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沿海文明”与咖啡馆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8 03: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沿海文明”与咖啡馆文化
2007-11-26
来自: springfield

酒吧带着某种"反叛"的色彩、悄悄地,但是异常有生命力地,渐渐出现在现代都市的或繁华或静寂的角落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宁愿相信,那仅仅是一群边缘人,聚拢在城市的边缘。但是,我们毕竟默许或者是接受了她的存在,正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被一种文化浸染着。有人说,国外酒吧的墙上总贴着不少招工启事,那是一个市民,特别是闲散的市民交流的地方,但在现在的中国,不是这样。上海的酒吧,大约出现于百年之前,而现代上海酒吧的兴盛,也仅仅是15年前才开始的事情。"前卫"、"先锋"或者是"高贵"向来是上海酒吧的形象主题,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平民以并不平和的心态,融入这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中时,我们也许真的应该去关注酒吧,关注这种"准文化消费"现象背后的文化。
  近两年,"忽如一夜春风来",上海的咖啡馆、酒吧遍地开花。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咖啡馆"和"酒吧"这两种风格和功能不完全一样的空间,还没有被区别开来,甚至于这空间是被故意设计成两者兼而有之、兼而融之;另外,在绝大部分咖啡馆里,咖啡的味道并不好,个别的,味道连速溶咖啡也不如。这意味着,在上海,这样的空间的出现,基本上不是因为其实用的需要,并不是如今在上海的人忽然对咖啡或洋酒发生了浓烈的兴趣,正像"行话"语言所揭示的,不叫"喝酒"、"喝咖啡",叫做"泡吧"。咖啡馆、酒吧,重要的不是"咖啡"、"酒",而是"馆"、"吧"。所以,这样一种空间,指的不是实在的消费文化,而是象征意义上的文化消费。咖啡馆、酒吧在上海的大量出现,值得研究,其最值得研究的"能指"就是:它的空间安排和布置。
  上海的咖啡馆("酒吧",因为上述的原因,就不必再出现了)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其一,"老上海遗风",店内有许多见证上海过去的环节,如旧月历牌、手摇电话机,20年代到40年代的流行歌曲,老式盐气水,甚至伪造、创制一些东西来乱真。更多的,从命名时就下足了功夫:"老上海"、"30年代"、"1931"、"时光倒流"。其二,"异国情调",爱尔兰的,法兰西的,英国的,美国的,不一而足。这就是说,"上海",特别是它"有文化"的过去,"与国际接轨"甚至"与国际同步"的"过去",成了咖啡馆不约而同选择的一大"卖点"。
  这就不是孤立的现象了: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上海"越来越"热","张爱玲热"继续播散、纵深发展,渐渐使其背后的"上海"显山露水;一批"老上海"题材的电影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的《风月》以及"第六代导演"的出山作品之一《上海往事》;大量以"上海"为号召的图书风靡一时,其中共同冠名为"老上海"的就有三本……而我们不难理解,"上海"之所以"热"起来,成为一个关键词,是因为"热"起来的那个"上海"已经不仅仅是一方水土,一个地理名词: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逐步形成了一种独异于全国的特殊文化风貌,"创造了一种新的,由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组成的'沿海文明'"。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咖啡馆的大量出现说明,"上海热"不再是个嘴上讨论的话题,它已经从"纸面文章"走向商品市场,甚至不妨说,"上海热"已经具备了商业价值,并且在事实上被利用得相当成功。它所利用的,是人们怀旧的文化心理,而"旧"一"怀"就不能不掺入想象的成分,正如詹明信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不无偏激的提醒,"怀旧"所及之处,"真实历史"或将付之阙如。在我看来,"上海热"完全就是某种想象的产物,毋宁称之为"上海梦"更加合适。
  "上海梦"是大众集体欲望的想象性解决,因为"梦"中的"上海"象征着一种有关现代、有关幸福的可能,它不同于我们百年来所主导的,并且确乎已判定为不那么成功的"现代性",它是有关"中产阶级",有关"公共空间"、"市民社会"的。而"咖啡馆"非常典型而完备地提供了这样的幻觉:在这里,融入在一群群"成功人士"制造的氛围中,你很容易有一种"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中产阶级对于过去的"上海"、想象中的未来而言,都绝对是个基础;而哈贝马斯的"共同空间"理论的渊薮就是咖啡馆,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咖啡馆更是所谓"公共空间"呢;也唯此才能建构"市民社会",发展出一整套独立运转的"现代"架构。这就是说,在咖啡馆里你有忘却现实处境、地位的天然倾向和权利,在咖啡馆里,"有文化"的人可以消费的"文化"既多,且确乎振振有辞。当然代价是,你要付出与你的感觉(幻觉)相称的货币。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去咖啡馆,总是要带着新朋友(尤其是"有朋自远方来"),去"开开洋荤"。
  固然,即使你没有那么多"文化",甚至对于"中产阶级"的内涵还不甚了了,这也丝毫无损于你在咖啡馆里享受"文化消费",因为"成功人士"已经为大家作出了榜样,你总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吧,这就够了。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句话:"街上人不少,逛的多,买的少,还有更多喝茶、泡吧了",一个可供思考的角度就在于:一般的日常消费品你似乎不缺什么,而真正缺的(比如房子、车子)你反正也买不起;再多买件普通的物品吧,很"没劲"(你无法获得"中产阶级"的快感),那就买样能够获得快感的物品好了,很抱歉,囊中羞涩;可是,一杯茶一杯咖啡,其价格本身虽远远超标,但毕竟总数有限。所以,你和更多的人一样,宁可花费在"有感觉"的咖啡馆,因为它可以满足"中产阶级"的消费快感,获得自我想象的身份认同,即便你未必自觉意识到。甚至不妨说,越是无意识的人多,越说明"咖啡馆里的上海梦"力量大。
这么大的力量来源于人的欲望深处。"咖啡馆"里有的是"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8:18 , Processed in 0.07859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