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家轶闻趣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17:0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家轶闻趣事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王羲之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3、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路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非常。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
    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    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1斤。”“二号锅斤半。”“三号锅9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他仔细观看,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
    王羲之绕过屏风,见一白发老妪端坐在案板前,一个人一边擀面皮,一边包饺子。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动作娴熟。更令他惊奇的是,饺子包好之后,白发老妪随手将饺子向屏风那边甩去。天鹅饺子便一个接一个越屏而过,降落在锅内。每两5只,按伙计报的数,每口锅下多少,斤两分毫不差。
白发老妪的高超绝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忙走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像你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白发老妪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40年,深练需一生。”
    一听这话,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细品尝这番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它和这天鹅饺子很不般配!”
    王羲之不问还好,一问倒使白发老妪生起气来,只见她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请,只是不好请啊!就拿那个刚露了点脸儿的王羲之来说吧,都让人捧上天了!说句实话,他写字所下的那点功夫,真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别学他,常言说得好: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当桨争上游。一次划前就骄傲,终久要落人后头。”
    白发老妪一席话,说得王羲之面红过耳,羞愧难当。他恭恭敬敬地给老妪写了一副对联。从此以后,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越发兴隆了。此事也改变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终生与鹅结缘。更虚心刻苦地练字,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创出字势雄强而多变化、妍美的新体,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4、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
    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5、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6、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
    7、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说。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
    8、智永禅师擅长楷书、草书,能傅王羲之的风范。他虽然在永兴寺修行,但是书法的名气却愈来愈响亮。很多人都透过各种关系来索求他的书法作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踩坏了,他只好将门槛用铁皮包起来,人们就笑称为“铁门限”。
    9、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非常用功练习书法,用坏的毛笔都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之生,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
    10、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 形象生动。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知道了。
    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 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平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必须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归庄(1613一 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明亡后,他不肯与清政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 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真善美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种真情率意,毫无娇柔造作之态。
    11、唐开元时,有一位名为徐安贞的人,作官时因怕事被牵累,逃隐到山里。因病声哑不能言语。数年之后,某佛寺要选擅长书法的人,为寺庙的梁柱书写楹联。徐安贞不小心跨过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庙中住持很生气,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赶紧用手在地上写道:“我虽不能说话,但学过大字书法,希望能让我试试看”。结果,姑且让他一试之生,庙里的僧众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请他全部书写,而不计较他的过错。
12。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写得清峻挺拔,为后世学者钦敬临习。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上面的短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开始,他自以为字写得出众,挥笔大写“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可见其骄傲之态。然而,当老人有意讽刺柳公权的字像他担子里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时,柳公权气愤至极,“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当老人用“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的话激他时,柳公权虽然没有“火冒三丈”。但从他“第二天,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的行动上,也可以看出他心中的不服气,这是三写柳公权的骄傲。柳公权进了华京城,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挥洒自如地写对联”,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于是,他目瞪口呆,“‘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苦苦哀求”要拜其为师,这里的一“惊”一“跪”一“求”充分表现了柳公权思想的转变,“骄傲”之气一扫而空。当老人告诉柳公权写字的“秘诀”后,他恍然大悟,“从此发奋练字”,终于成了一代名家。全文详写“发奋”,略写“练字”,这种写法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27:20 | 只看该作者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的故事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山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风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己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己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庭经》,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柳书之贵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出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王徽之“雪夜访戴”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官至黄门侍郎。性爱竹,尝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晋书·王徽之传》里记载着一则他“雪夜访戴”故事,历来为文人所称道。
王徽之在山阴县住的时候,一天晚上突降大雪。他看到皑皑白雪心生感慨,马上叫下人斟了酒来,一个人在屋里踯躅彷徨,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王徽之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戴逵。戴逵(?~396年):字安道,东晋学者,著《释疑论》反对佛家因果报应说,擅雕塑、书、画、鼓琴。屡征不仕,《晋书》卷94有传。戴逵当时在剡县,离王徽之这里还有很远的距离。王徽之根本就不管这些,他命令下人备船,深夜冒雪向剡县前进。
经过一个晚上的水陆跋涉,第二天早晨来到剡县。到了戴逵家门前,王徽之突然停住了,他告诉下人,不和戴逵见面了,原道返回。下人很是不解,就问他原故。王徽之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见不见戴逵根本就无所谓。”
王徽之的行径,任性随意,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不失清高和风雅,因而“雪夜清兴”之事历来很为后人称道。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张旭判状得教
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他非常爱喝酒,经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并呼喊着奔跑,然后他才拿起笔来作书。他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狂草。有时他还发疯般地用头蘸墨写字,清醒以后,他反复观赏自己书写的作品,世人称他为“张颠”。张旭真草兼擅,他的书法为时人所喜爱。
有一年,他被派到常熟当县尉。上任后十多天,有一个老人拿着状纸来告状。张旭了解案情后,作了判决,老人走了。过了几天,老人又来了,张旭生气地问老人:“你怎么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再来麻烦我呢?”老人说:“其实,我不是来告状的。因为看到你写的字是那样美妙,想收藏它作为珍品!”张旭听了,觉得不寻常,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老人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十分喜爱书法,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张旭请老人拿来作品观看,的确是天下难得的佳作。于是,他反复学习、研究,从中明白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掘墓偷艺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非常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的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终于了解用笔的奥妙。
苏东坡五不写                     
前面提过书家有书家的个性,在某种情况下,会拒绝写字。苏东坡遇到下列五种情况,也绝不提笔赠书,这也就是“五不写”。
限定字体大小的不写:东坡认为求书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见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笔法的工拙,大概怕字体太大浪费纸张吧!既然担心浪费纸张,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笔墨呢?
不认识,未曾谋面的人不写:东坡曾经回答刘元忠一封信,说道:“白云居士是不是你的号称?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么说,我既然不认识他,就不便随便落款赠送,如果真是你的名号,我却不喜欢你轻易使用这个我不知道的别号。”结果自然没有写啦!这大概是怕别人别有居心,或诚意不够,不知珍惜。东坡是自负的,假如字落在一个下里巴人手中,岂不是对牛弹琴,他如何舍得?
绫绢不写:东坡认为绫绢该用来做衣服,不该用来写字。如果用绫绢写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想藉他的字画,扬名后世的不写:当时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过他的笔法,以求彰显于后代,东坡非常生气,他认为这种方式未免太卑鄙无耻了,世人不凭正当手段求得门径,却只会钻营、巴结,这种邪风杜绝还来不及,怎么能再助长呢?
文无深意,无法下笔不写:如果所写的没有内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调浅陋,当然写不得了!
苏东坡让道
某日,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郊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学士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之人,汝妇当让道于我。”妇人一笑,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妇人于是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
苏东坡大惊,半晌无言以对,两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苏东坡见此情景,忽有所悟,赶忙“借梯”下台对道:“两行夫子笑颜回。”
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聪颖农妇,再不能等闲视之,而作此狂态。遂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

康熙学书法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
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
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
欧阳通学书买父字
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他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去世了。欧阳通懂事后,母亲开始教他临习父亲的字。欧阳通人小,练字时间一长,就想出去玩,字也写得马马虎虎。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父亲写的字可好了,还有许多人用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字。你要像你父亲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来。”欧阳通听了说:“我也能像父亲那样写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买出的父亲的字是怎样的。”以后,他就经常把母亲给的零花花积起来,将父亲以前卖给人家的字,再买回来。人家不肯卖时,他就出高价。在知道父亲的字确实很好后,他练字就不再偷懒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的字能写得和他父亲一样好,来买他写的字的人也多了。


“浓墨宰相”刘墉                    
清乾嘉年间,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更是风靡一时,当时还有一位与之齐名的人物,他就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主角——刘墉,他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的长处,大胆创新,韵味特殊,备受世人赞赏。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他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但他敢于创新,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 “名满天下”。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轻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他与喜用淡墨的王文治成鲜明对照,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但他敢于突破传统的写法,受到了当时的一些思想保守的书法家的指责,翁方纲就是其中的一个。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这一趣事: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您今天给我谈谈吧!”
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
这个学生真的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后来这个故事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
据说刘墉握笔的姿势也是很奇特的。他在客人面前写字的时候,笔正腕端,采用传统的握笔方法。但是,他自己在内室书房写字的时候,就不论写大字写小字,都转动笔管,飞快地书写。笔随手指前后左右旋翻飞动,像狮子滚绣球一样。他写得兴奋的时候,甚至笔管脱手飞落到地上。可惜,这种方法没有传下来。


