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徘徊在理想和现实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09:0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徘徊在理想和现实间(校长版)

作者:李祖贵    来源:宜都市教研室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将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决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将是一次艰苦的蜕变,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将在这一场蜕变中经历新生的痛楚和喜悦。因为它不仅将意味着许多固有观念、传统模式、习惯思维的全面瓦解,而且将意味着许多曾经在我们心目中高不可攀的教育名家、名案、名言的訇然倒塌。这是我两年前的预言,不幸一语成谶,居然言中。
  《教师之友》2004年1期刊发一组题为“那一代”的文章,对基础教育界久负盛名的“高山”级的名师魏书生、于漪、钱梦龙展开全面清算,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名师背后的思想背景。
  有评论认为,《教师之友》的这组文章以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为起点,开始了新一代教师深入反省的时代。这次讨论和批判针对的不是三个人,甚至也不是“那一代”,批评的是名师身后赫然站立的精神背景。他们所要打倒的也不是“那一代”,而是强加在他们以及其他中国人身上的精神樊篱。
  在这样一个新旧更迭的短暂空隙之间,无论你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教学阅历,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都不免要陷入一种无信念、无方向、无榜样、无作为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推进课程改革,除了继续从传统经验中汲取营养外,更多的还是应该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新的课程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之上。
  对中国来说,2001年是一个分水岭。未来的历史学家肯定会这样记载:2001年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一年,尤其是在12月加入WTO,乃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五年,中国不仅是外资输入大国,而且是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引进大国。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们不遗余力同国际接轨的努力,促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促使中国长达15年的“入关”申请,终于在2001年修成正果。
  但许多人所关心的是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将要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忽视了它对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将要带来的巨大冲击。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一文中给予了很形象的描述:
  在准备这个题目时,一直在思索,在我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全球化”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我的早点,往往是牛奶、面包,涂奶油果酱。若是在国际的饭店里,你面临的选择,基本上不是欧式就是美式。边吃早点边读报。看你人在哪个城市,先读当地的报纸,可能是香港《明报》,可能是台北《中国时报》,可能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或是《法兰克福汇报》,但是有几份国际的报纸是不管你在哪里都会找来看的,譬如《国际先驱论坛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或者听BBC的广播,看CNN的电视报道。
    用完早餐,进到浴室冲凉;洗发精的品牌――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香港台北纽约,大概都是同样那几个国际品牌。连卫生纸都是。坐在梳妆台前,发现你的化妆品,不管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你用的品牌都是那几样: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我是对名牌衣服没有感觉的人,如果讲究穿品牌服饰的话,那么衣橱一打开,入眼也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法文、意大利文、英文。
  然而什么是“全球化”呢?这个词其实是有问题的。影响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什么力量在“转化”谁,谁被谁“化”掉啊?渗透到我的24小时生活细节里来的,难道是印度或埃及或阿拉伯的影响吗?不是的,仔细看这24小时的内容,代表“全球化”的东西中,其实99%是西方的影响,是西化。然后再细看西化的内容,譬如说讲物质的品牌而言吧,其中又有非常高的比例,是美国来的东西。所以对我们而言,所谓全球化的内涵高比例是一种“美化”的过程。
  全球化是一个既让人欢迎又让人不安的现象。文化,还有人们安身立命的价值,都和商品一样一卡车一卡车卸货,直接送入家门。欢迎,因为我们突然多了选择,不管是洗衣粉的牌子还是政府的形态;不安,因为,这种选择往往是强迫性的――虽然我们不感觉,只不过是强势推销的产品,不见得是对我们最好的;更因为,选择往往破坏了家里原有的秩序。
  这种秩序的破坏首先体现在对我们原有的“文化,还有人们安身立命的价值”的重新审视上。在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时代,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我们所极力倡导的只是一种逆来顺受的奴化教育,死记硬背的书本教育,你争我夺的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也只不过是流水线上千人一面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不会思考,更不能创造,通常被人们称为“机器人”或“无脑儿”。而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个“新”将体现在哪里?就是具有更多普世价值观的人;就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就是具有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就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新课程课改的最大障碍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要想用满脑子旧观念的人来教育出“一代新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课改工作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气味的词语,对于广大基层教师而言,并没有多少明确的概念。我们倡导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身就说明我们的职业身份与我们的职业要求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
  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就其本质内容来看,我们认为:应该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能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则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能是教师专业的前提;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的关键;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的动力。这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构成中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在座的老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似乎天经地义就有了教师从业的资格。似乎做了很多年的教师,就已经掌握了做教师的真谛和窍门。这其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
  因为单凭靠在师范院校有限的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年轻人的热情,来做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单凭做了多少年教师的经验而确定一个人做教师的水平也是逻辑不严密的。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判定一个老师是不是合格的教师,其实只需问他(她)两个问题就行了。
  首先,作为教师,你已读了哪些经典教育理论著作?对于世界教育史上的大事和著名的教育家你了解多少?对于刚刚产生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你了解多少?如果你的答案都是“NO”,那么,可以说你连教师的门都还没有进。
  其次,你每天或每周、或每月、或每季度写过教学论文或教育教学随笔没有?如果没有,我们求其次,退一步问,您能每天或每周或每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吗?如果你的回答还是“NO”,就要劝您勇敢地面对教师以外的新职业了,您可能真没有资格从事教师职业。
  因为,您的教育行为有可能太盲目,行为的思想支撑太模糊。而且,您严重缺少反思精神,这是最致命的。教师天生就是个反思性职业,没有反思习惯,正如战士上战场没有带枪的习惯一样危险。您每天的行为含有太多冒险成分。有的教师说:“我们班里学生的成绩高。”这可能对于教育外行来说是有说服力的,但教育内行有理由怀疑你的学生高分低能,怀疑你的学生在强大的考试压力下的心理是否健康,怀疑你的学生用青春期的身体换来了高分。
  别忘了,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教育是不能推倒重来的。任何教育的痕迹将不可避免地留在学生身上。
  凭心而论,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环境并不宽松,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人生色彩并不鲜亮,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该如何推进新课改,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我们以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守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成为一个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灵魂的充实和成长――这就是读书、反思和写作。从这一角度讲,专业化的实质,就是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化”在教育实践中,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成功,创造智慧。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倡导“自主教育”,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博学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
  业化发展的前提。
  原始社会,长者为师;奴隶社会,智者为师;工业社会,教师从智者中独立出来,传授知识的技能达到了最高层面;信息社会,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泉。今天,教师的本领恐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教师的素质已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出路何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重组。
  人的认识一是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二是来源于间接的阅读经验,尤其是在信息交互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阅读不但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且成了人们澡雪精神,提高认识的最好方法。观点的平庸往往来源于思想的平庸,思想的平庸往往来源于阅读的狭隘。
  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一个真正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要投身新课改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些书。正如苏霍姆斯基所告诫我们的:“启发智慧和鼓励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值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泛起,浮荡的灵魂也渐渐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社会、创造生活。读书的人生,才是丰富,聪慧强大而有意义的人生。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在当今社会虽然很难,但又非常可贵。远交游,弃浮华,万人如海一身藏,那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造化。
