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未都:读书是人一生该拥有的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9: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未都:读书是人一生该拥有的习惯
  

    阅读习惯要靠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养成,而不是靠高深的学问书。当有了这个习惯后,不论书有多难,都会发现读书乐趣无穷

    本报记者 郭铭 实习生 冯欣

    他是北京观复博物馆馆长,他在央视《百家讲坛》所阐述的独到见解令许多观众深深折服。他是一个爱书人,说起读书来滔滔不绝,甚至在上厕所时都手不释卷,以至忘了身在何处——他就是马未都。日前,马未都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给学生们作了“小文物大文化”的主题演讲,以文物为桥梁,与老师和学生们聊文化、谈读书。

    人们为什么会把调皮顽劣的孩子说成“你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短短10个字里蕴藏着怎样的秘密?三国题材的影视剧里有哪些明显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事物和场景?……马未都告诉中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中华文化的典籍里。在绘声绘色地讲解中华文化时,他指出,读书要从兴趣开始,读书应当成为一生的习惯。演讲的间歇,马未都和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收藏与鉴赏、读书与人生,中华文化的入门及途径、中华文化如何轻松有趣地走进中学课堂。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代,读书习惯要靠兴趣来养成,读书要杂

    听过马未都演讲的人都心存疑问:马未都怎么什么都知道?在马未都的演讲中,我们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指向广大青少年,即珍惜时光,多读书,读好书。

    马未都一走进实验中学就万分感慨,他对孩子们说,中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令人称奇的记忆力,应该抓紧时间读书。读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忆力,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好,读过的东西便记不住,那是非常遗憾的事情。马未都以叮嘱的口吻对现场的中学生说:“我现在能侃侃而谈的事情,大多是在你们这个年龄时读书记住的,后来我也读过很多书,但大多忘记了,或者非常容易遗忘。”马未都风趣地把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的轶闻趣事抖了出来。他在十四五岁时,身处东北农村,那时候的他早已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只要有书读,再艰难的生活对他来说也是有滋有味的。酷爱读书的他,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每次如厕都带一本书,经常蹲得腿脚发麻。学生们听到这里,都善意地笑了,那份笑意的背后,充满了对这个“视书如命”的博学之士由衷的钦佩。

    现场有学生不解地问他:“到底是什么书让您这么如醉如痴?”马未都爽朗地笑了,他说这个问题其实正是他想跟中学生交流的,那就是阅读习惯的问题。一个人能否很深地走进书中的世界,读出内心真正渴望读的内容,培养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而乐趣的养成,又与我们的读书习惯不无关系。可以说,读书是我们一生中最应该养成的习惯。马未都主张,阅读习惯要靠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养成,而不是靠高深的学问书。当有了这个习惯后,不论书有多难,都会发现读书乐趣无穷。我们可能会从华美的服装、丰盛的宴席、豪华的住宅等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和享受,但那些满足是片刻的,很难触到心灵深处的精神享受。只有读书的乐趣可以历久弥新。书读多了,身上的气质可以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体现的过程不一定是站在讲台上作一番讲演,不一定是走进屏幕,也不一定是出版自己的著作,而是在你跟别人交流的时候,别人就能清楚地感觉到,这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什么?这是马未都想交代给这些未来栋梁的问题。马未都给学生们的解释是天下之事,利害相随。只有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那就是读书,古人说:“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书传达的知识不是你自己一生积累的,而是前人积累的,前人积累的最丰富的财富就是书。前人把知识转换为文字,供后人阅读、汲取文字中的营养,使我们今天能够少走弯路,少走错路,这是我们读书的第一大好处。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看清楚人生的道路。

    读书对每个人来说,在起点上是公平的,不论你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涉世未深的少年,书都会以同样的姿态和方式呈现在你面前。谈到这里,马未都话锋一转,转到那些散发着迷人光彩的文物方面,通过几组文物图片解说中华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给大家展示了读书的魅力。

    “省油灯”、《三国演义》里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让文物开口说话,用证据告诉你为何要读书

    文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证据,证明我们的文化曾经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文化非常抽象,但文物是具象的东西,今人可以通过文物来得知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让我们了解中华文化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当我们近距离去看历史的时候,从文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凝聚、历史的本真面貌。而要从文物这个文化的承载者身上发现历史的奥秘,就得借助读书。

    “省油灯”是马未都拿出来的第一件“法宝”。他问现场的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你可真不是一盏省油灯!”父母们为什么要用“省油灯”跟孩子们联系到一起呢?马未都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千奇百怪的答案。马未都告诉大家,陆游的作品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解释了“省油灯”:“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马未都解释说,为什么油在点燃灯火的时候会耗尽呢?除了点亮所用的那一部分,油会因温度升高而蒸发。古人很聪明,为了减少油的蒸发,就发明了这种用水冷却油的省油灯,冷水可以减少油的蒸发。据书中记载,这样能省40%的油。

    随即,马未都讲道,古代文人有一种阅读的乐趣,叫秉烛夜读。古代的照明跟今天比有天壤之别,但古人在那样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对读书的乐趣,饱含对学习的热情。我们已经发明了很多保护视力的灯,今天的孩子们只要是在读书,开多少灯父母都不会不高兴,在这样光亮的环境下,中学生们是否会像古人一样对书有一种极大的、永恒的热情呢?

