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范迪安委員:讓走進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0 14: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迪安委員:讓走進美術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08年03月15日   來源:光明日報   肖國忠 肖一

    最近,由中國美術館和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敦煌藝術大展”開幕以來,觀眾數量日益增多,最高日觀眾達2.8萬多人,許多觀眾從外地趕來北京,有的連續看了8次,有的盲人觀眾也前來“聽”展覽。在採訪中,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委員談起了這個例子,“優秀的文化產品總是為社會成員所需求,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構築更寬廣的平臺,提供文化含量更高的精神食糧。”

    “作為文化工作者,聽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感到很振奮。”范迪安說:“我感到政府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真正把文化作為民生的有機組成部分,把滿足人民的文化權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作為政府的責任擔當起來。”

    范迪安委員說,衡量一個國家文化水準的指數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指數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文化的普及程度。從政府角度說,文化建設是否有成效,是否真正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首先要看文化的普及程度有多高,從社會成員的角度說,文化是否成為整個生活的必需品以及作用於人的全面發展。“只有當文化真正惠及社會,惠民利民的效應才會真正體現出來。”

    范迪安委員認為,文化的普及包括三個方面:“文化”概念的普及,文化設施建設的加強和共用,優質文化產品的供給與共用。文化不應是“從屬的”和“懸置的”,並不是只有在追逐和獲得物質生活的富足之後才需要文化,文化不是人生錦上添花的產物,而應是內化於人的生命歷程與生活空間。

    范迪安呼籲加強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和共用,“目前縣鄉兩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這是可喜的進步,但文化設施的總量還相當不足,許多城市的文化設施剛提上建設日程。”范迪安說,以博物館、美術館建設為例,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以及近鄰的日本、南韓,我們在數量、類型等方面都有不少差距。范迪安說:“西方社會把進博物館、美術館欣賞藝術品當成一種生活方式,這方面我們還遠遠沒有培育起來。”

    “我注意到,現在人們對視覺造型藝術的欣賞只是通過‘三屏圖像’,即上班看電腦螢幕,下班看電視螢幕,平時看手機螢幕,雖然螢幕圖像也提供了知識和美感,但與進博物館美術館面對原作欣賞藝術品、與藝術品進行‘對晤’式的交流、從藝術的創新中獲得創造的動力等這些功能是不能同日而語的。”范迪安委員說,“文化建設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和美術館,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一種城市景觀,我們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又會向前推進一大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9:46 , Processed in 0.0658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