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之魅:解密汉字五千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1 13:2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字之魅:解密汉字五千年

文章作者:凤凰卫视 来源:凤凰卫视 2011-11-11

    核心提示:中国的文化人自古对文字很痴迷,社会认知也如此,不认字的叫文盲,没文化的我们就讽刺他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可见文字于人的意义。究竟这字是不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造?最早的文字是不是甲骨文?这全世界唯一沿用下来的古老文字究竟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令人着迷的方块字?幸好今天有了一个特别的去处,让我们可以纵贯古今,去探寻汉字往来五千年之神韵。
    解说1:2009年岁末,中国第一个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在甲骨文的发祥地河南安阳高规格亮相。
    王鲁湘:李先生,您好。安阳建一个中国文字博物馆,当时候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动机?
    李学勤: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举措,我们也可以从整个一个历史背景来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文字,我常常说的一句话,说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们可以设想,文字是一种发明,是吧,它不是发现,在自然界里没有,对不对,是吧。
    王鲁湘: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李学勤: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可是我们设想,如果没有文字,那整个的文明就不存在,所以文字是文明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有了文字,人类所创造一切在空间、在时间上才能够传留,空间、时间,没有文字,你说怎么传留,光凭嘴说,光凭记忆,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因此说起来的话,文字特别重要,而中国的文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的一个部分,是吧,所以现在大家都是阐述中国的优良的文明传统,那么在这一点上,对文字建一个博物馆,我觉得确实是很有意义。
    解说2: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我们首度打开了一个全景式领略文字发展的神秘空间,使得中国文字在时间、空间、科技、与心灵之间显现、延展,碰撞出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字发展脉络。
    王鲁湘:过去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李学勤:是啊。
    王鲁湘:其实应该说是人不造文字,万古如长夜,是吧?
    李学勤:我们的古人也都有这样的看法,是吧,所以说仓颉造字,这是一种,当然是一种传说了,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造成天象,天上直往下掉粮食,有神鬼在夜里要哭,那么这就说明,它的影响的重大,古人是用这种神话性的一种传说,来形容这件事。
    王鲁湘:说仓颉四目,你看这个,四只眼睛,这个我到陕西的白水的仓颉庙去拜过他,摸过他那个仓颉碑,摸过那个碑的人,说都是挺聪明的。
    唐际根:好,你是挺聪明的。所以这个,为什么四只眼睛,他造字,一定是不一样,不同于凡人。
    王鲁湘:实际上,就是当时候近视眼,我们这不都四只眼吗,仓颉造字,也把眼睛给造成近视眼了。
    解说3:在文字博物馆,传说与考古交叉搭建出一部鲜活的文字诞生史。
    唐际根:这个呢就是比较理想中的了,一个考古地层堆积。
    王鲁湘:堆积。
    唐际根:我们探索汉字的起源,包括汉字的发展,就是必须按照年代来,从早到晚来捋。
    王鲁湘:对对对。
    王鲁湘:这个时间轴一定要搞清楚。
    唐际根:对要搞清楚,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早,哪个晚呢?你怎么知道甲骨文之前还有呢?
    王鲁湘:对。
    唐际根:你怎么知道甲骨文之前,两千多年还有呢?
    王鲁湘:对。
    唐际根:所以你就根据地层,你像这个底下最早这个,底下这层深土层,深土层就是没有人来活动,人还没到,是吧,深土层上面这个裴李岗文化。
    王鲁湘:就是八千年以前的。
    唐际根:八千左右的,人来了,来了以后,开始形成这一层,实际上裴李岗文化这个地层里头,就以舞阳贾湖为例,它就有人的刻画符号了。
    王鲁湘:有刻画符号。
    唐际根:这是最早的了,这是我们目前发现最早的了,然后裴李岗之后,仰韶刻画符号。
    王鲁湘:对对对。
    唐际根:龙山文化,更晚一点,刻画符号,然后呢,下七垣,相当于夏王朝,也是刻画符号,商代,甲骨文出现了。
    王鲁湘:就这一片了。
    唐际根:然后到西周,到秦汉,唐宋元明清,这样的话,你考古上把它一捋,根据你的记载,你的刻画符号,你的文字,双方一结合。
    唐际根:文字的发展,这个脉络就清楚了,这是考古。
    王鲁湘: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国考古工作者已经在中国大地的很多的其他地方,也分别找到了一些,比甲骨文更早的一些文字,只不过是这些文字没有像甲骨文这样,形成一个文字的体系是吧?
