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因你而动听 帖主/云来云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4 15: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因你而动听[zt]

——读《新教育》09年第3期

真的很喜欢《新教育》,有相见恨晚的之感,呵呵。

那次在成都开会,第一次看见这杂志,大开本,光滑的纸页,舒爽清新的感觉。订阅了今年的,又补买了去年的,小狐老师张罗忙乎着,一直很客气地说着“谢谢”,心就莫名地酸涩,说“谢谢”的,其实该是我们啊,感谢他们编辑出这样好的东东。

第三期邮寄过来,费了些时日,于是拿到手以后,就赶紧细细品读。无数的好文字引得人心潮澎湃,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呵呵。

◎《七十年的素质教育》王丽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进了这样一所学校,经过五六年的教育熏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透过这份大纲,能看出制定者试图由此来建构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的良苦用心。”

和文中那1934年度《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相比较,我很为自己每年按照上级要求所做的那学校计划汗颜,空泛,是那么的程式化,毫无特色啊!

◎《课堂,让我们相约绽放》李政涛

“在如此境界的课堂里,我感受到了令人心醉的美,没有什么比美的课堂更让人心神愉悦;而让学生开花的课堂,是最美的课堂;师生一同开花的课堂,是最绚丽最灿烂的课堂:是师生的生命之花共同催生了铺就了这场灿烂。”

那次在学校搞讲座,我选的主题是《打造阳光课堂,绽放生命活力》,我说:“我们一旦把我们的课堂视为让学生绽放生命活力,成就幸福人生的一个起点,一个平台,那么课堂上就该是师生充满生命本色的激情展现,就该是为成就学生的生命意义而开展。”今天再读李老师的文字反思自己,才知道自己也就一“说”得好听而已,很多事情还得认真去做才行啊。

◎《学校像什么?》郑杰

“当学校越是旗帜鲜明地抓什么,什么便永远离我们而去。”

想想,不仅仅是学校,我们生活中,生命中,很多方面的事情,其实都符合这个理论,呵呵。

◎专访《我选择》

第一次知道这个陈东强局长,很为他的理念和做法惊叹。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我想,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也许那就是我们教育局部的春天。

文末,陈局长用了《小王子》书中的话语作结:“有些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但它存在着,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有些东西对自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她受我的浇灌,我的保护,我的驯养,她是我的玫瑰。”呵呵,有意思。作为一个还算爱读书的人,我喜欢《小王子》;作为一个一线普通的老师,为教育系统里有这样的领导高兴,教育的理想者会因此依稀看见前方希望的灯塔,将更奋然而前行。

◎封面《虫本佳人》

这吴坚老师有趣,这文章有趣,这些昆虫也有趣。读的时候,很懊恼在教学什么《蜜蜂》、《蟋蟀的住宅》、《草虫的村落》的时候,自己对昆虫了解得少之又少,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有意思。

编辑老师在文前写道:“让学生喜爱你所教授的学科,那么你本人是否得首先喜爱你所教授的学科呢?不用强制,不用逼迫,甚至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技巧来培养、开发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就用你从自身生命内部发出的学科魅力倾倒你的学生,就用你从生命深处发出的学科之光照亮你的学生。”以此叩问自己的内心!

◎《遭遇学生语言伤害》沈丽新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无礼行为并不是针对你的,他们的突然爆发,是由他们生活中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引发的。”

教育路上,与学生的相处中,冷静、宽容、耐心,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沈丽新 李茂

“李茂:或许任何行业都有自己受委屈的一面,只是教师在面对年幼学生的伤害时,心会更疼,但只要看开了,也就能释然了。当然这是很难的。或许我们要对一些东西有“职业性的麻木”。在被学生激怒时,也不能气急败坏,必须保持“职业的镇定”。教师的专业化,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也需要专业的过程、方法,专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妈妈送你9样礼》简媜

一直都喜欢她的散文,《私房书》、《浮在空中的鱼群》、《月娘照眠床》等等,都好喜欢。这篇文章,也读了好几遍。下午的语文课,干脆拿这文章去读给班上的孩子听了,把简媜对孩子的一番爱心全部借用过来。她对自己的孩子说:“有些你不见懂,先听一听,把它收在心里的小口袋里。”我也这样对我的孩子说,不期望他们每个人都懂,或者喜欢,对他们有那么点点触动就好。

因为下午第三节的课,学校比较吵闹,很多都在开始排练“六一”的节目了、我一边在教室里轻轻环走,一边认真地读着。读完,我留意到,瑞,那个小男孩,居然是用简笔画的形式把每一种礼物都画了下来,他是把简媜给孩子的礼物还原成了图画,就如同孩子当年给简媜的画一样,也许图画简单,但却充满浓浓爱意。

由此,我也记住了文头编辑的一段按语:“我们都不可能遇到完美的世界,但总可以将其变得更好。这份建造的责任,在我,在你,在大家,在每个人的肩膀上,并且要传递给我们长大了的孩子。”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想,在我,我觉得只要还会在教育路上走下去,那么读读《新教育》必定是有好处的,她总会让人觉得教育是那般美好,甜蜜,富有意味,充满希望。

郑杰在《学校像什么?》一文中说,学校的校长显然是需要个伙伴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我想,《新教育》也就是我们做老师的身边那个伙伴吧,跟着她,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走在路上,每一个平凡普通的生命因此而动听。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0:28 | 只看该作者
我家那口子

——读《新教育》09年第4期

对于感情,我基本上不相信一见钟情,两个陌生人,一见面,就来电,可能吗?我觉得太玄乎,太电视剧。感情,还是应该像熬小米粥,慢慢地来,那香味才醇厚,绵长。

但遇上《新教育》以后,我这观点却悄悄变了。那次,一遇上她,美的外表,美的内在,无法不被她吸引。自从2003年遇上《上海教育》,并有幸被聘为杂志评刊员,这种滋味就已经很久没有涌漫心头了。

读《上海教育》,喜欢那种时尚,喜欢那种新闻性,喜欢那种走在教育前沿的风格,如果说他恍若是位睿智的长兄一路引领着我,那么《新教育》,就如同这期的主题,她仿佛就是家里那口子,一路陪伴,有知音的快乐,也会有清醒的疼痛。跟随她,经历风吹雨打,经历酸甜苦辣,但那日子走过,回想起来,一定甘美清甜。(*^__^*)…

◎封面

先说这期的主题吧,这样的一个策划很有意思。套用那句俗语:“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背后,总有一个特别的那口子”,呵呵。

《我们俩的婚姻》丁若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真实、朴实,很打动人。读过太多讲述相敬如宾,默默奉献的文字,这样的表达还真是见得少。淡然的叙述,真实的生活,但如同作者所说“生活远比表达的复杂”,心就隐隐地痛。

《一家之主》符礼科

绝对生活化的表达,毫不矫揉造作,也喜欢。最有意思的还是结尾的那句“不许乱写我啊”,好玩。

《婚姻絮语》

喜欢美国妇人格温的那句,不禁会心微笑,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真实生活。

《众说婚姻》P33

风趣幽默的表达,但感觉男人说的那几句要更有趣些呢。

◎《八十年前的文理分科》王丽

“如果这次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社会大讨论中,仅仅有外国的参照系,而没有本国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考量,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中国有句话怎么说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有人就喜欢那舶来品噢。

