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天津缺少名教师和名校长原因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0 01:3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天津缺少名教师和名校长原因的思考

——奠基工程培训随感之二

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  李卫东



来培训之前,对这个问题已有一些想法。缺少名教师和名校长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方面是教师和校长的自身条件不成熟;另一方面是教师和校长发展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关于前者,我已在《24日晚研讨活动发言》一文中涉及,现在谈谈对后者的理解。

我想,一株大树在一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枝繁叶茂是需要条件的,当条件充分具备时,这块土地上的大树就会出现,甚至不仅一株、两株,而是许多株;当条件缺乏、甚至根本不具备时,这块土地上的大树就会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因此,思考一下天津教育到底缺少哪些培育名教师和名校长应该具有的条件还是必要的。我粗略想了想,大概如下:

1.缺少持久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认准目标长久地坚持做好一件事,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只有这样才会把教育做到极致,才会在长久的教育实践中出现把教育做到极致的教师和校长。去年,天津教委提出搞“高效教学”,虽然我觉得这个提法有待商榷,但这个方向是对的,切中当前教育教学问题的要害,如果坚持研究下去,不断调整、改进,做上十年二十年,做到极致,就会成功,就会出现好的校长和教师。而我担心,做得了这么长久么。

2.缺少教育探究的自由空间。上级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过死,使得校长、教师进行教育探究的空间较小。起码对于优秀教师没有给出较大的探索空间,而越是优秀的教师越是需要较大的自由空间。

3.缺少高水平专家的理论及技术支持。我国有相当多的名师是借助了教育理论家的帮助成长起来的,这是事实。

4.缺少活跃的学术交流空间。思想的交流和人才的流动很重要。思想要流动起来,人才要流动起来(人的流动就是思想的流动,不要怕人走,而要想办法让优秀人才来,你把人才扣在这里而又不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是不行的)。江浙一带名师荟萃,什么原因?杭州有个“千课万人”活动,每年都搞,把全国各地甚至是港台及海外的专家请到杭州做课、讲座。最新的教学经验、最新的教学思想出现后,最先进行展示的地方往往是杭州,杭州教师的观念和教法想保守都难。那里的教师参加活动,多是自己掏腰包,两三百元一张的票,进去后不仅听课还要买一摞书回来。天津的老师还缺少这种劲头,为什么?因为接触新思想太少,这种交流太少,越是不接触新思想就越缺乏这种劲头。北京近几年吸引了多少外省的精英,许多特级教师不是北京培养的而是外省流入的。而在这一点上,天津相对“稳定”了多年了。请来的精英少,走出去的精英更是少。教师需要在交流中发展。两年前,天津教研室开办了“天津教研叙事群”网站,开展教研活动很活跃,但参与交流的教师仅限于天津市,外省教师无法参与,这意味着天津教师的思想无法与外省教师交流。后来,连这样的交流也停了。新的思想没有一个自由活跃的展示平台怎么行?

5.优秀人才之间缺少团队精神。现在已经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时候了,要靠团队协作,志同者要合力抱团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打出一片天地。天津应该有像“吴正宪数学团队”这样的自由独立的教育教学探究团队。

6.缺少对优秀教育经验的总结。一个人的成功有时是他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一步的结果,这样他就不是从零开始,而是高起点,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探索。这需要我们对前人的经验作总结、梳理,为教师和校长提供较高的发展基础。我们对天津老一辈优秀教师和校长的经验的总结、梳理工作,还没有达到让现在的教师感到切实有帮助的程度。许多经验自生自灭,实在可惜。2006年,我整理了我的师傅靳家彦老师近20多年来经典的语文课,出版《靳家彦经典语文课研究》一书,曾得到田本娜教授的赞许。但这样的工作,我们做得的确还很不够。另外,这种整理仅仅是出一本书、搞个发行式吗?后续的事情呢,把这些经验实际应用于教育教学,引发教师学习、思考、补充、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这个意义就远远大于出一本本的书。

7.高水平的教师和校长在数量上还明显不足。名教师和名校长的数量是由人才金字塔底座的大小决定的。我个人觉得,这个底座的数量和水平还明显不足。举例来说,许多杂志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奖者多是江浙、广东、北京等等省份的教师,天津教师的名字难得看到。

总的感觉,天津教育学术空气相对沉闷,人才观念相对陈旧,既有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还明显不足,精英人才之间缺乏合作,缺少持久的教育改革实验项目,高水平干部教师数量不足,等等。这些因素造成天津这块土地目前还不能完全具备成就名教师和名校长的条件。因此,天津应尽快实施一项“改良土壤工程”,为天津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名教师和名校长的成长创造条件。这样,“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才不会孤掌难鸣。否则,即便是“速成”出了名教师和名校长,或者从外地请来名教师和名校长,也难以让他们在这里真正发挥作用。

以上是仅是个人愚见,肯定有不正确之处,谨供大家参考。补充一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让天津教育进一步发展;如只考虑个人发展,我绝不会发表上述想法,毕竟都是得罪人的话。

                                           090425于天津耀华滨海学校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39:28 | 只看该作者
我答普鲁斯特问卷
天津  李卫东

《中国小学语文论坛》2006年7、8月合刊中,发表了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四名师答普鲁斯特问卷一文。看着四位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联想起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情景,四位名师那独特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对每一个问题的认识写在了杂志的空白处,再把这些只言片语连缀起来,也完成了一张答卷。

1.您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答: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被深刻的思想撞击;不断超越甚至颠覆自己原有认识的局限。但我觉得这些时刻自己并不是感到快乐,而是超越、顿悟,像是被佛陀点醒,快乐成了不必去计较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最理想的快乐,我觉得就是超越对快乐的需求吧。

2.您最希望拥有那种才华?

答:透彻的思维能力与较好的记忆力,因为我思考问题的最大障碍来自思维方式陈旧以及记忆能力差。

3.您目前的心境怎样?

答:嘴上说波澜不惊,但细想想,对生活还有一些期待,这些期待应该是来自于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爱;对事业还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应该来自于一个老师对语文教育多年的感情和思考。

4.您认为您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答:生养了我的女儿。除此没有成就。

5.如果您能选择的话,您希望让什么重现?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个性斑斓,盛唐时期的开明浪漫。

6.您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答:做人虚伪,随意占用、浪费他人时间。做事不负责任。做官不为百姓做事,对人说鬼话,说话不算话,拿人不当人。

7.您自己的哪个特点让您最觉得痛恨?

答:记忆力差。

8.您最珍贵的财产是什么?

答:一颗容易被真情打动的心,和曾经打动我心灵的一切经历。

9.您最奢侈的是什么?

答:祖母的爱,母亲的爱,妻女的爱,朋友的情。

10.您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答:能够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职业:考古、勘探、野外考察、摄影,等等,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去尝试这些职业,不会再做教师。

11.您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答:没有,而且我喜欢自己的身体。它在我20多岁的时候最美,每一寸肌肤都充满活力。现在我知道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尽量不损坏它。爱身体就是爱自己,就是在纪念我的父母,也是在敬畏生命和自然。

12.还在世的人中您最轻视的是谁?

答:轻视自己的人和轻视别人的人,没有自尊和不尊重别人的人。

13.您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特点?

答:侠骨柔肠、学养深厚、思想深邃。

14.您使用过得最多的单词或词语是什么?

答:还真没注意,可能是“为什么”吧。

15.您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特点?

答:善良、温柔、安静,敢爱敢恨。

16.您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答:在心灵伤痛的时候,想回到母亲的怀抱里得到片刻抚慰,但母亲早已离我远去。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母亲是真正无私地爱着你的人。

17.您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答:真诚。雪中送炭。有思想。

18.您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答:最爱的人是:家人和朋友。最爱的东西是:书、印石、月亮、花草、姿态优美的树、瞬息万变的云、晚霞、随手拾起的片片落叶,等等,触动我心灵的一切美好事物。

19.您最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答:自然老死,死时清醒(我想体验死亡过程,所以希望那个时候有意识)、没有痛苦、周围安静。但是,根据我的身体状况来看,自然老死的希望很小。我希望死前能有时间为自己安排后事。我对后事的想法是:死后不办任何仪式,只让家人通知几个朋友来看我。我不喜欢人多,我喜欢清静、安静,更不想别人为我哭;不留骨灰,如果骨灰真的需要处理,撒在地里当肥;当然也不需要墓地,我一生喜欢野生的花草,不希望死后和他们争夺土地。

20.您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答:喜欢清静、安静。清静、安静的时候可以认真地做事、自由地想事或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息。但能得到清静和安静,真的不容易。我还喜欢自由,可能是人缺什么就想要什么吧。我喜欢自由的思考,做事,散步,不喜欢受约束。所以,我不喜欢集体,只要有能够逃离集体的机会,我就会抓住,从不放过。

吃什么都觉得香,我把每一餐食物都当作上天的赐福,从没觉得什么不好吃,更不会浪费粮食,我吃过的饭碗里不会剩有一粒米。

从不失眠。

21.您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答:掉头发。逐渐对人失去信心。

22.您认为自己的哪种美德被别人过高的评估了?