    唐:对,在商代之前,有一些文字的线索,或者是包括一些刻画符号,但是很复杂了,早期的,像裴李岗文化阶段,距今八千年,就有刻画符号了,那么到后来的仰韶阶段,龙山文化阶段,都有刻画符号,甚至到了龙山阶段,还有一些看着非常接近文字,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它就是文字的东西,比方说龙山的丁公的陶文,比方说陶寺文化的,陶器上的书写的文字,有人把它译成“艺”,或者叫“文艺”。
    王鲁湘:“文艺”,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3:30:39 | 只看该作者
唐:是吧,还有最近传说的这个良渚文化的字。像这些东西可能,就是有可能是文字。    我想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觉得,文字的起源是从图画。
    王鲁湘:图画。
    李学勤:这个在国际上也是一种很流行的理论
    你比方在陶器上,在其他情况下,我们看到一些符号,那多得很了,是吧,那些的话,有些学术界不能公认是一种文字,可是有些看起来,如果说不是一种文字,好像也很难说,是吧,你看在文字博物馆里边,关于大汶口文化的,是吧。大汶口文化,你看那个很复杂了,是吧,而且它在一个陶器上,一个大口樽上,它有固定的位置,是吧,而且这个位置,跟后来文字,有文字之后的,在铜器或者陶器上的那个位置是一样的。是一样的,对。那你说,它跟这个文字说没有关系,就恐怕大家就不会相信。
    唐际根:为什么我们叫刻画,用的是这个画,是画画的画,因为它包括刻,还包括画。这就是画
    王鲁湘:彩绘,实际上是彩绘
    唐际根:实际上是绘,
    王鲁湘:是绘呢。
    唐际根:对。所以这种符号呢,究竟跟文字有没有关系,这是要探讨的。这个一个月亮,一个月亮,一个太阳,有人把这认为是,把这视成“旦”。
    唐际根:对,所以它这个就有可能,有人就是觉得,这可以解,这可能跟字有关了
    但是呢,当然从学术层面去考证它的时候,研究它的时候发现,其实它还很难说是个体系,因为资料太少了,资料太少了,没有人敢认,对吧,但是甲骨文这个阶段就不一样了,它现在发现的甲骨文一共有13万片,那么里头的集出来的单个的汉字五千多字,这里头又有一千多字被认得了,把它放回到句子里头,每条句子都能读懂了。
    王鲁湘:就能试读了。
    唐:对,这样的话,我们就了解,这个文字是一个无法去挑战,无法去质疑的一个成熟的文字,那么它就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一个东西。
    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几乎是耳熟能详的。如果不是光绪帝的国子监王懿荣先生的那一场病,恐怕躺在中药铺里的龟甲和牛骨不知哪一天才能被学界认识,而上个世纪初轰动世界的殷墟考古大发现,也不知何年何月从何讲起了。真正谈到甲骨文的研究,少不了:“堂堂堂堂,郭董罗王”,加上晚他们一些的胡厚宣,这说的便是甲骨研究领域里鼎鼎有名的“四堂一宣”。没有他们,恐怕世界对中国“有文字可考之历史”的认识,要迟来许久。
    唐际根:甲骨学界有一个说法叫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他每个人的字都有一个堂字。
    王鲁湘:堂字,宣就是胡厚宣。
    唐际根:对,宣是胡厚宣,他参加过殷墟发掘。
    王鲁湘:对对对。
    唐际根:这个四堂实际上不一样,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王鲁湘:实际上甲骨文的研究,也是他们四堂一宣打接力赛。
    唐际根:对对对。
    解说4: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堂一宣围绕甲骨文打下的接力赛揭开了20世纪初震惊世界的殷墟考古大发现。叠加了273年商代气息的殷墟遗址,原本潜伏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地层之下。遗址发现以后,那里曾经鱼龙混杂,大量刻满商代卜辞的甲骨被发现,不同身份、不同目的者纷纷觊觎,第一手甲骨材料大量流失。