◎《图画书对于儿童有多重要》看云

一直喜欢看云老师,也同意她所说的图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自己的童年,也基本上和看云老师一样,是和很多小人书一起度过的。因为小时侯最容易读到的就是小人书,记得那时街边总有那种小书店,一分钱或者两分钱可以看上一本的那种,书被用细细的铁丝挂在屋子四周的墙壁上,慢慢浏览过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便取下来在屋里找个小凳坐下就看。我看书的速度一直都比较快,所以每一次去看书,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总得小心计划自己手心里那一点可怜巴巴的零花钱。还有每年的“六一”,父亲单位会给每个职工的小孩送节日礼物,其中小人书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每一次去领礼物,我总被大家笑话,因为我是跑得最快的,心里只想着先去了可以先挑选小人书,不然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不太好看的了。

但现在,对于图画书,好像和我们小时的感觉不一样了。一开始上学,我知道大多家长都比较主张孩子阅读文字书籍,而学校老师也大都推崇这样的做法。大家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如今的图画书中也有很多对孩子并非有益,所以我同意看云老师说的:“聪明且仁慈的做法,是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优质的图画书。”这里必须得加以限定——优质的图画书,呵呵。还有也如看云老师所说“图画书往往价格不菲”,家长要给孩子购买的话,还真得下决心呢。

除开所保存的一些小时候的小人书外,现在我有时也会买一点自己爱的图画书,最近时间购买的一本是安托瓦内特·桑普森的《和你在一起》,很好看。

◎看板

“看板”中每一条新闻都触目惊心,特别是那“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河南西峡一高每天学习18个小时,两名学生相继猝死自杀”。突然间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生死那么不以为然,毕竟每天18小时的学习负荷,我想这样的人生在我,我也会觉得是不要也罢。

虽平时爱调侃说“上帝爱你,才让你吃苦!”但这样的爱,不愿意接受。呵。

◎《小敏的课外书》许文杰

这文章让我有落泪的感觉,因为被感动。那位李老师,真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年少过,都曾懵懂无知过。因为小敏,也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小敏在书里寻找答案解决自己成长路上的困惑,我也曾和她一样。我有一本类似的书,《悄悄话》,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那年上初二,跟随父亲去书店选择合适的英语词典,结账时,我买了这本《悄悄话》,当时很怕父亲会问询书的内容,但他只问了句:“这书对你有用吗?”我点点头。父亲也就给我买下了。父母是40多岁才有我的,我唯一的姐姐大我8岁,初二的时光,正值青春萌动,有无数的不解隐藏在心里不知道可以向谁询问,这书正好派上用场。

如今,自己班上那帮孩子也大了,我也努力想法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中一些尴尬的时刻。为让孩子在人生路上步履轻松一点,我愿意尽力。

◎《我有一所房子》傅蕾

这文章看得人激动不已。但一直有个问题没有搞清楚,这老师和学生是哪里的啊?看起来,不太像国内,一则是作者姓名没有像其他的那样注明是哪个省份,二则是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估计要做到这样的事情,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不过,我真的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记得读《教师博览》原创版时,曾看到一篇文章讲美国的小学教学,他们就会给孩子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孩子准备坐飞机出国旅行,于是从准备行李,到制作护照,到模拟乘坐飞机,到给家长邮寄观光明信片等等,孩子在其中所学会的知识和本领我想也许远远超出课本内容。还是像文章作者所说的一样:“我发现,在玩耍中做事情的孩子的内在蕴藏着哲学的火花,而且,那是许多象牙塔的学者穷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境界。”

◎《这样的课堂论争何如?》

问:这样的课堂论争何如?答:喜欢,极为喜欢。呵呵。

班上的孩子都知道一句俗语“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文的理由。

佩服执教的黄耀红老师,我不知道他以前是否有当老师的经历,作为一名杂志编辑,敢于走到教学第一线执教,我想这本身就需要勇气和底气。很长一段时间,某些培训学习中,在台上讲的那个他只管说得头头是道即可,至于符不符合现实情况,他并不在意,我们这普通老师却颇有微词。而黄老师也许只要把杂志办好,畅销,大家喜欢看即可,没有谁规定他非得上节什么级别的课吧?(做老师的不一样,要评职称,必须得有相应等级的所谓公开课,无聊)黄老师却上了,而且看实录,感觉这课还不错。

佩服挑刺的茅卫东老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人都喜欢讲究中庸,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于是谁都不愿意来当那只胆大的鸟。比如前段时间,我同事去观摩了一个全国性的教学比赛活动,据说最后参与的30多节课都是一等奖。我想也许评委老师都很认可大家在准备这堂课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不好厚此薄彼,但既然比赛一番,最后就和稀泥,那又何必要比赛?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茅老师作为一名编辑,应该也算是第一线教学的旁观者,那么也许他所见的就和大家不一样,听听,绝对无妨,一切就照那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做就OK。

也蛮喜欢这样的争论,现如今这样的探讨就是在专业的语文教学杂志上也未必能读到,觉得《新教育》真是有心人啊。很多的教学杂志都会刊登一些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其点评一般都不痛不痒,所以那次读到彭清亮老师点评《有的人》一课的文章,觉得所言极为中肯,心中不断为彭老师的点评叫好。而像这样的执教者和点评者一起来场对抗赛,就更是精彩。如若我是教学杂志的编辑,我一定把这招偷学了去,呵呵:-)

◎《魔方的破碎》郭初阳

知道郭初阳老师,是因为按照常人眼光,他应该也算是位比较另类的老师吧,在网络上我曾读过他《珍珠鸟》一课的课堂实录,很为他的教学观点叹服。记得有人用“革命性”三个字形容他的语文课堂,说是他赋予了语文课堂以学术的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启蒙,极大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品格。我想做郭老师的学生,必定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

在《新教育》上看过多篇郭老师评析小学语文课本的所选文章,我想教材的编辑老师真应该也读读,也许这样在编排教材时,就会少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或者硬伤吧。这次读郭老师对王尔德童话的分析,而《巨人的花园》这课我自己上过,同时还参与过针对全区老师进行该课课例展示的磨课过程,但很汗颜,我们思考得远没有郭老师透彻,如若先读过这样的分析文章,我想教学效果绝对大不一样。也想起窦桂梅老师所执教的《丑小鸭》,这课一直被大家称道,我想应该也是“功夫在诗外”的结果。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落地的麦子是不死的》刘发建

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这次是我第一次知道刘老师。读完文章,很钦佩刘老师的奋斗经历,他那句“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猛然让我清醒,对自己教学的清醒。平心而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至多算是个热爱教育的人,但对于自己的工作思考得并不多,特别是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太多时候,我的感性超过了理性,而教育,仅仅依靠热爱和激情肯定是不够的,它不能支持人远行。

感谢刘老师,我知道了平时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无法做好,而是因为自己缺乏思考,立刻开始改正,还不算晚吧?

