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依靠文化踏上成为人的道路。文化从何而来?从我们的课堂,从我们的语文教学。”康国军老师如是说。这个说法,思想的起点是很高的,它将语文教学上升到文化传授的高度,将语文课堂赋予了生命成长的重任。怎样才能担负起这样的担子呢?我们采访了浙江省玉环实验学校杭州校区的高级教师康国军老师。 记者:康老师,您好!您认为在教学中应该不应该体现教师的“个性”?如果应该,那应该怎样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个性”? 康国军: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个性”,这是必须的。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如若没有教师的个性呈现,定会是死水一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我想真正有魅力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恰恰是教师的个性,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这种个性魅力是真实的,是善意的,因而也是最美的。 但现实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多迷信于教参,追随于名家,模仿于他人上课实录的视频,屈从于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从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丧失了自己的灵性、灵气。卢梭有云: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国学大师陈寅恪讲课,从不拾人牙慧,他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如此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若我们都能够朝此努力,则我们的课堂将是百花齐放,个性纷呈。 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直接体现者,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地挥洒。它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生命力的独特呈现。当然,一个语文教师的个性,贯穿于他对文本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教案的写法等每一个方面。我们不必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在某一处有自己的风格、个性、思想就好。例如,对于作文课,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以呈现现场学生的作文为上策,以展示高考学子的优秀作文为中策,以使用名家作品为下策。为了让学生有共鸣感,有现场感,有参与意识,我可以一字一字地把学生的文章敲进电脑,转换成ppt或者word文档,丝毫不觉得辛苦,我想这就是我的一点个性,一点风格。 当然,个性的呈现是多方面的。“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是一种个性;深情朗读以至于泪流满面是一种个性;博学多才,谈古论今,侃侃而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是一种个性;赵谦翔的“绿色语文”是个性,丰子恺“美的教育”和朱自清“有信仰的教育”都是个性…… 值得一说的是,提倡追求个性,我们并不是忽视共性,忽视标准,无视前辈的批评指教,不顾文本的特点,不管学生的需要。我们更不主张把追求教学“个性”当做旗帜,专欲谋新,执意求异,一味猎奇。尤其是对于刚刚走上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我们觉得还是先求共性为好,缓提“个性”,或者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最后,对于个性问题,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这是一个穿梭在理想和现实中的有着良知的知识分子,一个游走在惨痛的历史和冷漠的现实中的思想者,从灵魂深处或者说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椎心泣血的呼叫。
我不一定伟大,但可以崇高。
记者: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养”,这些素养对语文教学有怎样的作用? 康国军:语文素养,其实是一个很广很大的概念。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有很高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产生很高明的语文教学。以下我只笼统地谈点自己的想法。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要树立育人第一,教书第二的理念。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例如在执教史铁生蘸着生命的汁液书写的《我与地坛》时,除了让学生明白作者的不幸与伟大的母爱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文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学会感恩父母亲人,学会用明朗和欢乐走出生活中的挫折等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生而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曰:第一,不要做坏蛋;第二,不要做笨蛋。 其次,我认为要努力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郭沫若有云: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佩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点墨水,那一切的言行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在我的一篇《〈论语选读〉教学,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论文中,特别强调教师要读书,要强练内功。执教《论语选读》,教师若没有全面系统地,至少通读一遍《论语》,至少读一本诸如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现代历史学家兼国学大师钱穆的《论语新解》、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等辅助性的资料,那解读起来自然是零碎的,肤浅的,甚至也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的。“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啊!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事实证明,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上课越能游刃有余,学生掌握知识就越容易。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担当起“文以载道”的使命,把语文教学当作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来看待。这点要求当然很高,若能做到如此,便可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吧。 