张瑞图装疯                           
距泉州城南门外约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先生生长的故乡。在那乡的前面,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叫做狗屎埔。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却也饶有趣味。
张瑞图,别号二水,晚年又号白毫庵居士,他的书法直到如今,还受珍视。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北方的董其昌,所以南张北董的谚语,确是那时赞他俩书法美妙的评语啦。说来却也奇怪,这狗屎埔的由来,竟然和他擅长书法有关。
当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薰天,真的炙手可热,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阉的意思,要那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风声在他意思未传播之前,早被董其昌探悉了。
有明一代崇尚风骨,实不减东汉末年,一般束身自爱之士,料知魏阉必有失败的一天,当然是要规避附党之嫌的,董其昌既于事前知道忠贤要徵求匾字,遂心生一计,骑了一匹骏马四处游行,故意在马上跌下来,藉说臂腕折伤了。其昌是当时名士,他的起居生活,人们是极注意的,这等跌马伤臂也就传遍各处了。果然,魏阉索求匾字,就舍北董而求南张了。张瑞图虽明知替他写字,异日免不了有附逆之嫌,可是恶势力支配之下,委实不敢推却,不久魏阉生祠建成,而张瑞图的劈窠大字就要挂在那祠宇的当中了。
瑞图自从替忠贤题书匾额之后,兀自惴惴不安,思维无计,只有告假回籍,弃官不仕,冀于他日魏党失势,或可保全;谁知一时失慎,物议沸腾,附逆之嫌,竟不能避免。
及至崇祯初年株连魏党,瑞图亦遭冤而波及。
钦差奉旨来泉州查办,瑞图探知音信,遂装假为疯癫,于事前以乌麻调糖,用竹筒模成若干块,制成形状像狗屎,遗至在他乡里口的草场上,等了钦差到他乡口当儿,他则披发跣足,在那草场上拾取狗屎吞咽。然钦差一见,认为真是疯癫,回朝上章,据情请赦免他,于是瑞图竟得避免过去附逆之罪。
现今泉州的谚语还有“假疯食盐猪屎”之句,按狗屎与猪屎形状原无大差别,据传说这句的来历,就是张瑞图假疯癫的故事,而现在下邢乡有一处叫狗屎埔,也传说是张瑞图假疯癫时的地方。
按泉州府志亦载瑞图精大书匾额,乞者多不择人而与……庄烈帝谓瑞图工书为忠贤所爱……遂获罪谴。由此以证,狗屎埔的传说,未必完全无稽了。

计赚名书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书法家,节义千古尢为人乐道。传说漳州有个黄梧,声名狼藉。一次他想请黄道周为他新建的“上公祖庙”题匾。黄道周厌而辞之。黄道周就贿赂黄道周的婢女,许其“若得一字,酬以千金”,婢女故意在黄道周面前苦练书法,黄道周见其“庙”字写得不好,就写了一个让她临摹,婢女随后即偷偷地把“庙”字送去领赏。过几天又如法炮制,得到了“祖公”两字,又一天练“上”字时,黄道周联想起来恍然大悟,便把婢女解雇了。婢女无奈,只好暗自冒充黄道周的笔法写了个“上”字交去塞责,以致做好的“上公祖庙”匾额十分别扭。
萧翼赚《兰亭》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曾以重金遍收大下名书墨迹的事。他对王羲之的字佩服得五体投地,听说王羲之《兰亭序》墨迹流传在其七代孙僧智永手里,智永已故,他的大徒弟辩才还在世。唐太宗曾三次诏见辩才,想逼他交出这件珍品.但辩才硬说历经战乱,不知去向,一再矢口否认。唐太宗无可奈何,但终不死心,便派足智多谋的监察御史萧翼去征收这件“宝贝”。
萧翼知道强索硬逼不行,只能智取,便化装成卖茧商人,假称来自山东,路过会稽(今浙江绍兴),投宿于永欣寺。这个“商人”为了接近辩才,就极力与辩才套近乎:谈诗、论画、下棋、评书法,终日高谈阔论。辩才很高兴,以为遇上知音,大有“只恨相知晓”之感,时常侃侃而谈,以至通宵达旦。于是辩才无所顾忌,和“商人”成了“朋友”。数日后,“商人”见时机成熟,便带来几帖王羲之墨迹,在辩才面前卖弄其收藏的本领。这一下,说得辩才心里有些“发痒”,就情不自禁地吐露了真情,说是智永先师把家传的王羲之《兰亭》真迹传给了他,那才是举世无双的呢!“商人”听后大笑,插手道:“《兰亭》早已失散,你是胡吹。”辩才那里耐得住这激将法,有一天终于横下心,命小和尚爬上房梁,取出一个铁匣子,兴冲冲地把铁匣打开,向“商人”展示出那秘而不宣的“宝贝”——《兰亭》真迹。“商人”却故意说是“拓本”,与其争论不休,并将自己带来的墨迹与之放在一起一比雌雄。后来,正巧辩才有事外出,“商人”便借故去取东西,将放在几案上“一比雌雄”的几件墨迹,连同《兰亭》统统顺手牵羊拿走,到了永安驿。
萧翼得到了《兰亭》,则命人去招辩才,只见昔日的萧生,骤然变成了御史大人,当他眼见萧翼从袖中取出“敕旨”后,顿时瞠目结舌……
唐太宗得到《兰亭》后爱不释手,临死时命令把《兰亭》作为殉葬品与他同葬昭陵。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         
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说。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

祝枝山闯酒席                        
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个大文人,但生性诙谐,贪杯中物。一天,唐伯虎龢文征明瞒了祝枝山,躲在一处饮酒,不料被祝枝山得知,也急急忙忙赶到那里,一进门就大声嚷道:“今朝吃福好,不请我自到。”说罢,坐下便要吃酒。
唐伯虎向文征明眨眨眼,然后对祝枝山说:“今天我们吃酒,有个规矩,须即景吟诗一首作为谜面,打一昆虫名,否则不准吃。”祝枝山笑笑说:“好吧,你们先说。”唐伯虎便吟道:“菜肴香,老酒醇,不唤自来是此君,不怕别人来嫌恶,撞来席上自营营。”文征明接着说:“华灯明,喜盈盈,不唤自来是此君,吃人嘴脸生来厌,空腹贪图乱钻营。”
不速之客祝枝山听了,知道他们在取笑自己专吃白食,但却假装不懂,便也吟了一首:“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怪盘中食,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
吟罢,三人相视大笑,开怀畅饮,直吃到酩酊大醉方休。
请你猜猜他们三人所作诗谜的谜底是哪三种昆虫?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祝允明是明代书法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性格豪爽,疾恶如仇。
有一位知府的儿子,不学无术,又自以为是。有一天,这位少爷写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知府看了喜不自胜,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才华”。好多帮闲文人也帮助吹嘘,有人提出一定要请祝允明来给文章题字。
请帖送到了祝允明家,祝允明也不推辞,看过文章,提笔写下了两行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知府看后,大喜,帮闲们也说好好好,真乃诗文合璧,交相辉映。
不久,这事被唐伯虎知道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一个朋友不解,唐伯虎解释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写得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离题万里。”
祝允明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年,二人一同到杭州游览。这事被杭州太守知道了,太守想请祝允明在一幅古画上题字,但与祝不熟,于是便请自己熟识的唐伯虎来疏通此事。
这太守为人吝啬贪财,祝允明想借此机会教训教训他,于是提出要三百两银子做润资。太守只给了一百两。祝便打定了一百两的主意来回敬。
这幅画叫做《柳堤送别图》,画面上曲曲折折的河堤,四面皆是柳树,小船待发,河岸上一女子正与人依依惜别。祝允明沉吟片刻,便在画的上方写了如下几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写毕,便派人将画还给了太守。
太守一看就急了,这叫什么玩艺儿,急忙派人把唐伯虎找来。唐伯虎一看,也觉得祝兄闹得过分了,答应与祝允明交涉此事。
祝允明见到唐伯虎以后竟然笑了,理直气壮地说:“我的题诗照例是三百两银子,他只给了一百两,我能给他写这么多,就很对的住他了。如果他照三百两银子给,我就把诗补齐,包他满意。”
唐伯虎只好把这意思转告给太守,太守虽然心疼银子,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屈就答应;否则,画毁了,就更亏了。
祝允明按约来到太守家,坦坦荡荡收下银子,便开始挥笔续诗,不一会儿,续诗写完了,众人观看,只见画面上写道:“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任凭你南北东西,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
几句续诗,便把全诗激活,把原本开头几句平淡的诗句也变得有了意义。全诗成了一首带有元曲情调的婉约缠绵的离愁别绪的佳作,人情人景,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拍案叫绝。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27:59 | 只看该作者
寄人篱下43年搬家之前妻离世

