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书法家值得向韩国人学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9 20: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书法家值得向韩国人学学朱中原

第十四回中韩书法国际交流展昨天在北大图书馆刚刚落幕,作为一成员,我也有幸参加。
虽然是在北大图书馆里面搞,而且按照规定,标语也不能挂在外面,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圈内外人前来观看。
当然,现在的大多数展览都是一个模样:签到、开幕、致词、领导讲话、剪彩、看展,看展也是象征性的看看而已。凡是有领导参加的所谓“看展”都是走马观花。对领导的作品我也向来不感兴趣。
我很少看当代书法家的展览,看多了,就像在看一堆垃圾一样。但这次展览却冷不禁让我有些震撼,其中几幅韩国人的隶书作品尤其让人心动。让我不能不佩服韩国人的艺术探索精神。
之前就与韩国书法界如金炳基(韩国著名书法理论家)、李敦兴(国际书协韩国主席)、李昌镐、叶欣(韩国籍的中国人)、崔光烈(韩国《月刊书艺》杂志社社长)等等(还有好多都叫不出名字来)有所接触,但没有很认真地去看他们的展览,也并未有较深的了解。
我一直以为,韩国和中国有着某种共通性,即拥有强烈的文化自负,与其说文化自信,不如说是文化自负。韩国民族主义之强烈绝不亚于中国。尤其是韩国今年进行了“书法申遗”,让中国书法界很是恐慌了一把。很多还没有写好字的中国书法家都义愤填膺,似乎要振臂一呼,为中国书法家脸上挣点光彩,你韩国牛什么?我们中国人多呀!一千个中国人里几乎就能出一个扛毛笔的书法家,我们中国的书法家多如牛毛,压都能压死你!
然而,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中国的10个书法家里,就有9.5个书法家生产的是垃圾品,另外半个大约是有一点艺术品,有一点是垃圾。当然,这9.5个书法家里,还有一个是我,我生产的也是垃圾。为了让人少看点垃圾品,我才写得少。
中国这么多书法家,生产出了这么多书法作品,谁来欣赏?谁来消费?老百姓能消受得过来吗?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老百姓、年轻白领、企业高管都忙于应付生存危机呢,谁还有心思去忙消费你的书法垃圾品呢?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的书法家却是一个接一个产生,作品集一本接一本出,我所碰到的书法家,不管陌生的还是朋友,第一件事就是把新出的作品集给我。他们付出了劳动成果,我当然是表示欣慰的,中国的书法家也不容易,很多虽然辛苦,但字卖不动啊,他们很多还是挣扎在底层。我家里现在书籍最多的要数书法家、画家作品集了,上千斤,纸张都超好,我心里暗笑,好书没几本,倒是好纸够多的哇。
还是回到书法本身吧。
这次北大展览,为什么说韩国的作品让我心动呢?(当然,也有部分中国的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我第一次看心动,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判断失误,我又再次去看,第二天第三天又去看,反复地看,越看越有味道,这几幅隶书作品,说实话,与中国的相比,已经摆脱了那种程式化、格式化、板滞化的套路了,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艺术,真正的汉代文化精神。从他们的隶书中,我看到了汉隶那种博大、雄浑、开张、奔放的文化气息,这些气息,更多的是在汉简、帛书而不是汉碑中找到的。韩国的书法家学习隶书已经摆脱了单纯的《张迁》、《曹全》等东汉末较为成熟的碑刻,而是在更为丰富、更为灵动、更为恣肆、率意和洒脱的简牍书法中去寻找艺术的自由境界!
经济日报社原社长、国际书协副主席武春河先生在吃饭时和我说:“我觉得韩国人虽然接受的不是汉字文化,起码不经常用汉字,但是他们对书法的“艺术性探索”却是让人震惊的。”的确,韩国人在没有汉字文化的场域中,能把书法写到这种程度,的确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倒不是说我厚此薄彼,而是事实的确如此。当然,由于文化的偏差,韩国人对书法的理解也有许多偏差,比如,这次参展的很多韩国书法家的行草作品,尽管形式感比较鲜明,风格突出,但普遍存在着对传统理解不深、笔法失真,甚至相当一部分人的线条经不起推敲。当然,有几幅精品就足够了。
我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只说韩国,不说中国呢?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书法家也太多了,我熟悉、相好的书法家就更多了,不便于评价。好自有好,差自有差,大家心里都明白,就不由我多说了吧。
最后,还是回到一点,文化自信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文化自负是不需要的。中国和韩国都有相当的文化自信,而且也需要,但文化自信不等于需要文化自负。写得好书法表示对汉字文化有着相当的体认,但写得好书法并不等于就完全懂得了本土文化。
我当然不是说韩国的书法整体上就好于中国,而是说,在艺术探索精神上,韩国和日本要整体优于中国。中国人原有的书法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天天与汉字打交道,而汉字在韩国、日本人那里,并不是实用性的,所以,他们的书法和书写是纯艺术性的。中国现在的书法也没有了实用性,但是中国在艺术性的开掘上却走得并不远,起码不能让人称道!
请原谅我在本文中又批评了这么多。已经有人告诫我了,不要张口闭口都批评人,而不建立自己的批评体系。我要说的是,没办法,我就这样,当然,表扬一下:我也当着众人面批评我自己了。当天展览时,我就对着一帮人说,我的字是垃圾,我自己也不愿意看,你们也别看,你们多去看看好的艺术品。还有,我要回应的是,建立自己的批评体系,不是在博客里建立的,我的博客是用来玩儿的,不是盛装学术和批评体系的。诸位看官若把我的博客文字当学术论文来看,那可就会让你们大失所望了!各位看官万不可把我博客文字当真!