◎《目送》龙应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着,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眼眸里又开始有泪。

父亲过世已经十多年了,我很少回老家去看他,我只常在暮色四起时想他坟头那些青青的草在风中摇曳,在夜静人阑时想我和他之间曾有过的点点滴滴。现在,他若看见我在黑暗的夜里一人彳亍独行,也只能远远地看了,近不了身;对他我也只能兀自想象他呼唤我名字的声音,迎接我归家的身影。相隔着,我看不到他在衰老,他也看不到我的成长,于是,那么多的想念,就成了压在我心头的永远的重。唉!

一直喜欢台湾作家的散文,觉得很有文学味,功利心不重,而大陆的,大多如同郭初阳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时所提到的“自由缺失”,于是一些文章就不免有些应景,太多的社会现实、责任道义,难得让人怦然心动。台湾的散文,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散文带着水气灵动,带着温馨细腻表现对挚爱与纯美的追求,都是万丈红尘中的凡心一颗,所以总能够引起我们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共鸣,容易让我们深受美与爱的陶冶,深觉“于我心有戚戚焉”。

◎《儿子教我当老师》吴俊杰

喜欢文中孩子的天真与纯善。他对父亲的建议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是给加分好,还是减分好?是不是不打总分就会好一些?

带着疑惑,课间休息和孩子们聊天,我假装无意中说起这个话题。鑫,是目前班上成绩最不好的一个,她说她还是喜欢在试卷上打加分,因为本来做对的就不对,如果打减分的话,就会让人很灰心。晓,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一个,她说她还是喜欢打减分,这样才可以对错误的地方一目了然,更加引起自己的注意。复习的时候,所有试卷归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哪种类型的题目错得较多,自己那方面的知识肯定就还要补习。旭,考试很难考出及格分数的一个,他说总分还是要计算出来的好,自己就只会做那么多,总得面对现实,分数不统计出来,并不会让自己忽略自己过差的分数。如此等等,对于分数,我想还是孩子们自己有发言权。



终于啰啰嗦嗦地说完了我家那口子的事情,嗯,现在要入梦去了,想必会有个好梦!O(∩_∩)O^^^^^^^^^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1:11 | 只看该作者
向着明亮的那方

——读《新教育》第6期

◎《教室里的课桌椅》 吴蓓

“国内教室的安排,其用意就是突出老师的作用——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他或她理所当然要比学生高出好几截。”

我倒是觉得这教室的安排不是为了凸显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国情所致,迫不得已吧。毕竟因为教师的注意力有限,教室空间、课堂时间也有限,哪还能容老师像国外那些小班制一样的进行教学呢?美国著名的教育家鲍耶尔就说过:当班级的学生数超过30个人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

想起那天我批评一上课玩东西的小家伙,他倒好,好奇地问:“老师,我的手放在桌下玩的啊,你怎么看得见?”呵呵,他不知道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课堂上的班级整体情况站在讲台上的我一目了然啊。

“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往往轻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往,只看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同学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相互学习,也是人的情感需要。”

严重赞同。所以那天的家长会上我特意跟家长谈到孩子们来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是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孩子间相处的快乐与喜悦,争吵与哭泣,我想都是他们成长路上应该遇到的。

◎《为什么学校公共生活需要学生自治》郑杰

◎《迟到的公正》 吕栋

我想这两篇文章可以结合起来阅读。郑杰校长在文中将放手让学生自治的理由阐述得淋漓尽致,而吕栋老师文中的做法我想应该算是放手让学生自治的一种实践吧。但结果呢,理论在现实中却总是会出现很多师者无法解决的状况。

◎《〈月光启蒙〉:母亲的光荣抑或悲哀》

这是看云老师评点《月光启蒙》一文的,记得这文章在《新教育》第2期的主题“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中也被评点过。课文中总结升华一段,是将原文中两段文字合并为一,放在最后,人为地显现出特别的思想境界。

教材文章的选用和编辑,我想其实也是件不容易的工作吧。

◎诵读:《吉檀迦利》泰戈尔

喜欢《吉檀迦利》,喜欢泰戈尔,喜欢冰心,喜欢“诵读”这个栏目。这期里遗憾的将泰戈尔的名字印错了噢,白璧微瑕。

◎《永不放弃你的希望》 曾奇峰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

前几天看娱乐新闻,范冰冰在谈到美丽时,她表示:“其实别人看到你漂亮,是因为你拥有一张有梦想的脸。”个人觉得这是范美女说的最有品位的一句话。

◎《星星的孩子,星星的诗》

美的诗歌,纯的心灵,多么好的一个世界啊,而本来我们的世界就该是这样的吧。

“清晨醒起,以喜扬的心,来致谢这爱的又一日。日中静息,默念爱的浓欢。晚潮退时,感谢地回家,然后在睡时祈祷。因为有被爱者在你的心中,有赞美之歌在你的唇上。”喜欢纪伯伦。喜欢因为心中有爱而活得精彩的徐添老师,向他致敬。

借用一段纪伯伦的文字表达我此时的感受:我以为“过去”不过是一段逝而不返的时间,“未来”则是一个我决不可能达到的时代。可是现在,我懂得了,眼前的一瞬间有全部的时间,包括时间中被期待的、被成就的和被证实的一切。

“爱是自己活出来的,别人看到了,别人也活出自己,这样的爱,就是彼此温暖的爱,星星的爱。”感谢你们——内心温暖敢于行动的人。

◎《存异求同,文理相通》

为执教的刘家宏老师叫好,数学老师敢于挑战语文,并且上得如此精彩,我们这语文老师就更该好好思考我们的实际教学了。如果对于课堂,我们都能如此用心,那么我们的课堂又怎能不精彩呢?

点评的李玉龙老师也是直言不讳,喜欢这种结合教学过程中每一步来点评的东东,这最让人有收益,毕竟教学之后笼统的点评总会有言不由衷的感觉。只是感觉李老师的点评应该更精彩,这个显得有点粗糙(主编老师,莫批评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哈,呵呵)。欣赏点评的最后一句“当然,也未必一定要有什么特别的结语”,有趣噢,现如今很多的教研课已经是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咯,而事实上也不一定都得“凤头”“豹尾”的,不然有时就像在演戏。

◎《原动力:学校的精神文化》 奚亚英

文章里针对学校文化建设谈得很细,而我们正在搞特色学校建设活动,于是文中的一些妙招就被我偷了。(不过,吃茴香豆的老先生说过:“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那我这拿来主义其实也不算什么哈,呵呵)

◎《学生喜欢这样的成长足迹》 张曼凌

小曼老师的这招真是好,决定了,以后也拿来用用。(又偷了一回,呵呵。)

◎《我孩子的课文》 于爱群

这文章让我想起郭初阳老师那些分析课文的文章。我们的教材里不知道有几篇文章经得起这样的剖析哦,太多的应景,太多的教条,悲哀。

◎《一个完美孩子的定义》 王书亚

肖川老师说:“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逐渐走向完美。”的确,我们都不可能遇到完美的世界,但总可以将其变得更好。这份建造的责任,在我,在你,在我们每个人的肩膀上,并且要传递给正在成长的孩子。

◎《对话录:封闭社会的开放教学》

不知何故,读完此文,心里沉甸甸的。是我们的教学错了,还是我们的现实社会错了?但如同郭初阳老师说的一样“前进一步,就是一步”,那就努力吧!

