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教育生态记录:大师远去 学风焉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9 22: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教育生态记录:大师远去 学风焉附  2011年12月29日  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又有几位大师走了。
  2月26日,朱光亚;3月2日,吴阶平;6月20日,何泽慧;7月21日,王大珩。如同2009年季羡林、任继愈等大师辞世那般,此间四位科学界泰斗的远去,让公众在感叹中国“从此再没有大师”之余,还多了些对现世学术之风的痛斥与反思。
  这一年的中国科学界颇不平静,先有研究员段振豪“包二奶”涉嫌腐败,后有饶毅等人落选院士再度引发学界的名利之争。这让人有些难为情,大师的远去,一次次敲响后辈对于学术本真的追求,而这样的提醒在当下学术水平良莠不齐、道德作风极其混乱的学术环境中,却又一次次无疾而终。
  朱光亚:和老部下一起坐专机
  “两弹一星”23位功臣中,除了王大珩,今年辞世的还有朱光亚。
  多数人对朱光亚的了解,多是源于一封信,那是他在1950年年初亲笔起草的《致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号召在美留学生回国效力。就是这样一位被公认为爱国的科学界大师,在生活上却从未给人距离感,“平易近人”是后人回忆起他用得最多的词之一。
  那是我国进行的第二次地下核试验。现场自然缺少不了一手操办地下核试验的朱光亚。
  回忆者说他们一行人乘军车,在戈壁滩上崎岖不平的沙石路上行驶,沿路在兵站休息、吃饭。在天山脚下住一宿,凌晨乘车翻越天山山脉,下午到达某处基地。在招待所住宿休整,之后就进入试验现场的“南山”。
  在两山之间的山坳平地扎营后,一行人去参观坑道,从洞口进去,坑道如“L”字形,直道约有500多米长,最端头有一个爆室。巷道里面布满测试仪器、电缆,到处是屏蔽物。这一行人在爆室亲眼观看被试爆的“原子弹”的安装全过程,在原子弹爆炸当天,不少人看到全山头的各个山缝里直往外冒白烟像似“怒发冲冠”。
  试验完后,朱光亚特地来看望这一行人,由于都是他的老部下,“熟悉、相识、有亲切感。”
  朱光亚告诉他们可以搭乘他的“专机”,随同他一起回北京。听到这一消息的不少专家拍手欢呼,“可以免受再次遭遇沿途折腾带来的劳累之苦。从心底里十分感谢老首长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关怀。”
  一代巨星就此陨落,夜空中那颗第10388号行星“朱光亚星”却依然闪耀。
  这是人们在纪念朱光亚逝世时写下的话,缅怀的不仅仅是他的学术造诣,更有做人的真意。如今,大师一个个驾鹤西去,谁能接过大师的接力棒?
  有人说,像何泽慧这样“求真”的科学家不多了,如果有,也只是被打入冷宫的下场。因为他们不会弄虚作假得不到经费,没有经费就做不出好的科研项目,终究出不了头。
  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过消极,但在学术环境劣化的当下,除了假借大师们的几件小事,寄存于此,诫勉后人以外,制度上的保障的确更为需要。毕竟,学风早已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2:04:41 | 只看该作者

  吴阶平:指导别人论文不加个人名字
  在人们印象中,吴阶平通常是在中南海为最高领导人把脉。这次,或许可以从一篇论文来重新认识这位医学界先驱。
  翻开1965年的《中华外科杂志》,《精囊肿瘤》一文下作者的署名只有“郭应禄”一人,当时的郭应禄是吴阶平的研究生。
  事起一个来自武汉的病人,他从武汉到上海,又转而来到北京求医,最终找到了北大医院。吴阶平给他做了检查,查出了精囊癌,于是定下来做手术,郭应禄也跟着来到了手术台。
  术后,郭应禄作了手术总结,并写了一篇论文,请吴阶平指导。
  给出意见后,吴阶平拿着论文找到沈绍基,这是郭应禄的另一个导师。吴阶平问沈绍基:“郭应禄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次发表。我的名字就不要了,你的呢?”
  沈绍基也很痛快地回道,他也不要了。
  “吴老态度很坚决,不要署他的名字。”每次说起这件事儿,郭应禄都感慨万千,“我当时就是参加者,后来整理了材料而已,没想到最后只署了我一个人的名字。”
  吴阶平经常带着学生查房。恰好有一次,查到了郭应禄的一位患了肾结核的病人。他检查时摸了一下患者的下身,然后问郭应禄,你检查了他身体有什么发现吗?郭应禄答说没有。
  吴阶平让他摸一下患者的下身。
  郭应禄摸到患者下身发现附睾上有肿瘤,“脸当时一下就红了。”
  不过令郭应禄没想到的是,吴阶平没有当着病人的面批评他,只是出了病房后让他到办公室来一下。
  心虚的郭应禄站在办公室里,按他的话说“摇摇晃晃”。吴老见状招呼他坐下,跟他说:病人把生命交给咱们,咱们就要一丝不苟地对他负责任。我相信你的水平是能够查出来的。简短的交谈中没有指责,却让如今年过八旬的郭应禄记忆犹新。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2:05:09 | 只看该作者

