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母语教育中真正“发现儿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2 17:5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母语教育中真正“发现儿童”

徐冬梅
注:一篇被枪毙的约稿,教材问题还是太敏感了,我还是很克制的写的,编辑的难处我也颇为理解,发在这里吧。

      已是年末,不经意,《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出版也已经将近一年了。但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其实两年来,关于教材的讨论不绝于耳,一年来更是如火如荼。从“鲁迅作品的大撤退”,到引发这轮教材讨论的“母爱”专题选文的分析报告的出版(《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再到民国教科书的巧妙借力,“闪亮登场”。教材大讨论大有从教育领域扩展到公共领域之势。
      但多年来,语文教材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对选文的讨论上。金庸作品被选入,狼牙山五壮士被删除;杨利伟进教材,朱自清的《背影》被删除;余华的“荒诞小说”《十八岁出门》被选中,鲁迅作品大撤退等等等等。《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也是以三个版本的关于“母爱”的选文为考察对象的.
    但是语文教材的问题远远不止是选文问题,选文的问题更不仅仅是真实性问题。但关于教材的质量讨论显然涉及到太多层面的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和教育投入,意识形态,利益格局,教育体制和编审用制度,学科理论基础,编写技术等。为了更纯粹,为了表明,即使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小学语文教材完全可以编得更好,作为策划人,我和各位专家形成共识,将我们对谈的焦点集中在学科理论基础层面上。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是一本试图重新构建“小学语文”这个学科的理论基础的对谈录。这本书出版后,在一年来轰轰烈烈的教材讨论中,没有引起应该有的关注,主要因为它的学术定位。媒体需要的是新闻热点,是吸引公众眼球的“麻辣味”。这本书显然不是这样的立足点,它虽然采用的是对话体,但却有着严谨的学术追求。
这次的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显然是在近十年来民间儿童阅读推广蓬勃发展,儿童文学作为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背景下展开的。2001年6月新蕾出版社推出《儿童文学五人谈》,这本书是亲近母语课题组和很多最早一批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儿童文学启蒙书。六年以后,2008年8月,《儿童阅读六人谈》出版,我是对谈人之一。仅仅一年多,作为策划人和对谈人之一,我和几位关心童年、热爱母语的朋友们推出了《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从五人谈到七人谈,大略可以看到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结合的路径,以及儿童文学,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儿童文化、儿童哲学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七位对谈专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但这几位专家都不同程度的是儿童阅读、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和其他谈小学语文教材的言论或者理论书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我会回答,这本书的重要成就在于它冲击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上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的、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坚持儿童本位这一革命性的教育理念。
    很多年来,不少教师把语文教材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认为教材就是“权威”,高高在上,不可质疑,认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就是教好教材。
    很多年以来,小学语文教材过分突出语文学习的工具性,过分强调字字落实,篇篇精讲,大量练习。而忽视了儿童母语学习的整体性,忽视了大量阅读优质的文本的重要性。
    很多年来,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把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放在一起,齐头并进来设计的,而没有充分认识阅读的核心地位。
    至关重要的是,很多年以来,我们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儿童,对于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没有能提供儿童所需要的,符合儿童的人文性的阅读文本,没有能很好地应对儿童的话语系统,没有能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语言学习的潜能,轻视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因此选文存在短小轻薄、经典缺失的问题,存在大量的伪儿童文学文本,存在为数不少的“教材体”等等问题。
    在对谈中,针对教材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七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不少很有针对性的操作建议。例如母语教育必须依据本能展开,小学语文教材应从口语文化开始建构,要重视儿童的文学教育,教材应实现“儿童文学化”,要找准每篇文章的经络和穴位,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儿童理论素养和人文素养等等。
    七人谈虽然是一次并不圆满的对谈,很多讨论和探索还有待深入,但这本书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学语文教材的批判之作,它试图带着我们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到儿童母语教育的真意。真正发现儿童会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在中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将来这本书也许会留下一点点痕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9:25 , Processed in 0.0824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