  前些年,朱永新博士在苏州掀起了一个以“营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他们制定读书计划,设立户外书架,征集读书名言,推荐阅读书目,拓展阅读时空,开展图书交流,举办读书演讲,汇编读书笔记……在整个校园营造出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朱永新教授甚至于2002年6月26日在“教育在线”网上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投保条件为:“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为:“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的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真正的彼岸。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的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了50多篇文章,他在200多个夜晚里写出了30万字的教育日记。
  江苏吴江市第一小学费建妹老师曾因打扑克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03年投保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渐渐地,她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与扑克牌进行了永久式的告别。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因文章富有激情,所以被人称之为“激情费小妹”。这激情是潜能开发之后的自然迸射,是获取自信之后的精神收获。
  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证明:只有读书、思考、写作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才是改变广大教师生存状态的最佳投资。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思考,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空虚,生命不再苍白,人生不再无奈;而写作,可以使教师的精神更加专注,生命更有意义,人生充满希望。这三者,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能够做到的。假若我们都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针对自己的爱好和个人素质某方向的欠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读一些书;假若我们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为提高自己持续不断地努力;假若我们能直接把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转化为个人活生生的教育教学生活;假若我们能够边读书、边反思、边写作,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思考者、研究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那么专业化的成长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阅读不仅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坐在教室里有组织的学习时间必竟是有限的,要想不断地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阅读将永远都是你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反应最敏捷的年龄,不但应该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趁着大好的时光争分夺秒,博览群书,而且更应当从人生理想的角度出发,把阅读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可在我们身边,却有许多校长把师生读书看作是他们个人的事情,实际上这是天大的失误。学生在学校里来,绝不仅仅是为了读那几本教科书,学校是孩子的社会,学校生活应该是孩子的社会生活,上学既是为了让孩子学知识,更是为了让孩子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先进入一个准社会,所以,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天堂,实践的天堂,尤其应该是读书的天堂。
  《教师之友》的编辑范美忠先生在回顾自己童年时候的阅读经历时,曾经痛心疾首的说:“我是上了大学才读到《春江花月夜》的。那些如醉如痴,如饥似渴的日子里,心中充满悲伤。我几乎要放声痛哭:六年小学,六年中学,整整十二年,人生命中记忆力、吸收力、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我都接受了什么教育?这么现成,这么美好,这么丰富的精神产品,为什么就和一代人生命中最饥饿的年华隔绝了?我相信,几乎不用教,单凭一个孩子天然的语言直觉,他就会喜欢它们,接受它们的。可是我们的权利就这样被剥夺了。塞给我们的,尽是些垃圾。我还算是幸运的,精神的家园劫后余生,大多数的孩子,从此就痛恨学校痛恨读书,因为我们糟糕的教育,他们一生中从来就没有享受过阅读和学习的乐趣。”
  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美国纽约的一位小学校长为了吸引学生读书而亲吻小猪,路克校长为了激励学生读书而爬行到校,既说明他们童心未泯,更说明他们对阅读的重视。
  我们今年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演讲活动正是为了在广大教师中倡导自我教育、自我阅读的学习风尚。
  二、追求“和谐教育”,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智慧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我以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还处在严重冲突的情况下,校长所要坚守的绝不仅仅是“责任心”,首先应该是“教育智慧”和“教育良心”。学校要有升学率,而不能只有升学率;要对所有孩子负责,而不是只对少数可能上大学的孩子负责;要对孩子全面负责,而不是只对孩子的分数负责;要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要对孩子的明天负责;任何时候都不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去换取升学率……只要校长心中有“良知”,脚下有“底线”,学校就能在浮躁之中守住宁静,在混乱的思绪中认清方向。
  其实,家长的眼睛一向是明亮的。家长和社会乐于选择的,一定是那些真正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又有较高升学率的好学校。我们既要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急功近利”,也要警惕用素质教育做掩护的“无所作为”。不要忘记,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学校:升学率很低,素质教育搞得更差。
  新的课程理念并不是要一切推翻重来,而是要对传统课程理念的不足进行补充,错误进行纠正,从而真正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由于这个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未能很好地解决,因而引发了德育效果不好,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产生。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和谐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整体设计和安排学校各种教育教学内容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处于和谐状态中。通过和谐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地发展。所以,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是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谐教育模式区别于其它教育模式的本质属性。
  一言以蔽之,所谓“和谐教育”,就是教育“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这里我从四个方面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和谐教育”的魅力,并由此也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和谐教育“必须关注人和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为人的某一时段发展服务到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变专才教育、通才教育为通识教育,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给我们的挑战。我们可以把“知”和“识”分开来理解。信息化时代里,“知”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识”却正变得越来越值钱。什么是“识”?关于知识的知识,怎样获取知识,从哪里高效的获取知识,这个就是“识”。教师如果仅仅只能从“知”这一层面给予学生满足,而不能从“识”这一层面给予学生启迪,那么也就失去了他们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价值。
    高纲《遭遇美国教育》: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负担,孩子精神上就更松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他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时语噎: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儿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饺子是文化吗?”
  “饺子?文化?”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功夫,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我这个虎头虎脑、从来就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只是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
  “是不是?”儿子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心中始终疑疑惑惑:弗丝老师希望他们进入什么境界?
  但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2、和谐教育“必须体现出尊重和关爱,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请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贸然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全都笑了起来。不料,这位教师却亲切地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没问题,然而从科学上讲,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现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成‘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就好了。”讲到这里,学生们和听课的教师顿时活跃起来,显出满意的神情,而这位教师似乎意犹未尽,又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不是讲‘他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这样的话吗?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里的‘尾巴’和我们说的‘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尾巴’是不是一个意思?”接着,课堂气氛更趋活跃。学生的一个疏忽和失误,引来这位教师如此精彩的即兴发挥,而这番发挥又将这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意识。
  再如:有位女同学,原来的作文很一般,属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有一次写散文,却有着超常的发挥,我决定表扬她一番,但如何奖励呢?到了夜里,灵感从天而降。我赶紧披衣而起,在她的作文后面写道:“当这本作文发到你的手中时,也许是11.35。快,请抓紧时间吃饭。饭后,请速到曲池回岸的柳树下。这时(假设为12:00时整),校园广播站将会播送一支非常动人的曲子(什么曲子?是我选的,为你点的,但曲目保密)。到了那时,清风徐来,柳枝拂面,碧波荡漾,小鱼欢畅,在那悠悠的乐曲声中,你在打开本子,将你的这篇佳作款款念来,肯定别有一番滋味――你相信吗?