答:学养。(这问题没意思。)

23.还在世的人中您最钦佩的是谁?

答:凡是优秀的人都钦佩,没有“最”钦佩。比如,真做学问有真知灼见的知识分子(不多),正直廉明为百姓做事的官员(不多),心地善良默默为社会作贡献的普通人(数以亿计),等等。

24.您最害怕的是什么?

答:和许多人一起吃饭。一吃就是一两个小时,要是喝酒时间就更长。每当遇到这种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是:逃走。记得,在南京师范大学接受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培训部组织一次会餐,一百多学员、教授和院领导在大厅里吃饭,热闹。不断有人来敬酒。我嫌乱,吃了两口就说有些不舒服,拎起外套走了。我独自悠闲地在街道上散步,那天没有月亮,是天上的星斗陪我,看看街景,想着自己关心的问题,真是惬意。觉得饿了,就到一家很干净的小餐馆里,要了一份盖浇饭,三元钱,独自安静地享用。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非要放下安静而寻求喧闹,可能是觉得高兴吧。也有没办法逃或根本不能逃的时候,我就保持沉默,别人敬酒给我,我极少回敬,别人也就不再敬我。听着套话、酒话和废话,又不得不听,看着自己的生命一分钟一秒钟毫无价值地流逝,心里就不仅仅是无奈,而是痛恨。这样吃饭,是我认为最可诅咒的事情,因为这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世界上最严重的犯罪,莫过于对生命不负责任!

还有是去开那种毫无价值的形式主义的会,一样的是浪费生命。

25.何时是您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候?

答:我不觉得快乐有那么重要。生活中,我并不看重快乐不快乐。因为,跟快乐相比,我更想要的是愉快。“快乐”太过外露,“愉快”则是内心静静地吟唱。人生本来有那么多苦难,没必要强作欢颜,不苦就是愉快了。如果这样看的话,平淡的生活中,愉快并不难寻。再有,人活着要经历的感受应该丰富多彩的,愉快,痛苦,彷徨,兴奋,震撼,忧伤,平静,等等,每一种感受都有同等的价值,我都会认真地去经历,去体验,去享用。如果一生只想得到快乐,很难,也很乏味。

但就愉快来讲,我愿意把这个题目换成“何时是您生命中觉得愉快的时候?”我的答案是:

对现在来说,觉得愉快的事情很多,说不上哪一种是最愉快。和家人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和学生在一起,和喜欢语文教学的老师在一起,和书在一起,和石头在一起……;还有自己独处,思考问题的时候,在路边散步的时候,夜晚自己在房间冥想或什么也不想让自己清静呆一会儿的时候,摆弄花草的时候,欣赏姿态优美的树的时候,做梦的时候,等等。这些时候,我会很愉快,因为可以听到心灵在静静地吟唱。独自在路边散步,舒服、平静、安静、自在,心灵则是在放松在休息,这时我就觉得自己是真的回家了。

对将来来说,“但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我老的时候,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希望自己老的时候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能吃饱饭,能跟老朋友见一见。如果还能读书,那就更好了。

26.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答:我本没有什么座右铭。明天的生活开始之前,我不希望它被任何观念引导和限制。我更不会按照别人的想法度过自己的一生。相反,我会在我的生活里积淀我的对生活的认识。所以,这是一个我不能回答的问题。但我可以把以前生活中的几个认识写下来:

安静、自由,我的神明。

人的尊严把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放弃了,没有任何人拱手送给你。

我宁可下地狱,也不愿过没有梦的生活。

我爱生活,我活在自己心里。

另外,在读书时影响过我的思想有很多,有的一直影响着我,有的一度震撼过我。但这些好像不能算座右铭。

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拥有。(王小波)

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陈寅恪)

……

我答题后的感受是:

这些问题中多数带有“最”字,这是我不喜欢的。小时候,经常被人们问起:“你们家里人,你最喜欢谁?”我觉得,怎么回答都不是我想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都喜欢的,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我想的说出来。因为我回答都喜欢的时候,提问的人还要追问:“说一个你最喜欢的。”现在想明白了,原来是题目有问题。是这个题目把我的回答带离到我的生活之外。经常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的生活就会被扭曲。我觉得,人的生活是丰富的自由的,“最”字则让人的生活变得一目了然,由立体而平面,有丰富而单调,由鲜活而静止。所以,我回答带“最”字的问题,常常是写下几个答案,觉得这样我的想法才不会被异化。尽管如此,仍然觉得所答非所问。

另外,这些答案只代表我的现在的想法,我也不会也不应该因回答了这些问题而被限制了生活的自由。回答这些问题的意义,是让我们看看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了解自己认识的深度。等过些年再一次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应该写下更为精彩的答案。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1:01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

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  李卫东

有一次,我给一个班代语文课,开始讲《望月》一课。我在写课题之前想到“望”字是个易错字,于是在黑板右边写了“亡、月、人、土”四个字,又在旁边板书了这几个字的篆体写法,告诉学生:“亡”字是“入”、“隐”二字会意,表示消失;“月”是象形;“土”表示高处、土坡;“人”是象形,是人在田中耕耘的形象;“人”与“土”二字合在一起表示人站在高处,写作“壬”。我又在黑板上写了“望”字的篆体字;左上角的“亡”字表示音字,人站在高处望月表示字意。最后我板书“望月”二字,告诉学生,汉字的每一个偏旁部首都是有内涵的。学生听得极认真,很快记住了这个子的特征。课后我想,是什么吸引学生?是这两个字的写法吗?不是。是这两个字音背后的东西,是汉字的文化,是充盈着民族智慧的中华文化的魅力。我开始感觉到,当今的课堂上只有知识与技能一个维度,其原因不是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新,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文化的底蕴。

教了十几年的语文,我一直在问自己,语文教学是在干什么?两年前我才把它归纳为十二个字: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这不是语文教学的三个部分。而是三个维度,是三重境界。发展言语,教师重在教书;加上滋养心灵,则是在育人。让学生在学习言语的过程中成人;再加上感受文化,则是在育中国人,育现代中国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现在,我看这三个小句子如仰高山一般,它把教育的目的说得如此深刻。它告诉我们,只教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教学生做人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感受现代生活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对于语文教学来讲,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一个人之所以被称为中国人,现代中国人,首先不是因为他的种族血统的因素,而是因为他正在继承和发展着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不达到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目的,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中国人,更培养不出现代中国人。教育和教学在更深的层次上讲,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的传递与重组的过程,它自然就应该具有一种传承与发展文化的使命。

要让学生感受文化的语文教学境界,一位语文教师应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平?记得有一次听我的师傅靳家彦先生讲三年级的语文课《陶罐和铁罐》。课上学生练习改编课文,之后又自己选材编写一则寓言,来说明每一个事物都存在着长处和短处。一个学生读了自己的作文,写的是梅花和雪花在争论谁更白、谁更香。学生读罢,靳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一首古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先生一边吟诵一边讲解,并建议刚才读作文的学生把这首诗当作作文的结尾。课上这样一个小小的环节,让学生一边诵读古诗,一边品味到语文的魅力,令人至今难忘。

语文教师的品格就在于“人”与“文”的融合,“人”是人性、人的情味;“文”是“文化”。要发展学生的言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又要具备真挚的情感、博大的情怀与高尚的情操;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精神,一位教师又需要具备怎样的文化底蕴啊!当今的教育真正需要的教师,既不是只会搬弄知识的教书匠,也不是各种名目的优秀教师与各种名目的骨干和带头人的桂冠,而是需要真正具有人文情怀与文化底蕴的教师。没有文化底蕴,教师只是一个人,不管他多么优秀,他还不是教师,他更不能做学校的主事。对于教育来讲,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教师创新,不可怕;教师守旧,不可怕;教师没有文化底蕴,可怕!