  1932年,在母亲与姑姑的“安排”下,启功与章宝琛女士完婚。章氏也是满族人,比启功大两岁。他们婚后夫妻情深,是典型的婚后恋爱。他们的爱情是真挚、纯洁、深沉、持久的。结婚后,启功的母亲和姑姑病倒后,几乎全由章宝琛一人照顾。给母亲和姑姑送终发丧后,启功深感无以为报,便请妻子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给她磕了一个头。
  1962年,启功重新登上了讲台。这段时期,他撰写了《古代宋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和《红楼梦札记》等学术专著,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正当启功全力以赴在学术上进行冲刺时,1966年“文革”爆发,他再次被迫离开讲台。为了让启功能够专心在家撰写文章,章宝琛天天坐在门口给他望风,一见红卫兵,她就立即咳嗽,启功则马上把纸和笔藏起来。
  在启功接受为《清史稿》加标点任务的1971年,章宝琛由于常年的贫困生活积劳成疾,患上黄疸肝炎。1974年,章宝琛病情加重,尽管启功一再对妻子隐瞒她的病情,聪慧的章宝琛却早已从丈夫的神态中看出来。她伤感地说:“启功,我们都结婚43年了,要是能在自己家里住上一天,该多好?选”是的,都43年了,他们一直借住在亲戚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第二天,启功开始打扫房子,他决定马上搬家。傍晚,当他收拾好东西赶到医院时,妻子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妻子走后两个多月,启功搬进了学校分给他的房子,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他怕妻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便来到妻子坟头,喃喃地说:“宝琛,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你跟我回家吧。”回到家里,启功炒了妻子最爱吃的几个菜,他不停地给妻子碗里夹菜,当妻子碗里的菜多得往桌上掉时,启功趴在桌上失声痛哭……

  孑然一身无子女生前自撰墓志铭

  启功一生无儿无女,妻子去世后,他一直过着孤独而清苦的生活。他把卖字画和稿费所得的2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北京师范大学,而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每年的清明节,他都坚持去墓地“带”妻子回家,他对身边的亲属说:“要是我走了,就把我与宝琛合葬在一起。我们来生还要做夫妻。”
  悲愤间,启功写下了在书报杂志和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那首看似戏言的《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随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园,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自·述

  我是雍正九代孙但不姓爱新觉罗。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族人,属正蓝旗。我的老伴儿叫章宝琛,比我大两岁,也是满族人,我习惯地叫她姐姐。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吗?现在很多爱新氏非常夸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别人称他姓爱新觉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我虽然不愿称自己姓爱新觉罗,但我确实是清代皇族后裔。我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昼,是乾隆皇帝的异母兄弟。乾隆即位后,封弘昼为和亲王。我们这支就是和亲王的后代。我平生用力最勤、功效最显的事业之一是书画鉴定。我从实践中总结了七条忌讳,或者说社会阻力容易带来的不公正性,即一、皇威,二、挟贵,三、挟长,四、护短,五、尊贤,六、远害,七、容众。简而言之,前三条是出自社会权威的压力,后四条是源于鉴定者的私心。

  生·平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生于1912年7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启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书画专集、诗词专集陆续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近几年,又先后赴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举办书画展,取得了很大成功,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启功还是我国的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对于古代书画和碑帖的鉴定尤为专精,独具慧眼,识见非凡。他曾受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主持鉴定小组,与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对收藏在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的国家级古书画珍品,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甄别,为国家整理、保存了大量古文物精品。
  启功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中新

  顽·童

  启功偌大年纪仍然保持一颗童心。他爱跟孩子们相处,见到孩子他的双眼就充溢着爱恋之情,自己也变成了小顽童。不是摸摸孩子的头,就是抱起孩子亲,再就弹小脑壳儿,孩子叫他一声“爷爷”,他就高兴得闭不上嘴,甚至把孩子逗哭了,他也咧着嘴笑个没完,高兴得不得了。他说:“听小孩哭或笑,就是听一首诗、一首歌,这是最美的音乐。”启功先生还特别喜欢动物。他的客厅、卧室中,触目可见者,除书画外,就是各式玩具的小动物。无论熊、狗、兔,还是猫、虎、鹿,一个个全都瞪圆了天真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令人顿生温柔怜悯之情。启功戏言道:“动物比人可爱。”摘自《启功杂忆》

  轶·事

  由于启老的书法是难得的墨宝,所以假冒的作品就大量产生。有个铺子就是这种“作品”的专卖店,标价不高。有人看了问店主:“是真的吗?芽”店主也痛快:“真的能这价钱吗?芽”后来启老听说了这件事,亲自来到了这个铺子,一件一件看得挺仔细。有人问:“启老,这是您写的吗?芽”启老听了,微微一笑说:“比我写得好。”过了一会儿,启老又改口了,“这是我写的。”事后他解释说,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是看得起我,再者,他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来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
  启老丧偶多年,一直没有再娶。他老伴临终时,说启先生一定要再婚,启先生就跟她打了赌,说看看谁能赢。一次,启先生住院了,半夜里突然坐了起来,连声喊道:“我赢了,我赢了?选”一个学生正陪着他,忙问:“您赢什么了?芽”启先生就把和老伴打赌的事说了一遍,然后说:“我现在快死了,没有再结婚,这不是赢了吗?芽”学生也不是等闲之辈,马上接过话头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您这才到哪儿呀?选”启先生听了哈哈一笑,躺下又睡了。
  有个自称气功大师的人,发功给他治病。在离启老十几步的地方张开手掌问:“有感觉吗?芽”启老摇摇头说:“没有。”他往前走了几步,又问:“这回呢?芽”启老还是说没有。他又走前几步。启老还是说没有感觉。最后他把手按着启老的膝盖问:“这回呢?芽”启老说:“有感觉了。”那人高兴了:“什么感觉?芽”启老轻轻点点头说:“我感觉你摸着我的腿了。”
  有一次,有一个人找到启功先生,说自己家里穷,亲人住院,求字卖钱,启功先生毫不犹豫送了他一幅。这人拿着字,得意忘形,在外面说露馅了,根本不是家里穷,亲人住院,启功先生听说后一笑置之。