  何泽慧:不会说假话的科学家
  作为钱三强的妻子,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是中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但在生前,她的大部分光芒还是被其丈夫所掩盖。
  去世后不久,学界开始细细回顾这位以“真”著称的女科学家。
  权位和来头,排场和声势,以及华丽的包装,对她而言似乎都毫无吸引力。人们说,她会时不时像那个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子,冷冷地冒出一句不合时宜而又鞭辟入里的实在话。
  生前接受媒体采访,谈起造原子弹的种种,何泽慧语出惊人:那些是人家搞出来的东西,并不能算是真正物理学上的发现。此话一出,主持人立即语塞。
  对她和丈夫两人的贡献,何泽慧有着十分谦逊的评价:“科学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本来面目,如此而已。”
  这样一句看似极不起眼儿的话语,却足以让整个科学界的伪科学家、伪院士为之汗颜。
  何泽慧对科研保持高度热情,每次会议,何泽慧总坚持听完。多年前一次西藏会议,她还提出要出席,组织上考虑到她的身体,没安排她。事后她再三埋怨。
  生前的何泽慧,虽已至耄耋之年,但一直坚持全天上班。有人考虑她年高体弱,要派车每天接送她上下班,她却坚决不同意。一个八九十岁的著名物理学家就这样每天挤公交车上下班。
  这样的简朴让人难以想象。此前,何泽慧和她研究室的同事一起坐火车去山西开会,到了饭点,当地领导请她去餐车吃饭,老太太说,“不用,我从食堂买了一个馒头带着。”
  而她的一块手表用了30多年,必须平放在桌上,表针才能转动,但仍舍不得买一块新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2:05:37 | 只看该作者

  王大珩:拒绝于学术无益的样子货
  现在,提起“863”,公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大手笔,大资金,乃至大回扣等充满铜臭味儿的字眼,这多少会让最初提出构建它的王大珩等人心寒。
  王大珩走后,有人为纪念他,曾发出这般感慨:这次他再也无法站起来说,不要称他是“中国光学之父”。
  “如果说我是‘中国光学之父’,那我的老师严济慈、叶企孙,你们怎么称他们?”
  王大珩谢绝的,不仅仅是这些名号,还有一些于学术无益的样子货。
  当年,有人想号召同行组织会议,收取会议费牟利,并称之为“王大珩学术思想研讨会”。组织者先后3次去王大珩家里请他登台——只需要坐一坐,都不用讲话。均被王大珩拒绝,他认为这样的会议“毫无意义。”
  一位知情人回忆,一次学术讲座的具体内容几乎都忘记了,但有关王大珩对国人参加学术会议不端行为的愤怒却记忆深刻。
  那是一场长达4个小时的报告。80多岁的王大珩身着白衬衣、背带裤,在讲演中直截了当地说,学术会议仅仅是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为了发表EI论文。他说,当下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EI/SCI检索会议,国人投稿文章几乎都是第一,乃至总数过半,但在会场时,往往只有寥寥几个国人出席,且被临时取消的论文几乎都是国人文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光学学会加入了国际光学学会后,不少人举荐王大珩出任国际光学学会的领导。王大珩婉拒道,他从解放后一直从事科技组织工作,很少具体参加科研工作,很少发表文章,学术上在国际影响不大,还是推荐学术研究有成就的人去担任。(本报记者 邱晨辉 图片由CFP和长春理工大学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8:52 , Processed in 0.0788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