教师,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1:53 | 只看该作者
靳家彦老师词语教学艺术初探

天津南开实验学校  李卫东



靳家彦老师是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高超的教学艺术得到小语界专家和教师的一致赞誉。本文将以一些教学片断为例,对靳老师的词语教学艺术作简要的分析,从而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学习靳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

一、靳老师的词语教学是语文导读法“语思统一”教学思想的体现

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又要注重滋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对课文言语的诵读、分析、感受、品味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得到思维的训练、思想的启迪、精神的陶冶和人格的完善。这是靳老师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并被他概括为“语思统一”的思想。在他的词语教学中,这一教学思想十分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片断1】在《跳水》一课中教学“显然”一词

师:现在我们练习用“显然”造句。(出示小黑板: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如果没有前边一句话“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做出鬼脸,模仿人的样子,惹得大家直笑”,就绝对没有“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这一句。所以,要用“显然”造句,必须把前提条件说充分。明确吗?

生:明确。

师:我说一句话,你用“显然”来接,看前提条件充分不充分。我们学校的红领巾艺术团为外宾演出,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大胡子叔叔,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手里的苹果都忘了吃,用“显然”接——

生:显然红领巾艺术团表演得太好了。

生:他显然被红领巾艺术团的表演迷住了。

生:他显然看得着迷了。

生:他显然没有看过这么好的节目。

师:为什么你们接得这么好?

生:前提条件充分。

师:如果我不把前提条件说充分,你能接吗?再说一句。今天早上看院子里都是水,显然——

生:显然昨天下雨了。

生:显然雪化了。

生:显然下水道坏了。

生:显然有人泼水了。

生:显然发水灾了。

师:为什么这个接得这么不好?

生:前提条件不充分。

师:我换一换。昨天晚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今天早上院子里、街道上、房顶上到处都是湿的,显然——

生:显然昨天下雨了。

师:知道怎么写前提条件了吗?你说一个前提条件,我来接,好不好?

生:十月一日,我们的校园里又是笑声,又是歌声。请靳教师接——

师:显然你们是开庆“十一”大会。

生:考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一蹦三尺高。请靳老师接——

师:显然得了双百。

在片断1中,教师让学生用“显然”一词造句。先是说:“我们学校的红领巾艺术团为外宾演出,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大胡子叔叔,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手里的苹果都忘了吃。”让学生用上“显然”一词来接后半句,这实际上是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确定产生这个现象的直接原因。然后教师说了第二句:“今天早上看到院子里都是水。”再让学生来接,学生接得五花八门。学生认识到,第一句话说的不严谨,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对应起来。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前提条件,教师来接后半句。在三个环节的教学中,学生理解了“显然”一词所揭示的前后句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学会了运用“显然”一词造句。看上去是造句练习,实际上还是一次严格的思维训练。而一向被人认为很枯燥的思维训练,在靳老师的课堂上被设计得这样生动有趣,那抽象的词语含义被展现得这样明白显豁。这一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显示了深厚的教学功力。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变得越来越严谨的。

二、靳老师的词语教学是本色语文的经典案例

语文教学的效果要体现综合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更多的是要在语文实践中去落实。语文教学应该始终保持自身的本色,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语学习,时刻都在促进学生言语水平的提高。靳老师的词语教学亦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上面出示的每一个教学片段,都记录了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对词语进行细致的咀嚼、品味的过程。学生是在这个过程中,从词素的分与合中、从词语所揭示的句与句的关系中、从词语所包含的形象和情味中去学习词语、学习语文。

【片断2】在《一定要争气》一课中教学“再三请求”和“勉强同意”两个词语

生:(齐读课文)校长让他退学或降级,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再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师:什么是“再三请求”?

生:就是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请求。

师:对,校长最后是怎么同意的?

生:是勉强同意。

师:经他再三请求,校长才勉强同意。(板书:才)。这个“才”当什么讲?

生:这个“才”当只好,只得讲。

师:那么“再三请求”和“勉强同意”,理解了吗?

生:(齐)理解了。

师:不一定。我想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表演一下,一位当校长,一位当童第周。童第周再三请求,校长才勉强同意。(指定生1演童第周,生2演校长,学生开始表演。)

生1:(高兴地)校长让我再上一个学期吧!

生2:(微笑着)行。

(师生大笑。)

师:这就行啦!你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童第周怎么请求?

生:(再次读课文,体会。)

生:(齐)再三请求。

师:校长呢?

生:(齐)勉强同意。

师:这位“童第周”求了几次?才一次。“校长”勉强吗?我看还挺痛快。(生大笑)看来还是没有理解深刻。再来。

生1:校长求求你,你就让我再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吧!

生2:不行!

生1:校长,求求你,再让我试读一个学期吧!

生2:不行!

师:(插话)你这校长就会说俩字呀!“不行”。你得说点儿别的,跟他讲讲道理。校长要是都像你这样不就麻烦了吗!(生大笑)再来。

生1:校长,求求你,让我再试读一个学期吧!

生2:第一个学期考试成绩才45分,不能上学!

生1:校长求求你,就让我再读一个学期,我一定好好上学!

生2:你的基础也太差了,还是不行!

生1:校长求求你,就让我上学吧,我保证下次考试能考出好成绩。

生2:(沉思了一会儿)行吧,就让你再试读一个学期吧。学校这样做已经破例了。不过你今后可一定要努力,把成绩提高上去,我才能让你继续在这里上学。

生1:好吧!

师:(插话)你到不客气啦!(生大笑)你得跟校长说什么?

生1:谢谢校长,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您就看我的行动吧!

师:他们表演得非常好!(师生鼓掌)这样你们就理解了什么是“再三请求”,什么是“勉强同意”。咱们再把这一段读一下。(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靳老师尤其强调要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以片断2为例,靳老师让学生表演一个片断:童第周向校长再三请求让他再试读一个学期,校长看到童第周的诚意而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再三请求”和“勉强同意”两个词语的字面意思是一看就可以明了的,为什么还要表演呢?首先是让学生感受一下童第周的“再三请求”和校长的“勉强同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的形象;二是让学生体会童第周渴望继续学习的心情是多么强烈,体会校长是怎样不得不改变原来的决定,从而感受到这两个词语在这里所包含的情味。当学生第一次表演不到位时,靳老师不是告诉学生应如何表演,而是让学生回到文中,从词语本身的意思上去揣摩、思考、想象。学生表演的成功,首先是对课文、对词语的意思有所领悟的结果。对言语的关注不仅没有使课堂变得枯燥和单调,反而是词语的意思、形象、意境、情感充实了课堂。学生将词语的意思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深深地印入心里。学生在创造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笑声中体会词语的丰富情味!语文课由此变得丰富和深刻,本色鲜明,味道浓厚。

三、注重内化、启迪创造是靳老师词语教学的重要策略

靳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真正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就要注重内化。“所谓内化,就是人从外部环境所获取的各种影响,与自身的情感、学识、阅历、意志品质合为一体,成为自身新的素质的发展过程。”(李蝶兰著《靳家彦与语文导读法》p23。)内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内化的具体策略就是启迪创造。不论是讲授、是讨论、是演示,都要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去思考、去迁移、去想象。

【片断3】在《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中教学“郁郁葱葱”等词语

师:请大家按照课文的描写,用彩笔把小村庄怎么“美丽”画出来。

(学生在纸上画河坡上的小村庄,教师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老师要求学生边“画”边“话”,即读、说、交流。)

师:(指着黑板上的板画问学生)村前的小河里为什么要画上小鱼、小虾、沙石、水草?

生:用这些表现河水的“清澈”。

师:这就是想象、创造,同学们真聪明,画得这么好。(板书:清澈,教学这个词,并练习词语搭配)

生:村后的山坡上,我画了又茂密又苍翠的树林,课文写的“郁郁葱葱”就是这个意思。

师:理解得很好。读书,不仅要感受,还要深入地理解。(教学“郁郁葱葱”)

生:我们为了表现出空气的清新,不但画了蓝天、白云、红日和飞鸟,还画了地上的绿草、红花、蜜蜂、蝴蝶,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空气的清新,不然空气怎么画呀?