启功夫妇 那坚守70余载的爱情
[size=+0]  
[size=+0]    2005年6月30日,93岁高龄的启功走了,带着他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在他谢世当天,启功对妻子章宝琛那份坚守的70余载的爱情,再次成为人们追思和回味的热点。
一场美满的“包办”婚姻
    启功在自己的口述回忆录里这样介绍自己的妻子:“我的老伴儿叫章宝琛,比我大两岁,也是满人,
我习惯地叫她姐姐。”就是这样一个姐姐,从1932年与启功结婚之后,一直是他艰苦生活的最大支持,
她“面临着生活的艰辛,没有任何埋怨和牢骚,她自己省吃俭用,还要把一家日常的开销都计划好。”
    2001年,南方有家知名杂志对启功夫妇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报道,但记者在报道里把启功与妻子的相
识、相恋写得非常浪漫。而这却让启功有些不快,因为这并不是他真实的爱情。
“启老和夫人的婚姻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浪漫恋爱,只是一场那个时代再普通不过的‘包办婚姻’。”
启老生前的贴身弟子和秘书侯刚道出了实情:“不同的是,这场婚姻是幸福的。”侯刚对启功夫人的评
价是:“一个文化不高,但非常贤良的女性。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淑女’的典范。”
    一起走过“黑夜”的知心人
    就是这样一个识字,但却文化水平不高的女性,陪伴着启功走过了最为坎坷的人生旅途,给他无限鼓
舞的同时,也给了他无限的感动。
    作为一个旁观者,侯刚最感动的还是师母在“文化大革命”为启老抢救12幅“经典画作”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时期,启功受到审查,为了不招致更多的麻烦,他将自己的很多旧作能烧的都烧掉,能
毁的也都毁掉。而这时,妻子却冒着“惹火烧身”的危险,偷偷地将最能代表启功国画风格的12幅作品
用牛皮纸裹着,藏了起来。
    直到1975年,章宝琛在离开人世前夕,才将这个多年的秘密告诉了启功。妻子去世之后,启功把这
些画作重新装裱,并在这些画作的旁边都题上了诗句,他给这一套字画命名为“二十痛心篇”。
    与妻子生前赌了一把
    在妻子去世之前,启功与妻子曾经打过一赌。妻子临终前调笑说:“如果我先死,你一定会在大家
的撮合下再找个老伴儿。”而启功却坚持自己绝对不会,为此两人决定打赌。
1975年妻子去世之后,有很多的朋友、熟人、亲戚都希望能给启功再找个老伴。但每次都被启功婉言
谢绝,为表达自己不会再找老伴的决心,启功干脆把家里的双人床撤去,取而代之以一张单人床。后来
,身体状况日下的他还专门为此作了一篇小文,名曰:《打赌歌》。文中,他这样写道:“郑重宣称前
赌今赢足使老妻亲笔勾销当年自诩铁固山坚的军令状。”
    启功生前在自己口述这段历史时这样说:“她撒手人寰后,我经常彻夜难眠。但我宁愿一个人,也
许正应了元稹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这样我孤单一人生活到现在。”(张显)


[size=+2]语录:我哪儿乖啊?

  1.“盘子不是永远向上盛东西的,立起来也可以当小车轮子用。”
  在治学之道上,启功先生有两条铭心不忘的收获:一是对古人的成说,不可盲从,不可轻信;二是学
问不是死的。启功先生每逢和他人谈到自己对许多问题的理解时,常用这个比喻。
  2.“我不禁要自问一声:我哪儿乖啊?”
  1995年11月的一天,数十位学者会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讨论启功先生的新著《汉语现象论丛》,对这
部著作给予高度评价。讨论结束前,启先生站起来,微躬身子,认真地说:“我内侄的孩子小时候,他的
一个同学常跟他一块上家来玩。有时我嫌他们闹,就跟他们说,你们出去玩吧,乖,啊?如此几次,终于
有一天,我听见他俩出去,那个孩子边下楼边很有些不解地问:那个老头老说我们乖,我们哪儿乖啊?今
天听了各位的发言,给我的感觉就像那小孩,我不禁要自问一声:我哪儿乖啊?”
 一则故事,一段比兴,传达了谦虚,暗和了感谢,表现出风趣与幽默。听完这最后一句,静静的会场
里伴随着欢笑,响起热烈的掌声。
  3.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这是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拟的校训。它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
作学问与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八个字生动地、带有诗意地道出了师范院校办学
的深刻理念,使校训亦具备了大师级的品格气度和人文精神。此训一出,全校师生莫不首肯心应,欣然奉
命,并敦请启功先生赐墨勒碑。
  4.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
  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班题写的六言诗。从“入学”与“毕业”两词看,
前两句更强调“学”,而“涉世”与“立身”则更强调“行”。其中心思想在强调学与行的终身实践,
这从“入学”、“毕业”、“今日”、“生平”几词的连用上即可看出。

博主链接
启功谈书法学习
    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
  
    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拜贾义民先生为师。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学了一段,挺有长进。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题写。"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学海无涯,每一个工作都促使我去学习、研究,这样我也就在文史、文物、书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一辈子都在学倒是真的。学问方面是这样,书法方面也是这样。
  记者:您学习书法是从哪里入手的?能不能请您在这方面具体谈一谈?
  
    启功: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首诗,收在了前几年出的《论书绝句》里,第四首是这样写的:"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诗后边我作了说明:我六岁入家塾,最早学的是先祖自临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蒙着帖照着写。后来十一岁见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但那时对笔法理解还很肤浅,谈不上学书。二十多岁时得到赵孟頫书《胆巴碑》,特别喜欢,学了一段时间,人说我的字像英煦斋。当时我学画,画得还可以,但题款字难看。于是学董其昌,得写字行气,但骨力不行。后来得到罗振玉藏《宋拓九成宫碑》精印本,不知是宋人重刻的,见它清润肥厚,认为不啻墨迹,于是逐字以蜡纸勾拓而影摹之,这是我学书的打筑基功夫。以后杂临碑帖以及历代名家墨迹,其中又以临习智永《千字文》墨迹时间最久,下功夫最深,学得也最苦。要说学习的经验,我觉得写字要做到"骨肉不偏",很难。为了增强字的骨力,又临《玄秘塔碑》若干通。这样经过几年努力,偶尔给人用楷字写对联,人见了就说我的书法是学乾隆时的成亲王的,实际上成亲王的帖我一次也没有临过。
  
    记者:清代书法家梁山舟与张芑堂论书,曰"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晚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又加以"二要":"一要品高,二要学富。"您觉得一个人要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道路?这"三要"、"二要",应该以哪个为先?
  
    启功:这五种啊,后两种我都不配。 "品高"我不配,我不配谈品高,我也不配谈学术有什么收获。那前三种我是这么想:多看、多写是真的。张芑堂说第一要天分。这个天分就很难说了?有人很笨,写久了也能成他一个规格、体势。多看是重要的,多写也是重要的。无论如何,眼睛老看,手老写,看得丰富极了,他也就可以随便批评谁对谁不对了。当然那个对不对的内容,他说的就未必对了。你想想,各人一个手法,各人一个习惯,他说不合他那个习惯,就不对,那恐怕也不合适。所以我觉得还是得多看多写。多写多看这才重要;但是只多看多写还是不行,我觉得还得多临。拿那个古代某一家的方法,他那个结构、位置很重要、我是这么想的--这是我个人一个不成熟的感觉-- 我曾想,写字有三个次序:把一个字拿来,鉴赏一个字,比如是"天"或者是"三",简单的笔画。眼睛看着,手底下笔写着,写完了并不好看。第二就摹着写。薄纸铺在帖上头。现在更方便了,有塑料薄膜,蒙在帖上,不致泅到帖上。按着笔画写。第三,就对着字帖再写。经过这三个,就截然不同了。我这是笨办法。我觉得临也很重要,光看恐怕不解决问题。
    另外,我觉得梁山舟、张芑堂、杨惺吾三家论学书入门,有一个不足的地方,都是偏向"神",这是不全面的。如果一个学书的人对字的"形"尚不熟练,怎么能看其"神"?所以我以为,学书入门似宜先熟记其"形"。记"形"的方法,应该先记其形状、长短。如某字某笔长、某笔短,什么角度,什么方向,等等,实际上书法问题,在基础阶段,都是很细碎具体的东西,你会了就有模样,不会就没模样。所以初学的儿童,应该先写"照格",蒙着写;后写"背格"。熟悉了,再看帖写字。如果初学的识字不多,即要求其看"神",问其神要行要坐,还是要飞,恐怕未必能说得出来。拙见以为,入门者(只论初学,不论年龄),先看帖上一个字,即仿写一个字;二用透明纸罩在帖上描写一次;三,再对帖临写一次。如此写上一段时间,而逐渐记住某字某笔长,某笔弯弯曲……字的形状逐渐熟悉记住,这样入门,从"形"到"神"(全貌)就逐渐可以了然。
  
    记者:古代书家谈学书、临帖,很多人说先要"入帖",然后再"出帖",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启功:"入帖"、"出帖"前人确实谈得很多,但有些说法过于绝对化。我觉得"临帖"如同写静物、画石膏像、画模特儿,没有什么秘密。眼手相应,日久熟练,并无神秘可言。一个文盲,签字时他只能画"十"字。三个文盲同时各画一个"十"字,一定是既有相同,也都互相不一样:他们三人都能写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 "十",是因为有一个标准的"十"在大家心中,大家都照着心中的这个标准写,这就是"入帖",但每个人总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互相不一样,有个性风格,所以 "出帖"也是自然的。我过去曾讲过,"临帖"要完全达到和古人一样是很难的,不"出"也得"出"。学一点古人的,在达不到的地方,自己想办法变通解决,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慢慢的个人的特点也就有了。很多书家的风格实际上就是这样形成的。
  
    记者:您的《论书绝句》里面还有两句诗,说"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这里的"师笔"、"师刀"怎么理解,您能否作一些解释?
  
