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61|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博览》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7 16: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博览》介绍


2008-11-11
By: 周正旺

  




一、综合概述

《教师博览》是江西教育厅主管、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教育文摘杂志,创办于1993年,1998年获全国统一刊号。

《教师博览》自创办之日起,便确立了“为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服务,为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服务”的办刊宗旨,制定了“博采、精选、巧编”的编辑方针及“新、深、广、趣、精”的选稿原则。该刊“立足教育,面向社会,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寓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可用,可存”。它以文摘内容为主,辅以首发稿,兼有两者的优势,形成了“博而不浅、综而不滥、专而不涩”的特点,在教育期刊和文摘期刊界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广大教师的精神家园。

本刊自创办之日起,就把视野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文化上,读者队伍遍布全国。在近几年全国期刊质量和发行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教师博览》仍然坚持“质量办刊、效益办刊”的原则,期发量仍保持在7万份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师手中的‘《读者》’”。



二、获奖情况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期刊。

龙源期刊网“2007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TOP100期刊”(排名第35位)。

龙源期刊网“2007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分类阅读(教育教学类)TOP10期刊”(排名第1位)。



三、活动介绍

1.每年依托刊物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活动(主题因年而异),吸引了全国大量作者的积极参与,加强了编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征文栏目也因此成为杂志的品牌栏目。2003年由征文栏目的优秀文章汇编出版的《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书,深受教师喜爱,该书后入选“新世纪教育文库——教师必读书一百种”。

2.1999年在全国政协大礼堂举办《教师博览》座谈会。

3.1999年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摄制教师节特别节目——“生命的红烛”。

4.2000年在井冈山举办全国文摘通讯员会议。

5.2001年暑假举办“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育及管理”主题报告会。

6.2001年与江西省杂文学会联合举办“教育自由谈”征文,并于2002年承办全国杂文组织联谊会第17届年会。

7.2001年底出版《<教师博览>百期精华》一书。

8.2002年1月分别在上海、苏州举办《教师博览》编辑出版座谈会。

9.2002年承办中国期刊协会文摘分会13届年会。

10.2003年开展“西部千校大赠阅”活动。

11.自2006年始,编辑部开始运作《教师博览·行者文丛》书系,陆续出版了《追寻理想的教育——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张刘祥)、《理想的课堂》(黄建德)、《追寻学校管理的原生态》(严卫林)、《我班有女初长成——“刺麻苔”班成长日记(一)》《我班有女初长成——“刺麻苔”班成长日记(二)》(李迪)等十余本。该丛书在教育界获得较大反响,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各界反映



1.领导肯定

(1)1993年11月18日,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教育期刊社社长、总编会上说:“《教师博览》办得有特色,知识量大,是一份深受教师喜爱的刊物。”1999年6月14日,柳斌同志在《教师博览》北京座谈会上,又对《教师博览》作了“博而不浅、综而不滥、专而不涩”的评价。

(2)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自《把栏杆拍遍》一文被《教师博览》转载并纠正该文几处其他转载报刊未发现的错误之后,特地致电江西教育期刊社领导表示赞赏,并将他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关于先进文化的三个问题》等文章交由《教师博览》首发,以示肯定和信任——后来《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一文被包括《读者》在内的多家报刊转载。

(3)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2年全国教育期刊社社长、总编会上指出,“教育期刊应该办成像《读者》《青年文摘》《教师博览》一样”。



2、专家赞赏

(1)肖川(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我主张中小学教师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期刊。《人民教育》、《教育参考》(上海)、《教师博览》(江西)都是国内一流的教育类期刊。

(2)朱永新(著名教育家,民进中央副主席):

说来有趣,认识农基兄(《教师博览》主编)纯属偶然。有一天我读报纸,无意中看到了《教师博览》的广告,便订购了全年的刊物。看到第一期,便爱不释手,马上寄去了我的一篇文章《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没有想到,农基兄很快打来电话,全文刊用!这篇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教师来信说,他们读了六七遍之多,有的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接着,我先后又寄去了《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我心中的理想体育》《中国教育缺什么》等文,均很快发表。我的文章都很长,《教师博览》篇幅并不大,但还是不惜版面重点推出,使我很受感动。2001年,农基兄又热情邀请我赴江西讲学,与《教师博览》的读者们面对面。南昌之行,让我感受到赣地人民的纯朴、厚道与热情,与王自立主编等《教师博览》的朋友们谈得甚为投机,又被他们正式拖下了“水”,成为《教师博览》的办刊顾问,与柳斌、梁衡、顾明远、钟启泉等我尊敬的长者共同亮相在《教师博览》的扉页。当然,“顾问”一职也使我多了不少牵挂,我也开始把《教师博览》介绍给我的朋友们。去年年底,在苏州召开了一个读者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一批校长与老师现在已成为热心读者,还有一些成为热心作者。李镇西、袁卫星、杨树兵等我的学生们也成为《教师博览》的铁杆朋友。有时我也想,天下报刊何其多,我为什么偏偏与《教师博览》有缘份呢?

希望大家关心《教师博览》,不是因为我是它的顾问,而是因为我是它的读者。它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它重视普通老师的生活,重视普通老师的文章。

(3)胡德海(西北师大教科院博导):这本杂志不仅名称新颖,而且名实相副,具有它自身独有的精神风貌,且文字清新活泼,令人喜爱。展读此刊,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每期刊出的文章,编者都是作了精心的安排和思考的,可谓匠心独具,选择精当,几乎每篇文章都值得用心、认真地读下去。多年来,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因此,《教师博览》也成了我学习读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良师益友。

(4)刘堂江(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教师博览》为广大教师提供的是先进的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成熟的教育经验、机智的教育艺术,另外,还有社会百科和科技生活新知识,这就难怪读者会产生读这本刊物能获得人生智慧的感受了。

(5)钟志贤(江西师大传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师博览》在“真实地理解教师,贴近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求,走进教师的心坎”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它的出现,一扫教育刊物千人一面的沉闷,独树一帜,给教育期刊界带来一种清新的景观,为千万教师带来一片希望的曙光。



3.媒体报道

(1)《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5日集中发表了三位教师作者的文章,描写《教师博览》对他们的影响和帮助。

(2)《江西日报》2001年12月28日发表《众里寻他千百度——优秀期刊<教师博览>启示录》,对我刊进行了高度评价。

(3)《江西日报》2002年1月16日发表《读你》一文,盛赞《<教师博览>百期精华》一书。

(4)《人民日报》2002年4月24日发表柳斌的文章《<教师博览>我每期必看》和胡德海的文章《<教师博览>值得教师一览》。

(5)《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7月16日发表《独树一帜的理由——<教师博览>杂志评述》。



4.网络影响:

(1)在搜索工具baidu上搜索关键字“教师博览”,可以得到93100多个结果,在google上搜索关键字“教师博览”,可以得到370 000项查询结果。充分体现了本刊的网络影响力。

(2)众多的教师,教育界人士自发在博客的文字里描述自己和《教师博览》的感情,并热情向其他读者推介《教师博览》杂志。

(3)2007年,《教师博览》杂志在龙源期刊网国内阅读排名第35位,其中,在教育教学类国内阅读排名第1位。龙源期刊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期刊阅读网,网内包含了2000余种报刊。