  又如:小学里曾经发生过的借分事件,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大胆尝试。
  3、和谐教育“必须体现对人的价值的体现,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美国的中小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
    一个是要孩子们必须适应大一统教育提出的硬性要求;一个是尽可能地开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其自由发展。观念不同,出发点不同,教育的方式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
  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美国基础教育中这样一种高度自由开放的教育模式能够存在,能够延续和发展,还与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接口方式”直接相关。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
  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教育应该是与制造业完全不同的产业:制造业需要的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有大工业。而教育呢?教育可能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因为每个人是千差万别的,开发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才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千差万别的创造力汇集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能量。  
   如:享氏考试(见《放飞美国》P261――266页)
  在上一节里,我们已经领教了亨氏考试的厉害,其实,除了极具挑战性和重视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外,幽默,是亨氏考试的又一个特征。当然,所谓幽默,并不是把考试停下来给我们说几个笑话,H0!他早就把笑话夹在考试题里了。
    亨氏考试卷实际上分成两个部分,正卷和附加卷。
    正卷是那些超级长题,是我们应该学的部分。附加卷呢?都是一些不难也不容易的考试题。分值从3分到无穷大。低分值的题都是一些小小的玩笑,你可以在一瞥之间完成。如:“请对我的新发型发表评论。”“如有一只熊跑进这个教室袭击亨利克先生,你准备怎么办?”除了3分的纯玩笑似的题,还有一类我称之为“无穷大”的问题,都是些很严肃的生活哲理问题,如“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谁是你最伟大的榜样?为什么?” 这些题虽然与我们的课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可以使我们在紧张的答题之余得以放松。 、
    考了几次亨氏题后,我还发现了亨利克先生设计附加题的另一个小秘密,他的考题实在太大,太难了些,大约只有20%的人能答完全部问题,而附加题却可以给每个人以机会把成绩“搞’上去。
    “请在以下胡乱涂抹……”是亨利克先生最别出心裁的附加题。这道题分值无穷大.题下是一片空白,你可以尽兴地乱涂乱画,你一点都不用担心,无论如何你都能稳拿几分。
亨利克先生到底是怎样给他的附加题评分的呢?说起来,他的评价标准也古怪得很,他不仅仅要求答题要有趣,而且还要答得有智慧,亨利克先生公开宣称,谁的答案能让他笑出声来,谁就可以得满分  
  4、和谐教育“必须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体精神”。
  这是袁卫星老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时我接手的是一个初二的班级,班上有一个同学叫陈勇,我是教语文的,担任班主任。结果发现陈勇其他成绩倒还好,中上等,唯独数学特别差,差到什么程度?每当数学老师在星期一说:同学们好好复习,星期三单元测试。星期三肯定向班主任请假,头痛肚子痛。进了初中后,他的数学基本上没考过五十分!我就想要帮助他,帮助他就要动脑筋。那一天,数学老师还没进课堂,我就截住他问:陈勇,你今天头痛不头痛?他说不。那我说了后你别说头痛,星期三单元测试。我对他说:你别紧张,中午到我宿舍来!中午,他跑来一看,我给他准备了一份试卷,然后把从头至尾给他辅导一遍。他拼命地背,结果星期三,他考了八十分,真是石破天惊。数学老师在教室大加表扬。走到办公室说:“完了,完了,你们班的陈勇!比考三十分四十分还糟糕,他肯定偷过卷子。我说这可糟糕了!你一定要把卷子保存好,学做人比学数学更重要。临到第二次考试,他把试卷保存得很好!当然他还是没有保管好,由于我是校长办公室主任,第二次考试,我把陈勇叫了来,把试卷交给他并告诉他数学又要单元测验了,我对他说:我很忙,这次你就自己琢磨吧!后进生也真不容易,试卷上1+1等于几,他得绕着圈子去问同学2+2等于几?然后在这次他考了七十几分,考了后老师继续表扬继续怀疑。第三次他不要试卷了,什么原因,一做贼心虚啊,二他已开始正式学习了!他开始借阅同学的摘记看了,平时他也开始认真地听虚心地请教老师,当然问我比问数学老师还多。那天我问他,你要不要?他说不要!真不要?那你就拿打火机烧掉。他毫不考虑地拿起打火机,把试卷给烧了!当然我也没闲着,当时没有星期六,只有星期天,整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就给他讲这一个单元的例题。这次我影响很深,他考了65分,这可能是他进了初中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及格。后来这个同学又考上了张家港济阳中学,然后师范三年制大专师范进修本科,马上成为我们中的一员。在这个学生上面,我想我是成功的!
  三、唤“爱心教育”,让每一个教师成为高尚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
  业化发展的动力。
  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传授知识。可是我们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更多的时候,却把这个最基本的目的当作了惟一的甚至最高的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这时的施教者,必须是一个自身人格完善者和自身生命觉醒者。这是对一个教师的最起码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必须达到的境界。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同样不能做教师。
  任何人都想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呢?能够使我们获取高分的教育就是良好的教育吗?显然不是,良好的教育应该不仅使我们获得渊博的知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而且应该使我们秉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高贵的人格。具体而言: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之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而获取良好教育的前提是拥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拥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或许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拥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但只有拥有专业人格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在这里,专业人格的内容相当丰富。有人说是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三位一体。有人说是真的品格,善的心灵,真的情怀的水乳交融。有人说是进取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的灵魂铸就。而我却认为:真正的教师人格应该是爱心至上,真心永恒,童心常在的交相辉映。
  1.爱心至上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爱心的实质就是人道主义,它不仅意味着教师要爱每个学生。同时意味着教师要奉献自己的一切。有人把这种教师称为“爱的奴役”,所谓“爱的奴役”,就是不仅得不到什么眼前利益,甚至可能会被伤害,可能会在工作中感到沮丧。但是,他是还会坚持去做。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原动力,这个原动力不断地推动着他们向前进,不断地给予他的力量,但他会顽强走下去。这个原动力,就是至高无上的爱心。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应该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富有爱心的人才会是受人尊敬的人,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这样的以身殉教的人。如海瑞、陶行知、徐本禹、丁大卫等都应该算这样的人。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人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比如一个老师到了学校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同事,也可能是校长的下属;到了家里她可能是女儿也可能是母亲。对学生来讲社会生命相对来说简单一些),精神生命。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三重生命,我觉得最重要是两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学校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可能对于学校安全方面的考虑是一个重要因素。去年梁丰中学出了一个比较大的车祸,中央电台也报道过,校长也被迫辞职。就是因为春游过程中六位学生家长和老师失去了生命。平时,老师保护学生肉体生命的例子很多。江苏金坛的殷雪梅老师在危急中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学生推到了路旁,结果以身殉职的事迹固然令人唏嘘,但这样保护学生肉体的例子我们很难遇到也不想遇到。那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例子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只是我们老师不注意罢了!