    唐际根:像这片甲骨很有名,很多的书上用它做封面,而且我们国家还专门为它发行过邮票。
    王鲁湘:哦,我想起来了。
    唐际根:这个很熟悉吧,你看着很眼熟。这是一篇田猎卜辞。某一天某一天,王去打猎,如何如何。
    解说5:1928年起,国家组织人力、物力在殷墟地区进行了多年、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发掘了大量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居住区和墓葬区,出土了大批青铜器、玉石器、骨器、酒器和工农业生产用具。在其中数量最巨的还是刻满殷商时期文字的甲骨。
    唐际根:这是原大。
    王鲁湘:就这么大的龟壳啊。
    唐际根:就这么大,原大,哦,天哪。那可不嘛。就是原大啊。甲骨很少散着出,很多人以为甲骨是到处是一片一片的,地里面一片一片刨,不是。
    唐际根:甲骨是被商朝的人,收藏起来,集中起来埋到坑里头的。
    王鲁湘:埋到坑里。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3:31:32 | 只看该作者
唐际根:对,所以出土的时候,一出就是一坑,你比方说1936年,一个坑一万七千片。    王鲁湘:等于一个坑,类似于一个我们现在第一档案馆和第二档案馆的这种概念。
    唐际根:甲骨坑,有人就把它叫档案馆。
    王鲁湘:就叫档案馆。
    唐际根:中国最早的档案馆。
    王鲁湘:最早的甲骨文全是刻写吗?在商代的时候,没有书写的东西吗?
    唐:可能社会上有个误解。实际上,从考古发现来看,甲骨文这个时代,也就是商王朝这个时代,日常的书写一定是毛笔字
    李:这点我觉得我们趁这个机会啊,能够向社会公众说明一下,因为大家看甲骨文看多了,现在特别是如果文字博物馆里头,甲骨很突出,安阳嘛,是吧,它很突出这个,很多人就会造成一个很不正确的印象,就好像那个时候写字都是用这个甲骨的,那我们祖先是不是也太笨了,是吧,他想写点什么东西,那么还要杀头牛,还是要抓一个乌龟,乌龟那么容易抓吗,是吧,并不是那么很容易的,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我们在当时就有了竹木做成的简,就是你所说的,窄的就是简,宽的就是牍,是吧,把简编起来就是册。今天我们说一册书两册书,你看甲骨文里头的册字,它就是一个册子。
    这个“册”的话是,是一根竹片,或者木片,两根、三根、四根,用根绳子一串。
    王鲁湘:就是一册。
    唐际根:就是一册,“典”字也是,竹片或者木片,用绳子一串,两只手拿着。
    王鲁湘:两个手拿着,这个是很庄重的东西。
    唐际根:很庄重所以是典。
    李学勤:这些字,你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甲骨文里头,都已经存在,当时不但是存在这个,当时还有一个专门的官职,就叫作“做册”,这个“做册”是什么呢,就是史官,就是写字的。
    王鲁湘:用我们今天白话来说就是写字的官。
    李学勤:写字的官,做这个册的,做这个书的,做这个材料的,是吧。那么这样看起来话,当时这(在简牍上用毛笔写字)已经非常普遍了。
    解说6:甲骨文的发现,还原了一个曾经兴旺和腥风血雨的殷商时代。同时,也为汉字的发展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早有据可循的文字体系,为后世学人研究汉字提供了巨大的线索和帮助。
    用现在眼光看的话,甲骨文上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造字的方法,比方说象形,当然这个是最基本的,会意、还有形声、到了许慎注《说文解字》的时候呢,他把它做了更全面的整理吧。他认为是有六书,六种造字法,就是这六种。
    李学勤:实际上六书它还是分成两部分,前面的四种,那么就是指示、象形、形声、会意,这个是造字方法,是吧,后头还有两种,就是转注跟假借,这个可以,不能说造字,用字方法,可以说用字的方法,和这个结合起来,那么确实是把这个中国的这个早期的文字,特别是汉字的这方面,给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理论框架。
    王鲁湘:最简单的字就是独体象形字了,是吧?