5、社会反响

(1)入选北京市教委批准发布的《2000—2001年度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推荐期刊》。

(2)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教委开展“两书一刊”活动,规定全区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要读两本教育理论书籍和一本刊物,并将这“一本刊物”指定为《教师博览》。该活动自1999年开展以来,受到河南省教委和焦作市教委的充分肯定。

(3)2004年,《教师博览》被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向全市中小学图书馆推荐订阅、装备。

(4)以《我们的学校》为题报道了甘肃省天祝县天堂乡大宗学校,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捐助。

(5)百余篇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教育文摘周报》《人大复印资料》《报刊文摘》等报刊转载。

(6)自2003年起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7)2004年经《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专家委员会审核同意,将《教师博览》全文收录于“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CFED)”。

(8)青年教育家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系列文章在《教师博览》连载发表以后,引起教育界巨大反响,后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结成书出版,发行十多万册,本刊主编薛农基应邀为该书作序。



6、读者反映

(1)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职业中专单澍铭:在众多的教育报刊与众多的文摘报刊百花丛中,《教师博览》堪称是独树一帜,以其优雅清新的格调展现于读者面前。《教师博览》独辟蹊径,突破了以教材辅导、备课参考、模拟考试为主体的模式,开阔视野,反映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整体风貌,并且注重教师的心灵世界,沟通教师与现代社会甚至是未来社会的联系,既荟萃教育类文章,又精选教师喜爱的非教育内容,恰当地处理了博与专的关系,一册在手,受益匪浅。

(2)江西省吉安市副市长周世玉:前几天,市教育局给我送来了一册《教师博览》。翻阅后,强烈地感到此杂志特别适合教师阅读。它不仅在知识上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在信息上及时传达教委的一些方针、政策、规定及打算,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思想道德熏陶,对提高教师的道德、思想素质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将在职责范围内动员市中小学和中学教师订阅这份杂志,让它在吉安市以及吉安地区进一步扩大影响,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江西南康市凤岗中学教师严冬源:《教师博览》内容丰富,体现了“博览”;对象明确,突出了“教师”。一册在手,可纵观古今,横览中外。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4)原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陈宝英:台湾一位著名的教育认为,教育的功能有4种,即开启智慧、点燃心灵、教育成人、丰富人生。新时代的教师要从过去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转变为成就自我、建功立业,与学生共同发展、丰富人生,《教师博览》符合了这种趋势。

(5)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史圩小学教师史孝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朋友的手中借阅了一期《教师博览》,从此,我完全被她吸引了。为了全校的老师共同分离这份快乐,在我的鼓励下,我们办公室的6人就有3人订阅。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秀的章节,我都认真把它抄录下来(确实不忍动手剪下来),碰上让人开心的内容,我就大声地朗读给同事们听。此时,我们全都会沉浸在欢乐之中。

(6)湖南省怀化市龙场乡中学教师周於兴:在众多的教育杂志中,贵刊称得上是一流的。因为贵刊名实相符,内容广博,又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宗旨,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都很强。

(7)天涯社区网站的“关天茶舍”发表作者yangtzeriver的题为《你最喜欢的教育报刊是什么?——中国大陆主要教育报刊分析》一文中写道:“《教师博览》是做得较好的一份杂志。这份文摘性的杂志既摘登一些教育形势问题的综合性深度报道,也摘些娱情怡性的轻松文章,深得教师的欢迎。而且其发行手段强劲有力,渗透很厉害。这份杂志为它的社长带来了‘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它的成功,勾起了广东的兴趣,他们目前创刊的《师道》杂志,路数和阅读对象基本与《教师博览》重叠,直接对抗性竞争初见端倪。”

(8)重庆市铜梁中学教师邓公明:《教师博览》,内容丰富,文风活泼,紧贴教师的实际生活,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不愧为一本优秀的期刊,一份上佳的精神食粮,自然也成了我的知心朋友。

(9)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旧县小学教师翟杰:《教师博览》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的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超越了许多枯燥的理论书籍。因为她的引领,我也渐渐地拿起笔,开始记录自己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因为对她一直敬仰如高山,每一篇文章的发表都让我喜出望外。《教师博览》是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10)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教师张朝全:一朝从“教”,终身为“师”,捧读即“博”,教育皆“览”,相伴《教师博览》,成功永相随。

(11)安徽省临泉县吕寨中心学校教师李强:《教师博览》是我们工作中的方向标,她给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是千千万万的教育者的心灵家园。

(12)安徽宿州市第五小学教师孙娟:有人说,“书是航船”,诚哉斯言!乘上《教师博览》这叶扁舟,我才知道了自己的狭隘和无知,旅途的风景令我沉醉,但那风景也点燃了我的激情,唤醒了我的智慧。

(13)江苏宿迁市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教师胡学玲:它没有缤纷的色彩,也没有豪华的包装,但是仪表却是那样的清新雅致;它没有猎奇的故事,也没有深奥的理念,但是内容却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它就是——《教师博览》,我情有独钟的一本样貌普通却不平凡的杂志,一本全国唯一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文摘月刊。

(14)江苏省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教师黄兵先:我邂逅《教师博览》,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至今已有10个年头。十年来,每年订阅报刊杂志,它都是我的首选,每期到手,我必细细阅读,如饥似渴,一篇不落。每年我都将全年的杂志装订成册,精心收藏。……《教师博览》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教育生活,她是我永远的良师益友,我对她的爱忠贞不渝。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08:23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宗师的白与黑



——从岳不群看校园成功学



□江苏   铁皮鼓



墙角后一人纵声大笑,一个青衫书生踱了出来,轻袍缓带,右手摇着折扇,神情甚是潇洒,笑道:“木兄,多年不见,丰采如昔,可喜可贺。”

这个儒雅的书生,就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从林平之的眼光看来,岳掌门“颏下五柳长须,面如冠玉,一脸正气”,是个“神仙般的人物”,所以“心中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武侠世界本质上不是法律世界,而仍然是道德世界。而道德世界的楷模是君子,君子有自己的标准:

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君子行事之准则。

乍看起来,岳不群几乎完全符合君子的标准。无论在何等危急的情势下,始终保持着君子风范,不卑不亢,不畏强权,也不欺负弱小,时常引经据典,一派儒雅,不失温柔敦厚之旨。而在华山派掌门的位置上,也将上上下下治理得条理分明,极其妥当。不但如此,他专业素养过硬,有一身紫霞神功,可谓文武双修。他也不乱搞男女关系,与宁女侠相敬如宾,夫妻关系极其融洽。在弟子们中间的威信更不必说,连一向性情不羁的大弟子令狐冲,在师父面前也是极其恭敬。

岳不群的威信,也并不来自威吓。相反,他既不怒而威,信守原则,又中正平和,无论弟子,或是武林中人,均感觉如沐春风。例如林平之初入师门:

岳不群微笑道:“本派不像别派那样,有许许多多清规戒律。你只须好好遵行这七戒,时时记得仁义为先,做个正人君子,师父师娘就欢喜得很了。”

有人称岳不群为金庸笔下第一伪君子,这或许并不公正,是一个极其简单化和标签化的论断。岳不群的修养,如同他一手紫霞神功或一肚子圣贤书,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装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修炼出来的。否则,纵然骗得了别人,又如何骗得过聪明灵慧,又心气高傲的贤良妻子宁女侠?

