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 提醒读书人任重道远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张雪松
日前在台北举行的“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上,诗人余光中就“文化与整合的力量”专题侃侃而谈——
余光中中华文化生存
离不开古典文化传承
深圳报业集团驻台记者 张雪松 文/图
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日前受邀出席在台北举行的“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就“文化与整合的力量”专题与各界嘉宾进行深入探讨。此间,余光中兴致颇高地畅谈中华文化的生存离不开古典文化的传承、所有读书人都任重道远。
中华文化的载体面临困境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接受了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而让孔先生的地位身份模糊了……他自己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于是,他跑到海外教中文了。”余光中开玩笑地发言,随即又严肃地提醒大家反思:中华文化的载体,由文言变成白话文,教育从私塾演变到大学,学子的目标由科举进士到现代教育的博士……这些意图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革新,到底有没有成功呢?我们自己是不是真正重视了中华文化?
余光中认为,中华文化在华人世界也面临很多压力。他说,有一个危机是在于学生们都在埋头学英文,看到许多英语招生的广告在讲“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个危机就是科技越来越发达,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等被相对冷落,很多优秀的孩子都选择了理科,觉得很实用很得意。
他比喻说,中华文化是大的圆,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因为它的半径无比大,这个半径就是中文……而在中华文化传承中,中文现在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一部分文字载体面临困境。
余光中想提醒读书人:“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成为主流,但文言不是被废掉了,只是改变了身份,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凡是读书人,每天吃早饭后都要讲上百句成语的。比如‘张三李四’,虽不是文言文,但它也有古典文化和文言的基本美学。为什么大家不讲‘李四张三’呢?因为‘张三李四’音调上属平平仄仄,既对仗又简洁,读起来铿锵有味道。还有‘赵钱孙李’,这是从宋朝百家姓里传下来的,其中四声、二声、一声、三声的读音都包括在内了。还有‘千山万水’、‘千军万马’,真有一千座山一万条河?一千个兵一万匹马?其实,在古典文学中,逻辑退后了,美学进驻!”
文章写得好往往有文言底子
余光中曾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有人说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是和中国整个诗坛几十年来走向相同,即先西化后回归东方。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上世纪80年代后,他才把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
现在的他说:“新闻、散文、小说、戏剧等使用白话文来书写传播,已将近百年了。胡适曾说过:‘要有国语的文学,先要有文学的国语。’所以语言是要经过锤炼的。五四白话文学,在今天并不适用,像那时候的一些诗里说什么花儿、虫儿、雨儿、鸟儿……那是南方北方人客居时,想适应当地的语言而造出来的,语言不简洁。”
余光中认为,现代写文章好的人,往往都有文言的底子,像鲁迅。他称:“鲁迅写得最好的,是他的旧体诗;《野草》之类学习西方的散文诗,反而并不怎么深厚。现代学者中不少人文言、古典文学修养是比较差的。其实,在文章和说话中,要会使用成语紧一下,说白话松一下,一松一紧就好看了。”
余光中把诗经以来的中国古典文学称为“大传统”,把五四以来的文学称为“小传统”。他说,一个读书人,只学“小传统”,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一知半解是不行的。他强调对于自己的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是古典文学对我的启示,再次是西方文学的影响,然后才是五四后文学的营养。”
我们的母语最有发展潜力
余光中称,现在中华文化的第一世界是中国大陆母体,第二世界在台湾、香港,第三世界在南洋等海外华人聚集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所有人都任重道远。
他评点大陆的文化教育时称,大陆的中小学教科书中除白话和文言文章之外,还选取了不少世界文学的优秀篇章,比如儿歌、民间故事等,这令大陆的孩子很早就“睁开眼睛看世界”,这方面强于台湾。但大陆孩子学习古典文学,尤其是儒家文化比较少。
他说,不要只看英语征服世界,其实英文也被许多地区扭曲,比如,新加坡的英文就本土化得非常“吊诡”了,常常令学英语的人听不懂。真正用英语为母语的,全世界有四亿人,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等。但用汉语做母语的有十三亿多人口,现在还有3000万-4000万的外国人在努力学汉语。
“对中文的生命力,我们要有自信”,余光中又笑言道,“明代人写的《西游记》,现在的我们想看明白一点问题都没有;即使是先秦的《诗经》,其中一些简单的诗,也是可以读得懂的。而像西方的莎翁作品,已经很难有人看得懂原著了。我们把‘诺贝尔’不要看成世界文学奖,把它当作西方文学奖就好了。我们的母语最有发展潜力,我们文学、文化的发展前途未可限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