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限风光在险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3 15:2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限风光在险峰

                                          执教:黄厚江

                                记录:王开东  

                                             点评:王开东



师:同学们,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生1:(学生都在坏笑)老师想要拖堂——

师:你们笑什么,你怎么知道我要拖堂啊。老师,今天可能要拖一会儿。等一会儿,你们数学老师来了,在窗外,我们就装作没有看见,他干着急,没有用,我们继续上。

师:(教师写课题)今天我这个课题为什么竖着写呢?

生:(小声的)山高啊。

师:现在不说,等一会你们就明白了。课文能够背上了吗?没有背上的继续背,背上的要能默上。现在开始背诵,不能背上的看着课本。

生:(学生背,比较整齐。)

师:背得不错,一直没有犹疑,说明同学们背得很熟。但是,有几个句子同学们背得很快,我还不太清楚。第一个是“蚕丛及鱼凫”鱼什么啊?

生2:凫(fú)

师:嗯,不错。还有一个句子,你们读得不好。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准确。飞湍瀑流争喧豗,什么“崖”转石万壑雷。

生:(同声)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师:什么“崖”。

生3:砯(pīng)崖,课本上有注音。

师:啊,我还没有在意。版本不一样。过去我们一直读成“砰”崖转石。没关系。你读你们的砯(pīng)崖,我读我的“砰”崖。呵呵,别得意得太早。我本来不准备抓这个的,后面的句子怎么读。

生:(同声)奇险/也如此。

师:不要读了,已经错了。“也”字,靠前,还是靠后?

生4:靠前。

师:不但靠前,还要拉长。李白的诗歌中用“也”字,跨越了诗文的界限。继续读。

生:(学生读)奇险也/如此。

师:老师示范。据说,李白拜谒贺知章,就呈上这首诗。贺知章读完之后,说,真乃谪仙人也。什么是谪仙人啊?

生5:就是被贬谪的仙人。

师: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蜀道难》是神仙才能写出的诗啊。“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神仙有什么特点?

生6:不受束缚,比较自由。

生7:想象丰富,奇特。

师:有道理,这是神仙的特点,下面我们就进入神仙的诗文。诗歌讲究诵读。这首诗如果把前面三个字读好了,这首诗就不要上了。谁来试试。我们请五个人读一读。从这个同学开始。

生8:噫吁嚱!

生9:噫吁嚱!

生10:噫吁嚱!

生11:(感觉读不出来)

师:我修正一下,把后面的一句连起来,让感情充分宣泄出来。

生:(五个学生继续读)噫吁嚱!危乎高哉!

师:同学们,排列组合有没有学?

生:(同声)还没有呢。

师:你们可以想一想。一是重音,而是延长,三是延多长。等会儿,你们把这个题目给你们的数学老师做一做。看他能不能做出来。同学们继续读一读。义含其中。

生:(学生读。)

师:除了这三个词,全诗还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请你们把这三句都划出来。

生:(学生划这三句。)

师:请两位同学演绎一下。胖哥,到你出场了。

生:(学生笑。)

生12:(第一个学生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生13:(第二个学生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师:第一个同学读得比较豪放,第二个同学的情感把握得更出色一些,把三句的变化读出来了。这三句的读法很有讲究。第一句要读得豪迈,第二句要读得低沉,第三句要读得感叹。那么,这三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14:把文章串起来。

师:这是结构上的作用。除了把文章串起来,还能把文章的层次向前推进一层。

生15:内容上,能够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师:这个情感的变化,很重要。就是文章的脉络。要从内容、形式、情感上来考虑。除了这三句,其他又写了什么?与这三句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合作朗诵一下诗歌,我读这三句,你们读其他部分。

(师生合作朗诵)

师:说一说,除了这三句,还写了哪些内容,与这三句有什么关系。

生16:写了蜀地的形成。

师:教师板书,也就是来由。

生17:行走在蜀道中。

师:压缩一下,就是旅途。

生18:还有一个神话传说。

师:为什么要写这个神话。

生19:可以写出险峻,神奇。

师:刚才这三句如果是关键句,那么,关键句中,还有关键部分,还有一个诗眼。是什么?

生20:诗眼就是“难”。

师:蜀道“难”在哪里?