    马未都还为大家介绍了马镫的由来。他告诉现场的学生和老师,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还把马镫叫中国靴。马镫最早不是用于民事,而是用于军事,这主要是为了解放双手,便于在马上作战。秦始皇兵马俑的马上没马镫,起码在秦汉时期,马上是不能打仗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影在这个问题上都违背了历史真实。那个时候人们还不能在马上作战。在战争中,人们即使骑着马,也是跑到敌人跟前,翻身下马,双方在地上打起来。尽管这样的历史真实在今人看来多少有些可笑,但真实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马镫大概是西晋时期发明的,我们今天发现的最早的证据出土在山西,秦汉时期的马都是轻甲马。马镫发明以后,马就披上沉重的盔甲变成了重甲马,战争就变得异常残酷了。这就是文物和典籍考证告诉我们的历史真实。

    马未都带给大家的第三件法宝是“床”。在谈到“床”的演变时,马未都告诉了学生们中华民族起居习惯的演变过程。中华民族原来是席地而坐,今天跟席地而坐相关的词,都是古老的词,如席位、主席等。主席是指席子中间的主要的人。席地而坐遗留下来的习惯带给我们很多词,今天我们依然会说摆一桌酒席,考上大学之后举办“谢师席”等。我们的国宝《韩熙载夜宴图》,就为我们展现了古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在此前提下,我们再看李白那首妇孺皆知的《静夜思》时,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并不是在现代人定义的床上思乡,唐代的建筑门窗比较小,月光很难照进屋子,古人的窗,跟“囱”通讲,通常较小,窗的作用在于通气,不是为了采光,古代的窗采光不好,从“疑是地上霜”来判断,李白应该是在室外。屋内有家具陈设,不可能有大面积的霜。马未都用白居易等人的诗句,为学生们做了大胆的猜测和小心的论证,他认为,李白诗中所说的“床”其实就是“胡床”。这些论证的过程,马未都试图告诉学生们,从一首简单的诗里,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马未都讲到了西汉的“君幸酒”、李白与羽觞,介绍了“交椅”一词为什么会成为权力的象征。在展示文物的同时,马未都旁征博引,他现场证明给学生们看,想要弄懂这些知识,除了读书以外,没有别的方法。

    马未都从事收藏已经有30年了,观复博物馆成立也有12年了。在这些年的背后,是一个漫长且投入的读书过程。他的读书兴趣非常广泛,不管是有关收藏的专业书,还是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甚至是科技方面的书,他都广为涉猎。马未都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中国科技史》,尽管它与收藏并没有太大关系,但科技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影响着文物的成型与变化,那些文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其他形态,这与科技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他还喜欢读《中国政治史》、《中国哲学史》等。他说,这些书读多了,会对判断事物有好处。文物的判断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判断,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历史成因、科技含量、人文环境,包括哲学思想,都蕴含其中。书读多了,思维方式就会随之而丰富、缜密,判断就会准确。

    了解文化遗产是青少年的责任,青少年应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

    现场有记者提问:“怎样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收藏,了解中华文化?”马未都说,参观观复博物馆的观众中,有很多是青少年。有些青少年甚至每个周末都去,他们大多是对收藏、对文物有兴趣的学生。文物有一个特点,是它会随着你的阅历、经历和学识的增加,每次都能呈现出新的东西。他认为学生读书的过程其实就像我们摄取营养一样,吃得越杂,营养越丰富,身体就越健康。但是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多地倾向于数理化等主课的学习,对学生兴趣方面的培养还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需要。

    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补充说,目前高中课改里有一个模块就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但是就北京地区来说,能开这个课的学校还很少。这个模块的设置,说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对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视,希望在这样的课上能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多设一些选修课是必要的,现在新课改后也有这样的导向和信息,实验中学开设了很多选修课,比如建筑选修课,学生既可以在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文化过程中了解到平民文化,又可以实地考察故宫、恭王府的格局,了解中国更广阔基础上的建筑文化和民族文化。另外学校也开设了经典诵读、篆刻课、书法课等,这些课程都有专用教室。学校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众多的课程,还打算建立学校的艺术馆。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将来可能不会成为鉴赏家、收藏家,但作为中国人,学生们应该对中华民族的东西有一种情感,一种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这些也都是教育。

    马未都在离开实验中学时,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一个人成人的4项标准送给了学生们。他语重心长地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是每名学生都应该去尽力做好的事情,尤其是‘学会学习’,这一点尤为重要。就我的感受来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教育系统的指向现在并不一致,学生的受教育环境越来越复杂,学校传授给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学生迈进社会的大门之后,可能会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观念都很迂腐,没有实用价值,必须及时作出调整。无论你今天在学校学会多少东西,一出校门,会发现学的东西很多用不上,必须重新学会学习。”马未都把人生所有的建树比作大厦,而把一个人的学问比作一块砖,学问究竟是大厦的哪一块砖或许我们不清楚,但去掉很多块之后,大厦就会塌。学问也是一个不断供给的过程,要想使人生这座大厦巍然不动,在人生的风雨中坚强地耸立,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对学问进行修缮、添砖加瓦。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读书一定是重要的乐趣所在,读书的过程是我们面对前人、面对智者、面对知识不断接近的过程,它带给我们的惊喜总是不经意的,我们有必要使这份不经意更长久,让读书变成陪伴我们终生的好习惯、好伙伴。

    编后:马未都走近中学生,传递给学生们这样一个信息:成功人士是怎么成功的?他一定不是只靠课堂学出来的,一定是文化的熏陶和多方面的修养。马未都从读书讲到收藏,又从文物带出文化修养的必要性,演讲过程中他时刻没有忘记谈读书。读书,不仅是向我们延绵不断的历史致敬,更是亲近和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一生应该拥有的习惯,因为有这个习惯,我们的生活才会乐趣无穷。

来源: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55 , Processed in 0.0746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