    启功:"师笔"、"师刀"不是什么"神话"。从前没有摄影、影印,碑上、帖上的字都是刻出来、拓出来的。一个笔画,至少要上下左右四下而刻成,让人看了觉得是方块,实际上在写者只是一抹而成。近人便说古人用"方笔",不用"圆笔"。又说古人用笔按"八卦"方向,有"始艮终乾"之说。这是用锥形毛笔画出方形笔画,这样写字,每笔描成方形,不应是运笔写字的常道。一块碑上几千个字,如果每笔都这样画,那多么久远才能写完呢?我们看古碑"笔道儿"刻成方块形状的字,要看笔道儿之间的关系、方向、斜正、距离,把它们背后的笔法看出来,它们多属一挥而成的一笔,而不是一个方块。这就是我的"师笔"不"师刀"的意思。我以为书法是毛笔书写的艺术,刀刻是不得已的变通手法。所以说"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正确的笔法,应该在笔写的书迹中找;看刀刻的碑刻,要透过刀法看笔法。而不要见了矫揉造作、毫不自然的刀刻效果,以为这就是古人笔法。
  
    记者:赵孟頫有一个著名观点,即"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您怎么看这两者的关系?
  
    启功: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用笔与结字,哪个重要?我认为结字重于用笔。理由很简单,"用笔"管的是笔画的形状问题,"结字"管的是整体的效果问题。一个字笔画不够标准优美,但摆好了,这个形象还能凑合过得去;如果笔画局部都很优美,但摆得东倒西歪,那能不能成字都将成为问题,还谈得上什么美?王羲之的书法是历史公认好的,但如果我们把帖里的字剪一个出来,把笔画分别铰开,随便一摆,那还能是王羲之吗?所以"用笔"和"结字"问题,虽说两者不可偏废,对书法学习来说,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结字"为先。尤其是初学者。以我个人的体会,"结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一是字的比例,漂亮的字几乎都存在一个五比八的规律,这正好和西方艺术理沦中的所谓"黄金分割率"相合。这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指导每个字的书写。二是注意字的重心,一般说来,造型优美的字,重心不在字的正中间,而在中间偏左上方一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的视觉误差和审美习惯造成的。这一规律也非常重要,决定汉字形象最终能否写得优美。
  
    记者:启先生,以前我在报章上曾看到,说您谈到书法学习,曾提出学书要有"三问",对初学者很重要。这是您个人学习心得的总结吧!
  
    启功:其实也是前辈的教训。"三问"是"问人"、"问己"还有"问墙"。所谓"问人",就是在初学的时候,要经常找机会向身边的前辈或书家请教,问一问他们的心得,吸收他们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老前辈,他们的话语重心长,要认真地领会、严格地执行,不要马虎、随意,自作主张。随着时间的推移,问的人多了,见的广了,过个三五年,自己的认识也提高了。这时就要多动脑筋,问一下自己该怎么写,自己感觉怎样好就怎样写,即所渭的"问己"。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当把字放在墙上看看,看看能不能撑得住墙。有句老话,叫「字怕悬」,在下面写的时候看着挺好,放在墙上看就不大好啦。这时候你就要想法纠正这种差别。此后,你还要经常请别人看看墙上的字如何,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大家说好的地方可考虑保留,大家说不好的地方就应该考虑修改。这样反复地修改练习,就会和书法应有的规律相吻合,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字的规律写,慢慢走向成熟,成为有造诣的书家。这就是"问墙"。
  
    记者:书法史上很多书家把"德"、"学"作为书法艺术的内在要求,但历史上确实不少大学者、儒学大师书法一般。怎么理解这一矛盾现象?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条件下,书法家应该怎样立身处世?
  
    启功:"德"和"学"每个人都要讲求,但这是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与艺术方法不是一回事。宋代的蔡京、秦桧是坏人,但他们的字写得很好。后来的朱元璋、袁世凯,写得也不坏。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大家也向他们歌功颂德。假如拿出他们写的残纸片,大家不知是谁写的,那又怎么评论写这字的人是好是坏呢?写字的人,多半是知识分子。既是知识分子,就要知道仁义道德。所以书家讲道德,理所应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但做人的基本原则总还是不能丢,总不能把礼义廉耻都扔一边。这不仅仅是对书法家的要求,对整个社会都应如此。写字与德、学是两个问题。这好比我们世俗的人见一个僧人,先问他是否吃肉喝酒,如吃肉喝酒就认为他不算好和尚。其实佛释迦牟尼出家后,每天挨家乞食,也没听说佛乞素食。佛不专乞素食,难道就是假佛吗?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启先生,能否请您谈淡对近二十年书法发展的看法?
  
    启功:近二十年书法的发展,我不知道。通行篆书时代的人,无法预知汉隶的通行,汉代的人无法预见真书、草书的流行。五十年前的人无法知道今天的简化字。我们不是神仙,不能知道未来的字体!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书法之最



早的大书法
    李斯(?—前208)。也是秦代政治家,历任丞相。曾为秦统一全国文字。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以大篆为基础,经过省减,成为小篆。李斯被后代书法家尊崇为小篆书法之祖。晋卫桓《四体书势》载,李斯擅长篆书,诸山及铜人铭皆其所书。北朝王忄音《古今文字志目》、南朝羊欣《采古耒能书人名》,均列李斯为秦汉书法家之首。传世的书迹有《泰山刻石》和《琅牙台刻石》。


最早善写草书的人
    杜操。字伯度,东汉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因避魏武帝曹操讳,魏晋人改其称为杜度。为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孙,章帝时为齐相。他擅长章草、书法有骨力而微瘦。唐张怀 在《书断》中将其章草列为“神品”。崔瑗、崔 父子学他的书法,后人并称“崔杜”。


最早的今草大师
    张芝(?—约192)。字伯英,东汉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地区)人。后徙居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他勤学好古,擅长章草,对草书的贡献是将古代字字区别的草法,改创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他的墨迹在当代已很宝贵。三国魏韦诞称其书法独步无双,尊为“草圣”。晋王羲之评论汉魏书法墨迹,首推锺繇、张芝。南朝庚肩吾《书品》,列张芝、锺繇、王羲之三人书法为上之上品。唐张  《书断》中将其章草、草书列为神品之首,隶书为妙品之首。流传至今的书迹有宋《淳化阁帖》第2卷中的《八月帖》。


最早的楷书革新家
    魏书法家锺繇(151—230)。字元常,三国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人,历任太傅,封定陵侯。擅长隶书、楷书、行书。能博取众长,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其楷书笔法和结体上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北宋《宣和书谱》誉为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与东汉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为书中四贤;又同王羲之并称锺王。书迹古临本有《荐季直表》毁于民国年间,只有影印本传世。刻帖有《宣示表》为代表作品;《贺捷表》又名《戎路表》、《贺 捷表》,书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保留许多隶书笔意,为隶楷递变过程中的书体,是其最具特色的作品。


最早的女书法家
    卫铄(272—349)。字茂猗,嫁汝阴太守李矩,世称李夫人或卫夫人。东晋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曾祖卫觊,祖卫都是书法家。她的书法学习锺繇,并受祖辈影响,擅长楷、行、篆、隶,楷体造诣尤高。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习书法。唐张怀 《书断》将她的隶书列为妙品,评其书法为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北宋《淳化阁帖》中存有行楷8行96字。


最早的行草书革新家
    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历任秘书郎、江洲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一生性好
山水与交友。少时曾学卫铄,后北游名山,见到李斯、锺繇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于是遍学众碑。他在楷书、草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境界,其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以《兰亭序》为其代表作。《晋书》称其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摹本,著名的有《姨母帖》、《初月帖》、《寒切帖》。唐代流传到日本的有《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现藏日本皇室;《孔侍中帖》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有《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情帖》、《远宦帖》等。