但同样是这个岳不群,在享誉君子盛名的背后,却一直是一个野心膨胀、城府极深的狠角色。为了夺取《辟邪剑谱》以及争得五岳盟主的地位,使尽手段,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女儿为诱饵。他背信弃义、杀人灭口、见死不救、威逼利诱、见风使舵、坐收渔利……

总之,一面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又是毒狠厚黑瞒坑蒙拐骗诈到了极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胎。一面是白,一面是黑。其实白加黑本是人性之常态,但是能够做到像岳不群这样极端,这样彻底,也是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岳不群是中国文化背景下名实相悖的君子形象,或者说,是儒家文化渐趋沉沦,不复有诞生之初那样生机的背景下的君子形象,是金庸先生对中国社会深入观察之后的沉痛总结。

君子的特征,是内仁外礼。礼是仁的显现,仁是礼的内涵,二者不可分割,方能“文质彬彬”。但是秦汉之后,除了少数时候,除了少数知识分子,中国社会不断地强化“礼”,而原始的“仁”却渐渐地异化或丧失了。丧失的结果,是“礼”成为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在礼的背后,则是一个丧失了仁的、权力角逐越来越明显的斗兽场。岳不群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他成功了,就是一代宗师,失败了,就是一代奸雄。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校园里,其实多的是成功的岳老师。岳不群的失败,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观察一下校园里的岳不群,通常拥有如下特点:

他们很善于与既有体制互动,如鱼得水,几乎是每一次体制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在分数至上的时代里,他们拿得出分数(而且,往往同时身兼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推行素质教育了,他们又领衔综合活动;研究性学习流行了,他们会负责多项课题;新课程改革了,他们又变得出新课堂……总之,无论风头怎么转,他们就是那面不倒的红旗。作为知识分子,他们从来不曾肩负起真正的体制批判者的角色。吊诡的是,他们中的确有一些更聪明的人扮演了批判者的角色,只要这批判,是巩固了而不是动摇了他们的威望或利益。

不错,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甚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保留了阅读的习惯。不仅如此,他们中有名气有地位者,还会经常撰文大声疾呼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知识之于他们,是写在脸上,挂在嘴边,而不是用生命来体验的东西。你能够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一种风雅,但是,他们不会为了一个命题的真伪和你争个面红耳赤。他们的学习,并非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自然也不会经常性地进行激烈的争论,因为这种争论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他们是爱惜羽毛的一群人。就像岳不群,没有十足的把握,当然不肯轻易出手。

他们也很能够奖掖后进,并且往往徒弟众多。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拜师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取得真经,而在于建立关系。就像华山派,需要广收门徒,师父才更有威望,而徒弟,也多了几分安全感以及登天的可能。当然前提是,可别成为令狐冲,一旦成为威胁,那么师父就未必会如以前那样温柔敦厚了。

因此除了少数例外,校园里的岳不群,通常都会成为学校里的宗师级人物,甚至走出校门,成为区域的学科带头人。有点表演天赋的,还能够走得更远,跻身于名师、专家、特级教师的行列,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编写各种各样的教辅书籍或培训资料,成为大大小小考试的命题人。

岳不群是如何练成神功,“如愿以偿”地成为五岳领袖的?

很简单: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要想双手劈开名利路,须得一刀斩断是非根。被一代代一批批岳不群们阉割掉的,正是生而为人,生而为男人的元气与生机,是文化血脉中最为刚健有力的部分,是作为礼之核心与源头的活泼泼的“仁”。

孔子并不是机械地恢复周礼,他要恢复的(其实是以复古为名的创造),实则是一个民族在礼崩乐坏的年代里所应该具备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这种原初之仁,是体现于孝、悌、礼、乐、忠、敬、恭、敏、诚等日常言行中的一颗活泼泼的赤子之心。这种仁,滋养着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东奔西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种真正的仁心,其实也是金庸小说的主旋律。郭靖、张三丰等一批宗师级的人物,无不包含真正的仁心。纵然在岳不群的周围,在令狐冲、岳夫人等人的身上,也闪耀着这种可贵的仁心。

可惜的是,因为文化沦落等原因,功利主义盛行,岳不群的子民们源源不绝,率奉成功学甚至厚黑学为本。校园不但未能幸免,未能守护住我们民族最珍贵的价值观,甚至成了重灾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本来应该是文化传统的守护者以及市侩文化的批判者,但还有多少人没有被阉割掉这种文化自觉,并不惜为之付出代价呢?还有多少教师内心里存了追求真理这一绝对原则,愿意“学而时习之”,秉承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为学求道的精神呢?

有实利的追求,但是没有高远的梦想;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周旋自如,却从来不曾捍卫那些永恒的原则;时时将诚敬挂在嘴边,处处将利益藏在心里。神性、敬畏、虔诚、谦卑、刚毅、使命……在日复一日的职业生涯中一天天地被阉割掉了,甚或从来不曾拥有过。

这,其实是知识者的沦丧,无论头上有多少光环。

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者泛滥,但是却没有教育家的时代里。教育问题的日趋严重,并不一概是体制的原因,同时也是“自宫”者众多且窃居显位的结果。

不能说岳不群的本质就是坏的,因为人本来就没有本质,本质是在发展中,在环境的熏染以及自身的不断抉择中逐渐形成的。岳不群登上华山派掌门的位置,凭借的可是真才实干。身败名裂之后,很容易被描画成一个天生的阴谋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人总是充满了可能性,既可能倒向白,也可能倒向黑。可是一个人在阴谋家层出不穷的环境里呆久了,要坚守住一颗赤子之心,实在是需要绝大的勇气。

因此,我们实在需要呼唤这个时代出现更多的郭靖、张三丰、令狐冲,需要呼唤更多的有资质的岳不群,在白与黑的抉择中,能够坚持一份良知,真正地成为一代宗师,为未来之世界开辟出一条道路来,让同行者及后来者对世界、对教育不至于太绝望。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0:35 | 只看该作者
胡适的遗产



□北京   智效民



近年来,我一直把“胡适和他的朋友们”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写了一些文章。但由于缺乏资料,始终没有涉及到毛子水先生,为此留下不小的遗憾。其实,在胡适的朋友中,毛子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早在五四时期,他就是胡适的学生,并与罗家伦、傅斯年等人一同创办了《新潮》杂志,成为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胡适在美国立下“遗嘱”,指定他与哈佛大学教授杨联升为“遗嘱”执行人;1962年胡适在台湾去世后,他又为胡适写了感人至深的墓志铭……

2009年5月初,我与傅国涌、邵建应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邀请,参加了“胡适与近代中国的追寻——纪念‘五四’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到达台北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中央研究院对面的胡适公园里拜谒了胡适墓。胡适墓坐落在公园的小坡上,当我们进入公园,爬上山坡,来到胡适墓地的时候,首先看到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斜放在通往墓冢的石阶上。墓碑上面镌刻着毛子水所写的碑文: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

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

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至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默默地吟颂这篇碑文,不仅使我对胡适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认同,还为我解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要对胡适及其思想进行全面批判?为什么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胡适及其思想又会回归大陆,并受到大家的喜爱?

