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00: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四小“教师职业精神”研讨会侧记

  3年前的教师节,就是在这间大教室,中关村四小的教师们讨论的话题是,怎样做教师?3年后的教师节,还是在这间大教室,教师们讨论着另一个话题:今天,我们这样做教师。

  3年的时间,从怎样到这样,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探索、反思的过程是艰辛的。作为旁观者,记者记录下了这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

  研讨是在故事中开始的……

  尊重是教师的一个基点

  “我为什么生气?”这是冯春老师讲给大家的一个故事。

  一天,音乐老师气呼呼地向冯老师告状,“你们班的孩子太气人了!毫无纪律,排合唱的队形怎么也排不下去。全年级可就剩你们一个班了。”音乐老师的责备让冯老师很是难堪。她马上采取措施:对孩子们狂风暴雨般地批评,加班加点地盯梢,近乎苛刻地要求。可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仍并未达到冯老师心中理想的标准。

  这次,冯老师没有责怪孩子们,而是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当孩子们受到批评时,我为什么感到愤怒、羞愧;当孩子们受到赞扬时,我为什么会陶醉于这种表扬中?这源于我的虚荣心、我的面子。我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尊重孩子,而是把孩子当成展示我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工具。”

  “要与孩子共担责任,与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这是杜海静老师的观点。“不要因为个人的面子而破坏了班级中相互支持、尊重的氛围。对于问题,老师要巧妙、智慧地去引领,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于昕老师对这个故事特别有感触,“往往在班级中投入越多的老师,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班级的看法”。她借《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书中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是由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做熏陶。熏陶比管理、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当孩子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不会责备孩子,而是代他们道歉,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张腊华老师这样说。

  坚守是教师的一种责任

  “坚守是一种滴水石穿的决心,坚守是一种聚沙成塔的积累,坚守是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坚守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中关村四小老师们的共识。

  张腊华老师说,“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做长了,做久了,也可以成为大事。而班主任每天做的正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干好这些平凡的小事,就是坚守。”对于坚守,张老师还有另外的遗憾,“几年前,我曾热衷于网络研修,还给自己取了个‘老鸟慢飞’的网名,希望能在网络的平台上成长。两年多的坚持,我的收获很大。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中断了每周的网上研讨,最终失去了这个资源。”

  冯春老师认为,一个人坚守的路很辛苦,谁都难免会感到倦怠,会支持不住。但如果大家能相互支持,彼此做伴,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

  “反思每一件小事,都能够让自己有所得,教师就该有这样的职业精神。”这是郝玉华老师的理解。“张老师对于网络教研的热情让我敬佩。放学后,总能看到她加班的背影;笔记中,记录了她对无数小事的教学反思。”

  “师范毕业后,很多同学改行了,跳槽了,而我们还能站在这个讲台上,这就是一个教师的坚守,这就是对坚守精神的诠释。”曹峥老师说。

  过去,王晓丹老师认为,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爱心、耐心、责任心。在研讨会上,王老师对教师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持之以恒的爱心、耐心、责任心。
研究是教师的一种常态

  教师与教师的差别,不在于学历,不在于教龄,不在于水平,而是在于一个教师有没有研究的精神。

  李宏春老师发现,班上总有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如何才能给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为此,她开始了研究。先是和孩子们一起总结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帮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把作业记下来、同学间相互提醒、与好朋友结对子,等等。可孩子们说,“我请教别人,别人不乐意帮助我怎么办?”于是,李老师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好的求助方式。研究每前进一步,就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老师,××总是打扰我”,又有孩子抱怨。李老师又教孩子们什么样才是好的帮助行为。同时,她还告诉孩子,要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

  就这样,从最开始的关于学习习惯的研究到让孩子学会交往到学会做人,李老师的研究不断继续。

  从一个小问题入手,研究出一个大问题,李老师的话题引来了大家的热议。李晓琪老师认为,教师的研究就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研读专家的理论。理论就好比另一颗树上的苹果,需要自己消化,才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别轻易上了专家的当。

  “教师是一个研究员,一个无私的研究员。教师要用自己聪明的头脑,适时跳出教师的角色,比如像一个CEO,呵护孩子们成长。”这是80后的高娟老师的感悟。

  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陈锁明教授也参加了四小教师的研讨会,听了教师们的故事,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坚持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教育不是选择学生的教育,而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方法。他把教师职业精神归纳为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建议教师们在这几方面努力。

  中关村四小校长刘可钦对教师职业精神的理解是:敬业、专业、勤业、创业。刘校长希望教师们能在四小的平台上,和学生们一同经历,一起成长。

  不把问题当问题,而把问题当财富。答案在故事里,答案在研讨中。中关村四小的教师们就是这样,在成长中彼此尊重,在平凡中共同坚守,在研究中不断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5:41 , Processed in 0.0559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