师:读书也要有创造的思维,这样的美景人人欣赏。(比较“清澈”与“清新”,指导学生练习词语搭配)

生:我还画了田里的庄稼,长得很茂盛。

(黑板上,学生画出一幅美妙的图画。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体会意境,对照图画背诵课文。)

生:(背诵)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好像一道巨大的屏障。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庄稼长得很好。

在片断3中,“郁郁葱葱”“清澈”“清新”等词语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靳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创作风景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郁郁葱葱的树林、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以及很好的庄稼展现在黑板上。画清新的空气是几个内容中最有挑战性的。正因为如此,它也最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点子从他们稚嫩的心灵中涌出来。抽象的词语在学生创造的画面中被赋予了形象和色彩,这些词语随着学生自己创造的形象一起活跃在学生的心里,内化为学生言语知识的一部分。课堂上,灵感与灵感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启迪,展示着学生的创造潜能。抽象的词义,具体的形象,创生的画面,朗朗的书声,巧妙的引导,丰富的灵感,这一切交织在一起,让课堂这本来不大的时空充满了张力!

四、活用、创新与整合是靳老师词语教学方法的显著特征

靳老师的词语教学方法多样,这从我们收集到的数十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例如:词素分释法、直观法、演示法、表演法、举例法、造句法、比较法、图示法,等等。而对方法的活用、创新与整合是靳老师词语教学方法的显著特征。

【片断4】在《伟大的友谊》一课中教学“各抒己见”一词

师:(板书:各抒己见)这个词语我们没有学过。大家读一下。

生:(齐读)各抒己见。

师:“抒”当什么讲?

生:表达,抒发。

师:“己”呢?

生:自己。

师:“见”呢?

生:意见。

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生: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你说的这个“个人”可能是“一个人”的意思,(板书:个人)还可能是“各个人”的意思,(板书:各人)你说的“个人”是哪个意思?

生:是“一个人”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这个“各”字是什么意思。

生:(默读课文,思考后)这个“各”字在这里表示每个人、各个人。“各抒己见”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每个人、各个人都表达自己的意见。

师:对了。每个人、各个人都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叫什么?

生:(齐)各抒己见。

活用就是对已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分释词素然后再合并解词,是词语教学常用的解释词义的方法之一。在“各抒己见”一词的教学中,靳老师根据“各”这个词素容易被学生草率地理解为“一个人”的具体情况,巧妙地漏掉了对“各”这个词素的解释,从学生对整个词语并不准确的解释中寻找到切入点,使学生理解了“各抒己见”的意思,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常见的方法,更是灵活地运用。只一个巧妙的变序,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看似平易的变序处理,饱含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为了满足词语教学的需要,靳老师常常在教学的方法上有所创新。片断1中造句练习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片断2中在表演中品味词语、体会感情,片断3中让学生在创造画面的过程中理解词义,都是对词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无论是已有的方法,还是创新的方法,在靳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总是被融入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有时我们很难从中找出词语教学的痕迹,有时我们很难将词语教学从他的阅读教学全过程中截取出来。例如,我们把片断1、片断2和片断3单纯归为词语教学已经是不准确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欣赏靳老师更为精彩的词语教学,也只能从他的阅读教学全过程中去寻找。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全过程的整合,是靳老师词语教学方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五、朴实中见得精致、生动中不失严谨是靳老师词语教学艺术的主要风格

欣赏中国画讲究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用这种方法来欣赏靳老师的词语教学,更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这里的“远观”是指从整体去欣赏,这里的“近观”是指从细节去品味。靳老师的课堂教学整体上大气质朴、生动活泼,而细节又显得精致严谨,经得起推敲和玩味。

例如,在“显然”一词的教学中,靳老师抓住造句的难点在把前提条件说充分这一点展开教学,一下子就抓住了痛处,显示了深厚的功力。整个训练过程环环相扣,教师从中做细致巧妙的引导,步步落实,有条不紊。细细品味起来,能让我们有很多收获。在片断4中,教师将学生对几个词语的理解有机地组织在生动活泼的风景画创作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扎扎实实地完成了词语的学习,完成了对课文言语的感受和积累。靳老师这种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其他教学片断中亦有明显的体现。

总之,靳老师的词语教学是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缩影。管中难窥全豹。但是仅此一点,也足以让我们对如何改进和提高语文教学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2:30 | 只看该作者
一生挚爱是语文

——聆听靳家彦先生谈语文教育

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  李卫东

我跟随靳家彦先生学习语文教学艺术已经十余年了。在靳先生的家中,在外出讲学的间隙,我常常聆听到靳先生对语文和语文教育的感受。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让我受益无穷。

语文教育是靳先生一生的挚爱。对语文,对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靳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现以问答体选录靳先生的对我的一些教诲:

李卫东:您是怎么爱上语文的?又是怎么打下深厚的语文功底的?

靳先生:要说爱上语文,就跟家学渊源有关了。我的父亲是一名书法家。四岁时,父亲就教我读古诗文、习毛笔字。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家姐弟三人就已经坐在院子里朗朗读书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童年时就烂熟于胸。我的伯父饱读诗书又去德国、美国留学,家中有大量藏书。我没事就跑到伯父的书房里去看书,有时读得如醉如痴。《论语》《老子》《诗经》《左传》《三国志》等大量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语文功底。

读师范时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我每天都吃不饱肚子。但我却把读书当作唯一的精神支柱,用读书来忘记饥饿。学校图书馆里有恨多藏书,我在三年时间里几乎读完了图书馆里有价值的藏书。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书都是在这段时间里读的。我认为,少年时代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对读过的书记忆深刻,儿时读一些名著可以滋养人的一生。我现在拥有的文化素养,基本上得益于少年时代饥不择食般的苦读。

李卫东:您是怎么走上教师这一行的?

靳先生:记得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有一位教我们语文的女老师,是从辅仁大学家政系毕业的,叫张凤女。每个周末,她总是带我们到他家去排话剧,内容大多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故事。我很喜欢她,不知不觉地,就把她当作我的楷模了。

就在我三年级那年冬天,父亲病故了,我才9岁。母亲望着我们挨肩的姐弟三人,哭干了眼泪。就在我幼小的心比冰还冷的时候,张老师来到了我的家里。她对母亲说:“天无绝人之路。把三个孩子养大,让他们成才,我会尽最大力量帮助你们。”良言一句三冬暖,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簌簌地落下来。从那以后,不论酷暑严寒,不管大事小情,她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嘘寒问暖,经济上多次接济。记得那时家里太穷了,买不起雨伞和胶鞋,下雨天我就冒雨去上学。她看见我被大雨淋得湿透,心疼地把我领到办公室,拿出旧运动服给我换上,我立时就不冷了。她还从家里拿来伞和雨鞋送给我。从此,再遇到下雨天我就不挨雨淋了。就这样,直至我被保送上了天津一中,还在用那把伞。这种真挚的爱生之情,让我幼小的心灵许下一个愿;长大,做她那样的好老师!

小学毕业后,我被保送天津一中、天津师范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就踏上了教书这一行。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对穷学生格外厚爱,奉上一片真挚的师情。不图回报,不为什么,我知道穷人的孩子多需要关爱。

李卫东:在您的教师生涯中,对您的影响最深的人是谁?

靳先生: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是王企贤先生。三十多年前,正是“文革”那颠倒黑白的年代,一些丑类肆意诬蔑、陷害广大教师,一时间黑云压顶、是非混淆。正是在这令人迷茫的时刻,我的恩师——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王企贤先生来到天津,来到我的身边。他不但听了我的课,还欣然应允我拜师学艺。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位德高业精的师傅,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幸事。那时我每月工资37元,坐火车去北京请教,慢车票价2.4元,快车票价2.9元,一趟来回就是五六元,我拿不起,先生就负担我的车费,让我一两个月去北京一次。先生管吃管住,我跟他睡一张床。他给我细细地讲解中国的教育发展,从清末、民国、解放区、国统区,一直到“文革”,讲教学的发展,教材的变化。先生对我要求极为严格,从师德到教艺,从备课到上课,从读书到科研,从热爱学生到深入学生心灵,他都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就以钻研教材为例,他常以“一词未解烟受难,半句不通茶遭瘟”的苦学苦钻精神要求我做到:字求其训,句求其旨,言出有据,烂熟于胸。对学生的了解,他更强调不但要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更要做到心中有每一位学生。正是从先生那里,我懂得了:当一名语文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的才是技术技巧。

记得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去北京他的家中请教教学问题,他深情地对我说起,他本是河北农村一名贫苦的农家子弟。1927年10月从保定第二师范毕业,只身到北京谋求一个小学教师的职位。历尽人间沧桑,却坚守为师之道。恩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堪称教师楷模。从他做教师起,直至2003年以97岁高龄辞世,从事小学教育整整75年!仅此一点,足以让我高山仰止。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多年,担任校长十几年,先后在天津师大二附小、天津南开小学的教师、副校长、校长等岗位上工作,但始终没离开我钟爱的语文教学。在我做小学语文教师的过程中,有多次机会调到中学或其它行业去:南开中学、南开教育局以及一家报社都要过我,我从没动摇。有一次参加一个中学教师培训班,结业后所有人都分到了中学,只有我一人打报告,坚决要求回小学去。要说那时候小学跟中学比,不仅工资低,而且当时很重要的一项待遇“口粮标准”都要低一些。因为我认识到小学是小孩子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每当我和孩子们在一起读书,我就感到活力焕发。即使后来我当了小学校长,仍然坚持上课、听课。这一切,不能不说是王企贤先生对我的影响。

李卫东:您是怎样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哪些独到的见解?