喜欢那句“认识你自己,爱你的邻居”,我想把它改为“认识你自己,爱你的朋友”用在我班上,小学一年级,我想这样也许适用些吧。

◎《生命因你而动听》

很意外地在书上看见自己的文字,从惊讶,到感激。“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必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泰戈尔语)谢谢您们,一路的引领和陪伴,生命因你而动听。

◎《成人之美》 梁卫星

现实的教育生活总让人心灵沉重,文中邹哥教育学生的做法,以及后面海老师的分析,让人莫名的难过。“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作践人的,它作践到了让我们主动去作践我们自己”,想哭。



无论生活里到来的是快乐,还是忧伤,都让我们向着明亮的那方,向着明亮的那方……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3:06 | 只看该作者
跟随你们上路

——读《新教育》第7期

早上一早起来,做完该做的家事,抓过昨天收到的《新教育》准备阅读,杂志还是装在塑料的邮寄袋里,还是贴着打印的收信地址和姓名,只是,这次,多了一句话“2010年,愿我们携手走过”,那一瞬,突然想起在成都第一次订阅这杂志时,小狐老师那低眉谦和的模样。此时,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想起《天天向上》中汪涵在评价微软公司的一句话“你们是以谦卑的心在成就一项强大的事业”,我想《新教育》背后的那些人也是一样。



首先读的是“封面”,每次都这样。居然看见了老纪的文字,昨晚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还说起蛮喜欢她的风格呢。两篇文字让人感受更多的是那段成长岁月中的伤痛和晦暗,同时,也让自己更心紧,这老师啊,忒不好当了啊!



接着读《成人之美》。这一期的内容,我一气读了两遍,因为让人要想到很多。海老师和江念痕的一段对话,“我”自己那许多的心理活动,每一处都触动人心,令人深省。

《死亡诗社》我也看过,特别难忘基廷老师带学生们去校史陈列室上课,他让大家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影像,面对那一张张经历时间流过、又永远定格于影像里一样年轻的容颜,那些容颜都曾经懵懂过,曾经憧憬过,曾经青春过,曾经鲜活过。于是我和学生们一样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死亡。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活着,也许确实应该做一些事情,我也被启蒙。但我也必须承认,因为种种,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在茫茫然中旋转,我该何去何从?我该做些什么?

让我记录下文中的那一段话:“他们只是在尽量做一个人该做的事。就好像你,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这每一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梦想,这每一个生命背后又都有一个家庭的希望。你想想,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自己的委屈而无所事事吗?这个时候,你就是由再大的委屈,也应该忍受。因为你面对的不是无生命的结合体,而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这些活泼的生命,不管社会和教育会让那个他们变成什么,但他们本身是无辜的,你只能这样想,是不是?”

明天又是周一,又是一个开始,让我再次坚定信念——我希望获得生命的意义,否则生命的长短都是空虚。



读《我们的丝路之旅》,有羡慕,更有莫名的痛。

华德福教育,第一次了解是从卢安克的故事知晓,在《新教育》里知道成都也有这样的学校,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我对朋友说;“如果我有小孩,我真想让他去这样的学校。”真的。

文中这一段丝路之旅,短短的12天,但我想在这几个孩子心里却将永远记得,他们从中学到的,了解到的,懂得的,必定比在课堂中多得多。从出发前的筹款,到沿路的观摩与感受,到结束后的记录,我想恁任何一个所谓的什么高考状元想必也极为渴望自己能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吧?

在广西当过几年老师的卢安克,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渐渐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卢安克告诉大家: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他的教育观点是:学生成绩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只能说明一个人能否适应考试。根据应试标准教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简历也是标准的,他们很难做出特殊的有创造性的事情。

想想,因为生活,因为现实,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的内心里到底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和坚定的执著?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控制占领了我们的心,我们向往着美好,我们却可能根本看不到鲜花般的未来,因为我们无法像纯粹的华德福教育人那样去做一些纯粹的事情。想想,觉得悲哀,也汗颜。



读《课堂的封闭与诗意的缺失》,读着,不禁莞尔。

于永正老师的课,我有幸现场听过,那次他上的是一堂作文课,课上最让我难忘的是于老师是那样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虽然依照年纪,孩子们早该叫他爷爷,可在课上,于老师却是蹲下身子,怀着一颗童心去和孩子对话,进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那一刻我深切地懂得了教师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友好使者,课堂上,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当这样,孩子才会“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但唐锋卢老师的点评,又让我懂得更多。对于大师,对于大师的课,我们到底该怎么去正确看待。作为一线的普通老师,也许我们有的更多是交口称赞,是顶礼膜拜,我们把他们奉上神坛,惊为天人,我们哪敢有丝毫的怀疑与否定啊!可唐老师的思考却又再次让我想起刘发建老师所说的:“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平心而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至多算有满腔热情,但理性的思考却极为不足,但教育,仅仅依靠热爱和激情肯定是不够的,它不能支持人远行。我想我应该明白自己以后该如何去做。



跟随你们上路,我知道,最美好的永远都在前面,而沿路必定芳香扑鼻。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4:05 | 只看该作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读《新教育》第8期

虽然在上期的预告里就已经得知,这第8期将会登载长篇的教育叙事。但真正拿到杂志,打开,吓一大跳,整整一本杂志,居然就只有这一篇。

扉页上的介绍文字,在上一期的封底上也有看到,但那时也就看了,而此时,再读,心不由得从震惊到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作者杨聪,我是第一次听说,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但我却真的更愿意相信他其实就是一位普通的草根人物。说实话,这年头,什么大家大师的太多,华丽的牡丹固然名贵,但我更宁愿相信,也许一线的大众更喜欢的是山谷的幽兰。

从字里行间,我知道了主人公杨老师是一普通农村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还兼任同年级的美术课。这学校应该是比镇小还略低些层次的吧,可树好像是被镇小“赶”出来的。这样的故事背景让人很亲近,因为让人感觉并不遥远。

读完了,从文字功底上来说,依照现在很多类似的书籍,这并不是很好,但却很真实,很朴实,很打动人,很能引发读者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者思考。所以,我蛮喜欢。



06 跟你说有什么用

“当学生还不愿意同你对话,不愿同你交流内心的真实想法时,尤其在接受、信任、悦纳你之前,你再怎么苦口婆心,再怎么为他着想,再怎么批评教育,都可能是劳而无功、吃力不讨好,还可能让他走向你希望的反面。”

严重赞同这话。“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样的道理吧。现在的孩子,自主独立心特别的强盛,我时常觉得“良师益友”这词语应改为“益友良师”更好,先做友,再做师,一切不是水到渠成了吗?

“我的目的是让他从交流的本身之中体会到我对他的重视和关注,让他能够感觉到,他在我眼中是值得我为他说这么多花的。”

讲很多的话,是因为重视与关注。听很多的话,也是因为重视与关注,比如小林宗作校长对待小豆豆。

“我们应该考虑到,处理孩子世界里的一些矛盾,有时候不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不便用世俗的规则去解决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虽然我们自己都曾经是孩子,都做过孩子,但很多时候,长大的我们却总是会忘记这一点。

08 怒火中烧

“如果教师没有用心花时间把‘外在的理’通过一些教育的方法和生活的细节内化为问题生的‘内在的理’,那么,问题生的‘心门’就没法被打开,教师自认为‘为他好’的种种言行,反倒让问题生毫无感觉,甚至他还可能认为是教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他坏’。”

这话让我想起一位同事,她苦口婆心的教育着犯错的学生,结果,学生一句“你不就是觉得我影响了你奖金蛮”,就让她心凉了大半截。

“我知道,退而求其次,适当地变通处理问题生的一些问题,这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死死板板的,看似严格要求,看似一视同仁,反倒无助于问题生的转化。”

教学上,我们说要懂得因材施教,教育上,就更得懂啊!

