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教孩子“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4 10:0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教孩子“玩”

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金英 郑志龙

  大关苑一小的教师们在“玩”上开始了精彩的课程发掘之旅,他们欣喜地发现走进这片世界,收获的却远不止“课程资源”这么简单。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开始帮助中国的孩子玩起来,会玩起来,很会玩起来
玩的差距
  摘录几个关于“玩”的叙述片段,让人感触颇多。
  出生前:美国的父母注重准备一个婴儿房,房里有各式的挂件与玩具;中国的父母则注重给孕妇及胎儿补充营养。
  对待玩具:美国的父母担心:玩具都买来一周了,孩子还没有拆掉,不对劲。中国的父母对孩子说:“你怎么搞的?才买来一周的玩具就被你弄成这样了,下次不给你买了。”
  关于玩的机会:孩子不小心把牛奶倒在地上,美国妈妈连忙说:“倒出这么好看的图案,不玩太可惜了,我们用牛奶画画吧。”中国妈妈生气地想:“才拖好的地板又弄脏了,需要提醒他下次小心点。”
  玩出了意外后:美国的父母带着孩子上学校道歉;中国父母带着孩子上学校问罪:“连个孩子也管不好,你们学校怎么管理的?”
  关于玩的环境:美国家长首先询问,学校的木工房与电焊室装备怎么样?中国的家长打热线电话投诉:“幼儿园怎么能养个小肥猪呢?小孩你摸我摸的,还不传染上什么毛病啊?”(美国学校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的木工房、电焊室等实践基地,而中国学校最引以为自豪的是自己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
  从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析离出一个差别的关键因素,美国父母始终把玩作为关注孩子的重点(“玩”也是学习),而中国父母却把关注重心放到“玩”以外的很多事情上(抓紧“学习”,“玩”要克制)。
  事实上,中国当代城市儿童的确非常需要玩。在一个“如果生命还有三天,你会干些什么?”的调查中,随机调查的35个孩子有三分之二表示要安排一天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另外三分之一表示要玩三天。可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学科成绩、培养特长、掌握外语等等都很重要,而玩却是排在末位的。学校教师则无奈地抱怨学科知识多而繁,花去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学校的课程安排那么紧,没有给学生玩的机会。一位双休日两个整天都呆在少年宫培训班的5年级女生被问到:“你上那么多的培训班,什么时候玩呢?”孩子回答说:“有什么办法呢?就算不上培训班,也是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意思。”
  由于玩的观念不同,玩的环境不同,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相比,一出生就在“玩”上输掉了。而后就越来越不敢玩,越来越不会玩,玩变成了孩子的奢侈品。
玩的本质
  案例:初夏的早晨,邀请了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六年级的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声称自己爱玩或不爱玩的孩子若干名。向他们提供饭粒任意颗,要求他们随便玩。又邀请5位教师在旁边跟随观察与记录孩子玩的过程中的言行。
  一个5岁的男孩玩着玩着,捉到了一只蚂蚁,又过了一会儿,他居然把它放进了嘴里,等教师发现去制止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一抹嘴巴说:“蚂蚁很好吃嘞。”(分析:对于婴幼儿来说,玩是一种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可以满足好奇心:例如蚂蚁是什么味道的?)一年级的孩子自动分成男女两组,四个女孩拿着饭粒毫无目的地满操场奔跑,追逐、笑,继续奔跑……两个男孩似乎想加入女孩的行列,后来发现了别人玩蚂蚁,就用饭粒喂蚂蚁。(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继续用玩来满足好奇心,还明显表现出在玩中实现追求自由的朦胧意识。其中的一个女孩后来被教师问到:什么是玩?她说:“就是尽情地玩。”后来又补充:“就是自由自在地玩,老师不管我们。”教师们猜想:如果一直没有大人的制止,也许她们会在草地上打滚或者爬行。)两个四年级的男生与一个三年级的男生也用饭粒儿喂蚂蚁,一边喂一边在讨论:
  “这只是纯种黑蚂蚁。”……“瞧,这块饭粒对它来说简直就是珠穆朗玛峰了!”……
  “也许它回去叫伙伴了,可是为什么不回来呢?”
  “早知道今天有的玩,我该带颗糖来……”
  结束后,教师问:“玩了有什么感受吗?”生甲:“我知道了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滔滔不绝。
  教师追问:“是以前书上看的,还是刚刚知道的?”