靳先生: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在儿童学习掌握语文的过程中造就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我在“导读式教学”中提出了“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同,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语思统一”是指把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把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品质。语思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口书并重”是指学生的口头言语能力和书面言语能力协调发展、相应提高。“内外相通”是指把语文教育看作一个系统工程,让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语文生活相互沟通、配合,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以读为本”是说要继承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坚持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以读书为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六个要素。

李卫东:您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靳先生:站在讲台上,我感受最深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在你的面前是50个鲜活的生命。哪怕他们只有六、七岁,哪怕他们还拖着鼻涕,哪怕他们字写得扭扭曲曲,哪怕他们考试只得了十来分,但作为人类的一代,他们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在他们背后,是50万年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在他们前面,是无限广阔的未来社会。他们有着独特的不完全为我们所了解的世界——儿童的世界。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不能不时时警醒。我主张教师应该心里时时装着学生,装着学生每天的生活,他们什么时候喜,什么时候怒,什么时候恼,什么时候悲,什么时候得意忘形,什么时候厌烦,什么时候敢怒不敢言……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不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像熟悉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那样熟悉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怎么教育学生,怎么教好语文课?

我们过去教语文,常常从“术”的方面入手,怎么教字词句篇,怎么教语修逻文,心里想的是教学流程,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我觉得这样做就缺失了教学的灵气,教学的本真。我上课心里有路数,但全力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皱眉,都是他们心声的反映。我就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因势利导,把孩子作为人的灵气、灵感向开掘金矿一样地把它开掘出来。这很难。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要改变的是人的素养。我们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部去改变他们,我们只有用语言来影响他们,用行动来熏陶他们,用活动来培养他们。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会有一个大的甚至是质的改变。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

李卫东:您是怎么看待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的?

靳先生:有的老师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理解为两个部分,课堂上前半部分解决工具性问题,后半部分解决人文性问题,这是错误的。打个比方,你伸出手来,这只手的手心和手背就代表工具性和人文性。只要是手,就有手心和手背。就像一张纸总有正面反面,哪怕把这张纸揭开,成了两张纸,它又有新的正面反面。这是什么意思?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两者的结合,也不是缝合,更不是捆绑,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统一的,是无法分开的。

李卫东:您怎么看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靳先生:上课之前,我也要备课,要做到对教学内容心中有数,要思考教学环节步骤,要对学生情况烂熟于胸。讲哪篇课文自己必须先背下来,备课就包括“背”课。到现在,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课本的所有课文我都能背下来,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了一个字,我都能听出来。但我上课时不会只想着我的教学设计,我上课时全力以赴对待的是学生情感的变化。比如,有一次课上,当一位女孩子说全班都排斥她,眼泪哗哗流下来的时候,我不是想我怎样教育她、引导她,而是想她为什么哭。我一边跟她交谈,一边脑子飞速地旋转:“我要不要将这个问题引向深入?”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全班对她的看法,所以我试探着一点一点靠近,“你问过同学吗?”“同学们听到她的心声了吗?”“她说得对吗?”引起大家一起来谈一谈对她的看法,消除她的心理障碍和孤独感。我的语言也很调侃,当学生说同学们给她起外号是因为她胖、喜欢她时,我说:“心胸要宽广,做个阳光女孩。你们说我胖,胖又怎么了,你们还胖不了呢!”经过真诚对话,这个女孩卸下了“包袱”:“听了同学的话,我的心也快乐起来,不像以前那么孤单,被阴影笼罩了。现在,我的心里洒满了阳光!”这就不是预设出来的,而是师生共创、共享的一段独特的生命历程。

我上课除了必须要用的教具外,不带任何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没有“羁绊”,能够与学生心相印、情相通。小学课堂上涉及的那点知识并不高深,难的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知识让学生愉快地掌握。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选择一条让学生学起来既有兴趣、掌握起来又牢靠的路。我决不会以教案为牵引我和学生的“蓝本”,唯一引导教学进程的是课堂上鲜活的生命。教师不是为了完成教案,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落脚点就在学生的发展上。我们是人,人和“物”的东西都要为人服务,而不是相反。

李卫东:您怎样看待作文教学和生活的关系?

靳先生:我想作文教学本身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异化。不是你课堂上教一套东西,生活上又是另一套东西。比如写书信,我们过去常常看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写书信,而在生活中要是给亲友写一封信却写不成、寄不出、收不到。这样的课堂教学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我们要用新理念指导作文教学的改革。我曾经借班上五年级的书信写作课,内容是给学校提意见和建议。我先让学生调查、收集素材,与同学和教室后边听课的校长、教师广泛交谈,之后在班上汇报:自己认为学校那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满意,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提出建议。30分钟学生写完后,我发给每位学生一个信封,指导学生书写信封。信封的邮政编码如何写,收信人的地址如何书写清楚,收信人的姓名、职务、关系等如何写得正确,寄信人的地址、邮编如何书写,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非常需要的实际本领。写好后装上信,封上口,贴上邮票,寄出去,有收信人给本次作文打分:书信和信封格式正确、内容清楚的,给80分;如果提的意见学校采纳了,说明有创见,给100分;对学校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建议,再给20分的加分。后来学校反馈给我的信息是,学生寄出的信都收到了。你说这是语文教学还是学生生活?

李卫东:您觉得文化底蕴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意味着什么?

靳先生: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教师要有文化,这个文化不是知识,不是学历,而是一种文化积淀。教师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教学,而不从“学”的方面去积淀自己,是舍本逐末。你要教学生读,你首先要会读、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你要教学生写,你首先要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你要教学生说,你首先要勤说、善说,有高超的口语表达才能;你要教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你首先要是一个大写的人。因为教语文说到底是教做人。语文课堂要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语文课堂要有书卷气,要有翰墨香,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社会行为。

李卫东:在您心目中,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靳先生: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所有这些,才能构成一位语文教师的神韵。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如此。

李卫东:您想对今天的青年教师说点什么?

靳先生:首先是要戒浮躁,把功夫用在实处,而不要做虚功。二是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书,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化底蕴。

2006年4月3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3:26 | 只看该作者
引导阅读 诱发感悟 指导练习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  李卫东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于2002年9月提出了“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以下简称“感悟式教学”)的理论。该理论由语文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操作等多个层面构成。在操作层面里涉及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及其变式、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经典课例等丰富的内容。

在感悟式教学的操作体系中,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是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策略。本文将对此作简要介绍。

一、感悟式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及其分解

1.引导语文实践活动是基本的教学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的含义是什么?概言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曰,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杨再隋著《深入研究阅读教学过程》,载《小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期。)阅读教学为何效率不高,就是因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太少,学生内心的感受太少,训练不扎实,把本来应由学生做的事由教师承包下来,并且超越课文言语、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讲得太多、太深、太玄,毫无实际价值。其实,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对课文优秀言语的内化都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因此,感悟式教学把“引导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的教学策略。

2.三个主要教学策略

作为感悟式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引导语文实践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为了在阅读教学领域中中更好地实施这项教学策略,我们将它分解为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三个主要教学策略。

引导阅读策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以读为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诱发感悟策略: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多方设法促使学生用全部心智去感悟语文学习的过程。

指导练习策略: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有目的、有要求、有效果的语文练习。“指导”是教师的事,“练习”是学生的事,合起来是“指导练习”,也就是语文训练。