    唐际根:对,简单的象形,比方说手,口,这是一望即知,这东西可以望文生义。
    王鲁湘:可以望文生义,对。
    王鲁湘:我们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埃及的象形文字,那个真正地可以说叫做象形文字,因为画得十分地逼真对不对?
    唐:对。画个鸟就是鸟。
    王鲁湘:画个鸟就非常非常像鸟,而且都很标准。那么我们中国的象形文字,似乎和它的这个象形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虽然是象形,但是我们比它好像更抽象一些是吧,或者更简约一些。
    唐:有这个感觉,因为这个好像跟中国的画画,后来也有点关系,中国的这个象形,它是用线条去勾勒一个东西,抓要点。
    王鲁湘:抓要点。
    唐:比方说牛,牛它突出的是牛头的两个角。
    王鲁湘:对。
    唐:所以它这个抓要点,抓要点的话,它可以把它这个,用一个很小的这个空间,把这个字要点汇集到上面去,那么会意字也是,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也是,比方说也是以象形作为基础。
    唐际根:会意字稍微复杂一点点,但是有意思,你比方说“集”字,这“集”字很典型,一棵树上三只鸟。
    王鲁湘:三只鸟,对,这就是“集”,实际上我们过去的繁体字的“集”字也这么写呀,木头上头有三个这样的(鸟)。
    唐际根:对。
    王鲁湘:还是它那么过来的。
    唐际根:对。
    你比如说我们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你像我们过春节,就是咱这个春和节这两个字,包括过大年这个年,这几个字,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们回到那个农耕时代,我们这几个字,其实看着它的字面意思,能够猜出它的意思大体不离的,是吧?
    唐际根:对,这个春节的这两个字,这个节,我们不说,我们说春字,这个春字呢,实际上是个会意字,是太阳照下来,然后万物复苏那个感觉。
    唐际根:草木旺盛,长起来了,中间是个太阳,边上是草,它的核心是强调生命力,春天来了,这个时候节气要由寒冬,因为我们华北地区,它是有四季的,是先经历一个严寒,然后开始经历一个美妙的春天,看这个字,一看,中间是个圆圆的,是太阳啊,周围草长起来了,这不是春字嘛。
    解说7:在商周时期的钟鼎文中,会意字也被大量使用。
    王鲁湘:这个小鼎里头有两个铭文。
    唐际根:对。
    王鲁湘:上头是一个“子”字,像一个小孩子,这个手舞足蹈的样子,下面那个字,中间好像是一个方块,有四个角,而且是这个顺时针方向,围着这个东西在转,这就是“韦”,也就是保卫的卫。
    唐际根:对,中间那个是个城邑。
    王鲁湘:城邑。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3:32:16 | 只看该作者
唐际根:这个城邑外头是四只顺时针方向的脚丫子围着转。    王鲁湘:守卫在巡逻。
    唐际根:守卫在城邑周边,表示保卫。
    王鲁湘:这个字其实很难表达的,结果就这么一造,就表达出来了。
    唐际根:很直观。
    王鲁湘:很直观,对。
    解说8:由于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内容大多具体而神秘,所占卜的结果也大致可以在相关文献中找到与之相契合的答案。
    我自己有一个感觉,甲骨文里头最发达的字都跟杀人有关。
    王鲁湘:都跟杀人有关,对。
    唐际根:很奇怪,为什么呢?由于甲骨文,它是祭祀。
    王鲁湘:祭祀用的。
    唐际根:祭祀占着主要内容,所以它跟祭祀有关的多,祭祀经常要。
