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感及语感培养刍议 | 作者:戴召平
| |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老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教学,自叶老、吕老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特征和培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什么是语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呈现怎样的特征?
语感,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朱光潜说过: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编写过《语感论》的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1.感悟性
语感起源于语言感觉器官对于言语刺激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主要表现为眼睛对于字形的辨识,耳朵对于语音的分辨。因而具有极强的感悟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论,朱熹的“涵泳玩素,久之当有自见”,叶老的“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的教学思想,都无一例外地道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性特征。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中的各种知识技能的获得,主要是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的,而不是在教师的讲授中接收的。
2.联想性
夏丏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比如,当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联想性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读者怕也难以真正体会得到这“了”字的情韵。
3.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理解和感受。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和《孔乙己》,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和孔乙己。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可因人而异,这正说明了: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多维性特征。
4.能动性
阅读活动的核心是自主性。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知道答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深刻地体验内化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自己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一旦学生养成了了较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自觉阅读的动机,阅读教学怕是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
5.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深刻认识去点拨、引导学生,但不应越俎代庖,用自己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正如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所说,教师只是起到 “激动,唤醒,鼓舞”的作用。鲁迅先生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所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这正道出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形象再创造的意义。语言作品中的形象与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所形成的思维形象总是难以同等对待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去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地感受领悟,使语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大脑中日渐丰满,日益生动,从而真正完成形象的再创造。
王尚文教授说:“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可见,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而要抓住“牛鼻子”,教师首先就得努力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感悟能力。
1.在听说读写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听说读写的过程是文字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因而形成想象、联想的过程,这也就是语感的形成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去想象文字中所创设的语境,是积极参与语感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语感的重要因素。据资料统计显示: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处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可见,“听、读是基础,是关键。听,范围有限;读,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才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日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并不自觉,但在阅读中往外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凝聚起来,进而燃烧起来,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王尚文《语感论》)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观,没有朗读也就谈不上语感。扬雄的“能读千赋,则能为之”(《答桓谭论赋书》),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左丞丈二十二韵》),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得都是同一个道理。《大纲》中所推荐的古诗词、文言文,为学生在读中训练语感提供了很好的材料。除古诗词、文言文外,白话文一样可以吟咏。翻开课本,其中不乏精美的散文、诗歌、小说,还有鲁迅犀利的杂文等,这些都是吟咏的好教材。《新大纲》在阅读中也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琅琅成韵的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要求学生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清·唐彪《家塾教学法》)。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没有阅读的量的积累,语感的培养便无从谈起。
2 、在生活中体验语感
生活表象是生成语感的物质基础。叶圣陶在与夏丐尊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一书中写道:“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文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就越深切”。这段话强调了语感的形成与积累生活表象的密切关系。在写作与阅读中,能否有敏锐的语感,主要取决于作者或阅读者的生活表象存诸量。奥地利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生活经验愈丰富,生活表象储存愈充盈,语言符号向意象的转化就更迅捷。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认为,人类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存在于人脑中,来自遗传而又为人类所独有,个体通过接触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感悟体验过程。阅读能力则是学生在把无数个篇章片段的感知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与所获得的知识养料加以整理加工的基础上,能将朦胧模糊的体验转化为可供交流的语言载体,才能逐步形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技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进而形成并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就要强化阅读体验,使之达到夏丏尊所说的“看见‘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看见‘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的境界,能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受器官去感受其中的艺术形象,以至于读着诗句,就能唤起种种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培养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
3.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语感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语感,也是语感培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因为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这正适合“大语文”的教学原则,即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切实的步骤和方法,使之落到实处,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语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培养,任何手段的运用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我们不妨作些尝试,以期提高学生的顿悟能力。
浙江省奉化中学 戴召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