生21:难在蜀道之路的艰险。还难在守道之人的凶残。

师:一个是本身的,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原因。导致了蜀道之难。与刚才几句有什么关系?

生22:关系很清楚。第一是写蜀道的高和险,渲染出蜀道之难。第二是写蜀道上行道之人的艰难,第三是通过想象,写蜀道之难的外在原因。

师:想一想,李白为什么要把蜀道写得那么难?

生23:我觉得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说明人生之路的艰难。

生24:我觉得是李白政治上的艰难。

师:老师板书。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关于李白把蜀道说得艰难的原因有多种,我随便列举了一下。

第一,政治上的艰难。第二是人生的感喟。第三是送友人入蜀。第四是关心故人(杜甫)。第五是劝明皇不要入蜀。第六是讽刺军阀。那么,同学们能否从文本中找到根据?

生25:最后一句是表达政治上的艰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生26:送友人的依据是:“问君西游何时还?”

生27:挂念老杜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

生28:劝明皇不要去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师:这里的“险”,除了蜀道自身的高险之外,还有“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之险。你们觉得哪一种更好。

生29:我觉得人生感慨,可能更好一些。

师:关于上面的这几种原因。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第三种。辛弃疾的很多诗歌,就既有送友人,又在感慨人生。其他的各种观点,有的经不起推敲。比如关心故人杜甫,据考证当时杜甫已经不在四川了。比如劝明皇不要入川,当时安史之乱早就平息了,都不足为据。

有人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还有人说,诗歌是排列的艺术。不同的排列,效果不一样。比如有人把“噫吁嚱”独立排行。也有人把,“噫吁嚱,危乎高哉”排在一行。除了句子的排行之外,有时候断句,也影响排行。比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也可以断句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你们觉得哪一种更好?

生30:书上的好。

师:对,还是书上的好。这种排列有一种参差的美,还能把空山的空旷,人的孤独和惆怅表达出来。现在,我们尝试一下,如果让你来排,你如何排,大体上是如何排的?然后,把你们的排法诵读出来,我在黑板上划出图谱。

生:(按照自己的排法,诵读全文)

师:(在黑板上按照学生的诵读,划出图谱。为什么竖着写,在这里找到了落脚。)为什么强调这种图谱和分行?

生31:形式上给人高峻的感觉。

师:的确是这样,这是形式上给人的感觉。李白需要的时候,三个字,五个字,七个字。

生32:还有感情上的起伏和变化。

师:很好,通过诗句的长短,映衬出感情上的起伏和变化。

生33:我觉得这还是李白作为诗仙的一种语言的艺术。

师:非常好,我觉得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形象表达,感情变化,语言艺术。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万里写入胸怀间

——听黄厚江先生的《蜀道难》

王开东

终于有幸亲赴苏州中学,听了黄厚江先生的一节课——《蜀道难》。

大师风范,感慨良深。

鲜明的指向性,强大的逻辑性

这是我第一次听先生的课,先生的报告倒是听了两次。

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师所说的一则故事。黄老师特别善于讲故事,三言两语,便妙趣横生。这是不是语文大家的一种看家本领?

黄老师说,他们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同事,他家有一个胖小子,常常来办公室玩。小胖子特喜欢下棋,常常缠着黄老师来一盘。黄老师拗不过,就和小胖子对垒,小胖子非常厉害,三下两下,黄老师就招架不住。这个时候,小胖子就开始骄傲了。又是抖腿,又是哼着小曲,又是背着手,慢慢踱步……总之,用尽各种方式,表达对黄老师的蔑视。后来,小胖子每下一招棋,就吹着口哨,出去溜达一圈。想用这种方式来羞辱黄老师。黄老师趁着小胖子踱步,偷偷的移动了小胖子一个棋子。小胖子回来后,继续下。可是,风云特变。黄老师终于险胜小胖子。

最后,小胖子偏着脑袋,慢条斯理地对黄老师说:有意思吗?

“有意思吗?”这是一句质感强烈的话。任何时候,面对文本,我们都要不断追问。作者这样写,有意思吗?面对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和细节,我们还是要反复追问,有意思吗?