比如:一位老师上小学六年级的公开课,他上的什么内容不太明确了。只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你认为对的举右手,错的举左手。我想这个老师的安排是没什么错的,用洋思经验来讲非常达标的,我出一个题目,你们认为对的举左手,认为错的举右手,便于老师统计。不象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前对学生说,同学们,明天要上公开课了,发言要积极,知道答案的举右手,不知道答案的举左手。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这时有一位叫王恋华的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是右手哪是左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六年级的学生哪是右手哪是左手都不知道,可笑吗?当然后来了解了一下她是一个后进生。但是,这一笑,使王恋华同学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的精神受到了挑战,老师,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来保护学生的精神生命呢?应当说我们这位老师保护得很好!他怎么保护呢?他说:王恋华同学,请你看好,这是右手,这是左手(示范一下)!听课的老师包括其他的同学还是笑,有的大笑,有的掩口不露而笑。这个学生的精神生命继续受到威胁。下课后说不定学生还会说王恋华真笨,说不定还会告诉家长,说她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也不知道,连他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影响,连她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损伤。这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不要笑,这在心理教学中叫暂时性遗忘!也就是说王恋华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暂时性不知道!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居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这也是暂时性遗忘。大科学家都会遗忘,我们王恋华同学暂时性遗忘有什么要紧?这个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再没有人笑她,更可贵的是这个老师继续说下去!我非常赞赏王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提什么问题,敢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我相信有这样优秀品质的王恋华同学肯定能学好的。这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一半是肯定王同学,一半是肯定老师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老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如果我们要编案例教学的话,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保护了王恋华自尊心,还保护了王恋华同学提问的积极性。不仅保护了王恋华同学提问的积极心,而且还对其他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与爱心相对的是冷漠和兽道。在教育上,则表现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有形虐待无形虐待。
  体罚学生的形式五花八门,有的亲自动手拳脚相加,有的唆使其他学生“代劳”,还有的以请家长为名,行告状之实,让家长体罚。变相体罚更是名目繁多,罚扫地、罚款、罚做作业、设“差生座”、将学生赶出教室等,体罚和变相体罚一般诉诸于行动。心灵的有形虐待是指教师直接用语言、手势、强烈的面部表情等来嘲笑、侮辱学生,使之受到伤害。心灵上的无形虐待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教师“巧妙”地用拐弯抹角(如比喻、指桑骂槐等)、故意偏爱某人而冷落另一个;用“暗示”、“启发”学生群体对个体的疏远、憎恨、厌恶等种种手段来打击、伤害乃至摧残学生心理。此外,通过考试后排名次,编快慢班而构成对“差生”的歧视;故意施加超负荷的学习压力;漠视、遗弃或剥压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机会、权利等。这些教师变相“报复”“打击”学生的行为,均可列入无形虐待的范畴。
  2.真心永恒
  所谓“真心”就是要真诚地和学生平等相待。
  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相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方法,但聚焦来看,最根本,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尊师爱生”,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了,并划定了师生双方一高一低的“尊”、“从”地位。而一个人是否能够赢得其它人所尊重和信任,应待由他个人的学识、人品、气质来决定,而不应由身份和地位来决定。所以,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诚面对”的师生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
  师生之间怎样才能做到真诚和平等呢?教育界近来流行一句话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一个进步。但我理解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应被视为一种“更高境界的师德。”――如果“蹲下去”纯粹成了一咱姿态,那说明教师的心并没有真心“蹲下去”,所谓的“蹲下去”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已,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得比学生高,因此,师生平等应该是心灵的真诚面对和平等交流,而不应该只形式上的某种姿态。
  如:黄矿岩(《放飞美国》188――189)
  记得上美术课的第一天,看着眼前这个相当老的老头,跳进我脑子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软硬不吃的老头子,和课前想象的老和尚差不了多少。就在我还没来得及再多想时,一个高四毕业班的学生走进教室,见到罔达修士,他亲热地抓住老头子,要同老头子摔跤。罔达修士在那个高大壮实的高四生的后脑勺上回了一“拳”,然后,两人都哈哈大笑。这种父亲和儿子般的关系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那一刻起,我看到了一个抓住的罔达修士,一个69岁的老人,却有着12岁孩子灵气的老人。
  几个月后,我发现我和罔达修士的关系也已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忘年”的地步。
  我在他的课堂里学得很好。每天我出出进进地跟他开着玩笑,而他也进进出出地开着我的玩笑。
  有一天,我忽然决定要同这个“老顽童”好好比试一下,看谁的嘴上功夫厉害,看谁能在开玩笑中占上风,当然只是为了好玩。
  我走进教室,装出一幅很不高兴的样子,说道:“罔达修士,我简直是太讨厌画画了,今天我什么都不想干。”
  罔达修士正在办公桌前干着什么,他头也不抬,说:“这个借口你上个星期才用过,不灵了,干不该干的事去吧!”
  我有继续装下去,说:“是真的,罔达修士,我在这一年中,什么都没有学到。”我想搞得老头子生点气。
  他笑呵呵地抬起头来,问道:“难道你们的惩罚课老师没有教你点什么吗?”罔达修士的意思是:你不好好学习,尽挨上惩罚课,当然没学到什么了,那可不是我管的事情了。了头子正话反说,真是够机灵的。
  斗嘴的第二回合,我又败下阵来。二比零。
  我马上反驳:“事情并不是这样,主要是我的那个爱胡说八道的美术老师有问题。”
  罔达修士摇摇手说:“这可不是我的问题,我有不会说外语。”
  听到这里,全班同学都拍手大笑起来……
  一个69岁的老修士同一个15岁的中国男孩斗嘴玩,这场戏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的。
  我往椅背上一靠,说:“总之,我今天是什么都不想干了,我可能是不适合学美术。”
  他很缓慢、很庄重地说:“这一次呀,你说的那个老顽童要来打你屁股!”(他竟然还记得我我对他说过的中国老顽童的故事)
  听到这里,全班同学都停下手中的画笔,笑倒成一片。
  如果以上故事还只能反映一个人天性乐观的话,那么,后面关于“画个外星人”,“画字”,“画不存在的生物”等故事的发生,则反映了一个优秀老师的人格修养。
  3.童心常在
  李镇西老师在网上的头像是一个裸体的扭着屁肥的胖娃娃,网上签名是“不愿长大”。表明了他童心不泯的心态。实际上,要真正了解孩子的生活,深入孩子的心灵,最简便的办法,便是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尤其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天真无邪,永葆童心,一辈子做个老小孩,才是最值得庆幸的事。一些老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该平易近人,但不可过分显得“孩子气”,以丧失起码的尊严感。我却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住孩子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份”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你想当个老师,或已经是个老师,请对自己作个小小的评估;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别人的“出格”行为?
  我再举两个小学老师的例子:一个是清华附小的窦桂梅老师,一个是苏州特级老师薛法根老师。窦桂梅,是东北女同志的形象,敢说敢表演,手舞足蹈地表演。她在上课时很有特色,有时她拍着小男生说:哎呀哎呀,有时会抱住学生说官人啊官人啊!老公啊老公啊,于是学生也跟着她念:“官人啊官人啊!老公啊老公啊!”而薛法根则不同,他就不会比较注重内涵,比较内敛,他在上课之前说:同学们,我们看我长得咋样啊?学生说:长得不怎么的,有眼有珠。他又说到底怎么样呢?学生说,背有点驼,像骆驼,好象中国石拱桥。一生说,头小小的,是个小头爸爸。还有一个学生说,你牙齿有点突出,是暴牙!有一个学生写作文时说:薛老师,人未到牙先到!薛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我为自己的形象感到自卑!
