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新型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
作者:方炳道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以教学的理论、过程、素材等为载体进行的教师研讨活动,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注重新型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与效益的现实需要。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学校教研活动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要求教研活动也有新的、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
一、 学术研讨型
学术研讨型教研活动是以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艺术、经验、探索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具有明确的主题,通常由专人或小团体对主题先进行阐述,随后其余参与讨论,研讨过程记录如下:
二、素材分析型
素材分析型活动的组织流程图示如下:
三、"专题讲座--集体辩论--定模推广"模式
在"专家型层次"中确定一名教师,针对本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再由这层次的其他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类似的问题,提出各自观点,引发争鸣,进行针锋相对的学术辩论。最后把自己的观点、感情写成书面材料,每位成员以此开展一次专题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特色,然后结合研究内容在校内上一节研究课进行推广。
四、"反思--互动"模式
"反思--互动"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主题式定课:根据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研究小组课前统一确定1-2个上课的内容。
2.个性化备课:该研究小组成员(通常为4-5人)根据所确定的内容与要求,各自进行个性化的备课。并准备好所需材料,做好上课打算。
3.单向式说课:本环节按照一般说课的要求,由参与备课的几位教师分别阐述各自的教学设想及理念和实际依据。
4.随机式抽课:参与备课的教师,随机抽签,确定正式上课内容和人选。研究性上课:上课教师从研究主题出发,按照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听课教师侧重思考出现的问题,为下面的议课准备详细材料。
5.反思性评课:由上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结合上课的实践,进行反思性自评,并提出个人的疑惑,供大家讨论。
6.对比性评课:研究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与上课教师作对比性评课,从不同的教法中取长补短,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7.沙龙式议课:在授课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反思性自评和研究小组成员作对比性评课后,再由听课教师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重在剖析成功得失的原因,改进教学的策略。
8.总结式点课:活动主持人(通常是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或研究小组组长)作总结性发言,并布置本次教研活动的书面作业。
新型教研关注教师自己的主动建构,鼓励教师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经验;重新认识自己的经验,增强自信;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我认为,只有教师参与,才能使教师建立起自信,遇到问题"向内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向外求",寄希望于"专家",形成"造血"机制。
《现代校长》2006年第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