中国人勤劳、有爱心、知责任、有担当精神的传统美德。命题立意也是围绕这一点进行的,如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海龙捕鱼时经受住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等。

人物传记类文本在讲述梁宗岱先生执着地从事翻译工作时有这样的文字:“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翻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梁宗岱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当今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学术退化和腐败现象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般论述类文本是关于“美和美的东西”的阐述,对当下纷繁社会中美的现象与本质的变化,也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解读。而文言文中关于罗提督的人生轨迹,无疑是在潜意识中告诉人们“英雄不问出身”和是英雄自有用武之地这样的道理。

诗歌鉴赏题选择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要求学生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明确告诉考生,要珍惜光阴、珍惜美好人生,要有开放的胸怀面对人生。在语言表达题中,两道题的选材都是与真、善、美直接相关。至于作文题的命题立意,无疑是在呼唤人文情怀和道德的回归,希望在传统美德受到巨大冲击的当下,人们的道德情感回到具有真、善、美的原点。

二、值得商榷与探讨的几个地方

应该基于什么原则来评价一份高考语文试卷是否是高质量的语文试卷?我们认为,除了试卷要做到让考生“知之、好之、乐之”(即不仅要让考生看完试卷后能学到知识,让考生喜欢试题,而且试卷题目能引起考生的答题冲动),其基本原则是,要看这份试卷是否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义。《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本来是不矛盾的,正是由于不矛盾,所以在实际命题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将《语文课程标准》弃置一边,命题人就只有考点意识而没有课标意识。笔者在深圳市有12年参与组织全市高考模拟试题命题的经历,是全市普通高中每年两套统一的模拟考试的主要命题人,同时也参与深圳市每年的职教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命题的审题工作。积12年36套大型考试命题之经验与教训,我的感觉是,做到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是容易的(考纲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规定考试范围或者说考点),做到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义比较困难(语文教材虽然在所有学科的教材中是最厚的,但是在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却是最薄的,换言之它的阐述是最原则、最概括,最“以少胜多”的),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则更难。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几大优点,正是由于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又力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而这份试题的不足,也恰恰是试题在某些方面没有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要义。下面具体阐述。

(一)试题缺少应有的区分度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逐级培养与系统提升,应该是《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的一个新的教学思想,尤其是对“语文素养”的重视,可以说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理论贡献。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难度的降低虽然有利于众多考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考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紧张的高考,但是,由于其难度的降低不是体现在减少考点(实际上今年的考点比以往还多,22题考了两个考点),而是体现在语文素养的考查不足,不利于让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缺少必要的区分度。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份试题对广东今后的语文教学方向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导,对本来就日渐式微的母语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试题缺乏必要的创新性

我们这里说的创新性主要指题型的创新。我们认为,自从2004年广东独立命题以来,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组对语文新题型的意义的认识明显不足,导致历年来的广东语文试题太“老实”而不够“狡猾”,板直有余,灵动不足。

高考语文试题(这里主要指语言表达题)有没有创新题型,以及如何创新,不仅直接反映这份试卷的质量与品位,而且直接反映这套试题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否一致。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而要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创造性,语文教学就要有创造性。要引导语文教学有创造性,有特殊“指挥棒”作用的高考语文试题就首先要有创造性。新课标多元解读的思想也潜在地要求语文试题对同一个考点要运用多种题型(变式)进行考查。语言表达试题本来是高考语文试题的创新园地,但是,2004年至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语言表达题连续多年考同一种题型——图文转换。由于高考试题长期考某一种题型,一线教师就误以为高考不会考其他题型。深圳市2011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命题期间,我们原本就打算命一道短句整合成长句的题目(与今年广东高考题22题题型一样),但是参与命题的一线教师一致认为高考多年不考这样的题型,因此反对出这个题。从此也可以看出高考试题的实际导向作用有多大。

就这一点来看2011年广东试题,我们认为,虽然不能说在创新方面毫无作为,但是总的看来乏善可陈。

今年的广东语文试卷从整个结构来看,与去年的试题几乎没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是语言表达部分的第22题,在去年的基础上变成了两个小题,第1小题是选关联词填空,第2小题是将3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句。这都是考纲范围内的考点,题目几乎是没有难度,这种所谓的“新”对指导语文教学没有多少价值(直接影响是明年广东各市模拟试题在语言表达中可能多考一个考点)。更何况,就关联词使用这个考点来看,前面的病句辨析以及连贯题,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关联词的使用。而命题常规是,一般而言一份试卷上基础知识方面的考点是忌讳重复考查的。