康国军:由于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对自己的要求高低不一,学生对语文的喜好自然有差别。不过语文天生浪漫,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只有不喜欢这样的课文,不喜欢这样的语文教师这样教语文的可能性。 教材中,很多文章,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与学生,特别是对语文望而生厌的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处理,个别的甚至可以直接喀嚓掉。当然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喜好,还得从学生入手,从兴趣方面挖掘。 牛不喝水强按头,毕竟费力且低效;不用扬鞭自奋蹄,方能风生而水起。 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让这些学生动起来。我在曾经写的《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见2011年第9期《语文月刊》)和《巧借角色转换,力促课堂生成》(见2010年第11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谈到了让学生出题,让学生推荐美文,让学生的名字融入考点的做法;提到可以让学生去给《祝福》中的祥林嫂开个药方,给《素芭》中的素芭的最终命运做个安排,给《丹柯》中丹柯的英雄壮举做个替换,给《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枪杀破个案,给《清兵卫与葫芦》中清兵卫的老师或者父亲写封信;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模拟老师上课,让学生根据答案去给学生作业评分,让学生去辩论,去进行课本剧表演等等。 当然,林林总总的手段,只是为了让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让无趣的语文课堂生出光彩,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锻炼时,入情入境,玩出课文的精彩,玩出课堂的魅力,玩出教学的轻负高质,玩出自己的快乐。 吾爱语文味,吾更爱愉悦课堂。
记者:有的老师提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您怎么看“语文味”?您认为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 康国军:语文味,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却似乎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何谓语文?简言之,语文者,语言文字也。深言之,语文者,文化也,精神也。所以语文味不仅是语言词句的感受、品味和欣赏,也包括对文章观点、情感和价值观等文化层面的关注。但如果我们从《背影》中父亲艰难爬栏杆的情节读出了“违反交通规则”,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读出了“过于渲染暴力和血腥味”,那就不是语文味了,那纯粹是解构错误了。
对于语文味,我比较欣赏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说法,他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这包括了听说读写,包括了输入与输出,包括了文字、文章和文化。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当然是语文味十足的课。但我更推崇“愉悦中学习,学习中愉悦”的轻松活泼的语文课,我一直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曾经,为了体会《祝福》中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个发生在春天里的人间惨剧,我让学生去演课本剧,至今那祥林嫂悲凄的“我真傻”、“告诉我,到底有没有魂——灵”的呼号还言犹在耳。说实话,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学得太苦了,我们的教师教得太累了。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悦己和悦人”相合便是一种成功。 当然,愉悦课堂并不是不管结果,只管玩乐。是否好课我以为关键还得看学生学习到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领悟了什么。若为快乐而快乐,为热闹而热闹,那是绝对应该摒弃的。何况有的课文,譬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不能轻松愉悦地学习的。凡事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便好。 记者:语文课堂离不开课外的延伸,离不开生活的思索和积累,您怎样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将语文课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康国军:课本是有字的生活,生活是无字的课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这个角度上说,语文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在课堂容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在语文被挤压被边缘化的残酷现实前,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语文学习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将语文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一半来自于兴趣。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一个人或者一篇文章,我经常会在课堂上穿插些课外内容的补充介绍,以激发学生课外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毕淑敏《我的五样》时,我花了十多分钟介绍了她的《血玲珑》;在学习周国平的《面对苦难》时,我介绍了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在执教《我与地坛》时,我极力推荐大家去看他的《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著作。事实证明,这种效果是显著的。不少学生在图书室找到相关作品并阅读完了后,总会跑来要我再推荐一些书给他们看,虽然有些小女生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将语文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另一半来自于要求。我在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大多都是借名人之事泛泛而谈而成就“我的时间”(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的,缺少真情实感。为此,我一直要求我的学生时时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让他们随时并直接把记录本交给我批改。为了听到真话,看到真情,我还向学生承诺,没有他们的允许,我绝不向外透露他们的内容,我的评语和他们文字的多少成正比。对于这项要求,我从来不把它作为作业对待,甚至也不算练笔,我更倾向于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真的,看到很多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很感动,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