中国硬笔书法之最(部分未经核实)
    1、第一个使用钢笔临帖的人,可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钢笔书法第一人------清光绪年间的连聪肃,以钢笔临《华山》、《张迁》等;
    2、第一本硬笔书法字帖------陈公哲《一笔行书千字文》,1935年出版;
    3、最早研究硬笔书法的团体------晨风钢笔字研究社,1981年3 月由沈鸿根.林似春.叶隐谷等组织创办;
    4、第一次钢笔书法大赛------1982年5 月《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第一次青年钢笔字书法比赛”;
    5、第一本硬笔书法作品集-------1982年《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第一次青年钢笔字书法比赛”的作品集--《书林新苗》,是作为《浙江青年》增刊出的;
    6、第一本硬笔书法刊物---------1985年杭州创刊的《中国钢笔书法》;
    7、第一个成立的地市州级硬笔书法组织-------广州硬笔书法协会,1984年4月在广州成立,梁锦英任首任会长;
    8、第一次中日硬笔书法联展-------1984年10月,在杭州举办了中日青年钢笔书法联展,展出两国硬笔书法作品500余件;
    9、第一个成立的全国性硬笔书法组织-------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1984年11月在杭州成立,姜东舒,陆岳军任会长。1988年10月更名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10、参赛作品最多的硬笔书法大赛-------1985年5月浙江团省委举办的的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00万件;
    11、第一个成立的省市区级硬笔书法组织------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江苏分会,于1987年1月在南京成立;
    12、第一份硬笔书法报纸---------1988年河南新乡《硬笔书法报》,社长崔兴礼,总编张好宇;
       13、
第一份没发行就夭折的硬笔书法报----------2000年1月创刊的《语言文字报—硬笔书法(专刊)》,周报,四开4版,代号1—28;
    14、第一本全彩硬笔书法杂志-----------2002年1月湖南永州、张玉波主编的《绿天硬笔书艺》;
      15、第一份袖珍硬笔书法报-----------2002年1月由杭州高甬春策划主编的《硬笔书法.明信片报》;
    16、第一份全彩硬笔书法报纸----------2005年11月创刊,湖北武汉《书法报—硬笔书法》;
  

       17、第一份对开大报硬笔书法报纸----------1988年创刊的《硬笔书法艺术报》,总编:何伟;
       18、第一家由国家民政部注册的国家级硬笔书法协会组织----------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法人代表:庞中华。


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大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极至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简略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特别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难欣赏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玄妙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难写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善变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典雅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多风格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个性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人文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民族色彩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想象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哲学蕴涵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美学意义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节奏性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旋律性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具气势的艺术。
中国书法最重造型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讲神韵的艺术。
中国书法是最抽象的艺术。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46:41 | 只看该作者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是一个长着四个眼睛的人,他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戒珠”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取而代之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綉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草圣张旭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唐文宗时代的一个故事。
  洛阳城内阳光普照,莺歌燕语,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此时,在繁华的市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喝彩声、击节声不绝于耳,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忘记了手中的活计忙着去赶场,身居雅斋的饱学之士也迈出斗室匆匆忙忙赶去观看,就连身处异乡旅行者也驻足欣赏。
  是什么游戏杂耍如此热闹,原来是被世人称作“张颠”祖籍为苏州的张旭长史正在挥毫泼墨,你看他,脸色红润,额头青筋突起,酩酊大醉,口中念念有词,时而呼喊大叫,时而踉跄奔走,如醉如痴,如颠如狂。蓦然,他手操饱蘸水墨的毛锥,似醒似醉,摇摇晃晃地在铺张开得宣纸上,神驰般地尽情挥洒开来。刹那间,笔墨淋漓,满纸氤氲,变幻多端,如骏马奔驰,倏忽千里,如群龙戏海,跃然纸上。通观此时的书作,斐然跌宕,动静交错,波澜起伏而又井然有序。时而低昂回翔,翻转奔逐,时而若狂风大作,万马奔腾。状其声潇洒澎湃,抒其情深沉豁达。书者的情感在酒神的相助下,似明空的皓月,如澄澈的流水,像铿锵的玉声。围观者翘首观望,喝彩声、顿足声、击节声响切云霄。
  一会儿,张旭将毛笔丢向一边,东奔西走,嘴中大呼长啸,浓浓的酒气从口中散出,狂态颠逸之相,让人忍俊不禁。正当围观的人们为之惊讶、赞叹之时,可见醉意狂态中张旭将头迅速的放到了盛满墨水的砚池当中扭转了几下,然后神速地将濡墨的头在纸上游走如飞,来往无矩,身体不断的晃动,嘴中不时地狂喊,墨水不住地流淌。此时此刻头变成了书写的工具,身体成了粗壮的笔杆子,颈部似乎变为了执笔的灵巧有力的大手。顷刻间,接连不断的喝彩声喧哗声顿时戛然而止,整个场面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山色为之沮丧,天地为之低昂,人们面面相觑,无不叹为观止。诗仙李白有诗赞道:“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熊侠争追随”。
  张旭精彩的书法表演,很快不胫而走,传为佳话,大江南北,朝野上下,无不为张旭的书法艺术所感染。
  据传,张旭在苏州常熟任县尉期间,有一天,一位儒雅的老人手捧着一张状纸前来告状,张旭详细地了解了案情的前因后果,又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位老人,觉得尽是些如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便操起毛笔在案纸简单地作出了判决,老人手捧着书有张旭判语的状纸,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便急匆匆的告辞。可过了几天,这位老人又来告状,张旭看了看跪在台下的这位老人,脸色一沉故作生气的样子问道:“你这老人又有何不事,?”老人小心翼翼地把状子呈上来,张旭看后脸色有些不太高兴说:“区区小事,为何老来麻烦本官。”老人闻言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连连磕头道:“大人,这……这……”老人欲言又止,“快快从实招来?”张旭追问道。老人又磕了一个头,认真地叹道:“唉,还是实话实说吧,草民并非是来告状的,是因大人的字太美了,想得到您的墨宝,但又没有好法子,便想出了如此小人之策。”老人的嘴不停地抖动着:“恳……恳请大人宽恕。”张旭闻言心中嘀咕道:“原来如此。”又觉有些非同寻常便又盘问道:“为何如此雅好书法?”老人微微抬了一下头,看了一下张旭:“不瞒大人您说,先父在世时对书法钟爱,一生朝夕把玩,追摩不已。”此时老人有些自信而惋惜:“先父西去后,给鄙人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张旭闻言怒气顿时烟消云散,立即站起:“先生,快快请起,不必多礼。”便吩咐仆人取来笔墨纸砚,展纸泼墨,龙飞凤舞,一挥而就,“春蚓秋蛇之书,聊博一笑。”张旭把作品给老人又谦逊地说:“先生能否把家里的大作捧来一睹为快?”老人接过张旭的墨宝显得有些激动连忙说:“大人如不嫌弃,鄙人倍感荣幸。”尔后,老人寒喧而归。
  翌日一早,老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张旭府上,将家藏的书法捧给张旭。张旭小心的打开展读,情不自禁地自语道:“妙哉!妙哉!难得的佳作呀。”从此,每日摸索把玩,探颐追索,从中获得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由于张旭善于学习,勤于研究,书法艺术达到了令人仰止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尽显灵性,充分显示了书法艺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张扬精神世界艺术手段,所以世人给了张旭一个美称“张颠”,就连至尊至上的文宗皇帝也下诏书称: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舞剑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传到洛阳城,顿时引起了巨大地轰动,满朝文武,贤人达贵,纷至沓来,前来向张旭祝获道喜,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席间,人们提议让张旭谈谈其草书“绝”的秘诀,张旭难以推辞,便谦虚地说:“各位见笑了,本人浅陋,自知不才,皇上奖掖,受之有愧。”张旭举杯道谢:“要说体会,无非‘用心’两字。”此时满堂名流,面面相对,一一点头,似乎从张旭此语中悟到了一些道理,异口同声地道:“此言非虚也。”“烈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张旭酒过三巡吟咏起了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诗句:“诸位,想必大家对此诗句一定不陌生吧。”各位名流频频点头示意,张旭接着说:“在邺县,本人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优美绝妙的舞姿,每次观看,常常为之动容且浮想联翩:她将左手挥舞过去,我立即触到了这个姿势像什么字;她间或的跳跃旋转,我觉得像草书中笔锋的‘使转’;而整个的姿态音容,又给了我草书结构的启发。”张旭言罢,众人无不拍手称快,叹其卓绝。
  生活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有知识的人,是善于体验生活,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的人。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对此,却熟视无睹,满目皆空,纵有满腹经纶,又怎能说是学问博大呢?张旭博学多才,但他不拘泥于一技一艺,而是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无字处学习并敏于思考,最终成为了彪炳史册的草书大家。

