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的常态:透过语言媒介本身进入情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0 13:5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的常态:透过语言媒介本身进入情境
——从韩军的诵读析进入情境的方法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覃永恒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记猛招,但至今未对语文教学产生质的影响,且常常被人淡忘,弃置。究其原因,不是情境教学本身力量不够,而是我们对情境教学的形式、可操作性方法探究不够。目前的情境教学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的手段多是凭借外物。堂堂课都要利用图像、实物、音乐、绘画、flash动画等来创设情境,老师也累,因此,情境教学用得最多的恐怕还只是公开课作秀。实际上,情境教学是可以不依赖外在的道具的,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情境的载体,情境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本身完全可以进入情境。而图像、实物、音乐、绘画等,即算是多媒体,课本剧,由文字改编的影视作品,又能够全息地解读文字吗?由外物创设的情境永远是有限的——相对于文字来说是支离破碎的;相对于人的想象力来说,是残缺的。对外物的依赖程度越高,就离文字的距离越远。因此外物只是辅助性手段,一定要关注进入情境的内驱力的发展,一定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历练出对文字的语感、历练出凭借语言本身的魅力进入情境的能力。披文入情,披文入理的功夫做足了,德育熏陶、美育熏染就可水到渠成;反之,就只能亦步亦趋。因此,透过语言媒介本身进入情境,是情境教学之本,也是语文教学之本。通过语言媒介本身进入情境去进行听说读写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如何实现这种常态呢?如何通过语言媒介本身进入情境呢?本文从诵读活动入手,以韩军老师的诵读法为例来探究进入情境的可操作性方法,探究怎样通过诵读活动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培养语感,进入情境去理解感悟,获得熏陶。韩军老师如何在这样的诵读中进入情境的呢?进入情境需要生发哪些内在的心理机制呢?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拿来学习运用?
一、在诵读中释放感觉、情绪,运用身体思考进入情境。
人能感知世界,获得认知的直接物质工具是自己的身体。因此以理解为目的诵读活动要用身体感觉,身体体验,身体思考:充分调动视、听、嗅、触、味等方面的感觉经验去感知,用身心来读,用身体去感觉。脑子里展现不是文字而是文字带来的情境,身心里是情境带来的感觉、体验,情绪等。这些感觉、情绪多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通过阅读、观看影视等间接得来的。
吟诵时不仅可用内感官去感觉、用身心去体验情绪、情感,而且可借助身体语言,来作为进入情境、抒发情感的外在助力,释放情绪,感受等,带动整个身心进入情境。手舞足蹈的比划,往往有利于情境中的部分场景在脑中更好地显现,情感的抒发也有了一个可以凭借的外在身体媒介。韩军是这样教学生的:
读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浊酒杯”时,我启发学生有一个端起酒杯后无奈地放下的动作。教学生读“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时,手上自然有个攥着手指比画形容“少而又少”的动作;读到“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中“不公道的世界”,我的脚狠狠地往地上一跺,仿佛要踹烂这个世界……而读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时,我是从牙缝里咬牙切齿地读出“原来如此”四字,同时右手往桌子上重重、沉闷地一击。
这些动作、表情韩军称之为“演其形”,而且指出:“演其形”最好都不是事先设计的,而是诵读文本、文字情感到了一定火候,自然而然伴随出现。而且,诵读毕竟是诵读,不是演戏,“演其形”主要依靠眼神传达,手脚的动作不宜太多。
二、在诵读中调动知识积累、生活体验、人生经验进入情境。
韩军在《新语文教学法》(三)“吟诵美读妙法多”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时,诗文中感情需要诵读的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填充。如我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我自己流泪,听课的成百上千的师生也跟着流泪,就是因为我读此文时,想到了自己去世多年的父亲。“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她的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轻轻地唤着她的乳儿的名字……”,我每读到这几句,我总想起1981年,我父亲去世时,我没有守在他身旁,他重病时,我没有好好地为父亲尽孝,而这已经成了我终生的遗憾。有这样的情感支撑,所以,我读到这几句,总是感同身受,大泪滂沱。
调动了如此沉痛的人生经历进入情境来读,想不感人都不行。