我觉得正是这种有没有意思的追问,使得黄老师的语文教学,指向性极其显著,每一环节和步骤,都匠心独运,恰到好处。

譬如,《蜀道难》的“读”,就很有匠心。

第一次是全班背读。条件很宽松,背上了就背读,背不上的就看课本。这是老师对预习的检查,掌握第一手学情,为下面的课堂教学服务。比如下文字音的检查,断句的理解等等。

第二次找了一组同学,对“噫吁嚱!”三个字诵读。

之所以用了五个同学,就是要找出他们读的多种差异。之所以找出多种差异,就在于直观的告诉学生,古诗诵读的多样性。根据重音、停顿和字音延长,这三个字有无数种读法;那么,究竟哪一种读法更好呢?老师指导,关键是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如何理解李白开篇的“噫吁嚱!”呢?

那么,就要体悟那种异峰突起的突兀感,劈空而来的惊悚感,叹为观止的讶异感。这就是诗仙的诗歌风范,一落笔就是高潮,一出手就是经典。

第三次是两个人赛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通过赛读的评判,第一句要读得豪迈,第二句要读得低沉,第三句要读出感叹。实质上落实了这三个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是把文章串起来,把文章的层次向前推进;内容上的作用,是要突出情感变化,显示文章脉络。

第四次是师生合作诵读。老师读反复的这三句,学生读其他部分。这个环节妙不可言。

一是昭示文章脉络之清晰,一是体悟“其他部分”与老师读的这三句之关联。引出下文对蜀道险峻、游人历险、守道之人凶残的条分缕析。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于那三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此诗眼在于一个“难”字。那么,作者写“难”有意思吗?究竟他有哪些难言之隐,难言之意?正好交给学生去探究,这是课堂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出彩的部分。

第五次仍然是师生合作。学生按照自己的诗句排列,自由诵读,体悟韵律起伏之美,老师据此画出高低不平的图谱。当教师描画出排行的边缘线,山势险峻的蜀道,跌宕起伏的情感,豁然于眼前。

此环节的作用在于对李白仙人诗歌艺术的探究。乐府诗不拘形式,不守规矩,长短不一,通过诗句的长短,既可以表现蜀道的奇险,又可以表现出感情上起伏和变化。李白奔放的情感和飘逸的诗风,李白如神仙一样的奇特的想象和联想,都和这样的语言形式,形成内在的统一。

黄老师这样的理解是有道理的,李白善于并乐于直观形象的表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就是一例。李白为了表达抽刀无法断水之意,故意把两个“水”连在一起,给人断水之下,“水”依旧绵绵不绝之感。同理,李白不避熟字,“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中,连用三个“愁”字,无非是要突出,尽管你举杯消愁,但“愁”依然滚滚而来,不可遏制。

两点困惑。

毫无疑问,这是一堂极其精彩的课,但有个疑问一直萦绕着我。这堂课上完之后,学生对李白“摘仙人”的崇敬有没有增加?学生会不会觉得李白也不过如此?

想来想去,我的感觉是黄老师这堂课太精致了,这种强大的逻辑和精致,甚至课堂上的这种理性,会不会构成对李白诗歌蓬勃生命力的一种抑制?

李白斗酒诗百篇,恰恰是兴之所至,不讲道理,无理而妙的。

比如前面刚刚说了“西当太白有鸟道。”后面又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岂非自相矛盾?再比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果去掉一个“尚”字,音节该是多么和谐,而且并不影响表意。在我看来,这个“尚”字显得笨重。但李白就是李白。正如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样,他能设计出世界上最好的乐式,但又从不在乎乐式,甚至喜欢捣毁乐式。李白也是如此,他岂在乎这些章式句法?李白曾嘲笑腐儒:“鲁叟谈五经,白首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一个是洒脱不羁,一个是条分缕析,是不是这两者的矛盾,使得李太白的那种谪仙之“气”未能淋漓尽致的宣泄出来?

第二个疑惑。

三个分层段落的界定,好处是文章一下子豁然开朗,下面的研讨脉络清晰,如风行水上;但是不是有点“主题先行”?后面的几种主旨的探究亦然。让学生在文章中找找原因,固然能够引导学生多次进入文本学习;但是不是变成了对结论的一种求证,而不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究,而唯有对未知的探究,才能使得课堂充满着持久的张力和智力挑战。



备注:2010年,我正式投在黄厚江先生门下。得以有幸去苏州中学听先生上课。这是我的听课记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02 , Processed in 0.0801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