在教学中,这三个主要教学策略的实施具有整体性。首先,引导阅读策略、诱发感悟策略和指导练习策略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三个策略中的每一个策略都是作为基本策略中的一个侧面存在。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引导语文实践活动这一基本策略。其次,在三个策略中教与学是一个整体。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本来就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极端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将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引导、诱发、指导强调了教师在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阅读、感悟、练习强调了学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二者互动,构成了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

3.关于实施指导练习策略

指导练习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孔子要求学生“学而时习之”。夸美纽斯则明确指出:“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划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的听、读、重读、抄写,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指导练习的最大功能就是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投入读写听说的各项实践中,促使知识迁移,形成必要的语文技能和熟练的语文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实施指导练习策略。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曾经在片面强调“工具性”的情况下,将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训练成了语文课中的全部内容;如今,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淡化语文训练,语文课上,教师不敢向学生提出要求,放任自流,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这是两个极端,这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感悟式教学认为,语文课上,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练习;但同时应强调,语文教学中还包括更丰富的内容,“指导练习”只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和任务之一。

二、主要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

下面举一个课例,来说明感悟式教学的三个主要教学策略在阅读课上的具体应用。这个课例是笔者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的片断。

【课例】

《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这样写的:“这么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这段话写得非常美。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这一段话,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先让学生熟读这段话。我把这一段话用投影片出示,让学生在两三分钟里把它读熟。熟练地读课文是阅读的基本功,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学生练习。

学生把课文读熟了,进行第二步。我问学生:“这样读,你们能看到北大荒的草塘吗?”学生说:“看不见。”“那应该怎么读呢?听老师读。老师读的时候,同学们好像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来到北大荒的草塘里,听着老师读,一边听一边想象。”这个时候我范读课文:“这么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学生有可能看到有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想象需要我们去引导。这个时候我说:“你想象你的前、后、左、右,全是芦苇和蒲草。往远处看,一眼望不到边。”经过这样具体的引导,学生的想象一下子就展开了。我再读第二句:“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然后问学生:“看见浪花了吗?”学生说:“看见了。”“这浪花实际上是什么呢?” 学生说:“实际上是芦苇和蒲草。”这里并没有讲解,而是通过读、通过感受使学生看到了课文里的情景,理解了课文的言语,所以学生能说出来浪花实际上是芦苇和蒲草。最后我读第三句。读完了说:“如果你能看到这草塘你就点点头。”绝大部分学生都点了头。

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展开第三个步骤。我说:“刚才是谁把你领到草塘去的?”学生说:“是老师。”还有的学生说:“不对,是作者。”还有的学生说:“不对,是我们自己。”最后一个学生说得好,他们能看到草堂主要是因为他们能用心去想象、去感受。这个时候我说:“我不再领你,你能不能自己去看一看?”教师的语言是形象化的,这实际上是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想象。学生很有兴趣,他们说:“行。”然后就自己读,自己想象。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你读一句就想一想,然后再往下读。为什么呢?因为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常常是只注意了读而忘记了想象,从头一直读到尾。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象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教师要告诉学生你要读一句想一想再往下读。学生因为有了刚才听老师读他自己去想象的这样一种体验,现在让他自己去想象,这个坡就比较缓,他经过努力一下子能够上来。当我问学生:“你能不能看到?”绝大部分学生都说能看得到。

第四步是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去品味课文言语的滋味,方法是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比如说用两个字来概括草塘的特点,一个是大,一个是美。学生一下子就概括出来了,因为他有了自己的感受。大到什么程度、美到什么程度呢?有的学生说:“大到像大海中一样。”这是学生的感受。还有的学生说:“大到像置身于大海中。”有的同学注意到了“置身于……中”这个词语,说明这个大海不是在他的眼前,而是在他的周围,这种感受是很独特的。“欢笑着,翻滚着”这个词语本来应该是形容小孩子欢笑着,在这里形容草塘中的野草,这写出了芦苇和蒲草欢快活泼的美。学生在读中品味出来、感悟出来,并且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读出来。近处和远处野草的颜色也不一样,学生也能感受到。这时学生对课文言语的理解和感悟已经达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读出形象,能够读出意境,能够进入到情境中去,还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到课文言语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这个时候是交融在一起的。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第五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学生的朗读也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读课文。例如,我在范读第三句中“近处的……”、“远处的……”、“再远的……”这三个分句时是由重读转向轻读,表现草塘里颜色变化的美。后来有一个学生竟然在读这三个分句时由轻读转向重读,跟我的读法正好相反。这说明学生是在用自己的感受去表达,他们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是有创造的。我还让三位同学一组,每人读一句。学生们热情很高。

这时进行第六步。有三位学生站起来了。我出示一个投影片,说:“你们看着这个来读。”学生一看,投影片上并不是整段的文字,而是这三句话的开头部分,后面是三条横线。学生很顺利地读下来,感情充沛。这就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都要求读。我又把这个片子撤下来,屏幕上什么也没有了。我问:“谁还能读?”还有很多学生举手。我说:“你们一起读吧。”在没有提示又不让看书的情况下,全班学生把这段课文完整地流畅地背诵下来。我问学生:“我没有让你们背诵,为什么你能够背下来?”这里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程之外去反观自己的学习生活,去发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之美,去反思自己的学习特点,从中去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不同的,教会学生学习的实质给他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从自己也从别人的学习过程中去感受和领悟,去发现、反思和总结,从而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也了解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过思考,学生说:“第一,因为我们读熟了;第二呢,因为我们深刻地理解了。”我说:“怎么样的深刻理解?”他们说:“是用心去感受,我们发现了草塘之美,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我说:“对,读熟了背下来,你只能背几天,记几天,以后还会忘的;而用心去感受课文,你就能够终身不忘。感受到的东西,不是说忘掉就能忘掉的。”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并不能说某一个环节是引导阅读,某一个环节是诱发学生感悟,某一个环节是指导练习,引导阅读、诱发感悟、指导练习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学生是在学习,也是在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课文言语,享受这美好的语文生活。他们既是在享受今生,也是在创造今生,同时也为他将来的学习做好了语文的准备。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感悟式教学的价值观,给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在美好的学习生活中学习、生活和发展。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4:18 | 只看该作者
新的理念 新的探索

——评李卫东老师执教《可爱的草塘》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沈玖



李卫东老师执教的《可爱的草塘》,是一堂很有价值的语文教学研究课。其突出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新、实、活、美。“新”就是教学的理念新,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实”就是读书实践的落实,语文训练的落实;“活”就是教师的引导深入了学生的心灵之中,激活了学生思维,激活了学生情感;“美”指的是教学活动的意境美。

一、尊重学生  引导自主实践

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李老师执教的《可爱的草塘》一课,体现的是新的语文教学观。我们认为,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在李老师的课上体现得很充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在李老师的课上,教师一直在引导,学生始终在读书。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和提问,而是把课堂上最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这堂课的多数时间是学生在读课文。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法练习朗读,用自己的心智去理解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疑是学之始。李老师在开讲伊始就从审题设置悬念入手,让学生针对课题提出想要探求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什么是草塘”,“草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草塘可爱”,“为什么说用‘可爱’来形容草塘而不用‘美丽’来形容”,等等。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对从未接触过的草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的欲望,整体感知课文的时机也随之成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理念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规,在李老师的开课艺术中得到了巧妙的融合。李老师的引导不是那种“赶羊入圈”式的引导,而是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顺水推舟。”这就比让学生直接初读课文的做法要好得多。在随后的教学中,李老师不是撇开学生的问题去教学,而是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探究问题。在学生联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时,教师考虑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求学生“用你认为最好的办法,练习朗读你觉得最难读好的那一段”。这就尊重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因学而教,因学而导,使教和学真正地融为一体。

二、扎扎实实  落实语文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读读书就行了,而是要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能力的途径很多,在教学中进行扎实的训练是重要途径之一。李老师在《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中,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安排了几项语文训练,并将这些训练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例如,初读课文时,学生想在短时间内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老师抓住时机向学生提示练习的方法:“一要精神集中,眼到、口到、心到;二要在容易出现问题的句、段上下功夫,反复练习。”学生按要求练读,效果果然很好。在理清课文条理这一环节中,教师告诉学生用浏览的方法读课文,并具体指导浏览的方法。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更是融入了熟读课文的训练,边读边想象的训练,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训练,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和背诵课文的训练。这些训练与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巧妙结合,互相促进,步步扎实,步步落实。