又如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反复诵读,逐渐进入到诗的情境,稀疏的几颗星星在天边闪现,几点雨洒落山前,可以进一步想象头顶的天空渐布乌云,“七八个星”也马上有随时可能被云遮掉。几点小雨筛豆子似地过后,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知道很可能就是大雨要来了。夜黑大雨将至,怎么办呢?真是情急,“旧进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多么让人惊喜!反复诵读,反复调动感觉经验、生活经验和体验,进入了情境,进入了作者所处境地,“惊喜”之情自会在心中乍现,不必作分析。
可调遣的知识、体验和经验可以是直接获得的,也可以是间接获得的,可以是课前收集的,可以是课堂上老师补充的,也可以是课堂上通过对话交流激活唤起的,总之,要引导学生在读写听说的活动中尽可能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进入情境。
三、在诵读中化身角色进入情境。
下面是韩军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心理记录:
我在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课起始,我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全诗范读,直把听课的成百上千的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之所以起到如此效果,根本原因就是,我通过想象,与其说,设身处地走入了艾青所营造“景”之中,不如说,我已经将自己融入了艾青的心灵之“景”,我已俨然化身为艾青,与他一体,我心是他心,我眼是他眼。当我诵读,“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我总是不自觉抬头仰望,目光投向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听众听着我的诵读,看着我的目光,真切地感觉到,我的目光中似乎真地看到了一系列的“人”与“物”(雪、大堰河、坟墓、瓦菲、园地、石椅)。真的,我在诵读时,我的心目中,的确历历在目击者地幻化出这些“物”是“人”非的叠影!所以,我的诵读才那样饱满,那样富有张力,那样撼人心魄!我是艾青,艾青是我,我(艾青)坐狱中,漫天飞雪,我(艾青)思念大堰河,思念妈妈一样的大堰河……
进入角色,自然就进入了情境。化身为角色,把握生活的真作绘声绘色的模仿就是了。韩军教学李商隐的《隋宫》时,有这样一段:
“同学们这样一说,哦,我忽然明白,用‘应是’在字面上似乎显得轻巧,可是讽刺力度更深,挖苦意味更强。我给大家读一读吧,我想象,李商隐就坐在杨广的对面,他已经彻底看透了杨广,他非常鄙视杨广,可是他又想狠狠耍弄一下杨广,狠狠讽刺、挖苦一下杨广。李商隐就说,杨广呀,杨广,(你的)玉玺——不缘——归日角(的话),那么,(你的)锦帆——应是——到天涯(了吧),呵,是不是呀?呵……”
我绘声绘色地模仿着想象中的李商隐,我的语调非常轻飘,非常口语化,完全是讽刺的语调,根本不是在字正腔圆地范读,而是在极力轻松地模仿着想象中的李商隐与杨广谈话、想象着李商隐在逗弄、耍弄杨广这个泼皮无赖。
我的绘声绘色的模仿刚刚落声,教室顿时一片掌声。
化身为语言载体中的角色,你在和角色感同身受的同时,你就容易获得与角色相同的感觉、情绪、情感、思想,通过你的“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诵读,把感知和理解的触须伸得更远。
四、诵读中进行类比和对比进入情境。
在诵读中想象,在诵读中进行对比和类比,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晤其形,如观其色,如察其心。韩军教学《隋宫》品读“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中“若逢”、“岂宜”的妙处时,启发学生到:“请大家把李商隐这两句诗反复吟诵一下,你是不是觉得李商隐这个人就在眼前呢?如果在眼前,他是个什么形象?”学生回答是“轻松”、“不严肃”、“开玩笑”。接着问:“那么,换成‘定逢’和‘必然’后,大家再读读,再想象一下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形象?”学生回答是“面无表情地严厉斥责”,进一步引导比较两种用词的表达效果:“哪一种情况表现出来的讽刺、挖苦、蔑视之意,更强烈、更尖锐呢?”通过进入情境后充分的想象,再作比较,对讽刺的理解就“入骨”了。这种反复的对比品读,是不断地试图进入情境的过程,直读到情境在你的脑海身心里扎根,你就能够捕捉到作品的意趣。
好的作品,总是字字句句关情、在理,读时务必使每一字,每个词,每一句尽量在心中得到情境的充分展现。要像韩军老师那样“缓缓地、拖曳地如同平常说话一样地描摹”,自然的,反复地诵读,调动一切可用的感觉、知觉经验,人生积累,进入角色,类比对比,在别人的文字里输灌属于你自己的血脉,这样你对文字的理解就会事半功倍。
诵读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但诵读从来没有被研究透。古人摇头晃脑的读就是试图全身心地进入情境,只可惜古人教学的是文言文,而先生只讲授几个生僻字,相对于蒙童和一般读书人,文意都难以很好地疏通,也就难以具备进入情境的充足的基本条件。诵读是一把未开锋的古剑。从古到今,未对这种情境式诵读法有过概括归纳,也就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把这样一把未开锋的古剑放到现代语文教学里去,不好使,效果不显著,难怪要被弃置,难怪课堂异化成“讲析课”、“做题课”。
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再弃之,置之。长剑在手,我们要将之磨砺,使之新发于刑。
(本文发于《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3,标题为《透过语言媒介本身进入情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1:05 , Processed in 0.0695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