09 我就靠在桌子上休息

“习惯把学生往好处想的意愿会对问题生形成良性的正面的互动默化。心理学也表明,把学生往坏处想,常常会把问题生难得的好苗头给掐断,而把学生往好处想,也有可能把问题生的坏水渐渐蒸发掉。人性是相通的,每个人都需要的人对他展示积极向上的期待,这更是学生成长,尤其是问题生转化的另一种阳光。”

“瓦拉赫效应”说:赏识激励是使人进步、助人成功的不竭动力。世间每颗心都是积极向上的。

11 是谁输了,又是谁赢了?

“有时,我就像,当师生之间出现种种矛盾的和冲突时,问题生脸上投射着的其实就是教师自己的表情。”

大家都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尽可能的转变一下自己关注和用心的方向,不要周而复始地在一时无法改变也非我们所能改变的食物上钻牛角尖,如此的‘坚持不懈’最终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有些事,说你执迷不悔也行,说你执迷不悟也行,你喜欢哪样,呵呵。

12 亮出“尚方宝剑”

“双方在心理上一直存在着对立,有意无意的总是把对方的言行往坏处想。因此,产生误读也就是在所难免了。”

当听说可能是好学生犯错,老师想:“他怎么会这样?”(不相信)。当听说是问题生犯错,老师也会想:“他怎么又这样?”(很生气)。

“情人眼里出稀粑粑”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哈。

15 翻墙而逃

“要是他总感觉只要老师一告状,就要受妈妈的打,他就会把怨恨转嫁到老师的身上,老师就没办法教育他了。”

我曾对我班的一个问题生,采取过报喜不报忧的家校联系方式,好的表现尽量夸大的在家长面前宣扬,不好的找他单独交谈,故作愁眉苦脸状,告诉他自己糗大了,在家长面前将他表扬过分了,现在该咋办啊?结果,他立马请求我这次原谅他,再给他机会,他会改正的。后来,果然如此。有句俗语说“大人有张大脸,小人有张小脸”,也就是说哪怕是小孩子,也有自己的面子的。有时,借助“面子”下功夫也算是种办法。

18 兴师问罪

“可树外在言语和内在的心理冲突,正是我期待的。因为有冲突,才有改变的可能,有矛盾,才有前进的动力。”

所以,我想,不管哪样的老师都不愿意遇上“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问题生吧。

“班主任一旦没了自己的立场,又不敢表态,不但会陷入被动,而且还会被家长忽视和轻慢。”

班主任工作这门艺术,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噢。

22 旧“病”复发

“如果在涉及责任心和待人处事上还是缺乏原则性的一贯性,那我很可能就是在敷衍和纵容他了。”

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定是和风细雨与狂风暴雨相互间杂进行的过程。

25 老师,我要借书看

“只要是合适的好书,特别是系列性的,同样也能让学习很差的问题生看得津津有味,并培养出持久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来。有时候,其功效可能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与苦口婆心,强过规章制度的严防死守和铁面无私。”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26 他找我评理

“作为大人,发现孩子有不良嗜好时,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他们,去寻找既有的意义,又能触动兴趣的东西来代替,而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呵斥和压制。”

想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27 一张想被关注的“灵符”

“他想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期待他人的关注,以转移过剩的精力和游移不定的注意力。当这些都没法解决的时候,他内心的无聊和压抑就会累积起来,没有正当的途径可排遣,只能通过调皮捣蛋来发泄了。”

心理学理论分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并且这个和一个人的年龄是没有关系的,而且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的。同样,一个人会因为两种事情而出名,也会因为两种事情而吸引更多目光聚焦——那就是好的很和坏得很。当他发现自己既然无法在好的方面引起别人的关注,那就坏吧。一切就这样简单。

28 或喜或忧,我们都没有想到

“教师尽可以尽己所能地去‘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但是的确难以甚至是无法‘读透’他们,因为孩子的心灵世界在大人面前不是一块透明的玻璃,而是存在着多姿多彩的未可预知的领域,这才使得教育之旅充满着挑战、新奇和乐趣。当然,要是你对孩子,尤其是问题孩子不感兴趣的话,那这个过程就很容易变成枯燥、烦恼和疲乏之源。”

前面说到过的“情人眼里出稀粑粑”同样的道理。真正地喜欢,就愿意为之投入,哪怕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喜欢,就会有激情,有干劲,有动力。喜欢它,就会用心,真诚地付出,无怨无悔。

31 他也懂得“回头”

“对于问题生的某种陋习,忽视才能淡化,而重视却是强化。”

和问题生相处的秘诀,有时候和夫妻间相处时一样的吧,呵。

32 用心则用心,随意则随意

“心灵,需要心灵的耕耘和感召。”

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3 靠什么坚持

“正是因为我把可树的事情记下了,使我对他的教育更有兴趣,更有耐性。在这期间,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无论收获与否,记下之后心里的感受就大不一样了。不但觉得踏实,而且在精神上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成就感。因为将来整理出来以后,至少能让关心教育的人,特别是有过类似经历和相同感触的教师看到我这一努力的整个图景和完整过程,而不会让自己的每一次想法、做法和精力付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泡影’。并且,在这本教育随记中还可能存在着值得挖掘和研究的教育细节和问题。同时,在记录自己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自己的改变和成长,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心理历程。”

“总之,喜欢记录,并乐此不疲,就能最大限度地让教育这一繁琐繁重而没有限度的工作生发出更多的乐趣和意义来。”

教育随记是那扇打开我们的心灵通向教育生活的意义世界的门扉。当时光消失,我们还有记忆;当记忆消失,我们还有随记。呵呵。

37 藏在内心的“孤独”

“像他这样,成绩那样差,在老师和学生眼里一直有‘暴力’行为,而且品行也‘不好’,有谁会关注他是不是被大家孤立起来呢?又有多少人能真切地认识到他也是一个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呢?”

孩子全面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注、引导与培养。

38 潜在的“美景”

“它靠的是教师生命本能中的那份良心,靠的是教师对孩子不带功利的一种兴趣,靠的是教师对成长生命一视同仁的尊重——这不是能用金钱和荣誉所能换取的,也不是说如此去做的老师的师德有多高尚。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这样做的本身和过程,就能带给人快乐和精神富足,它源源不断的力量更多地来自教师内心所追寻的‘真善美’,而非外在的表扬和奖赏。”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就是为什么会把教师职业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1 造就善缘,还是埋下恶缘?