其实,在1962年胡适去世以后,毛子水还写过许多纪念文章,其中有一篇《胡适之先生给我们的遗产》也非常感人。前不久傅国涌到北京讲学,为我复印了一些毛子水的资料,其中就有这篇文章。文章开头是这样的:

胡先生留给家族的遗产,前几天一家报纸有一个报告,说是美金一百三十五元一角。这不见得是一个可靠的消息。据我所知道的而言,胡先生固然不是一个积钱以遗子孙的人,但亦不是一个不顾虑到身后家计的人。他生平的正直、廉洁,明若丹青。所以这个遗产有多少,我们尽可不必讨论。

紧接着毛子水将笔锋一转,谈到胡适为我们留下的另一种遗产——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他说:如果说富翁捐款办一所大学可以帮助许多贫困学生的话,那么胡适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则可以惠及国家、民族和整个社会。具体说来,这种贡献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对国民教育大有好处,而且还使我们的文学有了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精神。

第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治学道路。

第三,胡适介绍的实验主义教人要懂得怀疑,不要盲目迷信现成答案。也就是说,要“多研究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

第四,胡适提倡的“社会不朽论”,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人类文明的责任。

第五,胡适提倡的理性,是指无论讨论或处理什么事情,都要依据事实或证据才能作决定。

第六,胡适崇尚民主,是因为“民主是人类在政治上最进步的方式”;胡适崇尚自由,是因为“自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民主和自由是人类幸福的源泉,我们建立国家,就是为了实行民主、拥护自由、增进人民的幸福。

既然胡适留下如此丰富的遗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很好地继承并利用这笔遗产呢?这也是文章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毛先生认为,胡适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仅是无价的,也是无形的,所以要继承并利用这样一笔遗产,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了解胡适,特别是要了解他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他举例说:比如胡适倡导民主和自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民主和自由不但是政治的最高成就,也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知识道德的最佳表现。所以,尽管民主和自由是胡适的最大理想,但如果一时不能实现,他也从来不灰心失望。“因为他知道凡是人世间好的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到的。”也就是说,好的东西需要大家以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当然,这种争取,只能依靠和平的、说服的方法,而决不能凭借各种各样的暴力。

写到这里,毛子水强调说:我希望不仅是爱好自由民主的人士要懂得这个意思,更希望掌握政治权力的人也能够懂得这个意思。显而易见,毛子水强调的这个意思,也是胡适的希望。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1:09 | 只看该作者
敢于说“不”的葡萄



□河南   孙君飞



葡萄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葡萄是养尊处优的葡萄,它们根本不会再到沙砾土里去生长,有些葡萄甚至享受到以火山灰为肥的待遇。

然而,另外一些葡萄是敢于对这一切说“不”的,或者说它们一直以苦为乐,结果它们成为最优秀的一种葡萄。当它们酿成顶级葡萄酒时,它们的生命得到了完美的突破和超越,它们活得比所有平庸的葡萄都长久,因为它们是具有灵魂的葡萄。

当葡萄园主前来给这些葡萄施肥时,它们第一次说出了一个“不”字,葡萄园主尊重了它们的意见。为什么要这么轻易地得到生长的养分呢?人工制造出来的肥料有传说中的那般可靠吗?这些葡萄想生长得更自主更有尊严些,只有它们自己才真正知道成长到底需要什么。它们用根须拥抱的土地称不上肥沃,是其他梦想高贵的葡萄深恶痛绝的;它们真的笑了,只用一小团施过肥的泥土就能结出硕大果实的葡萄还是真正的葡萄吗?真正的葡萄会让自己的根须越扎越深,拥抱的泥土越来越多,其中的感觉就像从狭窄封闭的死水潭里痛快地跃入大海,海浪轰鸣,勇士大笑。它们惊人的努力是不为人知的,贫瘠泥土里的营养几乎没有被它们遗忘和遗漏的,它们是在黑暗的泥土中沙里淘金。想象一下吧,该一粒一粒地经过多少沙粒,才会探寻到金子的微末?其他葡萄嘲笑它们正因为此,坐享其成的事情不要,偏要这样愚蠢而艰苦的自食其力!而且,不施肥的葡萄藤结出的果实也是小得让人笑话的,但事实上真正好的葡萄不可貌相,因为这种葡萄恰恰通过极为顽强的根和藤,将土壤里的全部矿物质都完美无缺地吸收过来,不像其他葡萄那样挑食、营养不良和易患消化不良症。结果发酵后,只有它们才能酿出具有鲜明浓郁的地域风味的美酒,珍贵得犹如艺术品的美酒。

葡萄园主见这些葡萄有时候真的比人还要聪明可敬,当它们拒绝灌溉时,再一次答应了它们。天空不下雨的时候是有道理的,它制造干旱也是不能说三道四的,它在提醒灌溉,也在提醒忍受和另一种变化的奥妙。其他葡萄在开花时突然感到不可忍受的饥渴,它们嚷嚷着让葡萄园主马上进行灌溉。当水流过来时,它们误认为水分是异常充足的,同时也为报答主人的恩情,它们结出比往常还要多的葡萄。可是万万想不到的是,到了果实成熟期,没有谁能够施展魔法,帮助它们满足这么多果实对水分和营养的需要。在葡萄园主的困惑和焦灼中,这些果实的果皮被迫变薄,果肉也最终变得寡淡无味。好心没有好报,付出没有回报,这真是令人羞愧啊!不过,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拒绝灌溉的葡萄吧。它们开始也很难受,但也许只是生理上的难受,在心理上它们是清醒又坚强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知道自己为何要拒绝灌溉,拒绝这种突如其来、只解决燃眉之急的恩泽,它们甚至做好了持久面对干旱的准备。难受发展成了煎熬,没有一刻是安逸的,它们曾经沉默地吼叫过,也曾经以凶狠的扭动来抵抗残酷的折磨。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昼夜,它们慢慢学会了自我调节,根须扎得更深,对泥土的拥抱更紧,对深层生命的渴望和赞叹更强烈更懂感恩。地底下的水分是不会拒绝这种来访者的,虽然谈不上慷慨,但可以让它们解渴,也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它们的生长所需。它们在最后结出的果实自然不会很多,在味道上却是无与伦比的,一粒这样的葡萄胜过千百粒那种皮薄味淡的葡萄,笑到最后的才是睿智者和胜利者。

