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让“精细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绊脚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8 01:5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别让“精细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绊脚石

 2009年07月28日  作者:陆安  



 


  “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校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语。为了落实所谓的“精细化”管理,一些校长挖空心思想出了很多管理的“秘诀”,诸如强化坐班制、强令教师在出勤机上打卡、硬性规定课堂教学流程等。这些做法,貌似加强了学校管理,实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陆安

  在企业管理领域盛极一时的“精细化”管理,因其精细,抛却了人情、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被我们的一些校长看中,随即拿来为我所用。于是,“精细化”管理就成为校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了,且在管理实践中加以落实。

  于是乎,泰罗的那套技术理性主宰的效率主义,从企业的车间转移到了学校的课堂。将“精细化”奉为圭臬的校长们,挖空心思想出了很多管理的“秘诀”,诸如强化坐班制、严格出勤、强令教师在出勤机上打卡、硬性规定课堂教学流程等。笔者到过的学校很多,看到的景象也不少,每每发现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涌上心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过度“精细化”贻害无穷

  “精细化”管理甚嚣尘上、风靡一时,与当下急功近利、浮躁虚夸的风气遥相呼应,成为教育短视的一种表现。作为学校法人的校长,固然承担着学校管理的重任,但仅有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迄今为止,还没听说有哪一所历史名校是单纯靠严格的管理而出名的。名校之“名”,在于科学化的管理,更在于人文化的底蕴。丢弃文化底蕴,一味地强化管理,到头来只能是舍本逐末,走向反面。一些校长在没有有效管理机制约束的情况下,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却非常严格地约束教师、约束课堂,最后落到孤家寡人、落落寡合的境地。一些原来好端端的学校,最容易在这样有独裁意识、说一不二、管理至上的校长率领下,步入混乱无序、质量滑坡的下行道。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遇上一个有文化底蕴、有独立思想、有科学精神、有远大抱负的校长,无疑是一件幸事。这样的校长,会在管理与文化的博弈中恰到好处地谋求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诚然,现在的校长,领导一所学校着实不易。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打点,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瞬息万变的发展需要适应,这些都在考验着校长的“执政”能力,确切地说,是挑战校长的“职业”智慧。学校的经费、校舍的改建、教师的待遇、学生的发展、课堂的质量、社会的声誉,汇集到一起,就是一所学校得以安身立命的“软实力”。那些一味地、执著地追求“精细化”管理的校长,我们不能怀疑其初衷的正当与善意。抓考勤,不就是为了让教师能够一心一意在教育教学上倾注心血吗?抓教案,不就是为了让那些在教育教学上处于弱势的教师尽快成长吗?抓课堂,不就是力求改善薄弱课堂并进一步优化所有课堂的结构吗?不抓这些东西,一个学校的“软实力”就会受损和削弱。作为校长,谁愿意看到学校在自己的任期内走向没落和绝境呢?

  笔者在此没有否定管理的意思,学校应该且必须有管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有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仅有管理行不行?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需要那种以“精细化”自诩的管理,那是一种以牺牲人文、扼杀个性、漠视文化的低层次、低俗化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贻害无穷的过度管理,也是一种非科学的管理,势必会逐渐被科学化的管理所取代。对于学校来说,仅有管理是不行的,管理与文化,是学校腾飞的两翼,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失缺了一面,片面强调和渲染另一面,只能剑走偏锋,误入歧途。唯有科学管理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才可以相得益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实力提升。

  抹杀差异的管理是学校发展的致命伤

  科学化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科学化的管理,建立在民主监督、科学论证、以人为本、程序公正的基础之上,是对校长的人格、人品、德行、素养、学识、能力的综合验证,也是对真正教育家的呼唤。

  校长的职业化、专业化,在教育改革突飞猛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正在推进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一般来说,校长应当源于教师又高于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佼佼者,才能设身处地地尊重教师、了解课堂、理解学生,才能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选拔机制上的疏漏和弊端,往往会造就一些“外行领导内行”的校长。于是,说外行话,干外行事,便不可避免。

  就目前状况来看,学校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校长的致命伤,在于用“精细化”管理的“一把尺子”来培养教师、打造课堂乃至教育学生。

  课程改革中,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已经是陈旧落伍的做法了。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用“一把尺子”来评鉴教师和课堂的行径,如今依然大行其道。与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成长经历、学习背景、认知特点、个性风格迥然有异,怎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呢?

  笔者曾经无数次地见识过一些学校制订出翔实的教师培养方案、具体的课堂评价标准,美其名曰:“尽快打造一流的名师、一流的课堂。”这显然是一种浮躁的表现。须知,名师不是一蹴而就的。抹杀教师的差异,以培养的名义制造出的只能是迅速蹿红的投机者。课堂是激情、智慧、学识、能力交织出来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情境。对于一个真正的名师来说,追求一堂高质量的课,尚可遇不可求,不是俯拾即是、唾手可得的,更何况是在功利思想指导下,用所谓尽善尽美的评价细则“诱导”和“规范”出来的课呢?

  名师的成长,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那就是脚踏实地、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坚持个性、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舍此,别无捷径可走。名课堂,是教师穷其毕生精力所积累的才识的尽情释放和发挥,苏霍姆林斯基“用一辈子的时间备一堂课”的精神,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黯淡其真理的光芒。

  学校发展需要规范但更需要文化

  当一所学校百废待兴,要走出低谷,不能不用“管理”的武器,以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是必要的,也是正当的,但管理一定要适时、适当、适度。毕竟,管理不是万能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尤其是面对大量的、作为人而存在的师生员工。

  学校基于自身历史、传统、经验乃至区位优势、师资队伍、教学特色而形成的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没有规范的时候,需要有规范;没有管理的时候,需要有管理。当有了规范、有了管理之后,学校要向高位发展,只能依靠文化的支撑了。文化,对于学校来说,显性与隐性并存,物质与精神同行,行为与思想协调。搞几尊校园雕塑,写几句校训、校歌,设计一个校徽,等等,这些物态的东西,只是低层次的文化。学校文化应该向更高、更雅、更深的领域进军,诸如提炼学校传承的精神,将学校历史精华内化进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大胆尝试校本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个性化课程,为教师自我设计、自主实施并得到学校全力支持的专业生涯规划提供平台,及时总结和提炼学校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经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不是拔苗助长般地培养名师和名课堂。

  学校文化重在内涵而不在于形式。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有义务率先垂范,做昂扬奋发的学校文化的倡导者和引路人。校长的言行举止,应透射出一种文化的素养,在全校师生面前,要以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风度出现。在管理学校时不忘自己肩负的人文职能,要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教师的生涯设计,尊重每一个教师对每一堂课的设计选择,当然以不偏离教学任务为基本前提。如此,校长离教育家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学校也就会成为充满人性关怀、意义充盈的美好空间。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8日第6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7:10 , Processed in 0.0907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