    王鲁湘:牺牲。
    唐际根:要血腥。
    王鲁湘:要血腥,对。
    唐际根:甲骨文你看,跟杀人有关的字,“伐”,是吧,把人脑袋给割下来。
    王鲁湘:割下来,对。
    唐际根:“岁”,岁岁年年的“岁”,把脑袋给剁下来。子丑寅卯的“卯”,把人劈成两半。
    王鲁湘:劈成两半。
    唐际根: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是把人剁成肉酱。哪个字跟杀人没关?全有关。
    王鲁湘:对,都有关。
    唐际根:你现在看甲骨文里头,很多动词跟杀人有关。非常有意思。
    王鲁湘:这是子子孙孙,这是偕子抱孙的意思呗。
    唐际根:对,这是偕子抱孙的意思,对。
    解说9: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国内目前发现甲骨大约15万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同时也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技新知。这些文字对于历史的记载,对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唐际根:这件是商王朝发展到它晚期的一个比较鼎盛时期的一个国王,叫武丁,武丁的配偶,妇好,她的墓出的。里头有三个字,司母辛,所以这个鼎叫司母辛鼎。
    王鲁湘:那么就是说,这个妇好,她当时是武丁的一个配偶,但是也是一位女大将军是吧,有一些记载说她是指挥军队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3:33:01 | 只看该作者
唐际根:这个城邑外头是四只顺时针方向的脚丫子围着转。    王鲁湘:守卫在巡逻。
    唐际根:守卫在城邑周边,表示保卫。
    王鲁湘:这个字其实很难表达的,结果就这么一造,就表达出来了。
    唐际根:很直观。
    王鲁湘:很直观,对。
    解说8:由于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内容大多具体而神秘,所占卜的结果也大致可以在相关文献中找到与之相契合的答案。
    我自己有一个感觉,甲骨文里头最发达的字都跟杀人有关。
    王鲁湘:都跟杀人有关,对。
    唐际根:很奇怪,为什么呢?由于甲骨文,它是祭祀。
    王鲁湘:祭祀用的。
    唐际根:祭祀占着主要内容,所以它跟祭祀有关的多,祭祀经常要。
    王鲁湘:牺牲。
    唐际根:要血腥。
    王鲁湘:要血腥,对。
    唐际根:甲骨文你看,跟杀人有关的字,“伐”,是吧,把人脑袋给割下来。
    王鲁湘:割下来,对。
    唐际根:“岁”,岁岁年年的“岁”,把脑袋给剁下来。子丑寅卯的“卯”,把人劈成两半。
    王鲁湘:劈成两半。
    唐际根: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是把人剁成肉酱。哪个字跟杀人没关?全有关。
    王鲁湘:对,都有关。
    唐际根:你现在看甲骨文里头,很多动词跟杀人有关。非常有意思。
    王鲁湘:这是子子孙孙,这是偕子抱孙的意思呗。
    唐际根:对,这是偕子抱孙的意思,对。
    解说9: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国内目前发现甲骨大约15万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同时也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技新知。这些文字对于历史的记载,对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唐际根:这件是商王朝发展到它晚期的一个比较鼎盛时期的一个国王,叫武丁,武丁的配偶,妇好,她的墓出的。里头有三个字,司母辛,所以这个鼎叫司母辛鼎。