如蚌一般,甘愿在肉里放沙砾的葡萄才能真的称作葡萄。葡萄园主终于懂得怎样放开手脚来让它们自由自在、依照自然的本性去成长和结果,当它们最后竟说不要耕耘时,他们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还要看最终收获的到底是什么。不耕耘,那就意味着葡萄要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葡萄园主也会眼睁睁地看着野草野花们来跟自己的葡萄争夺水分和营养。耕耘或者不耕耘,那是人们的事情,对于葡萄来说,却是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和帮扶,一切都要自己去争取去战斗,靠生存的智慧去点亮黑暗中的方向,靠团结和毅力去搏杀,靠捍卫和进取去新生,看谁最有广度、深度和厚度,而在最后胜出的往往正是这种百折不挠、自强自生的葡萄。波尔多、勃艮第、纳帕谷、罗纳等地名,正因为有了这种葡萄才称得上真正的浪漫和高贵,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要求甚少而敢于说“不”的葡萄,人们才能酿出拉图、木桐、卡慕、玛歌和奥比安这五大举世闻名、自然天成的葡萄美酒。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1:50 | 只看该作者
愿做您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本刊2010年征文活动小结



本刊编辑部



创刊于2009年1月的《教师博览•原创版》经过一年的运行,迅速得到了全国广大教师的热切关注和积极支持。我们深知,因为大家的厚爱,这本新创的刊物才历经“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并茁壮成长。2010年1月,《教师博览•原创版》全新改版,我们结合《教师博览》“征文”栏目的优良传统,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了“万年贡米杯•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征文活动,旨在吁请更多的教师朋友参与到《教师博览·原创版》来,成为我刊的“重要他人”,也助推我刊成为全国广大教师的“重要他人”。我们相信,“心对心的激发与唤醒会慢慢传递、辐射开去……有了被唤醒的人,就能创造一切!”

2010年“万年贡米杯•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征文活动一共收到了全国各地的来稿近3000篇(含责编和作者交流后发来的修改稿)。在这样丰裕的来稿基础上,我刊遴选了42篇优秀稿件刊发在2010年的12期刊物上。这些稿件的刊发,鼓励了一大批读者成为我刊的作者,扩大了我刊在广大教师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开办“征文”栏目的初衷是:立足广大普通教师的职业生活,关注大家普遍的生存状态,提示富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向,吸引和发动更广泛的参与和追随,提供表达个人诉求和声音的机会,展现对教育过去、现在、未来的全景式把握,这种把握中有历史的再现、对传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开拓,尤其重视大家走向未来的心路历程和积极行为。而对于一些在思想和行动上相对走得更远一点的教师来说,我们唯有倾听、认可、鼓励他们。所以,我们希望“征文”栏目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吸引更多教师读者参与活动,亲近、热爱《教师博览·原创版》,从而引发更积极的教育作为。我们力求选登普通老师的来稿,并在加强活动宣传和与作者交流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刊发稿件表现的面更宽一些,切入教育的点更细一些,对作者和重要他人的关系给予更多阐释和表达的空间。

目前,征文活动落下帷幕,评选结果也已出笼。回顾此次征文来稿,将作者在求学各阶段的老师作为重要他人来写的稿件占了很大比重,将同事、教育界知遇的同行、教研员、教育官员等作为重要他人来写的稿件也非常多。这是此次征文不尽如人意处。且不说我们希望来稿的表现面更宽一些,切入教育的角度更多一些的初衷有点落空,即单单将业内人士作为重要他人来写,就存在一个关涉到我刊的整体风格和价值取向的复杂问题:教师观。我刊渴望通过众多的栏目向广大教师读者表达,我们在立足当前的教育现实基础上,力求回溯教育的原点,冲破更多因袭观念的禁锢,打开更开放的思维空间,来表达和形成更合乎人类未来发展的教师观、教育观。但我们的追求是现在进行时的,所以,通过这些刊发的征文稿件,读者也许仍然强烈地感觉到传统教师观的影响力。在与来稿作者交流时,我们一遍遍地强调对作者的自我反思和教育作为的重视,我们一次次地寄予热望,希望大家将更积极的思想作为和实践作为呈现在来稿中。

一个教师作者曾恳切地一再表达对本刊的热望,希望我们能办成全国第一家突破“教育是一种专业”的教育刊物。他的话让我们深思。教育不是一种专业,尤其不是教师一族的专业,它是我们所有社会中人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社会中人都可以荣为“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同理,本刊同仁也衷心地愿做广大教师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

欢迎各位老师继续参与——

2011年本刊原创、文摘两版“源创教育杯”主题征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f15800100l34k.html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2:40 | 只看该作者
“万年贡米杯·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有奖征文

评选揭晓

2010年,本刊举办了“万年贡米杯•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有奖征文活动,广大教师来稿踊跃,本刊“征文”栏目共发表42篇。现经专家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获奖证书和奖金近日寄出。

一等奖


《那些人,那些事》 第1期   汲安庆 福建厦门市英才学校

《思玉》 第7期   冷学宝 江苏新沂市阿湖中学



二等奖



《那时•那人•那事》 第4期   朱胜阳 浙江绍兴县柯岩街道永红小学
《致远的书香》 第7期   李秀金 河北阜平县教研室
《有了被唤醒的人》 第10期   盖鸾英 江苏沛县沛城镇中心小学
《父亲,终生之师》 第10期   宋邦祥 贵州纳雍县乐治镇中心学校



三等奖


《感念恩师》 第3期   廖志来 湖北罗田一中
《那个瘦弱的老头》 第3期   张秀毅 江苏徐州市三十六中
《线描“高原石头”》 第4期   钟锦钰 四川绵阳市石塘小学
《“你应该知道的!”》 第5期   刘昌稳 湖南临澧县实验小学
《魏书生,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第6期   翟运胜 江苏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关于秋天的纪念》 第6期 冯露 湖北浠水县余堰中学
《前行的路上,有朋友真好》 第6期   杨雪梅 江苏铜山县张集镇木犁小学
《母亲的“真理”》 第6期   黄兵先 江苏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我的灵魂救赎者》 第8期   黄吉鸿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人民小学
《相遇》 第11期   益西卓玛 山西太原小店区妇幼保健院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刊第一批“签约作者”名录



为了吸引、团结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作者,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影响,我刊决定实行“签约作者”制度。签约作者有义务宣传本刊,支持本刊工作,在外刊发表作品介绍自己时欢迎注明“《教师博览》签约作者”字样;本刊也有义务为签约作者提供写作、教学、研究之方便,另稿酬从优,笔会优先。签约作者均颁发聘任证书。



第一批名录(50名)



肖  川  刘铁芳  李镇西  张文质  傅国涌  许锡良  陈  忠

窦桂梅  管建刚  姜广平  梁卫星  夏  昆  郭初阳  蔡朝阳

申淑敏  谢  云  王木春  刘发建  黄行福  王开东  铁皮鼓

高子阳  徐平利  孙明霞  纪现梅  郭学萍  沈丽新  林高明

焦晓骏  王文芳  杜春蕾  侯登强  翟运胜  朱  煜  王淦生

马玉梅  童喜喜  唐金龙  赵克明  汲安庆  冷学宝  陈兴杰

张丽钧  马  德  姚海军  李培林  蔡兴蓉  仲丽娟  刘  波

廖学军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的魅力



心 田




站在2010年这条时光列车的末尾,回望裹挟酸甜苦辣而去的365个日子,翻开铺陈于前清新爽目的12期刊物,扫视沾染着作者和编者无数心血的400余篇文章、120余万字,我的心头陡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感觉:真不容易啊!

