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创意教育,振兴创意工业
Promotion of Creative Education, Stimulate Creative Industry
何志平(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
近来无论企业界和教育界,都在鼓吹创意,要雇员和学生有创意。这正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界正在大力做事,艺术发展局也积极响应这个时代议题。
艺术发展局推出的艺术教育政策文件—《创意香港二千年》的精神,就是透过提倡艺术教育,达致创意教育的目的,进而为本港提供优秀的、具有创意的人力资源,为将来的经济转型,包括香港的创意工业,提供高水平的人才。
艺术教育就是「创意教育」
近年的邻近地区,如新加坡、台湾和国内城市,都在探索创意教育。为了将基础教育更具成效,它们开始重新加强艺术教育。例如新加坡,就在草拟方案,小学和中学加强培训「创造性的思考力」(creative thinking)和养成「终生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品质,而其中艺术教育更是核心的内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认为,过去背诵式的学科教育必须改变,公民的创意思维不足,国家就无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艺术教育分开两种,一种是艺术知识的传授,即所谓「艺术教育」(arts education),包括艺术科目本身,以及利用艺术媒介去教授其它科目;另外一种,就是以艺术精神贯彻在教育体制之内,即是「具有艺术精神的教育」(artistic education)。前面的一种,比较容易理解,在我们的《政策文件》内有详细的介绍和推行的纲目。后面的一种,才是艺术教育、即是创意教育的真正精神。
香港的毕业生,有「文凭贬值」的现象,学校教授的知识,不能牢固地保存,以致毕业后连求职信都写不好,甚至连填表也不会。这是因为被人强迫学习—为他人而学习,而不是主动投入感情和兴趣去学习—为自己而学习。学生不能为自己而学习,是因为教育体制和课程里面,塞满了太多的「指定动作」,没有给予学生个人创意的空间。所谓「创意空间」,是尊重学生对知识的个人创造性理解,开放思维,容许存疑和不肯定性(uncertainties),尊重另类解答(alternative answers),尊重富有想象力的解决问题方法(imaginative response to problems)。这样,学生才可以把知识学到手;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既有牢固基础知识,有具备个人创意的毕业生。
为创意工业准备人才
艺术教育,不是装点性质的边缘教育,而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很多论者指出,因为香港节目制作资源和行销管道畅旺,创业工业值得在香港重点发展。在国外,创意工业是高产值的工业,英国的创意工业,每年带来六百亿英镑的收益。美国占第一位的出口产品,不是尖端科技,而是创意工业,例如微软(Microsoft)的软件和荷里活电影。世界上的首富盖茨(Bill Gate),不是从事钢铁、汽车或石油化工,而是从事创意工业的!他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驱。
在香港发展创意工业,人才培养是首要考虑。创意工业需要的基本技能,例如对文化市场的触觉、有深度的人文兴趣、有哲理的剧本故事、有根底的美术设计等等,都需要长时期的基础教育来栽培的。艺术教育正是培养创意人才的摇篮,它可以提高香港青少年的文化素养,进而为创意工业等经济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艺术教育不是点缀品,而是核心内容。将艺术教育和富有艺术精神的教育风格,融入香港的基础教育里面,是教育改革、以至于将来的人力资源培训的核心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