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绎精彩纷呈的学生生活
――胸有成竹的马达“社长”(原创)
陶继新
在青岛中学生圈里,甚至更大的范围里,马达堪称一个为人关注的新闻人物:有时活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社之间,有时则在网络里海阔天空地侃聊新新人类话题;两本书已经问世,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在青岛两代人书友社担任执行社长,有号令三军、一呼百应的“领袖”风范;还有红颜如云、须眉成群且遍及天涯海角的大中学生朋友。
这种外显而又精彩的层面之外,依然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种风景。
楼下一个收废品的老头一见到马达
就问:“是否把报纸送到你的家里?”
马达小时候是个贪玩的男孩,对课本以外的图书报刊从不问津。上三年级时的一天下午,他对爸爸津津有味地阅读的一套彩色连环画《史记》产生了好奇。彩图生动形象,文字通俗易懂,这书刚刚翻开,便再也割舍不下。一方面陶醉其中,一方面自我卖弄地将读到的故事讲给大人听。但由于识字不多,也常闹出一些笑话。一天他要把《毛遂自荐》的故事讲给妈妈听,便将“毛遂自荐”说成了“毛逐自存”,令妈妈莫明其妙。当他把画册递给妈妈看时,妈妈顿时捧腹大笑,随后又给他正过音来。没想到字形上的些许差别,会导致读音上如此的不同。于是,他又对方块字产生了兴趣。不会的字就问,字形相近的就研究,识的字也便越来越多。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牵引着他,读了一本又一本。《史记》读完了,又读《左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连环画。后来他又读原著,发现这其间更是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掉进这个兴趣的王国里,马达就乐在其中,永远地与读书有了一种难解的情缘。六年级时,他开始写日记,并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背会了唐诗三百首。初二时又喜欢上了传记,广泛地阅览,如痴如醉地走进了名人的世界里。
一天,他突发奇想地要编一本百科全书,而且旋即进入状态。他每天到报摊上买来各种报纸,回家后将认为有价值的文章一一剪贴,然后分门别类地编写目录。不长时间,家长给的零用钱便已入不敷出,但编辑百科全书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他想到了废品收购站,便飞奔而去。花钱很少,却可以买到一大捆旧报纸。将这些报纸摆到家里,日夜兼程地阅读,马不停蹄地剪贴,搞得地上床上全是待剪或已剪的报纸。楼下一个收废品的老头一见到马达就问:“是否把报纸送到你的家里?”
高二时他从爸爸那里知道了网络,而且随之情坠网中。从网上查询文章和下载有关材料,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一次便下载了400页,不消数日,爸爸的复印纸就已告罄。爸爸告诉他,网络几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点击鼠标即可获取所需。马达如梦方醒,开始在网上搜索未知,中止了编撰百科全书的想法。不过,两三年不间断的剪贴中,使他涉猎了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由于倾心投入,兴味盎然,使得许多信息知识一进入他的视野,便经久不忘,所以他的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试常常以满分的成绩给老师一个惊喜。
为了研究这些问题,他经常夜半不眠,拂晓即
起,岂是一句“不会利用时间”的话说得清楚
高二时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发展”的作文,马达用了两周的时间方才完成,令老师惊讶不已的是,他的作文竟是一篇长达40页的研究性论文!他为写好这篇文章读了十几本书,认认真真地记了两本笔记,非常系统地研究了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关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记者这次采访马达时,他依然认为这一做法的正确性。他说,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视作一种研究客体时,才能多方面地获取知识,真正起动学习主体的内趋力,使学习成为生命价值体认的幸福追索。
但自认为幸福的事情有时也会给他带来尴尬。老师布置5道物理题,要求当晚完成,他却只作了1道,而且两天方才交给老师。原来,他从这一道题拓展开去,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获取了与之相关的许多知识,并培养了自我研究问题的能力。但老师却因其没有完成作业而对他进行了批评。
他的外语成绩也不尽人意,因为他将许多时间用在了别人认为毫无用处的“研究”上。他要弄清楚什么是外语,各种不同地区的语言的差异是什么。翻阅许多资料,记了几本笔记。有关外语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已经洞若观火,但考试的日期也已迫临,成绩之差自是可想而知。然而他无怨无悔,自认为探索了本应获知的有用信息。
一次数学老师无意间同他谈起了某一数学问题,他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地谈了半个小时,惊得这位老师目瞪口呆,然后不可思议地摇着头说:“这样的学生学不好数学,简直不可思议!”
