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面不知何处去,歌声依旧在人间——游邓丽君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5 16:2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面不知何处去,歌声依旧在人间——游邓丽君墓
来源:博言天下
作者:陶东风
2011-10-25


       刚到台湾的时候,就看到电视新闻大肆报道大陆游客纷纷前往邓丽君坟墓“朝圣”,向这位流行歌后致敬。正好昨天有朋友开车带我出游,于是相约去看看。
        邓丽君墓坐落在台湾北部海边的一个山上,山叫金宝山。从我暂居的台北中研院开车过去还是相当远的。但是沿途风景如画,基本上在海边行走。下午两点左右出发,抵达墓地已四点多。
       虽然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的景象是人潮汹涌,但今天这里却几乎空无一人。下车后几乎不用打听就知道应该怎么走,因为悦耳的音乐已经在空中回荡,正是邓丽君唱的《小城故事》。音质极好,为人烟稀少、阴气弥漫的大片坟区增添了几分人间气息。
       邓丽君的坟墓占地很大,面朝大海,风景优美如画。但坟墓本身建得并不夸张。走到坟前先要经过一个非常大的形似钢琴的雕塑。钢琴上有大约十来个琴键,踩一下其中任何一个,都会自动播放出邓丽君的不同歌曲。可谓匠心独具。
       真可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歌声依旧伴人间。
       走过了“钢琴”,就是邓丽君的墓了。墓并不是那种在台湾常见的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而是静静地平卧在大地上,用黑色大理石建造,似乎和邓丽君的为人一样低调朴素。墓身正面中间有一张邓丽君的生前照片,墓后则立有一个小小的、上带邓丽君雕塑的墓碑,并刻有“邓丽筠,1953-1995”几个大字。墓碑上也嵌有一张墓主的生前照片,上面的邓丽君笑得非常灿烂,可谓美艳如花。不知道这个照片是否是她生前亲自选择的,那亲切而熟悉的笑容让人觉得她是多么热爱生命的一个歌手,死后也不忘把自己最美丽的容颜留给活着的人们。
       我想,我们这代人对邓丽君的感情是很特殊的。我清楚地记得,大约是70年代末刚刚粉碎“四人帮”时,中国大陆出现了解放后最早的所谓大众文化,那就是从港台传入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著名的有《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以及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上海滩》等。对于从单一的“革命文化”(以样板戏为典型)中长大的、时值20岁上下的青年人,听这些歌曲真的是如沐春风,其震撼力、亲切感难以言表: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动人的“靡靡之音”!记得王朔在《我看大众文化》中这样写到自己听邓丽君歌曲的感受:“听到邓丽君的歌,毫不夸张地说,感到人性的一面在苏醒,一种结了壳的东西被软化和溶解。”这个感受对我而言也是很真实的。后来上了大学、研究生,学会了一点理论,才知道自己的这种感受不是偶然的,这些“靡靡之音”在当时是作为对于极“左”时期一花独放、一统天下的“革命文艺”、“革命歌曲”的反拨出现的,它极大地繁荣了当时中国老百姓十分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它唤醒了人性,告诉我们日常生活是如此值得珍爱,它和新启蒙和人道主义思潮在精神上无疑是极为一致的,而且在世间上远远早于思想界理论界的新启蒙和人道主义。邓丽君代表的最早的大陆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正好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被松动与瓦解之时,它本身就是作为对于这种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的批判与否定力量出现的,是对打着集体主义、理性主义旗号的禁欲主义的反动。至少在中国当时的特殊语境中,人们把它当作了人性复苏的先声。
       天色已晚,朋友催我回城。再见了,我的启蒙老师,愿你的在天之灵安息。
(博文发表时间:2008年7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1:56 , Processed in 0.0601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