最不该的是第23题,内容与形式都是照搬去年的第23题,只是将去年题目中要求串联的两个剧本换成了两个节日。

为什么后一年的高考题一定要“模拟”上一年的高考题,甚至出现命题思路完全一样的语言表达题型呢? 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语言表达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人们日常中最切实际的应用文现在很多学生都不会写,如果在这方面做出创新之举,对语文(母语)学习是有很大裨益的。

(三)文学类文本选材不够经典

大家知道,一本教材的选文是否经典,往往决定这个教材的寿命。同样,经典的文字材料是一份语文试卷质量的基本保障。

今年广东试题中的现代散文选材与当年的《河的第三条岸》如出一辙,但文学性却大打折扣。岭南散文作为一朵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之花,可选择的素材非常之广,但无论是从文本的质量来看,还是从该文本的出处《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来看,都无意中道出了岭南散文在走下坡路的现象。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赞成语文试题承担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任务,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形而上学,不要走极端,不要小家子气。道理很简单:高考是国家考试,不是广东自己一个省的考试。就是广东自己一个省的考试,也是考的中国语文,不是考的“广东语文”,因此试卷选材,既不能由于某种原因排斥广东作家的作品,也不能不论好坏老是或经常选广东作家的作品,甚至连作品中的人物也一定要广东人优先(如今年试卷中实用文本阅读中的梁宗岱就是广东人,同时也是中山大学的教授),以为只有如此才是重视本土文化。实际上,长期这样不仅会起到反效果,而且会使广东语文试卷品位下降。这样要不得。高考试题阅读材料的选材,还是要搞“五湖四海”,搞“古今中外”,坚持文本质量第一的标准不动摇。

(四)作文题的命题立意虽说是倡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但这个带有哲学意味的命题,却多少含有伪道德的成分。

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分析这道作文题时说:“这个题目的‘文眼’不好找,很容易就流于空洞的感叹。‘原点’一词有哲学意味,如果学生审题时,一味地往人生或世界的来处想,持文化关怀的姿态,并对此作哲人般的沉思状,要想把作文写得深刻,怕是很难,因为受他们的年龄、阅历所限,这样的作文方式很容易让他们流于公共感叹,或借用之前的阅读所得加以发挥,真情实感的东西会比较少,有光彩的细节更是不易有。”

所谓“回到原点”既有佛教劝人行善的意味,又有社会呼唤道德回归的指向等,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伪道德的成分也很明显。因为生命、生活都不是轮回,时间也一去不返,“一切都会过去”,即使能够在表面看起来回到了原点,但已经不是那个原点了,正如哲学家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走过同一条河流。倒是当年的“常识”、“学会纪念”、“不要轻易说‘不’”、“传递”等命题来的真切和实在。

另外,今年的作文题的要求也有伪道德的成分(这样说也许言重)。试卷中说: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由于文体自定,这就消除了以往“诗歌除外”这一规定,但“不少于800字”,却又将诗歌排除在外。考生如写诗歌,评卷时可能依据行数处理。但是如果真的不排除诗歌,就应在题目中标明如写作诗歌多少行就算字数合乎规定。

(五)广东目前的选考题型应取消或改革。依据课改精神,广东省2007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开始设置选考题。选考题本来是适应课改的一大亮点,但是就实际效果而言,这个亮点已然成了“污点”。大家知道,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的至高点,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文学作品阅读的特有难度,广东高考每年选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生,平均分绝大部分年份都要低于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生,因此很自然地就导致绝大部分考生高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实用文本阅读试题。许多一线高三语文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进考场后“文学类选考文本看都不要看”。更令人忧虑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学校都放弃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教学,长此以往,极不利于广东青少年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选考内容是不能不改革的,而且应该早改。我们的意见是,最好取消目前文学类、实用类选一的选考题型,改革的基本点是要将文学作品阅读列入必考范畴。

(六)个别题干表述有歧义

今年广东卷语言表达题23题完全是照搬去年的23题,但是去年的广东卷23题题干没有问题: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 《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 《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这里题干表述很清楚,是请考生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承上启下的话语。

而今年第23题题干却是:“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这个表述中,“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中的“这时”,到底是在两个同学之间,还是在两个同学之后呢?命题人的意思显然是指在两个同学之间,但是从语脉的自然流程看,也可以理解成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之后。据了解,大部分考生很聪明没有像我们这样“愚蠢地”理解,但是就这个题干本身来看,叙述语言不够严谨是明摆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09 , Processed in 0.11466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