    王鲁湘:那么就是说,这个妇好,她当时是武丁的一个配偶,但是也是一位女大将军是吧,有一些记载说她是指挥军队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3:33:47 | 只看该作者
唐际根:这个妇好墓很有意思,妇好墓刚挖出来的时候,我们刚开始不可能知道她是谁,对不对,就是一般考古来说,你挖一个墓,特别3000年前的墓,你不太可能知道她是谁,当你看到那么多铜器,那么多玉器出土在里头,你肯定想知道她是谁。    王鲁湘:对,迫切地想知道。
    唐际根:迫切地想知道,可是当你整理这铜器,一看,上头有铭文,上面写着司母辛三个字。这是不是墓主人呢。结果一查。不得了,甲骨文里头关于妇好,关于母辛的记载,很多,将近200条,里头记载这个人包括几个部分,带兵打仗,主持祭祀,带人去狩猎,狩猎在那个时候,也不是一般的活动啊,那是有号召力,有权力的人才去做的一个事情。
    王鲁湘:等于实兵演练一样。
    唐际根:等于实兵演练,所以妇好是个不同凡响的人。
    王鲁湘:不同凡响的人。
    唐际根:对。
    王鲁湘:大概也是武丁的一个宠妃,对吧?
    唐际根:对,没错。
    王鲁湘:这个人肯定有点像个野小子一样。
    Part3
    这个有意思,中国的文化教育都从认字开始,从小就说,这个孩子聪不聪明,看这个孩子认得多少字。这个小雕塑挺好的,你看这个先生一脸无奈,这个孩子明显没听懂,那个孩子在糊弄事,好学生大概就这一个。
    解说10:中国文字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太多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沟通、记录乃至发展延伸的重要使命。能够顺利完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表达人类共同的境遇、情感是文字率先要完成的使命。殷商与西周之初,文字的统一,使得人类的沟通得以顺畅地完成。然而,不久后,由于国家的分裂,政权的更迭,文字的发现历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变。
    王鲁湘:我们现在发现的殷商的和西周的文字,应该说您刚才说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全国,不管在东南西北,它是统一的。但是这种统一性到了东周以后,战国以后,是不是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就开始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地方性的文字了?
    李学勤:是,这个问题的话许慎就指出来,许慎他做《说文解字》,有篇序,他里头特别提到这一点,他说,特别是到了六国,就是战国时期,是吧,所谓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言语,声调都不一样,这个不是说当时没有方言,古代时候一定有方言,今天我们还有方言,比如说我听不懂广东话,是吧,我是江苏人,我们家乡话恐怕你也不一定很熟悉,这些个情况,是吧,方言是存在,可是当时一定有一种共同的一种,就像现在普通话这样一种语言,所以你要看《诗经》,《诗经》有十五国风,可是用韵一样。
    王鲁湘:用韵是一样的。对
    李学勤:一样的,那就说明当时有一种普通的一种语言,要不然怎么可能。
    王鲁湘:就史官在采撷的时候,是用的当时候的普通话进行记录,是吧?