一次化学考试,他只考了30多分,老师在家长会上批评他不会利用时间。其实考试所涉及的八章内容中,他饶有兴趣地研究了两章的问题,有些还是教材尚未涉猎的内容。为了研究这些问题,他经常夜半不眠,拂晓即起,岂是一句“不会利用时间”的话说得清楚!其实他对学习非常喜欢,尤其喜欢阅读课外的东西。不读书不入眠,成了一种铁的定律。今年高考前一天晚上,照旧一如既往地阅读小说,不幸被妈妈发现,不但书被收缴,还被大骂一通。
高考之后,马达一脸地轻松,奔波于各家书店,买了很多书。目前,他正在攻读马克思、黑格尔和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书,并加紧从事青岛两代人书友社的工作。
中学生的早恋大都没有一个美丽的结果,自
酿的苦酒自己品尝,那无疑是一种精神悲剧
马达周围有许多朋友,而且还有不少红颜知已。书友社的老咪、苏静、王蕾、小慧等,或才华横溢,或气质非凡;另外还有不少或美丽或富有情调的异性朋友。他和她们情同手足,几乎是无所不谈。这给马达早恋提供了比诸他人更为有利的条件。但马达认为,凡事不能感情用事,要理智地对待男女之间的情谊;一定要把握原则,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他总是把自己最真诚的一面展示给她们,明确地告诉喜欢她们哪些方面,哪一点令他欣赏。彼此之间是朋友交往,思想交流,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精神与心灵的交游。
一天,他收到一个网友的一封情书,他也知道这个女孩很美。但他非常冷静,认为十七八岁的年纪还不是摘食青果子的时候,所以给她写信说明信已收到,此外再无任何评论。这个女孩连续又来了12封信。马达只好回信,告诉她一个人的爱情需要选择,更需要负责任;现在如此年轻,选择太早,更负不起这个责任。一年后,这个女孩上了大学,发来一个电子邮件,说自己已经有了男友,希望索回那13封情书。马达立即将13封信件完璧归赵,并在网上废了装有这些情书的邮箱。此后,马达和这个女孩以及女孩的男友成了好朋友。马达说,我也不是没有七情六欲的人,自己也有喜欢的女孩,但绝不表白出来,要对得起她,不然,爱便会变成恨,偶然的失误变成必然的失败。
马达同时拥有一批很要好的男朋友,他说都是他的铁哥们,其关系之好,竟被人误认为是同性恋。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想到马达。有的将内心的痛苦写张纸条,请马达为其排忧解难。这时候,马达会把学习或其他工作放下,认认真真地回信,并尽快交到求助者手里。因为马达发现,这些同学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早恋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非常影响他们的学习。他说,早恋很美好,但未熟的果子是酸涩的,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中学生的早恋大都没有一个美丽的结果,自酿的苦酒自己品尝,那既是一种精神悲剧,也是一种悔终生的遗憾之旅。
但有时好多中学生来到他的家里,大声喧哗,口出狂言。这时候爸爸便告诉他,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友直,友谅,友多闻。”切记:交友勿滥!马达对爸爸的教导总是认真思考,并在省检自身之后改变自己的行为,交友有了明智的选择。一天,他在路上对一位同学谈起自己很不愿意听一位老师的课,这种不适应甚至造成一种心理的压力。这位同学说,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让别人适应自己,那你就只能自寻苦恼,并导致你的失败;但如果你学会了从改变他人到改变自己,由要别人适应自己到自己主动地去适应别人,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你就会远离烦恼,并且十分自然地走向成功。马达感到万分惊讶,与自己同龄的学友竟说出如此高人一筹的话语,令他顿生一种须仰视才见的敬仰感。后来,他主动与之交往,终成挚友。
马达很风趣地对记者说:“我的身边红颜如云,须眉成群,它使我的精神世界绚丽多姿,美丽无比!”
除夕,从济南返回岛城的火车上,两代人书友社
的几个首领正紧张地做着《校园聊天室》的话题
青岛两代人书友社是马达永远的骄傲,这其间凝聚了他很大的心血,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波折,也摘食了不少富有色彩与价值的硕果。
2000年9月29日,两代人书友社成立大会上,执行社长马达即兴就职演说,由于准备不足与初出茅庐而出师不利。走下讲台,马达伸手欲与一位老干部握手时,他却视而不见,转身而去。这给马达很大的打击,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人们纷纷离去,偌大的会场只剩下17中的娄雷一人。但马达突然有了决心,他想:只要有一个人,就有成功的希望,只要我努力!