    这年头,办刊难,办有品位的刊更难,办有品位而且原创的刊难上加难。自从接手《教师博览·原创版》的编辑工作后,我和编辑部同仁一日不敢懈怠,群策群力,竭尽所能,使刊物2010年由双月刊顺利扩展为月刊,且全新改版,面目一新,作者愈来愈多,读者越来越广。这一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我们终于安然走过!
    综观这一年的人和事,文和字,我不得不由衷叹服原创的魅力——
       原创是什么?原创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就是独一无二,只此一家。
    原创是什么?原创就是反对抄袭,杜绝雷同,就是挑战传统,创新出奇!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原创就是我们这本刊物安身立命的根基。
      曾有一些关心本刊命运的人士建议说:原创多难啊,你们还是兼顾文摘吧!的确,写稿难,组稿难,编稿难,但难有难的乐趣,难有难的回报,难有难的意义,我们无怨无悔,不改初衷,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也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教师朋友鼓励我们:这个世界太多了抄袭和雷同,太少了革新和创造,我们支持原创!原创也许有点粗糙,也许有些清浅,但它是真实的,热血的,充满生命力的!
       无数富有思想的作者为了真理上下求索,告诉我们原创是独特的个性、立异的勇气,他们的创造性文字乃是飘扬于教育人文空间的旗帜。无数倾心于本刊的读者在兢兢业业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喻我们如何办刊:原创是一丝深度的关怀,一种拔俗的精神,一股战胜困难继往开来的力量!
新的一年又要来到,我们将和广大读者、作者一起,忠实秉承原创的宗旨,继续行走在教育观察、研究与传播的路途上!

——————————————————————————————

《教师博览》(原创版)

2010年第12期(总第18期)



博览人语                                         

原创的魅力                    心  田

叙  事                                            

深夜里的牵挂                  陈  忠

教育,别给孩子贴标签          代安荣

教育,能给我们什么            王维审

心能到,即不为远              马玉梅

意外                          邵火焰

擦亮心灵的窗户                侯登强

重返校园已不是“你”          安  宁

老师,请不要说“你们班”      王秋珍

人物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郭学萍

征  文                                            

有他们的日子                  谢小芸

师恩如海                      万广磊

师傅                          郭银燕

走向自己的记忆                文  齐

人文课                                            

60年前,曾有这样一所学校      冯远理

关  注

教育科研的价值与力量           主持/姜广平

真教育呼唤着真科研             马晓洪

教育科研:一种幸福的存在       高子阳

教育科研:学校事业发展的通道

——从课题《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谈起

          张  敏

教科室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兼谈如何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姜广平

视  点

功利并非德性的天敌            李  辉                                          

真理岂如真人                  王开东

寻找教师的专业尊严            李  红

地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背光      钱  锋

闲话教师培训                  孙明霞

“磨刀”还是“选柴”?        王学林

书  话

韦小宝: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铁皮鼓                                       

一种更美好的校园生活

——读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

孙德勤

馨香满陋室

——读《清澈的理性》          杨孟琪

生  活                                          

好好爱

——送给我与海的教师节        王  芳

艺  品                                          

蚂蚁告诉我……

——我看动漫《别惹蚂蚁》      林志娟

文  苑                                          

天生一个裴艳玲                雪小禅

棉鞋里的阳光                  陈龙梅

入冬的树                      李  迪

在尘世(外二首)              郭建贤



+++++++++++++

  2011年报刊征订季到来了,喜欢《教师博览》(原创版,邮发代号44-76,全年价54元;文摘版,邮发代号44-70,全年价54元)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教师博览,

温暖您的教育人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4:33 | 只看该作者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心 田


本刊面世进入第三个年头了,用人话讲,就是三岁了。三岁的孩子,别提有多可爱。可爱在何处?在童心也。李贽老先生告诉我们: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无论办刊,还是教学,我们一直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尤其是在功利猖獗、人心不古的今天,满目尽是“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的乱象,求真务实之精神价值的坚守更显得迫切可贵。

每次审阅“叙事”“人物志”“征文”等栏目的稿件,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被作者和文中的老师、学生所感动。当今教育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的症结很多人也知晓,在个人力量不能根本性扭转大局的情况下,他们默默地在哺育,在耕耘,在奉献,在思考,当然也在成熟,在收获。他们没有牢骚满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蹉跎岁月,而是依然沉静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舒缓有致地上着课,或者在办公室,在学生家里,在放学路上,和学生、和家长和风细雨地谈着心。他们不说豪言壮语,也不心浮气躁,只是安静地过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过自己和学生的日子。学生个个童心未泯,他们自己又何尝失去童心!

翻开本期刊物,你会发现:郭学萍老师在面对“婴儿一般,不带一点儿心思”,但因智障而无法适应普通学校学业的学生朵朵时,在面对“始终像冬天的花园一样安静”,却因老师问题而想放弃语文的学生默默时,在面对“内心像天鹅绒一般柔软无比”,但偶然犯错的学生天天时,坚持“爱在左,同情在右”,一一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深入他们幼小的心灵。此外,还有:漫漫20年和班主任岗位相亲相爱,信奉“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的全国十佳(初中)班主任郑立平老师;因学生一句“老师,我有名字”而从此记住所教学生名字的黄兵先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照网瘾学生,永不言弃的倪雪花老师;像生死弟兄一样保护学生,始终给学生信任感、安全感的钟杰老师、王开东老师;虽然离开教师岗位,但痴心不改,“跳出教育看今天的教育”,乐为教育问诊把脉的凌龙华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八仙过海似的亮出各自绝活的老师们……

老子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永远保持好的德行,成年人也会像婴儿一般纯真自然。我们可敬可爱的一线老师们,就是一群这样的婴儿!
    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和一线教师零距离,坚持言真言,事真事,文真文,既固守本真,又勇于创新,一直被本刊奉为圭臬。因此,在新年第一期,我们又推出了“对话”“散言”“专栏”三个新栏目。“对话”将以过人的胆识心魄,直面中国教育现实,试图给读者以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上的拨云见日;“散言”将是民间教育智慧的大展示,各位教师均可登台亮相;“专栏”将特约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和在美国就读的江卫社博士撰稿,力求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教育启悟。

大力推重一线教师,并不表示一定要排斥名家。本期傅国涌、孔庆东等先生的文章均值一读。

明代硕儒、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献章在《元旦试笔》中吟道:“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是啊,新的岁月来了,好的风景便又到了!