  窦桂梅老师和学生打雪仗不是差点被压断了肋骨吗?爱波伦丝太太不是在课堂上学鸡叫吗?李镇西老师不是经常和学生称兄道弟吗?关于童心之可贵,我在这里套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童心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你我共勉励,幸福常相伴。
  对于视教育为幸福的老师来讲,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曾在结尾处无限感慨地说:“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何等高尚的任务,为此而工作又是何等的美妙啊!”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过去还不曾真正感受到这种高尚和美妙的语,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切将变得更为可信而实在。
  常言道“云在青天水在瓶”。课程改革虽然是个全新的事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亲身去实践,一定会感受到其中的无限趣味和至上境界。
  
  
  徘徊在理想和现实间
  
                     ―漫谈新课改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宜都市教研室   李祖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将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变,决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将是一次艰苦的蜕变,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将在这一场蜕变中经历新生的痛楚和喜悦。因为它不仅将意味着许多固有观念、传统模式、习惯思维的全面瓦解,而且将意味着许多曾经在我们心目中高不可攀的教育名家、名案、名言的訇然倒塌。这是我两年前的预言,不幸一语成谶,居然言中。
  《教师之友》2004年1期刊发一组题为“那一代”的文章,对基础教育界久负盛名的“高山”级的名师魏书生、于漪、钱梦龙展开全面清算,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名师背后的思想背景。
  有评论认为,《教师之友》的这组文章以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为起点,开始了新一代教师深入反省的时代。这次讨论和批判针对的不是三个人,甚至也不是“那一代”,批评的是名师身后赫然站立的精神背景。他们所要打倒的也不是“那一代”,而是强加在他们以及其他中国人身上的精神樊篱。
  在这样一个新旧更迭的短暂空隙之间,无论你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教学阅历,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都不免要陷入一种无信念、无方向、无榜样、无作为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推进课程改革,除了继续从传统经验中汲取营养外,更多的还是应该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新的课程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之上。
  对中国来说,2001年是一个分水岭。未来的历史学家肯定会这样记载:2001年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一年,尤其是在12月加入WTO,乃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五年,中国不仅是外资输入大国,而且是西方市场经济制度的引进大国。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们不遗余力同国际接轨的努力,促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促使中国长达15年的“入关”申请,终于在2001年修成正果。
  但许多人所关心的是这一事件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将要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忽视了它对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将要带来的巨大冲击。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一文中给予了很形象的描述:
  在准备这个题目时,一直在思索,在我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全球化”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我的早点,往往是牛奶、面包,涂奶油果酱。若是在国际的饭店里,你面临的选择,基本上不是欧式就是美式。边吃早点边读报。看你人在哪个城市,先读当地的报纸,可能是香港《明报》,可能是台北《中国时报》,可能是新加坡《联合早报》或是《法兰克福汇报》,但是有几份国际的报纸是不管你在哪里都会找来看的,譬如《国际先驱论坛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或者听BBC的广播,看CNN的电视报道。
    用完早餐,进到浴室冲凉;洗发精的品牌――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香港台北纽约,大概都是同样那几个国际品牌。连卫生纸都是。坐在梳妆台前,发现你的化妆品,不管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你用的品牌都是那几样: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我是对名牌衣服没有感觉的人,如果讲究穿品牌服饰的话,那么衣橱一打开,入眼也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法文、意大利文、英文。
  然而什么是“全球化”呢?这个词其实是有问题的。影响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是什么力量在“转化”谁,谁被谁“化”掉啊?渗透到我的24小时生活细节里来的,难道是印度或埃及或阿拉伯的影响吗?不是的,仔细看这24小时的内容,代表“全球化”的东西中,其实99%是西方的影响,是西化。然后再细看西化的内容,譬如说讲物质的品牌而言吧,其中又有非常高的比例,是美国来的东西。所以对我们而言,所谓全球化的内涵高比例是一种“美化”的过程。
  全球化是一个既让人欢迎又让人不安的现象。文化,还有人们安身立命的价值,都和商品一样一卡车一卡车卸货,直接送入家门。欢迎,因为我们突然多了选择,不管是洗衣粉的牌子还是政府的形态;不安,因为,这种选择往往是强迫性的――虽然我们不感觉,只不过是强势推销的产品,不见得是对我们最好的;更因为,选择往往破坏了家里原有的秩序。
  这种秩序的破坏首先体现在对我们原有的“文化,还有人们安身立命的价值”的重新审视上。在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时代,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我们所极力倡导的只是一种逆来顺受的奴化教育,死记硬背的书本教育,你争我夺的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也只不过是流水线上千人一面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不会思考,更不能创造,通常被人们称为“机器人”或“无脑儿”。而新一轮课程改革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个“新”将体现在哪里?就是具有更多普世价值观的人;就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就是具有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就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新课程课改的最大障碍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要想用满脑子旧观念的人来教育出“一代新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课改工作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气味的词语,对于广大基层教师而言,并没有多少明确的概念。我们倡导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身就说明我们的职业身份与我们的职业要求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
  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就其本质内容来看,我们认为:应该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能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则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能是教师专业的前提;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的关键;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的动力。这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构成中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在座的老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似乎天经地义就有了教师从业的资格。似乎做了很多年的教师,就已经掌握了做教师的真谛和窍门。这其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
  因为单凭靠在师范院校有限的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年轻人的热情,来做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单凭做了多少年教师的经验而确定一个人做教师的水平也是逻辑不严密的。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判定一个老师是不是合格的教师,其实只需问他(她)两个问题就行了。
  首先,作为教师,你已读了哪些经典教育理论著作?对于世界教育史上的大事和著名的教育家你了解多少?对于刚刚产生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你了解多少?如果你的答案都是“NO”,那么,可以说你连教师的门都还没有进。
  其次,你每天或每周、或每月、或每季度写过教学论文或教育教学随笔没有?如果没有,我们求其次,退一步问,您能每天或每周或每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吗?如果你的回答还是“NO”,就要劝您勇敢地面对教师以外的新职业了,您可能真没有资格从事教师职业。
  因为,您的教育行为有可能太盲目,行为的思想支撑太模糊。而且,您严重缺少反思精神,这是最致命的。教师天生就是个反思性职业,没有反思习惯,正如战士上战场没有带枪的习惯一样危险。您每天的行为含有太多冒险成分。有的教师说:“我们班里学生的成绩高。”这可能对于教育外行来说是有说服力的,但教育内行有理由怀疑你的学生高分低能,怀疑你的学生在强大的考试压力下的心理是否健康,怀疑你的学生用青春期的身体换来了高分。
  别忘了,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教育是不能推倒重来的。任何教育的痕迹将不可避免地留在学生身上。
  凭心而论,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环境并不宽松,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人生色彩并不鲜亮,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该如何推进新课改,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我们以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守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成为一个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灵魂的充实和成长――这就是读书、反思和写作。从这一角度讲,专业化的实质,就是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化”在教育实践中,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成功,创造智慧。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倡导“自主教育”,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博学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
  业化发展的前提。
  原始社会,长者为师;奴隶社会,智者为师;工业社会,教师从智者中独立出来,传授知识的技能达到了最高层面;信息社会,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泉。今天,教师的本领恐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教师的素质已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出路何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重组。
  人的认识一是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二是来源于间接的阅读经验,尤其是在信息交互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阅读不但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且成了人们澡雪精神,提高认识的最好方法。观点的平庸往往来源于思想的平庸,思想的平庸往往来源于阅读的狭隘。