马达的沉着坚毅,以及深思熟虑和长于谋划,给一些游疑不定的人很大的鼓励,尤其是与之同甘共苦的苏静、老咪、娄雷等一批年轻书友社首领,都是饱读诗书而又才华横溢的当代学子。不长时间,岛城的新新诗人、作家、歌手、画家和主持人等大中学生,纷纷集于马达的麾下,心甘情愿地听其指挥和领导。于是,大家推杯换盏,精诚合作,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加之担任社长的原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吾等一批老干部的鼎力支持,书友社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的态势。
马达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一到周六、周日,他便携带一部手提电脑和一个帆布包,匆匆赶到书友社。他要负责大中学生和老年人各项读书座谈的日程安排和具体策划,以及阅览室千册图书的借阅工作。同时他还要非常敏感地发现新闻事件,并将其主要内容及时地输入电脑,每周进行一次信息汇编,然后写出反映书友社活动的稿件。于是,在周三的马达供稿专栏里,人们就可以看到马达的名字和文章。马达和书友社,开始引起青岛市民和其他城市读者的关注。仅仅一年时间,马达和书友社的领导以及众多社友们,就相继问津于青岛以及全国一些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
这种出击有许许多多紧张而又有趣的故事,成了书友社一笔永远值得自豪的精神财富。这里不妨撷取一段他们进军省城新闻媒体的经历,以给大家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感受。
那是2000年腊月二十八日,马达、苏静、娄雷和刘小玲老师自青岛乘火车赶赴济南。草草吃过午饭,便匆匆奔向齐鲁晚报社,见到了负责中学生版面的编辑。这些在青岛便积累了许多和新闻媒体心灵沟通与口头谈判经验的学生,短暂寒暄后便直奔主题:我们在青岛做了许多很合中学生口味的节目,比如“如何让‘坏孩子’快乐起来”、“语文教学:要说爱你不容易”、“浪漫无罪,‘早恋’有理”等。这令晚报的这位编辑顿感兴趣,当场拍板:就做“让‘坏孩子’快乐起来”,明早交稿,有没有问题?“NO probiem!”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但晚上7时,他们还要在山东卫视《中学时光》演播室做“四面出击”的谈话节目,旨在宣传两代人书友社,诚邀全国有识之士多多参与。节目伊始,嘉宾主持人就先声夺人,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不少学生团体都是虎头蛇尾,你们书友社会重蹈他他们的覆辙吗?”马达以其惯有的自信与沉着说道:“不会!因为书友社既有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这样坚强有力的支持,又有我们这样一个智慧与魄力同在的领导集体,以及来自青岛及其他省市的500多名大中学生社员,就连远在美国洛杉矶的留美中国学生也诚心加盟,经常发来E―mail,希望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所以,我们一息尚存,工作不止!”嘉宾主持又问道:“请你们谈一下十年后书友社的情况好吗?”这是一个有关未来的设想,简要而又准确地勾勒这一蓝图并不容易。但苏静的回答却恰到好处:“十年以后的书友社会像今天一样贴近每一个人。当人们见面时,问候的第一句话不是“你上网了吗”,而是“你去书社了吗”。走进书友社,就像走进一个巨大的精神超市,快乐垂手可得。”
走出电视台时,已是9点多钟,匆忙回到下榻的宾馆,便立即着手撰写晚报编辑布置的写作任务。一个紧张愉快的不眠之夜之后,一份“让‘坏孩子’快乐起来”的定稿已经从手提电脑里欢快地跳跃出来。早饭简单而草率,8点整,三人已经在晚报静候编辑老师的光临了。晚报的编辑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获得一篇文辞兼美的稿件而欣慰。当周,齐鲁晚报《花季》版便刊登了这篇文章,并引起中学生的广泛关注。我们不妨把这篇文章的开场白照录如下:“嗨!我们是两代人书友社的小龙、小鹏、考拉(注:马达、娄雷和苏静的化名)。初次与您相会在《校园聊天室》,希望我们的加盟能带给您快乐无限,精彩无限。一个不设防的聊天,如同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回味无穷。昔日华山论剑,今朝校园聊天,相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情,《校园聊天室》愿与您同唱思辨摇滚,共享紧身年华。”文中许多类似的精彩之言,都从不同视角让读者产生审美的感受和绵绵不断的思索;同时,一种让“坏孩子”快乐起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始叩击还在旧有思维观念里留恋忘返的人们的心扉。
进军山东卫视和齐鲁晚报双获成功之后,马达等三人踏向归途。这一年是小年,腊月二十九已是除夕。火车上乘客很少,他们三人乘胜而战,摆好电脑笔记本,便就“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话题在网上讨论,书友社“校园网吧”一开通,广州的追风男孩、长沙的小月亮、重庆的凌祖儿、北京的真言无忌、济南的花纹龙、青岛的粽粽等网友便乘虚而入。马达的简短的开场白过后,苏静便妙语叠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语文’就像贴身保姆一样无所不在。但大家毕竟不是永远的笨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人格的形成,对任何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见解。语文自然也不例外。