朱中原
第十四回中韩书法国际交流展昨天在北大图书馆刚刚落幕,作为一成员,我也有幸参加。
虽然是在北大图书馆里面搞,而且按照规定,标语也不能挂在外面,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圈内外人前来观看。
当然,现在的大多数展览都是一个模样:签到、开幕、致词、领导讲话、剪彩、看展,看展也是象征性的看看而已。凡是有领导参加的所谓“看展”都是走马观花。对领导的作品我也向来不感兴趣。
我很少看当代书法家的展览,看多了,就像在看一堆垃圾一样。但这次展览却冷不禁让我有些震撼,其中几幅韩国人的隶书作品尤其让人心动。让我不能不佩服韩国人的艺术探索精神。
之前就与韩国书法界如金炳基(韩国著名书法理论家)、李敦兴(国际书协韩国主席)、李昌镐、叶欣(韩国籍的中国人)、崔光烈(韩国《月刊书艺》杂志社社长)等等(还有好多都叫不出名字来)有所接触,但没有很认真地去看他们的展览,也并未有较深的了解。
我一直以为,韩国和中国有着某种共通性,即拥有强烈的文化自负,与其说文化自信,不如说是文化自负。韩国民族主义之强烈绝不亚于中国。尤其是韩国今年进行了“书法申遗”,让中国书法界很是恐慌了一把。很多还没有写好字的中国书法家都义愤填膺,似乎要振臂一呼,为中国书法家脸上挣点光彩,你韩国牛什么?我们中国人多呀!一千个中国人里几乎就能出一个扛毛笔的书法家,我们中国的书法家多如牛毛,压都能压死你!
然而,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中国的10个书法家里,就有9.5个书法家生产的是垃圾品,另外半个大约是有一点艺术品,有一点是垃圾。当然,这9.5个书法家里,还有一个是我,我生产的也是垃圾。为了让人少看点垃圾品,我才写得少。
中国这么多书法家,生产出了这么多书法作品,谁来欣赏?谁来消费?老百姓能消受得过来吗?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老百姓、年轻白领、企业高管都忙于应付生存危机呢,谁还有心思去忙消费你的书法垃圾品呢?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的书法家却是一个接一个产生,作品集一本接一本出,我所碰到的书法家,不管陌生的还是朋友,第一件事就是把新出的作品集给我。他们付出了劳动成果,我当然是表示欣慰的,中国的书法家也不容易,很多虽然辛苦,但字卖不动啊,他们很多还是挣扎在底层。我家里现在书籍最多的要数书法家、画家作品集了,上千斤,纸张都超好,我心里暗笑,好书没几本,倒是好纸够多的哇。
还是回到书法本身吧。
这次北大展览,为什么说韩国的作品让我心动呢?(当然,也有部分中国的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我第一次看心动,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判断失误,我又再次去看,第二天第三天又去看,反复地看,越看越有味道,这几幅隶书作品,说实话,与中国的相比,已经摆脱了那种程式化、格式化、板滞化的套路了,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艺术,真正的汉代文化精神。从他们的隶书中,我看到了汉隶那种博大、雄浑、开张、奔放的文化气息,这些气息,更多的是在汉简、帛书而不是汉碑中找到的。韩国的书法家学习隶书已经摆脱了单纯的《张迁》、《曹全》等东汉末较为成熟的碑刻,而是在更为丰富、更为灵动、更为恣肆、率意和洒脱的简牍书法中去寻找艺术的自由境界!
经济日报社原社长、国际书协副主席武春河先生在吃饭时和我说:“我觉得韩国人虽然接受的不是汉字文化,起码不经常用汉字,但是他们对书法的“艺术性探索”却是让人震惊的。”的确,韩国人在没有汉字文化的场域中,能把书法写到这种程度,的确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倒不是说我厚此薄彼,而是事实的确如此。当然,由于文化的偏差,韩国人对书法的理解也有许多偏差,比如,这次参展的很多韩国书法家的行草作品,尽管形式感比较鲜明,风格突出,但普遍存在着对传统理解不深、笔法失真,甚至相当一部分人的线条经不起推敲。当然,有几幅精品就足够了。
我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只说韩国,不说中国呢?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书法家也太多了,我熟悉、相好的书法家就更多了,不便于评价。好自有好,差自有差,大家心里都明白,就不由我多说了吧。
最后,还是回到一点,文化自信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文化自负是不需要的。中国和韩国都有相当的文化自信,而且也需要,但文化自信不等于需要文化自负。写得好书法表示对汉字文化有着相当的体认,但写得好书法并不等于就完全懂得了本土文化。
我当然不是说韩国的书法整体上就好于中国,而是说,在艺术探索精神上,韩国和日本要整体优于中国。中国人原有的书法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天天与汉字打交道,而汉字在韩国、日本人那里,并不是实用性的,所以,他们的书法和书写是纯艺术性的。中国现在的书法也没有了实用性,但是中国在艺术性的开掘上却走得并不远,起码不能让人称道!
请原谅我在本文中又批评了这么多。已经有人告诫我了,不要张口闭口都批评人,而不建立自己的批评体系。我要说的是,没办法,我就这样,当然,表扬一下:我也当着众人面批评我自己了。当天展览时,我就对着一帮人说,我的字是垃圾,我自己也不愿意看,你们也别看,你们多去看看好的艺术品。还有,我要回应的是,建立自己的批评体系,不是在博客里建立的,我的博客是用来玩儿的,不是盛装学术和批评体系的。诸位看官若把我的博客文字当学术论文来看,那可就会让你们大失所望了!各位看官万不可把我博客文字当真!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20:28:3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20 10:47 , Processed in 0.0831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