  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一个真正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要投身新课改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些书。正如苏霍姆斯基所告诫我们的:“启发智慧和鼓励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值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泛起,浮荡的灵魂也渐渐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介入社会、创造生活。读书的人生,才是丰富,聪慧强大而有意义的人生。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在当今社会虽然很难,但又非常可贵。远交游,弃浮华,万人如海一身藏,那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造化。
  前些年,朱永新博士在苏州掀起了一个以“营造书香校园,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他们制定读书计划,设立户外书架,征集读书名言,推荐阅读书目,拓展阅读时空,开展图书交流,举办读书演讲,汇编读书笔记……在整个校园营造出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朱永新教授甚至于2002年6月26日在“教育在线”网上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投保条件为:“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为:“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的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真正的彼岸。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的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了50多篇文章,他在200多个夜晚里写出了30万字的教育日记。
  江苏吴江市第一小学费建妹老师曾因打扑克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03年投保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渐渐地,她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与扑克牌进行了永久式的告别。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因文章富有激情,所以被人称之为“激情费小妹”。这激情是潜能开发之后的自然迸射,是获取自信之后的精神收获。
  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证明:只有读书、思考、写作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才是改变广大教师生存状态的最佳投资。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思考,可以使教师的精神不再空虚,生命不再苍白,人生不再无奈;而写作,可以使教师的精神更加专注,生命更有意义,人生充满希望。这三者,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能够做到的。假若我们都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针对自己的爱好和个人素质某方向的欠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读一些书;假若我们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为提高自己持续不断地努力;假若我们能直接把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转化为个人活生生的教育教学生活;假若我们能够边读书、边反思、边写作,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思考者、研究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那么专业化的成长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阅读不仅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坐在教室里有组织的学习时间必竟是有限的,要想不断地扩大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阅读将永远都是你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兴趣最广泛,反应最敏捷的年龄,不但应该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趁着大好的时光争分夺秒,博览群书,而且更应当从人生理想的角度出发,把阅读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可在我们身边,却有许多校长把师生读书看作是他们个人的事情,实际上这是天大的失误。学生在学校里来,绝不仅仅是为了读那几本教科书,学校是孩子的社会,学校生活应该是孩子的社会生活,上学既是为了让孩子学知识,更是为了让孩子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先进入一个准社会,所以,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天堂,实践的天堂,尤其应该是读书的天堂。
  《教师之友》的编辑范美忠先生在回顾自己童年时候的阅读经历时,曾经痛心疾首的说:“我是上了大学才读到《春江花月夜》的。那些如醉如痴,如饥似渴的日子里,心中充满悲伤。我几乎要放声痛哭:六年小学,六年中学,整整十二年,人生命中记忆力、吸收力、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我都接受了什么教育?这么现成,这么美好,这么丰富的精神产品,为什么就和一代人生命中最饥饿的年华隔绝了?我相信,几乎不用教,单凭一个孩子天然的语言直觉,他就会喜欢它们,接受它们的。可是我们的权利就这样被剥夺了。塞给我们的,尽是些垃圾。我还算是幸运的,精神的家园劫后余生,大多数的孩子,从此就痛恨学校痛恨读书,因为我们糟糕的教育,他们一生中从来就没有享受过阅读和学习的乐趣。”
  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美国纽约的一位小学校长为了吸引学生读书而亲吻小猪,路克校长为了激励学生读书而爬行到校,既说明他们童心未泯,更说明他们对阅读的重视。
  我们今年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演讲活动正是为了在广大教师中倡导自我教育、自我阅读的学习风尚。
  二、追求“和谐教育”,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智慧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我以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还处在严重冲突的情况下,校长所要坚守的绝不仅仅是“责任心”,首先应该是“教育智慧”和“教育良心”。学校要有升学率,而不能只有升学率;要对所有孩子负责,而不是只对少数可能上大学的孩子负责;要对孩子全面负责,而不是只对孩子的分数负责;要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要对孩子的明天负责;任何时候都不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去换取升学率……只要校长心中有“良知”,脚下有“底线”,学校就能在浮躁之中守住宁静,在混乱的思绪中认清方向。
  其实,家长的眼睛一向是明亮的。家长和社会乐于选择的,一定是那些真正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又有较高升学率的好学校。我们既要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急功近利”,也要警惕用素质教育做掩护的“无所作为”。不要忘记,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学校:升学率很低,素质教育搞得更差。
  新的课程理念并不是要一切推翻重来,而是要对传统课程理念的不足进行补充,错误进行纠正,从而真正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适应。由于这个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未能很好地解决,因而引发了德育效果不好,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产生。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实施和谐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整体设计和安排学校各种教育教学内容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处于和谐状态中。通过和谐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地发展。所以,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是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谐教育模式区别于其它教育模式的本质属性。
  一言以蔽之,所谓“和谐教育”,就是教育“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这里我从四个方面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和谐教育”的魅力,并由此也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和谐教育“必须关注人和人的发展,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为人的某一时段发展服务到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变专才教育、通才教育为通识教育,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给我们的挑战。我们可以把“知”和“识”分开来理解。信息化时代里,“知”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识”却正变得越来越值钱。什么是“识”?关于知识的知识,怎样获取知识,从哪里高效的获取知识,这个就是“识”。教师如果仅仅只能从“知”这一层面给予学生满足,而不能从“识”这一层面给予学生启迪,那么也就失去了他们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价值。
    高纲《遭遇美国教育》: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负担,孩子精神上就更松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他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时语噎: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儿子猛不丁地冒出一句:“饺子是文化吗?”
  “饺子?文化?”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真是没少下功夫,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计算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我这个虎头虎脑、从来就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只是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很快就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
  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没有评价,既未说对,也没说不对。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
  “是不是?”儿子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心中始终疑疑惑惑:弗丝老师希望他们进入什么境界?
  但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两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2、和谐教育“必须体现出尊重和关爱,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请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贸然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全都笑了起来。不料,这位教师却亲切地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没问题,然而从科学上讲,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现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成‘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就好了。”讲到这里,学生们和听课的教师顿时活跃起来,显出满意的神情,而这位教师似乎意犹未尽,又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不是讲‘他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这样的话吗?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里的‘尾巴’和我们说的‘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尾巴’是不是一个意思?”接着,课堂气氛更趋活跃。学生的一个疏忽和失误,引来这位教师如此精彩的即兴发挥,而这番发挥又将这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意识。
  再如:有位女同学,原来的作文很一般,属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有一次写散文,却有着超常的发挥,我决定表扬她一番,但如何奖励呢?到了夜里,灵感从天而降。我赶紧披衣而起,在她的作文后面写道:“当这本作文发到你的手中时,也许是11.35。快,请抓紧时间吃饭。饭后,请速到曲池回岸的柳树下。这时(假设为12:00时整),校园广播站将会播送一支非常动人的曲子(什么曲子?是我选的,为你点的,但曲目保密)。到了那时,清风徐来,柳枝拂面,碧波荡漾,小鱼欢畅,在那悠悠的乐曲声中,你在打开本子,将你的这篇佳作款款念来,肯定别有一番滋味――你相信吗?