    李学勤:总之,你看,相对类似的,它怎么会这样子,它一定有一种比较统一的一种语言,是吧,那么这个要不然国家也不能统一。可是到了春秋以后,国家走向分裂,是吧,而且是几百年的分裂局面,就造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比如说以这个“马”字为例,每个国家写法都不同。三晋地区韩赵魏写法是一样的,但是燕、楚、齐写法不同,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抓住了一个统治手段的核心就是把文字给统一了。
    串场3:秦始皇建立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封建王朝。而要实现集权统治,没有成体系和规范的文字当然是行不通的。据说秦统一之初,诏书发到桂林一带就几乎没人认识了,这对刚刚统一的大秦帝国来说,简直是心腹大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我自己感觉他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巩固他的大一统,如果说秦始皇不这么统一,不强行地推行秦国的文字取代其他国家的文字,而是比如像欧洲一样,拿一个拼音文字去拼各个国家的文字,保留各个国家文字的发音,只是字形不一样,那说不定今天的中国。
    王鲁湘:比欧洲还要散碎。
    唐际根:对,跟欧洲一样,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国家用自己的文字,结果导致各个地方它自己保持政治上独立,政治独立以后国家就分裂,很多国家就并存,这样的话可能是个松散的中国,但是他用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所有的地区,大家就要用这个文字,这个是从文化上,其实最核心的是文化,凝聚了大家的意志,这样维持了大一统。
    王鲁湘:所以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纷纷和和常有发生,但是统一一直是一个主流,一直是主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这文字。
    解说11:作为当时最著名的政权设计者和书法家,李斯与赵高、胡毋敬等人一起,将小篆定为统一的秦国唯一的合法文字,并编辑《仓颉篇》,作为文字在全国通行的范本。然而,小篆几乎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被取代的命运。因为这种字体尽管气派讲究,却不免繁琐复杂。作为人们日常书写的手段,小篆很快就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渐渐地,这种书写方式在民间率先发生了变化。
    汉简上的字,如果咱们仔细看的话,跟那个李斯的小篆就有很大的区别了,是吧,你看像这些字体,就是完全就是,不是那么一笔一划,不是那么去讲究,比较随意一点,特别是这种简上反映的字,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直接写下来,不是说每个字我都要刻意地去把它做得多么的完美,而是我讲的是整个书体写下来。所以慢慢这个字就在变,这个字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官府阶层,它变到这个程度以后,这个时候就要出现一个大的改革了,这个时候新的字体就要根据这种广泛被应用的这个字体慢慢来定型,于是隶书就出现了。后来就变成一种官方文字了。
     王鲁湘:隶书是不是一种,好像更容易读写的一种文字?
    李学勤:是,我想这个隶书的出现,在中国的,怎么说呢,在文化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因为什么叫隶书?隶本来就是一些比较,在当时的社会里边属于比较偏下层的,是吧,凡是叫隶的,隶属吧,今天我们说隶属,都是不好的,都是比较下层的了,是供给这些有关这些方面的一些书写的字,换句话说,就是当时一些最简易的一种书写法,篆书是很麻烦的,对不对,今天我们说篆,你不管刚才说的是秦国的文字,那么还是六国文字,书写起来都是比较繁,那么所以特别是秦国,因为秦国的法律特别多,是吧,所以秦国的法律非常细密,这是非常有名的,是吧。汉朝人形容说,说密如秋荼,秋荼什么意思,就是秋天山坡上那个小野花,就跟那野花似的,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法律。一般书写这个,如果还是,如果说篆书,那是不可能了,所以就创造一种比较简易的文字。那么这个隶书一直到汉代,一直到后来,也成为楷书的发展的一个基础。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3:34:31 | 只看该作者
解说12:古书记载,“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说的就是隶书演变成楷书的传说。楷书又被称为正楷或正书,笔画简爽,因此被广泛使用,世代相传,并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手写体的范本。    王鲁湘:到了楷书的时候,就隶书的很多的比较夸张的这种波折的这些线条,就变得更,好像更短促了,是吧,更方正了?
    李学勤:对。
    王鲁湘:那么汉字的演变是不是一直在遵循着一个规律,就是从比较复杂、装饰性比较多,然后向比较简易、逐渐减少它的装饰性发展?