大家尽情畅所欲言,聊出新新人类的酷爽本色。ok?”真可谓高手云集,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见解独特的话语。追风男孩说:“语文的一大弊端是:语文老师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书‘包打天下’,语文老师不用饱读诗书,不用了解文学动态,不用钻研文学理论,无需知道科技发展,依旧照本宣科地讲解那几篇课文。”马达也有自己的看法:“近年来,学生对于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重,成了学生‘永远的痛’。老师常常抱怨学生写作水平的低下,孰不知学生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本应当个个成为作文的能手。内在原因何在呢?我想是由于某些老师自以为是的指导,压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泯灭了学生写作的个性。以致于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母语写作,也成了一种痛苦的煎熬。”苏静进一步分析道:“我们的老师往往不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痛苦、嫉妒、委屈等负性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是有害的;但这些又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写出佳作的契机,这是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作文的特殊心理现象很多,不少老师不了解、也不研究学生的写作心理,必然打击学生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作文信心。”这些谈论非常尖锐,但确实切中时弊,甚至有一种震聋发聩的作用。
火车到达青岛站前,话题讨论经他们斟酌修改已经成稿,并在车上向晚报发出了电子邮件。明日即是春节,但连续奋斗的马达三人,因了丰硕的的收获而欣喜莫名。
他们自称新新人类,看看他们的许多文章,确实给人前卫和新鲜的感觉。其“校园聊天室”关于“浪漫无罪,早恋‘有理’”的话题讨论,颇有一些骇世惊俗之语。提起中学生早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似乎永远是一个严峻而又敏感的话题。但他们却说:“我们敢于直指心灵,笑傲青春,堪称不折不扣的食脑一族。对于早恋的诠释,有让长辈们大跌眼镜的突兀之语,也有让年轻人为之欢呼的亮点一击。我们不是有意与老师家长作对,只是想打开一扇心窗,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聆听我们源于心灵深处的真情告白。”网友们真是“一网情深”,济南、厦门、青岛、衡阳、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书友社网友争相海阔天空,妙言奇语纷涌迭出。
娄雷为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所作的专题节目,特别是老咪为山东卫视所作的40集谈话节目,引起广大中学生以及有关人士的关注。两代人书友社一些成员相继在各种媒体的闪亮登场,为中学生的天地,以及新闻媒体空间,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景。
马达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台望远
镜,要他登高望远,遥看未知的风景
12岁时,马达看到有的同学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十分着急,甚至有时心生嫉妒之情。这一心理的微妙变化,不知何时被言少语寡的爸爸收拢眼底。马达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台望远镜,并且意蕴悠长地说:“面对问题,不应一味地评判,而要认真地思索。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应当登高望远,遥看未知的风景。”在马达眼里,爸爸永远具有一种令他高山仰止的崇高感,所以认为这话里定然拥有一种别样的深义。他独自登上福山,用望远镜了望远方。这一望顿感妙趣无限:原本渺茫美好的远方之物,一旦用望远镜拉近细观,便看到了它的不少更加精妙的地方,同时,未尽完美之处也清晰地凸现出来。回家之后,马达将此观此感记入日记之中。以后每逢翻到这一页,都会给自己的心灵一种极大的震撼:原来近处看人,宛如近处观物一样,不仅可以看到他的优长之处,而且也可以看到一些缺失之处。于是,从此以后,看任何人,他总是先看优点,赏识其美善之处。有了宽容之心,有了与同学们的真挚的友情。心态的平静与从容,又使学习很快进入一种忘我之境。蓦然回首,发现学习和生活竟是如此地幸福与美好。