  生甲顿了一下,说:“以前就知道了,不过今天验证了一下。”
  教师又问:“今天玩得高兴吗?”生乙:“有点儿高兴,如果能抓只蚱蜢捏死它,看看蚂蚁怎么吃掉它就更刺激了。”
  生甲:“是有点遗憾。”(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继续在玩中寻求满足好奇,还寻求展示自我。例:一直在聊自己的相关知识,寻求刺激。例:希望能抓到一只蚱蜢。)有个三年级女生始终在各堆孩子之间“串门”,也是她最终提出:“我可以回教室喝水吗?”(厌倦了)但是有教师注意到,她曾经两次提出不同建议玩别的游戏,但没有被采纳。孩子们全都满头大汗地离开了,没人在擦汗。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提出,中午再来操场看看饭粒有没有被搬走。(孩子玩的偏好有所不同,可能跟个体特长及习惯有关。)从以上案例我们发现:玩的本质是一种儿童对自己的天性的满足。而这种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复杂,因而玩得更为丰富。在玩的过程中体现出很强的参与欲望、高投入、无负担、有愉悦的特征。另外,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玩的。
玩的课程
  2002年夏天,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正在开发校本课程。恰巧该学期学校的篮球框因为破旧被摘掉了,但是学生的打球兴致不减,就只好拿篮球砸光秃秃的柱子,砸到了欢呼雀跃。这些都被教师们看在了眼里。因为学生的负担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长期的感受,“篮球事件”集中体现了这种矛盾,激发了教师隐藏在心底对学生的最朴素的人文关怀。课程开发会上,就这个让教师们感到辛酸的话题引出“学生需要玩”的观点,又最终提炼成了“寻找童年乐事,还给童真童趣”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非常生活》。《非常生活》拿“玩”来做内容,既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又是基于课程的空白,她引发了教师们极大的热情,得到了教师们前所未有的认同。
  《非常生活》在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课程目标分别是:玩——会玩——很会玩。课程结构包括了《非常活动》、《非常社团》、《童心阅读》、《趣味竞赛》四个并行的系列,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每周两个课时。
  一、玩的效果
  “学生乐坏了” 《非常生活》课程实施后迅速成为小学生所有课程中最喜爱的课程。以下是大关苑一小学生对《非常生活》课程的说法。
  一(1)班的沈雨:“我平时玩不大有机会赢,赢了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很伟大。”
  一(2)班陈文杰:“上次抓蚱蜢,蚱蜢跳到我的鼻子上了,哈哈……”
  二(2)班陈碧:“她给大家带来快乐,希望学校大部分时间都上《非常生活》!”
  三(3)班方仁杰:“有一次踢球,我们班有个同学把鞋踢飞出了,想起来就好笑!”
  五(1)班班章轶:“我们玩警察捉小偷的时候,跑来跑去真痛快!我想下个星期三快点到来,再玩!”
  四(2)班颜凯迪:“(挤进来嚷了声)上次玩‘巧用力’,我得了全班第一!”
  刘老师设计的《绑绑线》,预想一课时,结果玩了三课时还结束不了。有个不太爱说话的小姑娘玩得着了迷,老师说绑绑线就像粘在她手上了一样。而且上课她总是第一个发言,因为她想出了很多很多复杂的玩法,让小朋友很羡慕。
  六年级比较淘气的小韩,在邓老师的《DIY服装》的活动中模特表演很精彩。他上完课很激动地写道:“……老师、同学都用看明星的眼光看着我,他们肯定在想,啊!他多帅呀。我终于尝到了做焦点的感觉。”
  六(3)班方倩华同学是《幼儿助教社》的社长,她在社长日记里这样说:“第一次助教时,我就碰到了有幼儿园小朋友拉出大便,屋里一股臭味,我不得不忍着恶心帮助他换衣服,真是哭笑不得。还有,当我要结束活动回学校时,小朋友甜甜地叫:‘姐姐再见,阿姨再见!’居然有人叫我‘阿姨’!要给小朋友讲故事时,我怎么讲都讲不出感情,小朋友都听不懂,我真后悔平时上语文课不好好练习朗读课文。但是真的要告别时,我还是觉得心里很甜很甜。”
  “家长感动了” 二(1)班尤恬甜的家长反映,玩过《跳房子》以后,孩子的班里“跳房子”成风,经常有伙伴来叫她玩。家里的地板、过道都被她画上了格子,甚至已经“逢格必跳”了。“不过,”她说,“孩子在家里说无聊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六(1)班钟涟的妈妈经不住孩子的缠磨,每周到学校来辅导《刻纸社》的活动,后来还把孩子的大姨妈也“拖下水”,一起陪孩子们玩。
  还有的家长来信称赞《非常生活》课程开设到孩子们的心坎上了,表示支持。有的家长说:“玩使校园增添了吸引力,受到你们的启发,我们要在家里开发一个家庭‘童真童趣’系列。”