程邈创隶书的故事
    肃杀的北风无情的抽打着阴霾(mai)的大地,秦时的云阳监狱笼罩在一片幽暗之中。空气似乎被冻结了,凝重、沉厚、死寂,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从隐隐发怵的监狱中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沉闷的令人撕心裂肺的惨叫……
  从监狱入口沿着冰冷的血迹斑斑的光滑石板往里走去,是一个看上去监视不是很严的牢房,一缕昏暗的阳光从狭小的窗子间艰难的射进来,懒洋洋地照在一位似乎有些斯文的中年男子身上,此人就是秦人小官吏程邈,在入狱之前,他专门负责有关文件的抄写事宜,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被专横跋扈的秦始皇关入此牢,好歹罪行轻微,少些皮肉之苦。但阴冷仍然偷袭着他褴褛的身上,他蜷曲的坐倚在墙的一角不停地打着哆嗦,从暗紫的嘴里发出有气无力的呻吟声。
  “罪人程邈,你以前干的是抄写工作?”一位监管牢房的小吏大声嚷道。
  程邈闻声,许久才无力地睁了睁双眼,嘴唇颤动着:“干……干……过。” 小吏走近牢房,从门缝里斜视了一下程邈,便停顿了一下,然后扭头又向其它的牢室走去,颇有些得意洋洋的神气。此人这可能是刚来的接班新狱卒。
  望着窗外射进来地暗淡的阳光,耳边回响着“你以前是做抄写工作”的小吏问话。
  程邈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他艰难地一点一点的站立起来,然后在狭小的空间内踱来踱去,若有所思。他想,孔子能在艰难的困境中,发奋图强,著书立说,孙膑能在酷刑下,忍虏负重,兵法修列。难道自己就这样一天天消沉下去吗?
  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弯曲盘旋,繁杂难写的小篆体式,实在有碍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于是他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写法的念头,为人们日常交流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书体。
  从此,他在牢房中日夜苦想,反复揣摩,以指代笔,牢地变成了他书写的最好的纸张。他时而举头独吟,时而低头凝思,时而以指画地,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跳跃于眼前,形成于指端,储蓄于脑海之中,他想到了大雁展翅高飞于碧空如洗的蓝天之中优美的姿势,想到了春蚕咀嚼桑叶时活泼可爱的样子……想着想着,他沉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几年后,程邈刑满释放,他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现一腔自由的艺术天地,青灯下留下了他探索钩沉的身影,他将在狱中几年来积累的生动意象进行归纳整理,把篆书简化演变,化圆为方,变曲为直,把原来像画画一样的结构变成笔画形式,使原来繁复难写的字变得简便易行。由于程邈的创造的书体简便省力,易于交流,所以深受广大的民众所喜爱。
  回想起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的不平凡的经历,程邈感到有一种历尽艰辛后的快活,他将搜集整理的3000多个字写成一本奏本,手捧着来到了金碧辉煌的秦始皇大殿上。
  “禀报皇上,小人有奏本请皇上过目。”程邈忐忑而又自信地说。
  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高高坐在殿上,毫无兴趣地说:“呈上来。”
  程邈急忙把奏本呈了上来。秦始皇翻开厚厚的奏本,慢条斯理的看着。突然间,他停顿了一下,显得有些震惊得说:“这些字你改写的吗?”
  “是”程邈急匆匆地说,然后程邈把事情经过前前后后的经过说了一遍,秦始皇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改得好。” 程邈这时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后来秦始皇为了奖励程邈有功,任命程邈为御史。

怀素种芭蕉学书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就像慈祥的母亲小心翼翼的亲吻着襁褓中熟睡的婴儿,浸润着大地,被怀素自称为“绿天庵”屋后的万株芭蕉树,在小雨中更加郁郁葱葱。此时,怀素和尚正坐在“绿天阉”邻窗的书案上,尽情的挥洒着笔墨。听着芭蕉树叶发出唰唰的响声,他停住了手中的笔,从开启的窗子望去自己亲手种下的万株芭蕉树,在微风中迎风摇曳着,怀素和尚的心里悄悄涌起了一段酸楚的往事……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狂风夹着浑浊雨水无情的抽打着已多年失修的茅屋。屋内土炕前的破旧的桌子上放着一盏油灯,豆大的灯芯艰难地发着一丝幽暗的光线,一位衣着褴褛的中年男子头埋在双腿间,蜷曲地蹲在炕沿前,不时地发出一声声哀愁的叹息。他的女人穿着单薄衣裳半躺在铺有凉席的炕上,头发蓬松散乱,看上去已多日没有梳理了,一双眼睛呆呆地盯着漏雨的屋顶,怀里躺着一个有四五岁的男孩,似乎已经熟睡,她的一只粗糙手不住地轻拢着垂在眼前的几缕乱发,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孩子的面颊。
  “孩他爹,明儿又没啥可吃得了。”女人微微转了一下头,有气无力的说着“还是想个别的法子吧。”
  中年男子头依然埋在腿间,好久没有吭声。
  “你说话呀?”女人有些着急的样子。
  男人把头从两腿间像瓘了铅似的慢慢地抬起,满脸愁容,许久,嘴唇抽动了一下,欲言又止,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女人。
  女人这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发出了哀伤的抽泣声。
  “唉……”男人终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把孩子送到庙里混口饭吃吧。”说完男人也随着女人的抽泣声发出了呜呜的哭声。
  风还在刮着,雨仍然下着,屋还在不住地漏着,灯光渐渐的暗淡下来……
  第二天,风已经停了,但雨一直下个不停,女人早早收拾好了衣物,便和自己的男人启程了。男人用一件单薄的衣服把孩子搂在怀里,女人手臂上吃力地挽着一个破旧的花包袱,踉跄地跟男人在后面为男人和孩子撑着一把雨伞。瘦骨嶙峋的孩子紧紧依偎在男人的怀里,不时地打着哆嗦,两只眼睛痴痴盯着男人愁容满面的脸。
  “爹爹,我们去哪儿呀?”这位男孩疑惑地仰着脸问道。
  “爹爹把你送到一个有饭吃的地方去。”男人强忍着痛苦露出淡淡地笑容。
  男人话音刚落,女人急忙把已被雨水淋湿的头凑过来,安慰着孩子说:“好孩子,到哪里一定听话。”女人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我不去,我不去,我要和爹娘在一起。”孩子直盯着母亲泪涟涟的眼睛嚎叫起来。
  男人看到这一切再也忍不住心中久久压抑的痛苦,也伤心地泣不成声。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雨也停了,他们来到了一座寺庙里,一位慈祥善目的方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方丈看这孩子面黄肌瘦,很是可怜,便好心收留了这个孩子,并给他取法号怀素。
  怀素在寺庙住下后,每天早早起床,除勤奋的诵经之外,非常喜欢写字。一天他的一位师兄,看到怀素如此喜爱写字,便把自己心爱一支毛笔送给了他。怀素如获至宝,喜不自禁,连连道谢:“谢谢师兄”。师兄看到师弟天真的样子,高兴得说:“师弟,好好练字吧,字里有乾坤啊”。
  从此,怀素练字更加勤奋,没有书写的纸张他就采芭蕉叶代纸,没有墨汁用烟灰和上水当墨汁。到了冬天,芭蕉叶用完了,他就找来一块厚厚的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练字,日久天长,漆盘都被写破了。后来为了解决有写字的苦楚,怀素干脆在寺外亲手种植了大量的芭蕉,以备采叶代纸练字。
  想到这儿,怀素和尚禁不住潸然泪下。一阵风儿吹在开启的窗子上,窗子“咣当”一声惊醒了他的思绪。他再也抑制不住心如刀绞的酸楚,于是研磨把笔,长呼大叫,奋笔疾书,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满腔激情。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卷。怀素不仅笃诚好学,而且善于观察生活,他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最终以随意、狂放、浪漫的创作方式在中国书法史上竖起了一块“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的浪漫主义丰碑。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问怀素:“你的书法飞动圆转,神速骇人,像暴风骤雨,你在书写时有什么体会吗?”怀素仰起头来看了看浮云飘动的蓝天,思索一会儿说:“贫道观察夏天的云朵,变幻莫测,神妙无比,有时像连绵起伏的山峰,所以运笔时胸具峰峦之势,似鸟儿展翅飞出茂密的丛林,如惊蛇窜入草丛。”说着怀素激动地用手对着天空不住地描写起来。
  “如是也,如是也”颜真卿听后不住地颔首,似英雄所见略同。
  怀素闻言,戛然停止了描写,然后又道:“我看见断裂的墙壁,那一道道裂纹是那么的自然。”
  “哪跟屋漏痕相比如何呢?”颜真卿有些激动的追问道。
  怀素立即握住颜真卿的手,心有灵犀地说:“你是得到它的精髓了。”
  说完,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思考是人的一种权利,也只有善于思考,才使你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无穷的魅力,才能使“我”与“我们”相区别,否则,千人一面孔,万人一思想,这世界岂不太单调,无聊了吗?“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孔夫子所言极是。青灯苦读很重要,但勤于思考也同样重要。怀素不仅善于从生活这部大书卷中学习,而且勤于动脑筋,从夏云中,墙壁间捕捉到一些灵感,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最终形成了豪放不羁、自然天成的属于自己风格的草书艺术。