  又如:小学里曾经发生过的借分事件,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大胆尝试。
  3、和谐教育“必须体现对人的价值的体现,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美国的中小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
    一个是要孩子们必须适应大一统教育提出的硬性要求;一个是尽可能地开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其自由发展。观念不同,出发点不同,教育的方式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
  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美国基础教育中这样一种高度自由开放的教育模式能够存在,能够延续和发展,还与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接口方式”直接相关。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
  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教育应该是与制造业完全不同的产业:制造业需要的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有大工业。而教育呢?教育可能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因为每个人是千差万别的,开发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才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千差万别的创造力汇集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能量。  
   如:享氏考试(见《放飞美国》P261――266页)
  在上一节里,我们已经领教了亨氏考试的厉害,其实,除了极具挑战性和重视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外,幽默,是亨氏考试的又一个特征。当然,所谓幽默,并不是把考试停下来给我们说几个笑话,H0!他早就把笑话夹在考试题里了。
    亨氏考试卷实际上分成两个部分,正卷和附加卷。
    正卷是那些超级长题,是我们应该学的部分。附加卷呢?都是一些不难也不容易的考试题。分值从3分到无穷大。低分值的题都是一些小小的玩笑,你可以在一瞥之间完成。如:“请对我的新发型发表评论。”“如有一只熊跑进这个教室袭击亨利克先生,你准备怎么办?”除了3分的纯玩笑似的题,还有一类我称之为“无穷大”的问题,都是些很严肃的生活哲理问题,如“你生活的目标是什么?”“谁是你最伟大的榜样?为什么?” 这些题虽然与我们的课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可以使我们在紧张的答题之余得以放松。 、
    考了几次亨氏题后,我还发现了亨利克先生设计附加题的另一个小秘密,他的考题实在太大,太难了些,大约只有20%的人能答完全部问题,而附加题却可以给每个人以机会把成绩“搞’上去。
    “请在以下胡乱涂抹……”是亨利克先生最别出心裁的附加题。这道题分值无穷大.题下是一片空白,你可以尽兴地乱涂乱画,你一点都不用担心,无论如何你都能稳拿几分。
亨利克先生到底是怎样给他的附加题评分的呢?说起来,他的评价标准也古怪得很,他不仅仅要求答题要有趣,而且还要答得有智慧,亨利克先生公开宣称,谁的答案能让他笑出声来,谁就可以得满分  
  4、和谐教育“必须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体精神”。
  这是袁卫星老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时我接手的是一个初二的班级,班上有一个同学叫陈勇,我是教语文的,担任班主任。结果发现陈勇其他成绩倒还好,中上等,唯独数学特别差,差到什么程度?每当数学老师在星期一说:同学们好好复习,星期三单元测试。星期三肯定向班主任请假,头痛肚子痛。进了初中后,他的数学基本上没考过五十分!我就想要帮助他,帮助他就要动脑筋。那一天,数学老师还没进课堂,我就截住他问:陈勇,你今天头痛不头痛?他说不。那我说了后你别说头痛,星期三单元测试。我对他说:你别紧张,中午到我宿舍来!中午,他跑来一看,我给他准备了一份试卷,然后把从头至尾给他辅导一遍。他拼命地背,结果星期三,他考了八十分,真是石破天惊。数学老师在教室大加表扬。走到办公室说:“完了,完了,你们班的陈勇!比考三十分四十分还糟糕,他肯定偷过卷子。我说这可糟糕了!你一定要把卷子保存好,学做人比学数学更重要。临到第二次考试,他把试卷保存得很好!当然他还是没有保管好,由于我是校长办公室主任,第二次考试,我把陈勇叫了来,把试卷交给他并告诉他数学又要单元测验了,我对他说:我很忙,这次你就自己琢磨吧!后进生也真不容易,试卷上1+1等于几,他得绕着圈子去问同学2+2等于几?然后在这次他考了七十几分,考了后老师继续表扬继续怀疑。第三次他不要试卷了,什么原因,一做贼心虚啊,二他已开始正式学习了!他开始借阅同学的摘记看了,平时他也开始认真地听虚心地请教老师,当然问我比问数学老师还多。那天我问他,你要不要?他说不要!真不要?那你就拿打火机烧掉。他毫不考虑地拿起打火机,把试卷给烧了!当然我也没闲着,当时没有星期六,只有星期天,整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就给他讲这一个单元的例题。这次我影响很深,他考了65分,这可能是他进了初中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及格。后来这个同学又考上了张家港济阳中学,然后师范三年制大专师范进修本科,马上成为我们中的一员。在这个学生上面,我想我是成功的!
  三、唤“爱心教育”,让每一个教师成为高尚的人,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
  业化发展的动力。
  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传授知识。可是我们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更多的时候,却把这个最基本的目的当作了惟一的甚至最高的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这时的施教者,必须是一个自身人格完善者和自身生命觉醒者。这是对一个教师的最起码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必须达到的境界。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同样不能做教师。
  任何人都想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呢?能够使我们获取高分的教育就是良好的教育吗?显然不是,良好的教育应该不仅使我们获得渊博的知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而且应该使我们秉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高贵的人格。具体而言: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之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而获取良好教育的前提是拥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拥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或许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拥有专业智慧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但只有拥有专业人格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在这里,专业人格的内容相当丰富。有人说是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三位一体。有人说是真的品格,善的心灵,真的情怀的水乳交融。有人说是进取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的灵魂铸就。而我却认为:真正的教师人格应该是爱心至上,真心永恒,童心常在的交相辉映。
  1.爱心至上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爱心的实质就是人道主义,它不仅意味着教师要爱每个学生。同时意味着教师要奉献自己的一切。有人把这种教师称为“爱的奴役”,所谓“爱的奴役”,就是不仅得不到什么眼前利益,甚至可能会被伤害,可能会在工作中感到沮丧。但是,他是还会坚持去做。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原动力,这个原动力不断地推动着他们向前进,不断地给予他的力量,但他会顽强走下去。这个原动力,就是至高无上的爱心。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应该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富有爱心的人才会是受人尊敬的人,历史上涌现过许多这样的以身殉教的人。如海瑞、陶行知、徐本禹、丁大卫等都应该算这样的人。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人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比如一个老师到了学校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同事,也可能是校长的下属;到了家里她可能是女儿也可能是母亲。对学生来讲社会生命相对来说简单一些),精神生命。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三重生命,我觉得最重要是两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学校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可能对于学校安全方面的考虑是一个重要因素。去年梁丰中学出了一个比较大的车祸,中央电台也报道过,校长也被迫辞职。就是因为春游过程中六位学生家长和老师失去了生命。平时,老师保护学生肉体生命的例子很多。江苏金坛的殷雪梅老师在危急中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学生推到了路旁,结果以身殉职的事迹固然令人唏嘘,但这样保护学生肉体的例子我们很难遇到也不想遇到。那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例子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只是我们老师不注意罢了!比如:一位老师上小学六年级的公开课,他上的什么内容不太明确了。只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你认为对的举右手,错的举左手。我想这个老师的安排是没什么错的,用洋思经验来讲非常达标的,我出一个题目,你们认为对的举左手,认为错的举右手,便于老师统计。不象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前对学生说,同学们,明天要上公开课了,发言要积极,知道答案的举右手,不知道答案的举左手。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这时有一位叫王恋华的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是右手哪是左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六年级的学生哪是右手哪是左手都不知道,可笑吗?