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三十五中校长:中国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
赵婀娜
“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预备升学教育,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实现教育制度的创新、课程设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 朱建民
“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什么是中微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底对不对?”面对这么高深的学术问题,很多人会以为自己走进了科研院所的学术报告会,但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是身处中学生的课堂。
这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一堂中科院课程。伴随着大屏幕上精美的图片和同学们的阵阵欢笑惊呼,中国“三极”探险第一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他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同学们与他一起探险“地球三极”,感触“知天知己”的科学情怀。
很多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家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回应“钱学森之问”,三十五中的老师也不例外。
2010年5月11日,三十五中和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签订了“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协议,启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项目。目的是依托中科院强大的科技资源及特色课程设计,将学校科技教育与进入中科院国家级实验室学习同步结合起来,从青少年时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试、面试选拔出的共计80名学有余力,具有科学潜质、科技兴趣和科学志向的学生,组成了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中科院京区科协和三十五中的老师们,为这些孩子量身设计了科技系列特色课程。希望使学生开拓科学视野、启迪科学灵感,同时提高综合科学素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实践能力。
课程第一阶段由中科院专家直接授课,包括讲座报告、参观感受体验、实验室动手实践、课题小组研究、外出科学考察等;第二阶段,中科院专家将提供多个国家级科研课题,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从而深入中科院实验室参与研究。
学校还聘请了两名博士和两名博士后作为学生的科研指导教师。在课题研究、人生规划课程中,中科院老师和三十五中老师作为“双导师”,为这80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原来总感觉科学家离我们很远,说话很高深,现在近距离接触后,才知道科学非常有意思,特别吸引我们去探究。”每当谈起中科院课程,田鑫总有一肚子话要说。从哥德巴赫猜想到基本粒子与暗物质,从细胞起源到神奇的碳材料,田鑫说起前沿科学头头是道。作为三十五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学生,田鑫从高一入学开始,每周五都有机会聆听中科院科学家的精彩课程,并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感受科研过程。更为难得的是,他已经有机会在中科院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实施、完成科研课题。同田鑫一样,一年多来,已经有第一届创新班的68名学生进入12个研究院所实验室,开始了15项科研课题的研究。
一年来,已有50多位专家登上三十五中的讲台,每次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最新鲜的前沿科研进展,以及科研经历和感悟,使同学们在和科学家的对话中,直接感受其科学素养和严谨的科研精神。
新时代的人才,不仅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具备其他综合素养。三十五中提出了培养“五有人才”的目标——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学校创设了“五证”(高中毕业证书、志愿者经历证书、才艺证书、诚信证书、中科院颁发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业证书)教育的途径与实施平台。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说,“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预备升学教育,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实现教育制度的创新、课程设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