  “老师改变了” 在为孩子们设计玩、和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教师们比过去更了解、理解孩子。学校发生这样一件事:六年级的小张同学上课的时候骂了数学老师一句:“真笨!”班主任老师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小张是无心之词,可是数学老师又确实很难过,在哭。于是和小张商量办法,演出了一个现代版的“负荆请罪”,结果一干人马拥进办公室里,还没等说道歉,数学老师已经被他搞笑的装束惹得笑出声了。一个纠纷因为了解而用玩的形式轻松解决了。
  在《非常生活》的实施中,教师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他们发现自己还真的不够会玩。比如《溜溜社》的同学经常邀请辅导老师一起玩,可她不会。教师们自我嘲笑:我们也是上一代的教育失败(不会玩)的产品。他们向学生承认自己有时不如他们,并虚心向孩子请教。
  在《非常生活》里,教师们惊讶:孩子的创造力如此活跃!教师们感动:童真多么美好!教师们感慨:原来孩子是这样理解世界的!在惊讶后、感动后、感慨后,教师不知不觉变得包容,变得容易沟通。孩子们也渐渐拿老师当自己人了,师生关系变得亲密与纯粹。小杨老师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她养了两只兔子,死掉一只后就每天带着另一只来上班。学生在草地上发现那只正在进食的兔子,玩得很高兴。后来有学生也带一只兔子来给老师的兔子做伴,再接下去全班掀起养兔狂潮。甚至有人提议,可以用兔子代替值周员。因为同学们在过道里走的时候怕踩到可爱的兔子,就不会横冲直撞了……
  二、玩的发现
  “玩会影响学习”是误解 大人们经常这样规劝小孩:“玩是要玩的,但是不能玩得影响学习。”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玩是一种学习的调剂,它只能占孩子的时间里较小的比例,一旦越过这种比例,就会影响到学习,成为学习的头号大敌。玩与学习真的是对立的两方吗?
  真正的玩最明显的特点是:对该游戏(或活动)有极强的欲望。而学习的首要前提是兴趣。我们在用其他各种方式来制造学习的兴趣时,又有哪种比玩更具吸引力呢?因此,我们可以把玩看作是学习的开始。
  在玩中,由于高度地投入,不断地重复,促使孩子自我感悟、反思,做出策略的调整。而这不正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内省式的学习方式吗?玩的过程可以是学习的过程。
  玩的结果势必要外显成一些具体的东西:譬如情感的体验;能力的提高;认识的递增,这同样也是学习所追求的结果。总之,需要对玩作出澄清的是:玩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低龄儿童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玩得兴奋会没有规矩”是误解 有的教师矛盾地说,其实我们也很想玩得痛快一点,可是又怕玩得
  “疯起来,”一点规矩没有也不行啊。其实冷静思考一下,“疯”起来是兴奋造成的而不是玩本身的产物。如果说“兴奋”造成了“疯起来”,就不能兴奋了,那人生还有乐趣吗?
  案例:兜兜是5岁的男孩,阿姨跟他在玩榔头。兜兜用榔头敲击各种东西,越敲越起劲,一把把榔头扔向坐在一旁看报纸的爷爷。幸亏没扔着。一场虚惊之后,妈妈要问罪了。阿姨却制止了妈妈,跟兜兜说:“榔头不可以敲人,敲人会痛。我们来玩敲影子好吗?”于是敲爸爸的影子,敲妈妈的影子。影子在墙上,影子在地上,影子还会躲,两个人敲得满头大汗。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玩”需要引导(引导者也是教师扮演的重要角色),及时的引导不仅不会使孩子没有规矩,反而使孩子从中懂得了“规矩”,学会了“规矩”。如果再有这种兴奋的状态时,小兜兜就已经有了自控的经验了。
  “玩会惹出伙伴间的纠纷”是误解 所谓“棋品如人品”,道理在于玩的时候由于全身心投入了,“心不设防了”。此时,观其行,闻其言而能知其性,大人尚且如此,小孩玩起来更是童真十足。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会由于利益的冲突,或者对规则的理解冲突,或者对伙伴玩的能力的不满等原因,时常产生纠纷。
  但是正是这种纠纷的出现、激化、解决,使孩子实践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玩的过程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过程,这是任何一门其他学科所不能习得的宝贵经验。7岁的小天在班级中很不受欢迎,老师怎么跟他说要体谅他人都没有效果。可是在一次次的玩中,他变了。他认真地对采访者说:“(玩)重在参与,输了没关系,反正是游戏,失败了不能放弃。”“赢的时候,会对输的同学说,不要灰心,继续努力。”“玩的定义:就是跟小朋友亲密接触,增进友谊。”
  另外,会玩的孩子与伙伴长期地玩,又在玩中结下真诚的无任何功利目的的友谊。而不会玩的孩子就会失去这种机会。有位记者在身边的朋友中发现:也许不会玩的人可以成为教授,却不会找到可以交心的人;会玩的人即使没有任何社会头衔,却可以玩出一批“铁哥们”。那么这样的教授与平民,究竟谁生活得更幸福呢?
