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7 12:5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谣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传唱在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每一个婴儿一生下来,不论是在母亲怀抱里,还是在摇篮中,都会在温馨的童谣陪伴中,快乐的成长;可以说,童谣是人的一生里最早受到熏陶的启蒙文学。
童谣是在儿童间流行的歌谣。它的特点是不用乐器伴奏而歌唱。童谣之发端相当早。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在周文王与周武王的时代即有童谣。后来民间也多有童谣流行。童谣有儿童自发编创的,也有成人教授使之歌唱的。童谣有不同类型,道教童谣是其中之一。
歌谣是人类企图强化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藉由语言的自然节奏,所表现出来的美化语言。这种人类的天性常因民族,年龄,身分,环境.......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以语言为基础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然而,将语言的自然节奏进而演化为具备音乐结构的歌曲,却不是儿童所能胜任。因此,不论自发或摹仿,儿童能力所及也止於「谣」的阶段,而谓之「童谣」。至於成人制作,配曲的便是「童歌」(或儿歌),当然,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是本属於成人的谣,只要是被儿童所乐於接受或摹仿,而或跃於儿童的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
童谣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特质
一是语言平白易懂。童谣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对象为婴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童谣自然要平白如话。请看胡木仁的童谣《娃娃长大了》:裤衩,/短了!∥鞋子,/小了!∥妈妈,/笑了!∥娃娃,/长了!整首童谣,只有十六个字,语言平实,孩子一听就懂。
二是声韵自然活泼。童谣和其它艺术形式不一样,它十分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是因为唯有强调音韵之美,强调音乐性,孩子才能琅琅上口的记诵。如金波的《雨铃铛》: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挂水珠,/好像一串一串小铃铛!/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金波这首童谣,一韵到底,给孩子一种音乐美的感受。
三是句式短小生动。我国古典童谣,大多以三、五、七个字为一句,其句法以“齐一式”和“长短式”为多。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童谣,出现了“自由式”,句式更为活泼多样。那么,什么叫“齐一式”呢?就是整首童谣,以两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二二式”;三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三三式”;四个字一句为方式叫“四四式”;五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五五式”;七个字一句为方式叫“七七式”。那么,什么又叫“长短式”呢?即整首童谣,以“三五、五七、三七、三五七”的方式表现出忽长忽短,这样的作品,叫作“长短式”。那么,什么又叫“自由式”呢?即整首童谣,没有固定的字数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
不管是什么形式,童谣都短小精悍。如刘育贤的《过山车》为“三三式”:上天了,/入地了,/腾云了,/驾雾了。/过山车,/下山了,/我变成,/流星了!这首童谣,句式整齐,全部为三字句,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又如樊发稼的《好朋友》为长短式:金钩钩,/银钩钩,/伸出你的小指头,/结结实实勾一勾/勾一勾,/点一点,/一起唱歌又跳舞,/我们都是好朋友。三字句和七字句交错使用,使整首童谣错落有致,韵味十足。尽管这首儿歌句式多变,字数有多有少,但读起来仍是音韵和谐,有一种和谐之美。
四是情意俏皮有趣。这就是说,童谣是针对孩子创作的口传文学,自然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语言要俏皮,富有意趣。如樊家信的《孙悟空打妖怪》: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这首俏皮有趣的童谣,孩子们会一边唱,一边乐不自禁。
五是想象奇特幽默。幽默是人生的财富,富有幽默感自然是童谣的重要内容。如金波的《大老哥打猎》:大老哥,大老哥,/大话一吹一大车:/“我打猎,枪法准,一枪撂一个!”∥大老哥,大老哥,/哼哧哼哧上山坡;/上山坡,去打猎,子弹带得多。∥老哥模样真威武,/钻进树林打老虎;/老虎张嘴牙齿长,/吓得老哥去打狼;/狼一哼,/打狗熊;/熊一叫,/打山猫;/山猫睡觉打呼噜,/吓得老哥打松鼠;/松鼠跳,/树叶掉,/老哥抱头往家跑……//大老哥,/真好笑,/去打猎,/连根兔毛也没捞到!这首诗带有强烈的讽喻意味,让人读后会爆发出一阵笑声,笑得开怀,笑得惬意。但从诙谐幽默的笑声中,却悟出了做事要专一的道理。
童谣的五个方面的特质告诉我们,童谣最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它是孩子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伴侣,是孩子心灵的雨露和精神的家园。没有童谣陪伴的童年生命,是乏味的,寂寞的,枯萎的;有了童谣陪伴的童年生命,则是美妙的,多彩的,滋润的。
那么,童谣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处于怎样一种位置?它对孩子的成长又起着怎样一种作用?我认为,好的童谣对孩子具有性情陶冶、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会使孩子在欢笑的愉悦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童谣具有六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纯正高尚的道德情操。根据学者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在四岁以前就完成了百分之五十;四岁至八岁完成百分之二十;其余的百分之三十,是在八岁以后完成的。这一研究成果,说明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智力发展是十分迅速和惊人的。抓住幼儿智力发展的良好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纯正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二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孩子美好的情感,要从小培养,而通过童谣的传唱,对美好情感的陶冶极为有益。