“其实,一个教师在一生中能遇见多少学生,遇见怎样的学生,这也是存在着种种的缘分,是没法回避的。可以因积极造就善缘,也可以因消极埋下恶缘。”

十年修得同船渡,缘分哪,珍惜吧。

46 尘埃暂且落定

“可树急急忙忙地跑到办公室,带着疑虑问我:‘老师,你明年会不会教这个班啊?’我笑着说:‘会的,祝你寒假快乐!’‘那好哦!’他高兴地喊起来,‘老师,那我们明年见……老师再见!’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向我招手……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那些冷冽风霜终会走向终结,我们终会看见绿叶新芽,听见泉声作响……



在杂志的封二、封三上看见“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的活动图图了,这样的活动真是羡慕死个人哦。认真欣赏,哈,终于识得一些如雷贯耳名字的真面目了。可惜,封三的图片介绍,漏掉了一张,排错了顺序,有点遗憾。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5:19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你的命!

——读《插班生林可树》

读完这篇长长的教育叙事,有种莫名的亲近。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小学老师,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字里行间我恍若看到了自己和自己那些同事平常生活的一些影子。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这词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解释落在具体的工作中,又会是些什么呢?

我看见:当可树初到新学校,杨老师询问没有按时交作业的原因时,他表情变得冷冷,好像师生间砌了一道无形的墙。杨老师的反应却是“我的口气依然平静”,并且还不断鼓励,让小组长帮助修改。可树违背诺言,依然没有上交作业,老师再次询问,他先“沉默片刻”,然后“生硬地回答”,“表情冷冷的,嘴巴紧闭,眼睛斜视着地面,那架势分明在说,你骂我好了”。杨老师的策略是平静地给出解决方案,“你自己选择”。可树再次食言,依然没有按时补交作业,他误以为杨老师向家长告状了,对老师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可树的态度让老师有些生气,但老师没有发作,老师认为“他不会无缘无故这样的,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他对可树说“你前几天答应过老师的,老师当然希望你能完成任务。不过如果真有什么原因,或者又忘记了,那也没有什么,我们从头再来。要是你感觉老师又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直接说出来,老师很愿意倾听你的想法。”老师让可树课后到办公室继续交流,当可树来到办公室,杨老师“指指一旁的椅子,让他坐下,说想好了就告诉老师”。后来误会消除,杨老师对可树说:“以后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把想法和苦恼告诉老师,这样老师才能了解自己做得对不对,你做的对不对,才好解决我们之间存在的问题。”

我看见:当可树再次没有完成作业,杨老师不仅没有冒火,大势批评指责,反而是先帮可树想了很多没有完成作业的理由,以“营造对话的氛围,使得他能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自己说出原因”。杨老师还因这事反思到“当学生不愿意同你对话,不愿同你交流内心真实想法时,尤其在接受、信任、悦纳你之前,你再怎么苦口婆心,再怎么为他着想,再怎么批评教育,都可能是劳而无功,吃力不讨好,还可能让他走向你希望的反面”。他还指点同事“只有先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影响学生。我们应该考虑到,处理孩子世界的有些矛盾,有时候是不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不便用世俗的规则去解决。”

我看见:可树再一次没有写作业,老师叫他到办公室。“他过来在我身旁一站,一声不吭”。“我感觉气氛有些不对。我也没有说话,继续等着,想让他先说。可是,他就是沉默。”后来对于老师的询问,可树回答得极其简洁,最后干脆就是“不知道”。杨老师一边问着,头脑里却不断反思着自己的教育方式,分析着可树的所思所想,最后认识到“只凭着‘慈善’似的关心和宽容是不够的”。于是杨老师“突然间‘生气’了,猛地站起来,怒气冲冲地对可树骂道”,一边骂,还一边“用食指戳着他的额头,向前推了一下”。老师的动口动手让可树意外不已。杨老师又为他分析学校老师和家长对他所付出的一切,可树听着听着,“眼泪落了下来”。但可树依然默默地僵持着,老师提出打电话让他妈妈带他回家,可树那“惯性的对抗防线节节败退”。当可树愿意表达后,老师先是“靠近可树,双手扶着他的肩膀”,然后又“指了指身边的两张椅子,我们坐下来谈吧”。知道了可树不愿意写作业的真实原因后,杨老师“又恢复了心平气和的语气”,朋友一样地告诉可树“必须做的事情并不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单单考虑自己的喜好,那可能就有意无意地影响甚至伤害别人”。可树补完作业,虽然字迹潦草,但杨老师依然肯定了他。杨老师知道“退而求其次,适当地变通处理问题生的一些问题,这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死死板板的,看似严格要求,看似一视同仁,反倒无助于问题生的转化”。

这是文中杨老师向可树追交作业的一些片段。第一次不按时交作业发生在上一周的星期四,可树先承诺在星期五完成,然后又拖到第二周的星期一,最后说是星期三,就一篇只管誊抄在作文本上的作文,老师追了近一个星期,其间与可树的交锋是几经周折。不交作业的情况,是会反复发作的,一旦发生,老师必须得次次想法解决。而且方法还得各不相同,还得因时而异。有心的老师又“好为人师”,愿意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同事,只因为他想着“为了孩子”。看看,就一个完成作业的事情,处理起来都这样的复杂而麻烦。而问题生在班级里又哪会仅仅只有不写作业这样的事情呢?肖川老师曾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可有多少人知道这追求背后的那些辛酸那些劳累啊?由此想想,这“教书育人”实在是不容易得很啊!

为了教育好可树,杨老师想尽了办法,他对可树倾注了无尽的爱,“爱,就是希望一个人好,并且愿意为他做一切能做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作为教师,平时我们也常说要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但实际地想想,那似乎太空、太高,只适合写在决心书里,或演讲稿中。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尤其是基层的一线教师,生活紧张,辛苦,忙碌。往好里说,是充实,但往实际里想,又脱不了“疲累”二字。每天的早出晚归,单调的家校两点,日复一日地循环往复,谁也不免有枯燥乏味之感。尤其是在当下,学生的渴望,家长的期盼,学校的考核,质量的要求,社会的关注,如此种种,都是不小的压力。加上过低的收入待遇,日益稀薄的尊严感,再加上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和焦灼,专业成长和发展方面的高要求,实在说,很容易造成心理的疲软,导致对职业的倦怠,对工作的厌弃。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于是我们极易妥协、气馁,极易沮丧、怨恨,极易退缩、懒散,又哪会愿意在可树这样的问题生身上多花费时间与精力呢?如同杨老师自己所说:“我知道,改变这样的问题生,无法从考试、成绩,从教师的开课、教育教学论文、评奖评优评先以及各级职称评定中看出来,而恰恰这样的‘改变’又最耗费教师的身心力量!”

于是,面对可树这样的问题学生们,“教,还是不教,这是个问题!”我们也许也可以学可树以前就读的镇小一样,想法让可树转学,这样的解决办法在教育圈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或者任由可树破罐子破摔,如文中的陈老师所说:“我已经忍无可忍了,我是没有办法了。”这样的结果对老师的影响一般来说就是在学校考核时因为可树拉了班级后腿被扣掉一些奖金。所以,看上去,选择不教,也不是不行。但文中那句“其实,一个教师在一生中能遇见多少学生,遇见怎样的学生,这也是存在着种种缘分,是没法回避的”让我的心猛然一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这种角色定位也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我们每个人对工作、生活的理解也都各不相同,因此也各有各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那么,对于问题生,我们选择怎样的方式面对?是“因积极而造就善缘,还是因消极而埋下恶缘”?