————————

编者注:由于2011年1月起本刊版式改革,趋向更加大气美观,字体稍加大,

故发稿篇幅有所压缩,原定刊登的部分文章已被挪移至2月发表。特此说明。



《教师博览·原创版》

2011年第1期目录



博览人语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心  田

叙    事                                            

爱在左,同情在右             郭学萍

永不言弃                     倪雪花

老师,我有名字               黄兵先

我的学生,我的兄弟           钟  杰

高三(1)班的电话            王开东

人物志                                          

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郑立平

征  文                                            

只是一点痴情、真气

   ——漫谈师者的绝活        李志奇

飘荡的智慧                   丁有刚

俊杰带班——有的说           卞光绪

人文课                                            

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上)   傅国涌

对  话

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新教育

——对话朱永新                 童喜喜

视  点                                            

跳出教育看今天的教育        凌龙华

小媳妇,从容做大事          马玉梅

反思中的盈利                于华格

散  言

教育偶得录                  张菊荣

学校需要“不折腾”等        陈满清 等

书  话                                          

追寻“贴近心跳”的课堂

   ——读沈丽新《英语可以这样教》  北  熹



专  栏

老师教我当校长                     李镇西

没有讲台的教室                     江卫社

文  苑                                          

孔乙己考研                       孔庆东

渐晚东风又经年                   江  飞



启  事

愿做您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本刊2010年征文活动小结

“万年贡米杯·我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有奖征文评选揭晓

——————————————

友情提醒——



2011年报刊征订季到来了,喜欢《教师博览》(原创版,邮发代号44-76;文摘版,邮发代号44-70)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教师博览,温暖您的教育人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0:15:17 | 只看该作者
60年前,曾有这样一所学校

新疆 冯远理





“在这里求学真是幸福啊!”说这话的是新女性、新文学作家石评梅,她是对来自家乡的学生李健吾说的,当时她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另一个山西学生,也来到了这所学校求学,一进学校,“看到校园到处都是壁报和文艺园地,我狂喜了。”说这话的是郭根,他曾经是《大公报》要闻版编辑,后出任《文汇报》总编辑,他认为这所学校培育了他一生。

在这所学校求学四年,“这是对我一生最有影响的四年。”这是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首任校长的两院院士张维先生所言。50多年后,“每回想起当年在校的种种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学校有个特别优良的学校环境,我就是在那里度过了六年,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六年。”这是钱学森先生回忆当时在那所学校求学的情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马大猷在回忆自己在这所学校上学时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受益终生。”

原中央乐团交响乐队著名指挥、“中国交响乐之父”李德伦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他生前不论走到那里,只要遇到这所学校的校友都要谈起这所学校,眷恋着这所学校。在台湾,他和林海音的夫婿夏承楹先生一起回忆起在这所学校的美好时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发现另一个中国》的作者、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充满温情和骄傲:“讲课能让学生如痴如醉。”这里有比听梅兰芳的戏都过瘾的语文老师时雁行、翻译过“大代数”的数学老师韩满庐,还有精通古典诗词的自然地理老师、也是他初一班主任的王树声。

从这所学校还走出了赵世炎、刘仁、于光远、张岱年、林庚、何兆武、黄仁宇、蓝英年、池际尚、杨联陞、老鬼、熊大缜、陈舜瑶、赵荣琛、郑天挺、周祖谟、史树青、于浩成、蹇先艾、成思危、叶佩英、王光美、张光直……这些名字,我想,只要稍微有些人文修养的人都不陌生。看到这些名字,你也许会问,他们是哪所大学毕业的?你猜猜看——

他们是不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都不是,说起来让人无法置信,他们竟然都毕业于同一所中学——北师大附中,这是中国绝大多数大学也未有过的辉煌啊!作为一所百年中学,它在20世纪上半叶取得的成绩让我们今天的后人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从19世纪末中国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中,最早接触西方思想观念的是一批传统的读书人。道理很简单,读书人本就是知识的吸收者、捍卫者和创造者。在这批传统读书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但系统地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教育,还因历史的因缘际会经历了欧风美雨,他们都是学贯中西的一批通才。于是我们看到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新闻、出版领域群星璀璨。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出版业,有让后人无限敬仰的张元济、王云五等一批大师;以《大公报》《观察》为代表的现代新闻业中,则有以胡政之、张季鸾、王芸生、储安平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师。教育的天空,更是星光灿烂。蔡元培、蒋梦麟、胡适时代的北大,梅贻琦掌校时的清华,司徒雷登任校长的燕京,竺可桢的浙江大学,罗家伦十年任上的中央大学,张伯苓化缘而来的南开大学……直让后人有白头宫女说玄宗之嫌。其实,不但是大学,当时的中学也很幸运,有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教育家在中学从事教育事业,如林砺儒、张伯苓、经亨颐、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才幸运地拥有了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扬州中学、春晖中学、南通中学、天津耀华中学等一大批名校。



北师大附中在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幸拥有了林砺儒先生。林砺儒(1889-1977),广东信宜人,自幼失怙,母患癫痫,靠祖母和伯父、叔父抚养成人。尤其是伯父和叔父,在他的教育上花费了极大的心血。怀着“教育救国”的美梦,林砺儒于1911年赴日留学,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堂攻读师范教育。1918年学成归国,1919年就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教授,以后又兼任教育系主任,1922年起开始兼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林砺儒在就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时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的中等教育见解”。这篇演说,可以说是中国中等教育史上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雄文。在演说中,林砺儒提出了中等教育应该是“全人格的教育”。因为中等教育是最适合少年人的教育,所以它本身就是目的。“教育是生活”并不是说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而是说它本身就是最适合学生的生活。中等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的人格向各个方向发展,不可偏废。在学校里“来实际经验各种高尚有价值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学生活动要“直接经验道德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换句话,就是善、真、美、圣的生活”。林砺儒先生说:“若有人问我中学毕业生做什么,我就说也不为士,也不为农,也不为工,也不为商,是为人;也可为士,也可为农,也可为工,也可为商;而且为士而士,为农而农,为工而工,为商而商。若不认定全人格的陶冶,而老早赶紧把未熟的少年铸入于一定的职业之型,以充社会之工具,作吃饭的工具,是误认为社会为目的,人格为手段,且误会人生的目的就是吃饭。这种短视的教育主张,我老实的不赞成。”林砺儒90年前的这段话,放在今天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有醍醐灌顶之作用。在林砺儒的倡导和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北师大附中率先推行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提倡并试办女子班,自编教材,自定课程标准,自定学则。在此基础上,林砺儒先生广揽名师,给教师、学生充分的自由,从此这所学校人才辈出,让人得见中国教育的实绩。



一个学校的成功,除了有一个对世界大势明了、具有高屋建瓴教育思想的校长外,还必须有一群对教育事业真挚热爱、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的教师群体。幸运的是,北师大附中这二者都拥有了。这些天来,我在阅读北师大附中的资料时,常常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种温馨来自于北师大附中的学生们在回忆中自然流露出的对校长、老师和学校发自内心的爱、流露出的师生们共同学习、实践、创造的自由和欢乐。1929年毕业于北师大附中的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在回忆林砺儒校长时,满怀深情地说:“20年代,我在师大附中读书,受到了深切的教育,奠定了我一生治学的基础。”他永远忘不了林先生1924年对全校学生的一次演讲。在那次集会中,林先生提到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大律令,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人人都看做目的,不要看做手段,认为这是康德的大发现。这一教诲,他在7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我听了非常感动,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由于是中国第一所且是最著名的师范大学的附中,加上地处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附中的师资得天独厚,许多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都曾在此任教过。其师资力量之雄厚,大概只有位于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可与之媲美。“五四运动”的健将、著名学者钱玄同,执掌清华大学17年的梅贻琦先生的胞弟梅贻瑞,新女性、新文学作家石评梅和黄庐隐,曾经是本校学生的李健吾,出身于教育世家的韩振华,投笔从戎参加福建事变的徐名鸿,在学生中最有威信的语文老师董鲁安(即后来的于力),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英语老师赵海天,知识渊博的博物老师李士博,音乐家柯政和,国画大师高希舜,后来出任北师大副校长的傅种孙等都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傅种孙先生和同事翻译、自编的中学数学教材,几乎曾经是全国通用的教材。这些老师不但学识渊博、人格高洁,而且具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以及对神圣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在这样的校风、学风的长期熏陶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知书达理、勤奋好学、互相关爱、志向高远的传统。这样的学校,岂能不人才辈出!