三、引导感悟  激活学生心灵

课堂教学的局面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体生命的活力。李老师在《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全身心的感受与领悟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使阅读教学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学生在初读过程中,发现并实践了自己领悟到的朗读方法,自信地参与到读书实践中去。李老师不失时机地将学生引导到读懂课文、促进内化的阅读实践中去。如何读懂,李老师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课文语言文字的内涵。李老师首先让学生重点感悟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当学生把这一段读到滚瓜烂熟以后,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草塘美景之中,并教给学生想象课文内容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李老师精彩的示范,学生自主地阅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读懂课文本来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深入交流、充分展示个体生命活力的感悟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从各自的认识基础、思维取向,情感色彩表现出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再加上老师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去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草塘大到什么程度,草塘美到什么程度,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理解。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发言,李老师均予以鼓励或赞扬。在此基础上,李老师恰到好处地鼓励学生品评精彩的词语和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抒发自己的感受。学生对课文中描绘的草塘的景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爱的草塘”在他们眼前闪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熟读成诵的目标就很自然地达到了。当李老师要求学生以朗读第六自然段的形式来赞美草塘时,学生们个个情绪饱满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近十名学生的朗读,方式无一相同。学生的心灵被真正触动了,他们的思维、情感和个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以情励学  渲染教学意境

语文教学应该是美的。在《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的美的教学行为、课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和学生纯洁而充满活力的心灵交织成一幅最美的图景。

李老师的教学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材的爱,这从他对教材透彻的钻研和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引导中可以看出来。语文教师不能做秀,但可擅情。教师通过巧妙的安排,把整个教学的过程变为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跟着作者和小丽到草塘去游览、去亲身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李老师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渲染课堂气氛,感染学生。李老师有几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美的语言情境之中。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草塘的美景,在交流感受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在有感情朗读时,教师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读得情趣盎然,各具特色。有一组学生在合作朗读时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李老师敬佩地说:“你们班里真是藏龙卧虎啊!”随后又激励这三名学生,如果继续努力,将来可能在文艺方面有所发展。在随后的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加突出的表现。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文章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互相感染,呈现出一幅美的教学图景。

总之,李卫东老师执教的《可爱的草塘》,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课上得新、上得实、上得活、上得美,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5:04 | 只看该作者
做名师,还是做明师?

文/李卫东

名师,就是有名的老师。不论是实至名归,还是徒有虚名,有名就可以算是名师。

明师,就是明白的老师。这个明白,是对人生、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对学科中的众多内容了如指掌,明明白白。这样的老师可称是教师中的龙鳞凤爪,举个例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对于普通水平的教师来说,做这样的明师几乎不可能。那么退而求其次,如果终其一生,能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领域做到了如指掌、明明白白,也已经殊为难得,可称为明师了。

现在,许多老师正在争着做名师,也有一些老师已经成名,可真正成名的老师不一定是明师。记得听一位朋友说,一位著名特级教师退休后感慨地说,我搞了一辈子阅读教学,可阅读究竟是怎么回事,却没能弄明白。我从心里敬佩这位老师为师的态度:虽已功成名就,却一心向往探求阅读教学的真谛,一心想做个明师。对这样的老师,我套用孔子的一句话说,虽曰未明,吾必谓之明矣。因为最终明还是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心要明,并为之付出了一辈子的努力。对这样的老师来说,名还是未名,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心里更看重这个“明”字。

我最初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原本是《做名师易,做明师难》,细一思量觉得不对。做名师和做明师,都不容易。要成为名师,渠道有三:一是靠才学和贡献,二是靠机遇的叠加慢慢扩大影响,三是靠一举成名,当然这三者之间有互相渗透的情况。但不论怎样,这种成名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认可度,而不是个人意志。换句话说,你可以决定你有才学和贡献,但不一定能决定你有名。有时很无奈的,有时很不公平的,但这就是世界,你没办法改变。此做名师之不易。

而要做明师,这可是把决定因素攥在自己手里。殊不知,要倾尽心力去探求的是真知、真理、真学问。人类最崇高的三个境界“真善美”中,最难达到的就是个“真”字。无数学人为之奋斗,个中艰辛,惟有奋斗者自知。想做明师,本身就需要勇气,真的去付出又需要多少智慧、才学、汗水,都具备了,还不一定能成功。此做明师之不易。但可贵的是,多数有志者,只知耕耘,不问收获,他们的目标是明,却从“明”的过程中找到了不尽的乐趣,享受这乐趣成为他们为师的幸福之源。

名师与明师,可能互不相干,也可能肩于一身。肩于一身者并不多。

做名师还是做明师,是一名教师为自己选定的事业目标。一般情况下,在一名教师心灵深处,对这二者一定是有个选择的。

问我吗,我还算是个不名而未明者。有人说我已经有名气了,有时我也会因此欢愉片刻,但理性告诉我,这个名什么也算不上,再过二十年,粉末一般。浮名终将被时间抹去。这个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我一心向往,做个能把一件事情弄清楚的人,闲云野鹤,自由栖息。

                                                               090813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7:03 | 只看该作者
感悟式教学的语文教育观

文/李卫东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育?这是在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层面之上更为重要的概念,是语文教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多年思考,我的认识是:语文是人的言语生活,语文教育是人的言语生活的教育,实施语文教育必须注重感悟。

1.语文是言语生活,语文教育就是感悟言语生活。

语文从根本上说不是知识,不是法则,不是技能技巧,而是人的言语生活,而人的言语生活就是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心灵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是人活出生命斑斓的色彩,显示出生命内在的精神力量,体现出生命个体的非凡价值。人学习一个词语就意味着打开一扇生活的窗口,意味着进入这个词语所开启的世界;学习一篇文章意味着进入一种感受和思考生活的过程和方式,意味着和世界上另一个心灵的接触、碰撞、交流,而言语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都是在这样的言语生活过程中完成的。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感悟言语生活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才能使语文学习还原为人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根本的提升。

2.语文是言语的艺术,语文教育就是感悟言语艺术。

语文中当然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当然有读写听说各项技能,但语文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去生活,去理解和表达,这就是言语的艺术。言语艺术不是一种艺术门类,而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生活素养。语文教育就是感悟言语艺术的教育,引导学生把字写好,把话说好,把书读好,把文作好。

语文还是文学的艺术。教材中众多的文学作品,使学生感悟到人生的幸福和苦难、欢喜和惆怅、绝望和梦想、奋进和退缩、欲求和无奈,这些都是人生的色彩,都是人的气息。文学的价值在于慰藉心灵,陶冶情操,拓展精神空间,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整体提升。文学的教育本应是通过感受和领悟来实施的,只有感悟才能让学生用全副身心去和文学作品去对话、去交流、去体验,去提升生命的境界,而理性分析和讲解反而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境和神韵变得扁平、乏味。

3.语文是文化,语文教育就是感悟言语中的文化。

一次,一名学生将“培育”的“育”字写成了“盲”字。我抓住这个机会为学生讲解“育”的字形:“育”字上面是倒写的“子”字,这是孩子出生时的情形,下面是“肉”字,就是说孩子出生了,母亲用去心血去养育。学生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从那以后,学生再也没有把“育”字写错过。一个字写法的背后不仅仅字理,更是先民的智慧,更是一种文化的内涵。

从一个字、一个词语,到一个名句、一篇名文,表层知识的背后都有一种文化价值,而汉语文的文化内涵尤其丰富、博大。知识是立命的,文化才是立人的。语文教育的深层内涵就是引导学生感悟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4.语文是创造,语文教育就是感悟创造。

语文学习本身是一种创造,它不是对规范言语的直接吸收,不是将课文言语变为学生的言语,而是学生在优秀言语的影响下生成自己言语的创造性过程。这种创造性的学习的表现就是心与心交流,就是全身心的感受和领悟。感悟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倾听,用皮肤去接触,用心灵去体验,用情感去触摸,用全副身心去探求课文言语的内涵,使语文学习由抽象走向形象,由单元走向多元,由片面走向整体,由表面走向深入,由封闭走向开放。

5.语文凝聚着真善美,语文教育就是感悟真善美。

语文的内涵十分丰富,而语文能够承载的东西更是丰富多彩,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真善美,都可以在语文中直接或间接的呈现。语文教育过程,就是学生感悟真善美的过程。朱自清的《背影》,父子深情是多么动人;老舍笔下的猫,调皮伶俐令人怜爱;冯骥才的《珍珠鸟》,内涵丰富给人启迪;李白的《蜀道难》,想象绮丽,动人心魄……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不应是肢解、切碎并固化为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是整体感受、领悟、欣赏,是用感官接触、用心灵碰撞,渐悟,顿悟,妙悟,让心灵自由地驰骋,让智慧自由地生发。