“十年修得同船渡”,大千世界里,茫茫人海中,能够相互遇到就是一种缘分,那我们又何不把这种相遇转变成一种幸福呢?就像杨老师那样,“用教师对成长生命一视同仁的尊重——这不是能用金钱和荣誉所能换来的,也并不是说如此去做的教师的师德有多高尚”,哪怕只是调侃般地说“那不是我的错,那是我的命”(朋霍费尔)。毕竟,能够遇上一位好老师,不仅是幸福着一个孩子,更是幸福着一个家庭,这种幸福会让我们的生命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同时,“这样做的本身和过程,就能带给人快乐和精神富足”,“这类教师会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这样去做,善待、关怀和帮助问题生,是他们为人为师之根本”。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沉溺于琐碎而庸常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教育生活状态疲劳而单调乏味之时,我们作为教师个体的生命状态是低迷的,低质量的。如果我们不能从作为生涯历程的教育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之感觉,那么,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就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之中一种沉重的压力与负担。这时候,我们需要不断从庸常化的教育生活中去反思、回味我们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就像杨老师这样,记录着平凡琐碎的点点滴滴,“在这期间,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无论是收获与否,记下之后心里的感受就大不一样了。不但觉得踏实,而且在精神上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成就感。总之,喜欢记录,并乐此不疲,就能最大限度地让教育这一繁琐繁重而没有限度的工作生发出更多的乐趣与意义来”,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存在的生活意义与生命质量被提升、被超越,我们的心灵通向教育生活的意义世界的门扉被轻轻打开。

当然,杨老师在与可树相处的过程中,有些教育方法也很是值得商榷,比如拿“让妈妈领回家”来作为杀手锏之类,但在这里我并不想多说,文章给予我更多的是感同身受,杨老师也说“要是(记录)能持之以恒,形成良性循环——记得更多更好,就会促使自己在实践中去做得更多更好,更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我想这就够了,我们每一名老师如都能如此不断反思,不断追问,并在反思和追问中生成新的经验和能力,促进其本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那么我们所期望的一种幸福的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就逐渐有了吧。

每个人都向往幸福生活,每个人也都不愿意拒绝自身的专业成长,幸福和成长的内涵是什么,幸福和成长从哪里来,我想,只要用心在读这个也许我们身边都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类似教育故事后,就都会明白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6:25 | 只看该作者
纪念碑

——读《新教育》第10期

◎《为什么清谈反而是在捍卫教育的尊严》郑杰

“于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清谈,讨论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和十分遥远而古老的教育本质问题,看似无用,却在捍卫着教育的尊严。”

那一瞬,想起我们那个自发的民间团体——知行社。那年春天,一群有激情,有追求,关注个人生命成长,关注精神质量提升的涪城老师聚在一起,无数次的聚会,无数次的清谈,那样的交往,摒除了物质世界的繁杂和社会人生的倾轧,心灵被梦想和激情召唤,大家的心都有了依靠,都有了归属。此时想起,那么多被茶香和酒意浸润的美好记忆,那么多在书卷和光影里穿行的美好记忆,都从时光长河里浮泛而起。跟随大家,我自己则更是努力加快步伐,懒散的心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我开始对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关注,过去感觉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学变得鲜活起来。思考改变状态,行动改变命运,我们虽然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紧紧把握今天,大家一起携手,一起上路,在知行的路上行走着,快乐着。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好久都没有再聚会了,因此,怀念不已,向往不已。

◎看板:“如果我们能像国外的高中一样,只负责教导学生达到高中毕业应有的水平,不对升学结果负责,我们老师就会轻松很多。但是,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学校还是要以升学作为最终评判标准,老师只能是戴着枷锁跳舞。”

◎《有偿家教:一个伪命题》王国均

“公立教育使用的是纳税人提供的经费,它应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正义为首要目的,甚至不以进学率和升学效益为主要目的。私立学校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遵循的是冷酷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原则。”

“那些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是以挤占、剥夺乃至牺牲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生源乃至资源为代价换来的,这是教育领域的严重不公平,也是当前教育成为众矢之的的根源所在。”

这消息和这文章,我觉得蛮有关联。

去年秋,我们省出台了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其中针对当前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诸多要求,着力制止和纠正不良风气和现象。因此,从市、区到学校也就相应做了大量工作以力求达到省上的要求。但谁都知道如今这教学成果,大多是靠时间夯出来的,至少我们这里是这样,我个人认为(毕竟那初一年级学生一天就有12节课,这上课时间已经是整整8个小时了,再加上课余写作业的时间呢,如果完全计算,我想这绝对该算是打时间仗的)。那么一旦规定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规定了不准假期补课等等,那学生的成绩该怎么巩固与提升?于是领导们都不踏实啊。

昨日,区上召开上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会,与往年只有校长参加变为各校教导主任也必须同时参加,据说会上领导就学校成绩专门花了很长时间做了详尽的剖析。听说这些,作为一普通教师,我由此开始有了更大的压力和恐惧,未来的日子里,“应试的暴风骤雨,将会来得更猛烈的吧?”如此,王国均老师文中所说的“整所学校、整个班级甚是所有学生都成了这架异化了的教育机器中以升学效益为最终而且唯一目的的一个个部件或一颗颗螺丝钉,自然成就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变成现实。

有句话说“多建一所学校,就会少一所监狱”,可看看目前那些办成准监狱水平的学校,再听听幼稚孩童们年年传唱的“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装好弹,拉好线,轰隆一下学校炸没了。”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王国均老师文末说:“能否走出有偿家教的困境的还未可知,要走的路还漫长得很。”其实,我们整个教育的困境,要走出来,那路都漫长得很。

◎《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鲁迅情缘》刘发建

刘发建老师,我是在《新教育》上认识的,他说的那句“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我一直记得,并借此常常警醒自己。

读文章,细细了解到刘老师“关注鲁迅教学”的心路历程,不由得更是被深深打动。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脱离鲁迅文本而大讲鲁迅“伟大精神”,或是抓住鲁迅作品的片言只语而大讲鲁迅“微言大义”,我们的课堂教学拿学生当工具使唤,就只为引领学生说出我们心里预设的一切,也就是刘老师文中所说的“教育往往不是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场,更多的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于是我们的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成人的体验去代替了学生的主体体验,那么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通过文本所感悟到的一切,绝对只是像贴标签一样的阅读和思考,空泛而肤浅,学生的心灵本身却没有真正沉入文本,走近作者。

钱理群先生在给刘发建老师《亲近鲁迅》一书的序言里说:刘老师的“小学鲁迅启蒙教育”是在孩子心田里播撒着鲁迅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老师的生命也同样在场,不仅成为鲁迅与孩子之间的桥梁,也同时在孩子与鲁迅的生命中获取力量,享受幸福、快乐,获得教师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课我们每天都在上,就像我们吃白米饭,每天都在吃,而且每天也必须吃,如何品出其中香醇且甜美的滋味,怎样嚼出里面内含的营养元素,这需要我们每位老师都像刘发建老师那样不断地探索、思考,并用心实践吧。

一处小小的失误:在读到那段“2009年春天,经过一番周折,我来到绍兴,一呆就是15年”时,我觉得此处的时间2009有误吧,该是1994吗?

