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打好孩子的“精神底子”做点小事——读《语文教育门外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7 09:5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打好孩子的“精神底子”做点小事——读《语文教育门外谈》

/水谷龙生

  看看本书大部分书稿的成文时间,我惊讶万分,2000年前后,我才刚刚踏上语文教育的路,一切都很陌生,而钱理群先生早已从其现代文学研究的高台上把目光悄然转移到中小学语文教育,尽管他一直自谦地说他所言皆为“门外谈”,可只要身处语文教育的前线,便可明显地感受到,一个学者的真切关怀。无论是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心,还是与中学生的书信往来,抑或是主编《新语文读本》、《新语文作文》等系列补充教材,无不体现了他深厚的理论素养与人文情怀。
  这本03年出版的书,直至今天才被我所涉猎,这也说明了个人的孤陋寡闻,难怪我的语文教学总是难有突破。
  钱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理性认识大多数属于常识,但在一个容易遗忘常识的国度里,不断的强调并回归常识,并非没有必要。虽然有人对他的涉足语文教育大为震怒,认为钱先生越界做事,但只要看看钱先生在编写教材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气,或者从文学研究与语文教育本是一家的角度看,都能够发现他这些年来的实践确乎是不可多得的创举。他在经典阅读上的无比重视将促使我们在早期教育中更专注人类精神成果对孩子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不仅能够使我们恢复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逐步挽救堕落的文化风气,使教育重新回到以“立人”为中心的正常轨道上来。
  只要对语文教育的历史有所研究,我们便能发现过去所走过的弯路,在泛政治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它以一代代人的精神生命为筹码,这是每一位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不得不沉思的问题。
  思考应该置于广阔的现实背景之中,以历史的视角切实作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不仅对语文教育有所帮助,更能为学生的“精神打底”。钱先生有关语文教育的思考分四个层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育——母语(汉语文)”,这样的宏大主题催生了他的理性批判,这种批判又不失实践的反馈,其思想意向不仅仅指向外部,更多以自我为批判的对象,这显然需要极大的勇气。当我们明晰了作为中间物的人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小事时,就真的能够在平凡而琐屑的事务中拿出一些令自己满意的行动来,尔后又进入新的不满之中,以此循环来面对自己目前所遇到的语文教学困境,实在很有帮助。
  生活在一套适合现行语境发展的制度里,我们的思维不应该受到局限与荼毒,一旦发现个性创造被抹杀,或者在进入生活常态之前,就应清楚地意识到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把自己往套子里装,于是,挣脱的行动不应该停止。
  对语文教育的诸多审视,实质上也是对教育自身存在的痼疾的批判,比如以数理形式讲授充满生命色彩的语文课,这从一开始就应该受到我们的理性批判,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很长时期内,这一怪状依然存在。如果语文教育不能把学生引导到人类文明的殿堂上去进行自由的阅读、汲取与创造,这样的教育就是病态的存在。钱先生提醒教育要避免走向科学主义的极端——“一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烦琐哲学,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的根本的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培育,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与控制受教育者的心灵的反面”(P71),只要长期处于教育一线,读者朋友便知此语并非空穴来风,更非危言耸听。
  诚如钱先生自己所言,在为孩子的精神打底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与生活也必然发生悄然的改变,并在完善中使人体验到教育的职业幸福感。钱先生所主编的“幼儿—小学—中学—大学”一系列读本是一件工程浩繁的创造性活动,这套教材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的经典,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参考资料,看看其间所选的文本与导读,就知道编者的良苦用心。那些经典的文本作为精神的最佳佐料,能够给孩子贫瘠的精神空间带去及时的养料;那些商榷式的引导能够拉近师生与作者、编者之间的距离。
  看看“读本”中所罗列的众多经典,不少篇目正是我现在“恶补”的对象,有些是我所未曾听说的,从这一角度看,读本的超前性是可想而知的。一旦学生在其语言的敏感期能够大量地读到这样的文本,他们的精神境界定然会在不知觉的磨练中得到提高,而那些处于“边、远、穷、少”地区的农村孩子,要是能读到这样的文本,他们与外界的距离就会缩短,从而在物质差距中改善自己的精神境遇,这是完全可能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皆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何况一套经典的人文读本,这一系列读本的完成是钱先生的“梦想”——“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P324),而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这是我们福音,是教育界一大幸事。
  这一系列读本作为一个典范,将为我在自编教材上提供示范,心动之际,这些读本也成了我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每一教育者都应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提供最美好的精神熏陶,在其早期教育中植下充满活力与创造的种子,为未来充满荆棘的人生路奠定最扎实的人文知识功底。尽管我们要适时地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那里充满快乐与痛苦,但只要孩子具备了爱、追求真理的欲求与关心人类苦难的悲悯情怀,他就能逐渐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注:《语文教育门外谈》   钱理群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1:56 , Processed in 0.06892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