总之,语文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感悟言语生活,感悟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言语知识、技能、方法,言语作品中的形象、情境、趣味、思想、情感、精神、道德、文化,言语行为中的意志、人格、社会,等等,一点一滴地积淀在学生的身心,不断地实践、运用,从而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

(注:本文是我的论文《感悟言语生活,捕捉心灵律动》的一部分,原文发表在5月14日《中国教育报》教学版,同版还配发了两篇评介文章,杨再隋教授的《注重感悟,训练扎实,教风朴实》和于永正老师的《思考和实践是他成功的双翼》)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01:47: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参加教学比赛前的故事

文/李卫东

1993年4月,我参加南开区生动教育优秀课评比,执教《早发白帝城》一课,获得二等奖。

这个奖项跟我后来取得的教学业绩相比,看上去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是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此时,距离我走入小学教育这一行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这可能是我和许多青年教师在经历上不同的地方。在这八年的时间里,我在教学之余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和积累,为我后来的教学探索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刚做教师时,我在学校里教写字课和手工课。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低,薪水也微薄,我并没想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终身职业。在寻找和等待走出教师这一行机会的同时,我开始多方面学习,丰富知识,提升修养。

结合所教学科,我把切入点放在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学习上,习字、治印,成为我那时的业余生活。邓散木的《篆刻学》和吴颐人的《篆刻五十讲》成为我学习治印的入门书籍,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让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到周日,我去逛文化街、旧书摊,寻觅书法碑帖和名家印谱,购买纸笔和石料;每天晚上,就在灯下读书、习字、治印。闲暇时,翻阅书法碑帖和印谱成为一种莫大的享受。

这期间,我加入天津海河青年印社,得到社长董鸿程、马培鉴两位先生的指教,印艺为之大进。 董鸿程先生在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篆刻学习班,我全程参加学习,虽然先生讲的篆刻基础知识我早已掌握,但先生的艺术观点、学识修养,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在教学中渗透出来,给我很多启示。后来,我参加天津青年书法协会,聆听到更多的津门艺术家的艺术思想。这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那时习字和治印,兴致一到,常常通宵达旦。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在学校值班,暖气片已经不再散发热量,办公室里渐渐冷了下来。我先将《汉袁安袁敞碑》字帖拿出来临习一通,然后开始刻印。刻刀在印石上冲过,发出铿铿的震动声,不一会,刻刀和印面都变得发热了。这时,明月正挂在窗边,窗棂上的残雪泛出晶莹的光。我提笔写下一句话:“金刀映雪冲石暖,明月扶窗问我寒。”

这样的情景在我学习过程中俯拾即是,但我并不觉得艰苦,反而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治印一艺,看上去是刻字艺术,其实它更是一名艺术家文字学修养的体现。要治印,就要对小篆、大篆、甲骨文等进行学习,而这其中的每一种字体都是一项专门的学问,要下很大功夫才能掌握。我对小篆的学习,是从看《说文解字》部首开始的。借助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等书籍,我对540个部首逐个研习。我还买来王福庵先生书写的《说文解字部首》,在一个个部首旁,写下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觉得,自己犹如从文字的小路走进了一座文化的殿堂,先民的智慧着实令我敬佩和折服。我当时并未发觉,这对我后来改进生字教学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90年代,我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天津市青年书协举办的书法展览,有的作品还远赴西安等地参加交流展览。

学习书法和治印,引发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尤其是诗词。当时,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在夜校开设诗词班,我每晚都去学习。授课的是操着一口天津方言的津门诗词名家张牧石先生。张先生对诗词的独到见解是我在书本里未曾接触过的,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记得他认为诗词创作的原则是“情真、意新、词美、律严”,并在诗词的讲解中一次次验证其正确性。他选取《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为学员逐句讲解。经过他的解说,那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像被赋予了无穷的魅力,越读越觉得有味道。我还买来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席金友先生的《诗词基本知识》等书,学习诗词创作的常识和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我竟不由自主地“吟”出了几十首自己的“诗”,一字一句地抄录在宣纸上,合订成一卷《李香尘诗词集》,并在扉页上写下这样的句子:“字字闲时勤锻就,声声月下苦吟成。”一年后,我翻开自己的集子,读着那些蹩脚的句子,顿觉脸上阵阵火烧。这哪叫诗啊!这本集子随即被我烧成灰烬。现在想来,不免觉得有些可惜。但不论如何,经过这一番学习,我对如何阅读古典诗词倒也有了一些心得。

在东方艺术学院夜校学习期间,我用一年时间,在津门名画家贾万新先生执教的国画班里学习山水画,在张牧石先生开办的篆刻班里听张先生系统地讲述《说文部首》。

对书印的学习还引发了我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兴趣,《老子》《论语》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成为我最钟爱的几本书。

刚上班的时候,我买到了几本介绍世界著名摄影家的书,被里面的作品吸引,也被摄影的魅力吸引,亚当斯、威斯顿、卡休、尤金·史密斯、罗伯特·卡帕、布列松、郎静山,这些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走入我的世界。于是,我用上班第一年的全部工资购买了一架海鸥牌135单反相机,开始自学摄影。本·克莱门茨的《摄影构图学》、安德烈亚斯·法宁格的《摄影构图原理》等书籍为我揭开了摄影构图的秘密,《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教给我更多的摄影知识,当时著名的摄影杂志《摄影世界》《大众摄影》《中国摄影》《世界摄影》更是每期都要买到手。在光影世界里,我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法,更重要的是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亚当斯的作品《月升》中,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对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的感叹,凝固在那一个绝美的瞬间里;威斯顿的《甜椒》《贝壳》等作品中,让我发现到微不足道的自然事物中竟蕴含着令人惊讶的美丽;郎静山拍摄的《齐白石像》里,刻画了老人平静而坚定的表情和创作出无数杰作的大手,表现出一个阅尽沧桑的中国艺术家的精神……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我领略着无尽的美丽,展开着无限的遐想。

那段时光里,我还学习各种盆景流派的风格特点和制作方法,尝试制作树桩盆景。每年开春,我就骑上自行车到天津郊区的沟边、地头,采掘可以用来创作的小榆树桩,回来后,按照书中的方法常识创作。每天下班,我会先到学校的花池边,照看我细心养护的一盆盆树桩盆景,浇浇水,剪剪枝,紧一紧棕绳,看着他们一天天接近我设计的姿态,心里有说不出的得意。

为了学习,我购买了大量书籍。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只有几十块钱工资。我从生活中省,不吸烟、不喝酒,省下钱来买书。我在自家九平米的居室内建立了自己的“精神王国”,每晚徜徉其间。休息日,就抽时间到书店和旧书摊去寻觅书籍,每有所获,便欣然忘食,手不释卷。有时借到一本好书,苦于无处购买,就摘记精彩要点,甚至将整本书抄下来。记得我抄过的书包括《肖像摄影》《笠翁对韵》等。后来,复印设备普及了,我才改为将书复印下来。

教了两三年的写字课,领导让我转教语文,我欣然答应。结果发现,语文教学的魅力丝毫不逊色于书法、篆刻和摄影艺术。结合我在教学之外下的功夫,我的课竟然能一下子让学生喜欢,我从中也获得一种满足,对语文教学的摸索也从这时候开始。

这样的时光经历了八年。可那时我到底为什么去学习,却真是很迷茫,我只是深深享受到了徜徉于知识和艺术世界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得到的那份快乐和幸福。现在我才发现,那时学的东西一点也没有浪费,它们在我后来的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大用处。

回到开篇的话题。到区里参赛,执教《早发白帝城》一课时,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很肤浅。这堂课之所以得奖,主要原因是我的板书、范读、对文本的理解等体现教师语文基本功的项目给评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中,板书和范读两项我都得了满分。

后来我了解到,那次我做课时,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先生就坐在评委席上。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见过靳先生。四年后,我成为靳先生的弟子。从此,我跟随先生学习语文教育十余年,语文教育成为我一生的事业。我与靳先生的缘分,竟然是我第一次在区里做课时就定下了,想来还有些不可思议。

如今跋涉在语文教学研究之路上,我倒真的庆幸曾经拥有过那么一段时光,没有那时的积累,我可能走不到今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6 04:21 , Processed in 0.1295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