当然后来了解了一下她是一个后进生。但是,这一笑,使王恋华同学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的精神受到了挑战,老师,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来保护学生的精神生命呢?应当说我们这位老师保护得很好!他怎么保护呢?他说:王恋华同学,请你看好,这是右手,这是左手(示范一下)!听课的老师包括其他的同学还是笑,有的大笑,有的掩口不露而笑。这个学生的精神生命继续受到威胁。下课后说不定学生还会说王恋华真笨,说不定还会告诉家长,说她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也不知道,连他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影响,连她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损伤。这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不要笑,这在心理教学中叫暂时性遗忘!也就是说王恋华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暂时性不知道!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居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这也是暂时性遗忘。大科学家都会遗忘,我们王恋华同学暂时性遗忘有什么要紧?这个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再没有人笑她,更可贵的是这个老师继续说下去!我非常赞赏王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提什么问题,敢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我相信有这样优秀品质的王恋华同学肯定能学好的。这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一半是肯定王同学,一半是肯定老师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老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如果我们要编案例教学的话,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保护了王恋华自尊心,还保护了王恋华同学提问的积极性。不仅保护了王恋华同学提问的积极心,而且还对其他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与爱心相对的是冷漠和兽道。在教育上,则表现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有形虐待无形虐待。
  体罚学生的形式五花八门,有的亲自动手拳脚相加,有的唆使其他学生“代劳”,还有的以请家长为名,行告状之实,让家长体罚。变相体罚更是名目繁多,罚扫地、罚款、罚做作业、设“差生座”、将学生赶出教室等,体罚和变相体罚一般诉诸于行动。心灵的有形虐待是指教师直接用语言、手势、强烈的面部表情等来嘲笑、侮辱学生,使之受到伤害。心灵上的无形虐待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教师“巧妙”地用拐弯抹角(如比喻、指桑骂槐等)、故意偏爱某人而冷落另一个;用“暗示”、“启发”学生群体对个体的疏远、憎恨、厌恶等种种手段来打击、伤害乃至摧残学生心理。此外,通过考试后排名次,编快慢班而构成对“差生”的歧视;故意施加超负荷的学习压力;漠视、遗弃或剥压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机会、权利等。这些教师变相“报复”“打击”学生的行为,均可列入无形虐待的范畴。
  2.真心永恒
  所谓“真心”就是要真诚地和学生平等相待。
  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相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方法,但聚焦来看,最根本,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尊师爱生”,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了,并划定了师生双方一高一低的“尊”、“从”地位。而一个人是否能够赢得其它人所尊重和信任,应待由他个人的学识、人品、气质来决定,而不应由身份和地位来决定。所以,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诚面对”的师生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
  师生之间怎样才能做到真诚和平等呢?教育界近来流行一句话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一个进步。但我理解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应被视为一种“更高境界的师德。”――如果“蹲下去”纯粹成了一咱姿态,那说明教师的心并没有真心“蹲下去”,所谓的“蹲下去”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已,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得比学生高,因此,师生平等应该是心灵的真诚面对和平等交流,而不应该只形式上的某种姿态。
  如:黄矿岩(《放飞美国》188――189)
  记得上美术课的第一天,看着眼前这个相当老的老头,跳进我脑子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软硬不吃的老头子,和课前想象的老和尚差不了多少。就在我还没来得及再多想时,一个高四毕业班的学生走进教室,见到罔达修士,他亲热地抓住老头子,要同老头子摔跤。罔达修士在那个高大壮实的高四生的后脑勺上回了一“拳”,然后,两人都哈哈大笑。这种父亲和儿子般的关系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那一刻起,我看到了一个抓住的罔达修士,一个69岁的老人,却有着12岁孩子灵气的老人。
  几个月后,我发现我和罔达修士的关系也已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忘年”的地步。
  我在他的课堂里学得很好。每天我出出进进地跟他开着玩笑,而他也进进出出地开着我的玩笑。
  有一天,我忽然决定要同这个“老顽童”好好比试一下,看谁的嘴上功夫厉害,看谁能在开玩笑中占上风,当然只是为了好玩。
  我走进教室,装出一幅很不高兴的样子,说道:“罔达修士,我简直是太讨厌画画了,今天我什么都不想干。”
  罔达修士正在办公桌前干着什么,他头也不抬,说:“这个借口你上个星期才用过,不灵了,干不该干的事去吧!”
  我有继续装下去,说:“是真的,罔达修士,我在这一年中,什么都没有学到。”我想搞得老头子生点气。
  他笑呵呵地抬起头来,问道:“难道你们的惩罚课老师没有教你点什么吗?”罔达修士的意思是:你不好好学习,尽挨上惩罚课,当然没学到什么了,那可不是我管的事情了。了头子正话反说,真是够机灵的。
  斗嘴的第二回合,我又败下阵来。二比零。
  我马上反驳:“事情并不是这样,主要是我的那个爱胡说八道的美术老师有问题。”
  罔达修士摇摇手说:“这可不是我的问题,我有不会说外语。”
  听到这里,全班同学都拍手大笑起来……
  一个69岁的老修士同一个15岁的中国男孩斗嘴玩,这场戏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的。
  我往椅背上一靠,说:“总之,我今天是什么都不想干了,我可能是不适合学美术。”
  他很缓慢、很庄重地说:“这一次呀,你说的那个老顽童要来打你屁股!”(他竟然还记得我我对他说过的中国老顽童的故事)
  听到这里,全班同学都停下手中的画笔,笑倒成一片。
  如果以上故事还只能反映一个人天性乐观的话,那么,后面关于“画个外星人”,“画字”,“画不存在的生物”等故事的发生,则反映了一个优秀老师的人格修养。
  3.童心常在
  李镇西老师在网上的头像是一个裸体的扭着屁肥的胖娃娃,网上签名是“不愿长大”。表明了他童心不泯的心态。实际上,要真正了解孩子的生活,深入孩子的心灵,最简便的办法,便是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尤其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天真无邪,永葆童心,一辈子做个老小孩,才是最值得庆幸的事。一些老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该平易近人,但不可过分显得“孩子气”,以丧失起码的尊严感。我却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住孩子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份”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你想当个老师,或已经是个老师,请对自己作个小小的评估;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别人的“出格”行为?
  我再举两个小学老师的例子:一个是清华附小的窦桂梅老师,一个是苏州特级老师薛法根老师。窦桂梅,是东北女同志的形象,敢说敢表演,手舞足蹈地表演。她在上课时很有特色,有时她拍着小男生说:哎呀哎呀,有时会抱住学生说官人啊官人啊!老公啊老公啊,于是学生也跟着她念:“官人啊官人啊!老公啊老公啊!”而薛法根则不同,他就不会比较注重内涵,比较内敛,他在上课之前说:同学们,我们看我长得咋样啊?学生说:长得不怎么的,有眼有珠。他又说到底怎么样呢?学生说,背有点驼,像骆驼,好象中国石拱桥。一生说,头小小的,是个小头爸爸。还有一个学生说,你牙齿有点突出,是暴牙!有一个学生写作文时说:薛老师,人未到牙先到!薛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我为自己的形象感到自卑!
  窦桂梅老师和学生打雪仗不是差点被压断了肋骨吗?爱波伦丝太太不是在课堂上学鸡叫吗?李镇西老师不是经常和学生称兄道弟吗?关于童心之可贵,我在这里套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童心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你我共勉励,幸福常相伴。
  对于视教育为幸福的老师来讲,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曾在结尾处无限感慨地说:“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何等高尚的任务,为此而工作又是何等的美妙啊!”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过去还不曾真正感受到这种高尚和美妙的语,那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切将变得更为可信而实在。
  常言道“云在青天水在瓶”。课程改革虽然是个全新的事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亲身去实践,一定会感受到其中的无限趣味和至上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31 , Processed in 0.0848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