  “玩出结果来才是成功的玩”是误解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被问到:自己希望学校添设什么样的玩的东西时,他详细地向对方描绘了自己的“理想”。“放一个弹珠机器人在操场上,他的头……他的身子里……能够不断地射出各种弹珠,然后我就把它们打回去,这样打……”他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却让大人们都有了一个想法:其实玩并非从开始玩的时候才开始,而是从有想法就开始玩了,这种有想法的孩子是多么可爱而又能干啊。
  很多媒体宣传玩的时候通常会选取一些例子,说某个孩子喜欢拆东西,后来就会装回去,再后来成为该方面的小专家。装回去可能是一种玩,但是更多的是在实现大人的玩的理想,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拆才是乐趣所在。因为破坏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例如捏爆气球,用力地踩水坑,踢走路上任何可以踢的小石子……都让他们感到有趣、刺激。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每种能够满足天性的方式都是可取的。另外,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受益远非是获得某项熟练的技能所能概括的。
  从一种游戏到另一种游戏,技能上来看没有任何衔接,大人们感觉很重复,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倒退。但在心智的成熟上却是连贯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量的积累。
  “我们已经给孩子买了足够的玩具”是误解 许多父母自豪地告诉大家:“商店里的玩具品种,我们家都有。”但事实上,市场现有的玩具功能单一,并没有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创造空间,有的甚至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而且大部分孩子都认为一个人在家玩没有意思。所以父母误解最深的地方是不知道:最好的玩具是伙伴;有了伙伴,即使是一根鸡毛、一个皮球也能玩出一片灿烂的阳光。而伙伴恰恰是父母最不容易提供的。
玩的启示
  大关苑一小的教师们在“玩”上开始了精彩的课程发掘之旅,他们欣喜地发现走进这片世界,收获的却远不止“课程资源”这么简单。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开始帮助中国的孩子玩起来,会玩起来,很会玩起来。
  他们想告诉大家:对于学校来说,玩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只要动脑筋,教师与学生都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玩法,而且课程开发操作简便。对于家长来说,玩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既毋需昂贵的代价,也不要劳心费力,唯一付出的是耐心与宽容。对于社会来说,提供给孩子玩的时间,玩的空间,以及玩的舆论支持是对教育的最必要投资。
编后语:
  什么是真正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对此,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韩宝平局长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说:“现在关于校本课程建设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把校本课程当成了学科教育的延伸,我认为这严重地违背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精神,在事实上也加重了孩子的负担,真正的校本课程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应该为孩子的综合成长服务,这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性的宗旨。”正是在这样的课程意识下,拱墅区采用“区域开发,整体推进”的战略,把校本课程真正地还给孩子,涌现了一大批校本课程建设的优秀典型。大关苑一小的《非常生活》校本课程就是拱墅区有代表性的校本课程之一,它把“玩”作为学生的课程,从“玩”中体验“童真童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需求与天性。编者特约大关苑一小副校长金英等同志就他们的“玩的课程”做了这篇思考性文章,希望能给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启示。
  《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3日第4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0:07:34 | 只看该作者
让中国教育多些游戏成分

黄行福

  我想主要从理性的角度探讨教育中能否容纳游戏,也就是游戏能否达成教育目标。
  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的成长,在于人的生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性质的活动,它具不具备教育的功能?或者换句话说,游戏能教会孩子认知、做事、与他人共同生活、会生存?
