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栋生老师的匠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5 17: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栋生老师的匠心
——读王栋生老师《为什么不要提过高要求?》一文有感
江苏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初中   陈荣华
2011年第11期《中学语文教学》王栋生老师的《为什么不要提过高要求?》一文后,我明白了王老师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文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为什么不要提出过高要求呢?是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学生有自信,让他们看到自己写作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最重要的”。我感到疑惑的是王老师写作此文不是采用议论文的文体,而是采用随笔的文体。王老师没有把写作的重点不是放在说明为什么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上,而是放在如何才能达到不提过高的要求上。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提高作文兴趣这个观点应该说并不新颖,语文教育专家早就看到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师提到提高作文能力时,首先要表明的观点是提高作文的兴趣。那么王老师为什么还要提这样的观点呢?为什么要采取随笔的文体,为什么要重点写如何保证不提高学生作文要求上呢?
我们语文教师都明白,随笔这种文体读起来让人感到亲近,议论文读起来让人感到论证的科学严谨,论证的透彻、深刻。是的,读王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们觉得亲近、自然。文章的开头从“高考前一天,一位同事把学生发给她的短信给我看”说起,短信的主要内容是讲这位同学三年来写作上的最大进步:“一是能认真地写作了,二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忆的生活。”然后说这位教师对这样的作文教学效果感到满足,再说自己的作文教学与这位老师有同感。并用王老师的学生看自己写随笔的感想来证明自己与同事的感觉是对的。再引出了为什么要提出“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的道理。接着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大家共性的做法来说明如何达到不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这样读来让我们觉得王老师不是在以严肃的态度写论文,而是以与我们谈家常话的形式交流。显得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语重心长,如文中王老师表明“但我认为写作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学生自信,让他看到自己写作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最重要的;其他诸如‘发表作文’‘ 竞赛作文’以及‘高考高分’,真的不重要”。这样的话语读来入目、入耳、句句入心。这是随笔文体的魅力。也是王老师的匠心呀!王老师不是在学理上来论证为什么不要对学生作文提过高要求。而是在告诉我们大家不是不知道这样的观点,大家不是不懂这样的道理。而是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是如何的难以实现这一观点。这是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王老师认为为什么不要对学生作文提过高要求的现实意义。我想这就是王老师为什么采用随笔这种文体,而不是采用论文的文体的目的吧。这体现的王老师对作文教学高度责任感呀。
看了文章的题目就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应该是论证为什么不要对学生的作文提过高的要求。可实际上不是这种写法,甚至对为什么对学生的作文不提过高要求做简单介绍,而是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目前的评价作文的习惯来说明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这种写法叫做错位,为什么王老师要运用这种错位的写法呢?细读才发现王老师的匠心独运。王老师的态度真诚,道出了作文教学中老师的苦衷。高一有些学生写作文困难,“有的则像是小学生,愁眉苦脸,咬着笔头,下课时只能交上来一页多一点点,四百字不到,不知所云”。教师的无奈,“学校收下这样的学生其实是害了他们,家长和学校都缺乏一种责任心……”老师虽心冷,但与于心不忍,“特别让老师心冷的是……语文能力很差,几乎只有普通小学生水平……实在不敢相信这样的学生能‘拖’完三年”。这是王老师作文教学的苦衷,也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苦衷。这说明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不要提过高要求的必要性。对后进生降低要求谈何容易呀,需要老师对学生心理爱护,“当初每次批改他们的作文,按百分制标准,我只能给他们20分或30分,但这会造成对学生强烈的刺激,于是我一般给50分。”需要老师有长远的眼光,“然而,一名学生的作文连得三四次50分,他很可能彻底放弃。于是我有时打60分,让他及格。”需要老师从学生的终生着眼,“我想到,这名学生读完高中,很可能就再也不写作了,我还得努力地在高中阶段让他能有一些学习写作的兴趣,于是,每次作文我都注意发现她那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需要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心,需要老师有一颗沉静的心、细心、耐心。需要老师有一种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胸怀。谈何容易呀!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都要小心翼翼,何况我们平常的教师呢?不要对学生提过高要求,绝不是教学理念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师的文化素质问题,他需要的是境界呀。谈何容易呀?所以王老师在教我们如何不要提过高要求的方法的同时,不断地在强调不提过高要求的难度。进一步说明了目前作文教学中不要对学生提过高要求的现实意义。也就是王老师从目前教学中不提过高要求的难度、意义这个角度来说明为什么不要对学生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对后进生是如此,优秀的学生何尝不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王老师运用对比的写法,我们已经习惯不给优秀作文打满分了,而且这种习惯影响我们太深了,“有人形象的形容这种批改习惯是‘咸鸭蛋理论’,——腌制过的咸鸭蛋都会有一个‘空头’,不会‘满’,所以给学生一个90分,或是95分……”有位老师的做法是把每次作文当着一次最平常的作业。目的“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去追求写作的快乐” 。改掉传统的习惯,谈何容易,就像改革一样,是有阵痛的。王老师这样一对比,让我们明白确实需要“对作文教学的传统批改习惯,在课改这个大背景下作一定的反思。”这也在强调对优秀学生不提过高要求的重要性。
目前老师的作文指导用两个词概括,“全面”“全面”,第一个“全面”是的语文教师普遍都有一个共性的指导缺陷。第二个“全面”是教师每一次指导作文强调如“构思新颖”,“ 谋局布局”等全面要求。王老师对这种作文指导的观点采用一个疑问句,两个反问句来表达的,引起我们的反思,“学生如果在一次作文中能达到那么多、那么高的要求,有可能么?难道这是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堂课?难道中学只上这一次作文课?”显然王老师认为目前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对学生作文指导要低要求,不要过高要求。这也是从现实的作文教学中说明为什么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王老师从作文教学指导、作文批改,对优秀学生评价,对后进生评价等方面来写,不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对学生作文提过高要求,也在强调对学生作文不提过高要求的现实意义。这种叙述的角度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会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鸣。文题采取问句,构成悬念,产生疑问,文中采用错位的写法让人深思,让王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与批改理念入我们的脑、入我们的心。达到王老师写作此文的目的。我认为这些就是王老师写这篇文章的独特价值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31 , Processed in 0.0673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