◎《时间管理》Elizabeth Holmes[英]著  闫慧敏译

哈,很喜欢此文,我们应该在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学会科学安排合理运用自己的时间。难得在教育杂志上读到此类的文章,感谢编者的用心。

◎《慢慢地陪着你走——〈拥抱大树〉课堂实录》 执教:钱佳音

  《慢慢地知道结果——〈拥抱大树〉课堂评论》点评:杨国春(医生)

首先为这课堂评论者的身份惊异,医生,老天,是真的吗?他的职业是医生,而不是教师,或者什么教研员一类跟教育有关的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真要为这样的组合搭配拍案叫绝了。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教育以外的人士来点评课堂,真该是更有一番风味。

《拥抱大树》这课我没有上过,于是对执教的钱佳音老师的课堂切入点深深叹服。看那课文原文,我读后的教学设计只是想到通过文本体会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而已,但钱老师课中的“突破法律”、“冲突文化”、“寻根生命”的设计却要高明很多。当今社会,现代化的中国需要积极、理性而负责任的公民,呼唤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因此,我们倡导积极推进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素质,但这些“推进”和“提升”到底该如何落到实处,倒是我们该深入思考的。钱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想可以算是“润物无声”的推进公民教育一范例吧。

◎《在课堂上谈性爱的老师》 娄杨

文中说郭初阳老师已经离开了任教的学校,“他终于觉得累了:‘我的生活太单调。其实我是个能力很有限的人,为了一节课,我花费了太多太多精力,这让我没有了生活,也开始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感到恐惧。外界的期待越多,恐惧越多。”

记得有人用“革命性”三个字形容郭初阳老师的语文课堂,他被称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革命者”,说他赋予了语文课堂以学术的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启蒙,极大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品格。我曾很多次的想能做郭老师的学生,必定该是件幸福的事情。现在再读到他说“累了”的文字,心里不禁五味杂陈。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郭初阳老师的课上“性爱姿势也是可以谈谈的”,让我不禁也想起另外一位有人高度赞扬他是民间教改第一人、自由教育思想家,也有人则斥责他口出狂言的语文老师——王泽钊。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已经成了扼杀学生个性的工具,不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不让学生对传统质疑,不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才会有“雪化了一定是水”、“蜜蜂是在给人类酿蜜”的禁锢,鲁迅先生说“八十岁的儿童令人感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见到“十八岁的老翁”。郭初阳、王泽钊老师他们的课堂却能够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情,是那样五彩缤纷,让学生看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这对学生来说,对中国教育来说,何其有幸!可让人遗憾的是,这样的老师在现时的教育体制下却难以安然立足,以致郭初阳老师在谈及怎么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也说“对物质、教育生态的恐惧,让我还不打算在这个时候生孩子”。教育领域的先驱者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这该是中国现实教育的悲哀。

◎《不体贴的父亲》 李文斯登·劳奈德[美]

“习惯真是害我不浅——吹毛求疵的习惯——这就是我对你作为一名小男孩儿的‘报偿’。这不是我不爱你,而是对你的期望太高了。我以自己年龄的尺度来衡量你。”

我想,下周给家长朋友的信里,我会推荐这篇文章给他们读读。对于孩子,泰戈尔说:“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很喜欢这话,所以也就被华德福学校的教育理念“怀着崇敬接纳孩子,带着爱教育他们,护送他们迈上自由之旅”深深打动。

◎《日月仍在,风流可攀》 杨清

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跨越海峡交流、研讨,这种交流对于两地的文化、经济、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连续几年所举办的两岸四地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都曾我们打开了解台湾地区语文教学的窗口,两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具特色,两种迥然不同的课堂教学展示总是启发我们从多个视角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杨清老师的文字又让我们了解到台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的行动,杨老师那句发问“是今日台湾更‘中国’些还是今日大陆更‘中国’些”让我们不能不对我们那搞运动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反思!

◎《成人之美》 梁卫星

每一次读到这些文字,我心里总不禁沉沉的。文中所讲述的,撕开了学校教育那温情脉脉的面纱,一切都像一场热战,充满催逼与煎迫,那些美好的执着啊、梦想啊,在艰难地经历着考验。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活着,时间永在流驶,教育要依旧进行,于是教育的理想者在努力找寻前方希望的灯塔,让自己能更奋然地前行。



这期的读后感我用了《纪念碑》为题目,因为读完杂志,普希金的那首《纪念碑》就猛然在心头闪现:“我不,我绝不会死去,心活在神圣的竖琴中,它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不会消亡,只要在这个月照的世界上还有一个诗人, 我的名声就会传扬。”借此献给《新教育》杂志,献给教育世界中那些“纪念碑”式的人物和事件。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5:27:16 | 只看该作者
杯具,抑或洗具

——读《新教育》12期

拿到第12期杂志时,时光已是2010年了。回首,只感觉2009年是风花雪月的一年——因为人生风霜雨雪,理想镜花水月,所以合起来就是风花雪月,呵呵。



首先看的是《成人之美》,在温暖的冬日午后,很关心是怎样的一个大结局。读完,我必须承认,读之前所有的那明媚阳光的灿烂,积极向上的快乐,全部消失殆尽。我是一个容易沉沦于文字情绪中的人。胸口有些闷,眼神有些呆,我不知道我可以说什么,只觉有无边无际的落寞深深攫住自己的心,真的感觉寂寞,因为寂寞,哥已不在江湖(郑杰不当校长了,郭初阳也辞职了,海老师和江念痕他们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所以“不要迷恋锅(哥),锅(哥)只是个杯具传说”。有点想哭。



《老纪的写作课》是在深夜时分读的,很认真的叙述与表达,平日里常见的老纪式调侃少了许多。我知道,在老纪眼里,心里,只要面对孩子,就绝对是最认真的那一个。蛮喜欢老纪作文课的论调与做法,也从中偷学不少,眼见全县推广她这一创新,可惜却不是真正懂得老纪写作课的精髓,一些场面上的动作又哪能让孩子真正受益呢?套用一句:作文教学就是一碗“内牛满面”……少了……盛它的是杯具……多了……装它的是餐具……,呵呵。



“这里,那里”,读着4位教育漂泊者的故事,字里行间展现的全是毫无矫饰的真实,因为我自己是个不敢离开,不敢重新开始的胆小鬼,于是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之情。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就算生活只是个杯具,我也要做个上品青花瓷杯具。”



《谁言世间再无晏阳初?》,我敬佩晏阳初,我敬佩李英强。“世间有很多人用自己的一生专注地只做一件事,而且做得很彻底。这种人往往对整个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也可以看成洗具。心静了,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



想起林可树,想起那些与林可树一样的孩子们,我想千万不要出现“当我拥有洗具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没有牙齿了”的场景发生,所以让我们努力,让我们做到“野百合也该有春天”。



人生就像晨洗,一手拿着杯具,一手拿着洗具。2010,让我们都一路走好!谨祝大家新年万事如意,一切顺心!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6:37:4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2:57 , Processed in 0.1156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