  首先,让我们看看游戏能否教会孩子认知。实际上,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往往是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关注人生的开始。在游戏中,他们与同伴们一起,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会认知。例如丢手绢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到:只要有几个人在一起玩,就要有一定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就难以进行。如果有谁违犯规则,他就必须被劝阻,否则,就要出局。同时,他们还可能认识到,人世间存在着运气,而运气又有好有坏。虽然,他们并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些,它的存在还只是朦胧的,但这种意识却是客观存在,不容怀疑。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游戏中,一般都是全身心地投入,调动起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全身心地与同伴们嬉戏、玩耍。这个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是在用各种感官接触世界、认识世界。还是以丢手绢为例,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谛听,精力高度集中,玩得多了,就懂得怎样观察人,怎样辨声音……学会了感知世界。
  其次,游戏也可以教会学生做事。做事,是一种实践能力,一种运用知识经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不从实践中训练,能力就不可能形成。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具有训练孩子能力的功能。
  我们知道,凡是游戏,都离不开做。
  通常,游戏作为一个名词,在它的前面总有一个动词,这个动词一般为“做”或“玩”,但不管是“做”还是“玩”,都是一种实践,都能够训练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游戏不是现实,有的游戏只是对现实的模拟。所以,游戏当中的“做”或“玩”,可能与现实中人们的实践训练不完全相同。但模拟训练,仍然可以练就一身“做”或“玩”的本领。例如劳动技术课中的剪纸比赛,虽然不是那种为经济收入或为艺术的剪纸活动,但在比赛前,参赛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必须有比较过硬的剪纸技术。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可能练就了技术,这就是一种做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他参加比赛或为他以后真正从事剪纸工作都奠定了基础,更不用说,在参赛过程中的锻炼了。
  有许多游戏,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不具备基本的技能技巧,就无法参与。像辩论赛这样一种游戏,看起来,只是几个人在那里说说话而已。实际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辩论需要技巧。像怎样才能提出刁钻、难回答的问题,怎样抓住对方的弱点,如何开篇,如何总结,乃至说话的语调,怎样做手势等等,都需要赛前进行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这样一套辩论技能,虽然只是为进行游戏而准备的。但不可否认的却是,对那些参赛同学毕业后找工作,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这已经是事实,不需再多说。
  再次,游戏能否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其实,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游戏,大多都需要他人的配合,个人游戏不多。即便是单独的个人游戏,有时也有假想的游戏伙伴。
  游戏,为儿童融入社会、融入游戏群体,提供了训练机会。黄全愈在《玩的教育在美国》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叫歇若的孩子,在游戏时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她对妈妈说:“安娜不让我玩跳绳。”妈妈要她去同安娜商量,第一次,她对安娜说:“安娜,妈妈说让我玩一下。”协商没有成功。妈妈又鼓励她。歇若走近安娜,一会儿,她同安娜商量:“我能玩一下吗?”安娜看了看,说:“你可以玩一分钟。”歇若愉快地接过绳子,说:“我先玩一分钟,然后轮到你。”就这样,歇若的协商成功了。在这个例子中,歇若要加入这个游戏群体,采用协商的方法,很平等、很民主。如果她妈妈用强制的方式,强迫他们接受歇若,也无何不可,但对那个游戏群体而言,这不公平,太霸道。歇若接受这样的教育,对她的成长不利,对她以后融入社会,将起着榜样的作用。因而,这不是好方法。现在,妈妈教给她的协商的方法,使她在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被别人接受、容纳,对她本人、对整个游戏团体,都是相当有益的。这样,歇若就学会了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
  再说,孩子们在任何一个游戏过程中,都必须绝对遵守游戏规则,否则,既不可能与别人和睦相处,也不可能将游戏进行到底。如果有一个孩子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犯游戏规则,他将遭到大家的谴责,成为“公敌”,游戏也将被迫中断。而且,他还可能被“罚”出局。游戏过程中,游戏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一种平等原则,它承认参加游戏的各方地位一律平等,大家都是平等的竞争对手,没有大人、小孩,高低、贵贱之分,凭的是能力,靠的是智慧,公平竞争。
  最后,游戏中能不能使孩子学到生存的本领?让我们先来看看在今天的社会,人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今天,在我们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人要潇洒地活一回,最最需要的是:能力。以致有人呼唤能力社会的到来,呼唤人人凭能力,个个有能力。所以,在未来社会,能力将成为人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那么,游戏到底能不能使孩子们掌握生存的本领?实际上,在游戏当中,人的各种能力都得到训练。如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就认为:“儿童世界游戏场上的法则与成人世界的法则惊人地相似。一般来说,如价值观、兴趣、性别的选择,以及行事的仪式等等,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儿童时期起就建立起来的观念、态度、信仰、技巧和手段,将适用于人的一生。”
  游戏对于教育,其意义如此,学校教育中应该有它突出的位置。它对于解决当前困绕学校教育的老师厌教、学生厌学这一问题,有着独特的意义。在当前,中国的教育必须多一点轻松,多一份愉快,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板着脸孔办教育,要在教育中多加入一些游戏的成分,教师要在乐中教,学生就在玩中学,真正把教与游戏、学与玩联系起来。
  《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3日第4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7:26 , Processed in 0.11411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