请看金波的童谣《蝴蝶飞》:追,追,/蝴蝶飞。/飞远啦,/不见啦,/飞过竹篱笆,/变成一朵花。这首童谣极为简练,却蕴含着较高的审美价值。那昂扬的音韵,明快的节奏,在孩子的唱和中便得到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感受。又如常瑞的《两只小象》: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钩一钩,/好像一对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握手。这首童谣恬淡自适,如娓娓闲话,无意为文,却盎然的生趣,在作者不经意的灵巧的运笔里,礼貌和友谊的主题便和盘托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首先是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使孩子一生获益。童谣这种艺术形式,在孩子的传唱中,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请看丁曲这首童谣:大澡盆,像月亮,/小宝宝,是星星;/月亮里面洗个澡,/星星洗得亮晶晶。再看徐焕云搜集的这首童谣:斜穿衣,/歪戴帽,/不是一个好宝宝。两首童谣都写得十分富有情趣,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孩子要养成爱清洁、爱整齐的好习惯。又如北京市小学生庄岩的新童谣《人人从我做起来》: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江河清起来,/要让空气净起来,/要让花儿开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这首童谣用了八个排比句,告诉孩子爱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是有利于培养、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如何,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兴衰。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首先要进行创造力的教育,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童谣往往展开大胆的想象,使孩子如天马行空,张开想象的翅膀。请看薛卫民的童谣《云朵养水滴》:云呀云,/我问你,/你为什么不下雨?∥云朵说:/别着急,/我在天上养雨滴,/等到水滴大了,/噼哩啪啦就下了。这首童谣,通过云朵养雨滴这一意境,使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又如金波的童谣《云》: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这首童谣,同薛卫民写的《云朵养水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这首童谣的幻想更为丰富,展现给孩子的审美空间更为广阔。像这样的童谣,使孩子们听了读了,对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是大有裨益的。
五是有利于培养孩子巧慧的心智,开发孩子的智力。幼年和童年,是孩子智力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童谣蕴含丰富的知识性,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十分有益。如樊发稼的《说话》:小河水说话,/哗哗哗哗,/小雨点说话,/沙沙沙沙;/小鸡儿说话,/叽叽叽叽,/小鸭子说话,/呷呷呷呷,/小花猫说话,/咪咪咪咪,/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我家娃娃学说话,/一会儿叫爸爸,/一会儿叫妈妈。这首童谣,情趣盎然,入耳悦心。通过说话的不同声音,告诉孩子们许多知识,可谓寓知识于快乐,寓知识于趣味之中。童谣,通过各种不同的耳朵,告诉孩子关于耳朵的知识,给他们开启心智的启迪。
六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婴儿起,便开始牙牙学语,而童谣铿锵悦耳的音韵,自然合节的美听特质,恰是他们学习语言的启蒙老师。经常传唱童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刘饶民的童谣《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这首童谣,通过反复的咏唱,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也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童谣像孩子从幼年到童年的一道大餐,缺少了它,孩子就会患营养不良症,很难身心平衡地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原先的一些旧童谣,已不能适应孩子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童谣作家,尤其是广大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广大中小学生拿起笔来,创作出适应孩子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的新童谣来。童谣的创作要手法多样,拟人、夸张、重迭、反复、排叙、对比,比兴繁富,色泽浓郁,有雅有俗,亦庄亦谐,使童谣园地异彩纷呈,相映生辉。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童谣创作,才能使童谣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童谣,他们呼唤更多更好的新童谣问世,呼唤更多更好的新童谣伴随着他们茁壮成长。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於没有文字的族群都有童谣。传统童谣属于民间文学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童谣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具备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替代的体贴心灵滋养品性的作用。当代儿童理应拥有充溢着时代气息的童谣。

来自www.fundfund.cn 详文参考: http://www.fundfund.cn/news_200888_28493.htm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00:04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3:1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8 10:01 , Processed in 0.13047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