14岁那年,马达的绘画在青岛六中已经小有名气,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这时候他的骄傲情绪也在悄悄滋长,有时甚至有些飘飘然了。一天为马达过生日,人们纷纷夸他的画好,谈他很有特色的作品,为他美好的未来祝福,令他自我陶醉在已有的“辉煌”里。不料爸爸却送给儿子一句另样的话语:“送你一句生日赠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尽管言词温和,但有似警告之意。惜言如金的爸爸从无狂语,这令马达当天彻夜未眠。他省检自身,也决计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做了一件好事,便思考是否还可以“更上一层楼”?一次在电视台做节目,大都为马达的出色表现叫好,惟独主持人表情木然。马达便很谦虚地问主持人:“这次我的失败处在哪些地方?”主持人见他如此真诚,也非常坦率地告诉他,作为宣传你们两代人书友社,你的表现确有许多精彩之处;但其间少了最动人的“真诚”,也就少了电视主持的内在把握,所以说它基本上是失败的。这令他感动之时又多了一些思考:控制感情与获取成功有何内在联系?平时,他也开始关注内涵的东西,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在方兴未艾的夏令营活动有些走向浮躁层面时,他和书友社的苏静、老咪、娄雷等却认认真真地搞起了读书夏令营。他叹服老咪、张天天对人生的哲学思索,欣赏苏静文词的活泼和机敏,喜欢娄雷对工作的热情与认真。他便“择其善者而从之”,思考他们从不同层面走向成功的内在原因,理性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走向,有效地规划书友社的发展蓝图。大家感到马达稳重而沉着,谦虚而谨慎,有临危不乱的大将风采。所以身在书友社中,每一个人都感到有一种安定感,有一种走向成功的信心。
马达告诉记者,爸爸对他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少而精,大都是半年甚至一年才有片言只语,但那却都是一些具有经典价值的即时性指导意见。尤其是在他人生航向发生问题的时候,爸爸总是可以敏锐地指出症结之所在,令他猛醒与顿悟。同时,爸爸的教育异常地含蓄,给他留下回味思考的空间,让他自己在实践中改正错误,自我探索走向成功的道路。
妈妈善良、热情,言虽多于爸爸但绝不唠叨罗嗦,她的家庭教育呈现出开放与民主的形态。对马达关爱有加但绝不纵容溺爱,经常和儿子平等对话与心灵沟通,是马达走向宁静安定心理状态的避风港。她不似爸爸那样含而不露,而是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导向,让儿子不用思索就能知晓何去何从。一天,马达未经老师允许独自外出写生,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妈妈既不打也不骂,而是与儿子心平气和地交谈:“上学是一种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无言约定,不经校方允许便不上学,便是单方失去了约定。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此不负责任,便失去了诚信,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这种谈话方式对马达是一种温情的批评,有所触动但却少了心灵的震撼。碰巧这种有失约定的危害被妈妈不幸言中。一次一家报社给马达约了一个版面的稿件,而他因为学习太忙而到了交稿日期尚未动笔。编辑为此大光其火:“怎么这样不讲信用?以后你的稿件不能再发了!”这位编辑可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后凡马达的投稿,一律石沉大海。为了重新得到这份诚信,马达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次一次地送稿,一次一次地道歉,方才偶发一篇两篇。但诚信至上的信条却牢牢地根植在了马达的心里。报社周三要稿,他周一便已交上。如果通过马达约了他人的稿件,马达也要自写一篇,以防被约者爽约。有人认为马达太傻,劝他少做这些无用之功。他却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做下去。这时候,他真正了解了约定的重要,诚信成了他的立身之本。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正是围绕“诚信”而作的一篇作文,由于具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他写起来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妈妈发现马达与一些女孩交往过密,便告诉他:“你喜欢的,妈妈也喜欢;你的选择我支持,但你选了谁,就要对谁负责任。如果你不负责任,我要首先批评你,因为你是男孩。”他与妈妈有了一种心理的约定,他要对自己、对别人、对这个家永远负责任。也许这是有时靓丽的女孩频送秋波,他却坐怀不乱的主要原因吧。
爷爷退休在家,对马达的教育关怀投注了很大的精力。马达的第一篇小说写完后,他彻夜未眠,连读六遍,并撰写了序言。对马达的关切之情弥洒于字里行间,令马达久久地感动不已。
一天下午,雨声不断,爷爷外出4个小时未归。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却撑着把雨伞满脸堆笑地回来了。他把雨伞往地下一扔,顾不得换下淋湿的衣服,从怀里取出几张报纸,朗声招呼全家人道:“快快快!来看咱马达发表的文章。”然后便大声地读起来。全家人的眼眶里都贮满了泪水。第二天是爷爷的生日,马达为爷爷自做了一个精致的贺卡,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您的爱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里,您的教育已经驶进了我的心灵里。请相信,未来的孙子定会给您一个美丽的回应。”爷爷手拿贺卡,老泪顺脸而下:“这孙子没白养……”
马达真是幸福之至,有着一个如此温馨和谐的家庭,而且不同的教育行为构成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家教景观,从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塑造着马达的心灵。马达说:“有这样一个家庭,我永远不会成为迷途的羔羊。”诚哉斯言,马达的家庭不仅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而且是一艘有着正确航向的远行船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