曾在中学任教、对教育有着深刻见解的著名学者傅国涌先生对教育有过精彩的论述:“在本质的意义上,我感到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个老师如果不能给与学生在人格、精神上的影响,就不可能是好老师。”“同样,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莘莘学子从中感受一种强烈的人文氛围,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整天只是让他们在教科书和题山卷海中跋涉,抹杀个性,遏制创造力,这样的学校就是升学率再高也不会是什么好学校。”傅国涌先生对教育的理解和林砺儒先生的教育观不谋而合,触摸到了教育的价值和真谛,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多年的人如醍醐灌顶。事实也正是如此,近几十年来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理科状元几乎“全军覆没”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以北师大附中为代表的一批过去的中学实行“全人格教育”的成功。在阅读北师大附中资料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三点: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二是学生的课外生活,三是学生的作业量。我感叹那个时代的学生有福。多年来我都坚信,如果一个学生在中学时代不能在老师引导下博览群书,那么这个学生在将来绝不会有很大的发展。而学生一旦错过中小学阶段,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中小学没有养成读书习惯,到大学不可能爱读书。而一个对社会、人生和自然没有基本了解的人,他连自己的兴趣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做出很大的成绩?在这一点上,北师大附中恰恰没有这些遗憾,老师们都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人文类书籍。李德伦先生回忆自己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说:“我特别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好像里面有无限宝藏,我有时不喜欢上课,而一头钻进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除文学书外,我还喜欢美术和音乐,读了许多丰子恺等人有关美术、音乐的书,还有美术全集,对于我后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去上课,整天泡在图书馆,如果放在今天,不要说学生自己不会干,老师、家长会容忍吗?广泛的阅读,最后成全了李德伦先生。曾任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的孙念台教授也回忆说,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理科生的人文修养,附中理科生开设的功课比文科生还多,特别是选修课。以高中为例,国文高一开设文学文选读、论理学(即现在的逻辑学)和心理学。高二的选修课则有修辞学,高三有学术文选读。英语高一有英文短篇小说,高二有英文长篇小说,高三则有英文时事文选。众多的选修课,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不再被课本局限,从而为走向无限广阔的心灵和世界打下了基础。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附中的学生哪来时间阅读?让我们来听听钱学森先生的说法:我们 “放了学在学校里玩,天不黑不回家,不怕考试,不突击考试,没有考不上大学的,班里最好的学生考八十多分就行了。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钱学森他们为什么不拼命去学,而仅仅满足于七八十分呢?因为他们的老师和他们都明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二三十分上,就会把他们休息和阅读的时间挤掉,那是得不偿失的!尤其是阅读,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阅读只是学生发展自己兴趣和爱好的一个方向的测试,附中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为学生的无限发展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附中对体育很重视,每天有课间操,每周有体育课,当然这没有什么,现在哪个学校没有这些!重要的是下午的操场上常常“满堂红”,人人都上场打球。附中的排球队在北京是数一数二的,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连续七八年获得过北京市中学冠军,被称为“校技”。《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的夫婿夏承楹先生当年就是校队的成员。在1933年的运动会上,初中女生力伯津打破了全国女子跳远记录。李德伦说他每天酷爱体育,每天都要在操场上活动五六个小时。

众多的社团是附中的另一特色,也可以说是附中最大的特色。当然,那些社团都是名副其实的社团,而不是由组织控制的装样子社团。自治是现代社会的象征,而社团又是自治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是否成功也可以从社团活动中反映出来。附中的社团特点,一是众多,二是学生自愿组织,三是学生活动基本不受干涉。通过社团活动,不但能了解和发展兴趣,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最主要的是通过社团活动,培养能够关心社会和自律的现代公民。在附中的学生社团中,有学生会、校友会、各种各样的文艺团体。郭根先生曾任学生会主席和《校友会会刊》编辑,钱学森和熊大缜曾任校友会会计。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源于对中国社会的责任感:“‘中国人无论做什么事,单独的干起来还行,若是两个人合作一定难免中途出岔。’这是外人评论中国人一种普遍的论调。此外更有人说:‘中国人不但团结力薄弱,就是自治的能力也十分缺乏,如果没有人监督,是不会做成什么事的。’以上两种评论实在是中国国民性的写真,这种脾气也确实有改良的必要。本班和同校其他各班的自治会便是应这个需要而产生的一个组织,它创设的目的是想在无形中养成合作的能力和自治的习惯,以洗雪那些外来的诟辱。”于是他们都尝试着自治,“小小的心境里都放着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自治会”。经过这样长期训练的学生,他们既不是暴民,也不是顺民,而是经过现代洗礼的公民。李健吾先生在当年求学时和几个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文学社,名曰“爝火”,并办了两期《爝火》杂志,附在《国风日报》出版。鲁迅、徐志摩都被他们请来演讲,师大的杨树达、黎锦熙先生都曾来过学校指导。学物理的孙念台先生所在的班级,几个爱好文艺的同学也组成一个小组,出版了一个文艺刊物,取名“葵心”。时读初一的孙念台,写了一个剧本《绨袍》投稿。当时附中各个年级都有一些学生自己组织的文艺社团,他们出版壁报、文艺刊物、演出话剧等。更有甚者,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学系终身教授杨联陞当年也组织了以他为首,包括赵荣琛在内的六人国剧(京剧)社,这个国剧社吸引了众多的学生甚至部分老师参加。他们曾参加过师大校庆的演出,也曾在老师家里和老师们同台演出。他们甚至把锣鼓家伙和胡琴都放在教室后面,一到下课,各班戏迷又拉又唱,赵荣琛当然更不甘人后,使得各教室不得安宁,学校为了顾全大局,将国剧社移到不影响正常教学的美工教室。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国剧社最后出了个京剧程派大师赵荣琛。



1920年,附中的老主任程伯庐亲自撰写了校歌,音乐教师冯亚雄为之谱曲,后任的林砺儒主任每天领着学生们唱着这首歌。



附中



正正堂堂本校风

         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

     你是个海 涵真理无穷

     你是个神 愿人生大同

          附中

太阳照着你笑容

    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在“诚、爱、勤、勇”校训的熏陶下,老附中的师生们每天进步着。我不知现在的附中如何,我只知道附中的优秀毕业生基本上都是60年前的学生。可能北师大附中高考更为辉煌,但这又能如何呢?也许这不是北师大附中一所名校的命运,而是所有高中学校的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43 , Processed in 0.1012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