草圣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衣帛先书而后练”。这些脍炙人口,勤奋动人的学书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此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被世人尊称为“草圣”的汉末书法家——张芝。
  张芝,字伯英,原为敦煌酒泉人,汉献帝初平年间随父迁弘农华阴(今陕西境内),生卒年不详。张芝一生未仕,一说他有高韬之操,隐而不仕,另一种可能是英年早逝,仅活三十多年,故他的事迹我们只能从卷帙浩繁的史册中觅出寸言片纸的记载。
  官运亨通,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名垂青史这是古代士子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因而载入史册者往往是一些达官显贵和豪门望族子弟,那些官位低微的学士或终身未仕的隐者就难见经传。即便稍有记述也只是一笔带过,或作他人的点缀,或生卒年不详,或事迹难考。张芝虽为太长卿张奂之子,但他本人却避世洁身,绝意仕途,世人以张有道称之,仅徒有虚名,实际根本未仕,因此,在古代文献中有关张芝的逸事趣闻也就少之又少。一句“匆匆不暇草书”令后人争论纷纷,至今未休,或“匆匆不暇,草书”或“匆匆,不暇草书”。
  一种书体的产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总有它的发生期和成熟期,是众人共同参与的结果,草书也不例外。张怀瓘有“张芝变为今草”《书断》)一说,这确实有些不妥,但我们可以从此言中了解到张芝对草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至于张芝的今草是什么样式,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至今难以知晓。但“汉末有草书”这一点是公认的,而且,作为官方文字用于奏章之书,在孝武帝(《史记?三王世家》)和章帝时(《书断》)都有过记载,说明在张芝出生之前,章草书已经成熟。张芝出生在汉末,汉末又是中国书体裂变最为激烈的时代,是追求草书大盛的时期,这一点赵壹的《非草书》便是最好的明证,也正如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所说:“无论旧体或新体的草书,到了汉末,已成为满城争唱的时调”,再则,王羲之、孙过庭等古代草书大家也不一次的提到有关张芝的草书。
  张芝的草书源自杜度、崔瑗,尔后,自立门户。被瘐肩吾《书品》评为“功夫第一,天然次之”,与钟繇、王羲之并列为“上之上”品。韦诞称:“张芝喜而草焉,专其精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据传张芝学习书法非常勤奋,常常把家里准备做衣服用的白布拿去练字,等练的经纬不分时再拿去染色做衣。现在我们把学习书法称为“临池”,此典故就是出自草圣张芝。
  关于张芝的作品,西晋时卫恒慨叹“寸纸不见遗。”到了唐宋,连绢本也几乎难觅,比较可信的拓印本有《秋凉平善帖》,其余不足观。

柳公权发奋学书的故事
    明媚的阳光像少女的手抚摸着浓密的树叶,树下留下了一块大大的凉爽绿荫,绿荫中的石矶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几位小朋友正在兴高采烈地举行着一次别开生面的“笔会”。
  “大家看,这个‘飞’字多么有力”一位小朋友得得意洋洋地说。
  “我写的‘凤’也非常流畅圆润”另一位小朋友看着自己的字也不住地摇头晃脑。
  这时,一位个儿不高,面色微红,目光炯炯的小朋友手持狼尾笔神气十足地说:“大家看我的”于是在铺好的宣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的大字。写完傲气十足地把笔一丢,站在那里撅着小嘴颇有些得意忘形的样子。
  正在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人正好路过便好奇的走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这位小朋友的字,又看了看小柳公权,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太无力了,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有筋骨。”
  小公权一听,心里有些不服气,怒气冲冲的说:“有本事,你给写几个字,让我们也来见识见识。”
  老人爽朗的笑了笑,慢腾腾地说:“不敢,不敢,我是个粗人。”老人边说边敲了敲手中的梆子:“我只是个卖豆腐的不会写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的多呢!不信,你到华原城看看吧。”说完老人敲着卖豆腐的梆子就走了。
  柳公权听了有些怀疑:“用脚写的字有那么好吗?”
  第二天,小公权特意起了个大早,急匆匆的独自去了华原城。
  刚一进华原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挤满了围观人群,从人群中不时地传出阵阵喝彩声。小公权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只见失去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的书写着对联,娴熟的用笔如数家珍,笔下的字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围观的人们无不为之震惊,拍手称快。
  小公权沉浸在老人精彩绝妙的书写之中,要不是刚才的哗然赞叹声,他竟忘记了周围的围观者。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回想着昨天卖豆腐老人的话语,小公权心里泛起一阵阵的酸楚。他跑向前去“扑通”一声跪在这位老人的面前,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学生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地示意小公权起来,沉思了片刻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个孤苦的人,没有双手,只得靠双脚来生活,怎能为人师表呢?”说完老人在地上铺上了一张纸,然后用右脚写下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老人又慈祥地解释说:“孩子,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用脚写字已经50多个年头了。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楼外有楼,我的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听了老人的一席话,顿时恍然大悟,心里感到十分的内疚和不安,道谢了这位老人后,便启程回家。
  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还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让朋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中的不足之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了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柳公权成名后,写的字严谨端庄,清俊挺拔,深受人们的喜爱。唐穆宗在位期间,朝廷大臣的碑刻墓志,必须由柳公权亲自书写,不然会背上不孝的罪名,连外国人到唐朝来也不惜重金购得柳公权的墨宝,可见柳公权在当时的名气之大。据记载,柳公权平日只知写字,不知理财,所得酬金和金银人财宝军交给仆人代为收藏,此人因收藏之便常将财物吞为己有。一次柳公权问仆人,一只银制的酒杯哪里去了,回答是不晓得,柳莞尔一笑曰:“银杯羽化耳”。诙谐豁达,超然物上,可见出柳公权超群绝伦的思想境界。难怪书法史上他为少有的高龄书法家之一。
  学习是一种习惯,谦虚好学则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学然后知不足,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有不断的学习,方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柳公权从一个骄傲自满,傲气十足的孩子,能在卖豆腐老人一席话的鞭策下,鼓足勇气,一大早独自赶去京城看无臂老人写字,当他看到“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挥洒自如的写对联”,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时。他目瞪口呆,谦虚的跪在老人的面前,诚恳的拜老人为师。从此一举一动中不难看出柳公权思想的巨大转变,骄傲之气一扫而空,当老人告诉他写字的“秘诀”后,他恍然大悟,从此发奋练字,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家。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诸如此类,名目繁多。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传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天,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过来一看,立即惊叹地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过来。老先生说:“这是大书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一字千金”的来由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02:12 , Processed in 0.10717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