    李学勤:是的,从总的趋势上,现在一般都是这么看,是吧,当然这也不排除,有些时候,个别的局部的部分,反而有时候变繁,是吧,我们中国字的一个特点,就是一个字有时候有不同意义,是吧,因为有不同的意义,有时候就会变成几个不同的字了,你比方说,随便说吧,比方说刚说“义”,礼义的“义”,繁体字一个羊字,地下一个我字,是不是,它一个意思就是仁义礼智信,道德上的这个“义”,那这个当然,这是一个用法。还有的时候,它作为仪式的“仪”了,礼仪的“仪”了,那么这个后来之后说,光这样写不行,加一个立人了,就加一个立人了,是吧,所以后来这就变成两个字了,它也有时候会分裂,会变繁的。可是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简易,便于使用。
    汉字的简化大家有个误解,包括这次曹操墓事件,出现这个事了,大家说曹操墓里头,你看,居然有一个字是简体字,那肯定是假了,这是一个误解。
    王鲁湘:误解,对。
    唐际根:实际上中国颁布的简体字,你看这一个表。
    王鲁湘:很多字是有来历的。
    唐际根:大部分都有来历,你看始建于亲秦汉的字62,15.98%,曹操墓这个阶段就是属于秦汉,就属于汉的末期嘛,就属于汉末嘛它是。始建于魏晋的,南北朝的24字,6.18%,算少,始建于隋唐的31字,宋的29字,元朝72字,明清的74字,民国的46字,真正解放后公布的就一个字,这个意思,所以说很多人说简化字,简化字都是45年以后搞的。
    唐际根:其实不是,这是个错觉
    王鲁湘:错觉,对。
    比方说这个清代的字,这个“声”,声音的“声”,声音的“声”繁体字是很复杂的写法,可是你看这个“声”字,
   “重”“声”两个字都是
    这可是清朝人用的。
    王鲁湘:对,还有那个“旧”,依旧的“旧”字也是一个简体字。
     唐际根:所以简体字并不是说后来专门去做的字,是历史上大家应用了一段时间,老百姓也认可了,接受了、认可了,才把它用过来。
     我们现在可以在很多的这一些古代器物上头发现这种简体字,特别是民间的,特别民间的器物上头很多的简体字,简体字就是当时老百姓用的字,它就和官方文字有一点区别,比官方文字它要求更简易。
    解说13:楷书之后,无论在使用中发生了怎样的微变和简化,汉字至今历久而不衰,继续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多角度多层次的重要角色。然而上个世纪伊始,国门初开,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中国,拉丁文字涌入国人的视野。
    唐际根:那个时候西方国家发展得比较快,你像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蒸蒸日上,后来成为日不落国,它的强大的文明的影响,那么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省了,为什么他们能发展那么快,而我们不行?这个事是不是应该归咎于汉字,于是有人提出来应该废除汉字,直接让它拼音化、拉丁化,那么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这个声音一出,遭到当时的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
    唐际根:特别是电脑发明了以后,电脑发明了以后拉丁字就26个字母一敲。我就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字。
    王鲁湘:再一次又想废汉字又出来了。
    唐际根:又想废汉字这个时候,但是后来这个事情引起了社会上的大讨论,涉及到了中央高层,最后有的说拉丁化,有的说取消汉字,但是后来大家觉得汉字毕竟是我们文化的根,延续了几千年,还是不要去掉,我们有办法,后来这个包括双拼,拼音。
    王鲁湘:五笔字型。
    唐际根:五笔字型特别是出现以后,汉字输入的办法解决了,那么这个争论慢慢开始。
    王鲁湘:就平息了。
    唐际根:平息下来了。
    王鲁湘:对对。
    解说14:如今,现代科技不但没有给文字带来灭顶之灾,反而,利用这些高超的技术手段,汉字开始涌入国际视野,在全球散热,同时,也被更多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小孩子真心识别、感受、继承并用心传扬。
    王鲁湘:好,这孩子以后这书法能练出来这孩子,感觉挺好,这字打得挺开的
    串场4:中国先哲曾说:最高的道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那么,最伟大的发明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汉字是一个中国人天天都要面对,天天都要书写的,但是谁会深入思考它的伟大意义和价值呢?真心把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起来,统合起来的力量是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来自于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哲学思维和艺术形态中,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来自于文字。一个一个的方块汉字,垒起了我们的文化长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55 , Processed in 0.0884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