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为什么要“调动积极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 22:2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为什么要“调动积极性”?
                      许锡良

  事情的缘由是因为有一次我带领一个校长教育考察团去日本考察,在学校中日两国的校长开始交流办学经验。这种对话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外,恐怕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思想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不同,是文化背景的差异,许多问题,我们问他们不知道怎样回答,他们答的有时我们又感觉莫明其妙。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让我感觉到了震撼。我们有一个校长问了日本校长一个问题:“请问,你们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
这个问题经由翻译翻译出来传达过去,久久没有回音,最后日本的校长疑惑地说:教师们都很积极啊,教育工作是他们选择的,他们就是因为热爱教育才来做教育工作的,如果不喜欢他们可以离开,不存在调动积极性的问题。中国特色问题遇到日本特有情境,差别就是这样大。这个回答,让我看出了“中国特色”与“日本特色”之间竟然如此地不同。除了日本教师地位待遇与中国教师地位待遇不可同日而语外,更主要的是他们的职业是建立在自由、自主、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的,他们有强烈的职业尊严感与职业兴趣,而我们是建立在被迫服从、无可奈何的基础上的。在国内,一些人当教师,常常是干不了别的,或者没有别的可干才去干,自然常常干得没劲,没兴趣,没有成就感,仅仅是看在一点点活命的工资份上才勉强去做的,因此,积极性自然需要靠调动了。
其实,在中国不仅仅是教师职业如此,几乎所有的职业似乎都是需要调动积极性的。不但“上面”要考虑调动“下面”的积极性,“下面”也常常要调动“上面”的积极性,比如除了拍马的话要常说勤说外,就是过年过节还要及时的去意思意思,这就是调动上级的积极性。有时叫“公关”,或者做好沟通工作之类。总之吧,就是他们没有积极性了,他们职责份内应该做的也不愿意做了,要给点甜头才会有干劲。几乎各行各业各个岗位都是如此,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职业尊严感,积极性是没有的,敬业精神更是没有的,各行各业干得马马虎虎,差不多已经算是不错了。出现这种反差也不是偶然的。毕竟,中国人的兴趣主要是集中在“升官发财”这四个字上,而不像日本大家瞄准事做,不在乎级别。在中国,任何职业,如果达不到或者没有希望达到“升官发财”这一目的,几乎都不会有兴趣认真干下去。因为职业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更没有什么兴趣,唯一兴趣与价值就是“升官发财”,倘若一时兴起,干到后面发觉这点希望没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混日子,甚至是胡作非为了。这几乎就是中国国民的职业精神。也难怪,在权力没有被安顿好的社会,一个人即使很想敬业,想认真负责地做点实事,也容易被权力穿了小鞋。不说把事情做坏吧,就是干得太出色,以致于“功高震主”,那后患也是无穷的。前几年官场上流行一个有趣的段子很是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实质,说的是副职这个岗位的尴尬:“不干不够意思,干好没啥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你啥意思?”其实每一个岗位,每一种职业在中国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我们从小就被要求要刻苦学习,并且刻苦学习自然就成了一个学生的良好品质。学习之事,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苦差事。所以才会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之说。所以,在中国自古以为就有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怎样调动?还是“升官发财”四个字来得有动力。因此,才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一说,换句话说,为了让孩子读书,用金钱收买,用美色诱惑,用美食打动,如果还不够,就要用高官权力来帮忙了。因此,才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打通学习与官位的通道,吸引力自然会大大地增加。如此一来,读书就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因为读书直接与官位相联,在中国官权者通吃,这就是万般皆下品,读书为什么是最高的原因,说到底,读书高,是因为“官本位”。既然利益诱惑如此之大,自然要达到就不能没有一点障碍,比如此时,读圣人书,仅有“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会“背”,但是背的人多了,也不行,得进一步提高标准,因此,由“背”转而变成“倒背”,到最后“倒背”还不行,必须得“倒背如流”。这个法则与为了“孝”而发展到必须“割股疗亲”是一样的道理。从这个过程来看,虽说是读书学习,但是,真正的乐趣不在思想知识本身,而是把学习当成了谋取思想知识之外的荣华富贵的工具与手段。这样一来,学习自然是没有什么乐趣的,没有乐趣的东西自然就必须强调纪律、意志与毅力。因此,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就成了最重要的品质,学校逐渐变成了监狱。此时什么“笨鸟先飞”了,“铁棒磨成针”了,“头悬梁,锥刺股”了之类痛苦变态的学习就这样几千来呈现在中国人面前,并且成为世世代代莘莘学子的学习的典范,只是为了成为范进,而不是孔乙已的命运。中国人从此失去了探究的乐趣,发现的乐趣,体验不到思想智慧的乐趣,大千世界的自然奥秘也与中国人无关。读书当官,做驸马爷,才子佳人,八人大桥,骑高头大马,前呼后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福、禄、寿三星高照,这就是中国人全部的志趣。

可是,纵观西方,即使人家在古希腊时期,发现的乐趣,探究的乐趣,思维的乐趣就是他们那时重要的人生乐趣。因为他们对人性的认识是这样的:人生来就是爱好学习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惊奇感、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是人的本性,探究是人的本能,思考是人的重要特征,这些品性都是造物主造出来的,只要人类社会不去损害这些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他们就有希望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并且善于学习的人。人,诗意般地栖居于地球上,去面对大自然,面对宇宙的无穷奥秘,再加上人有超级思想能力,没有理由不去思考,不去探究,没有理由不乐在其中。但是,一种将圣人之言当成“知识”甚至当成“真理”本身的文化是可怕的。他们会把人对大自然的惊奇感消灭殆尽,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到枯燥无味的圣人之言里,而这些圣人之言又是如此不讲道理,没有推理,缺乏想像力,常常没头没脑地独断自语,可怜几岁的孩子就被迫要求开始背诵这些,一直要背它个几十年,一直背到中了秀才,中了举人,中了进士为止,才会把这些圣人章句当成敲门砖用完扔掉。这样的学习本身怎样可能会有积极性?既然学习本身没有积极性,那么积极性只能够来自学习之外的功名利禄也就是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事情了。因此,我们的学生,自古以来,无论优秀的还是较差的,都是被知识之外的东西在诱惑着,现在,读书没有那样大的诱惑力,但是,人们仍然想方设法地色诱利惑地引导孩子读书,最简直的方法就是不惜用了许多表扬——“好棒”——称颂学生——其实也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贿赂来达到让学生学习的目的。这个表扬,除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外,有时还有物质性的刺激,比如“背多分”,这个分常常是可以换来金钱的,一些地方,考生考上北大清华,就奖励五十万,虽然比不上黄金屋与颜如玉,但是够诱人的,在这里,重奖之下,自有苦读之士。古代的黄金屋、颜如玉,今天的金钱与礼物,性质是一样的。表扬与等级划分是在前面拉,就像要让驴子走得快,就得在驴子眼前挂上几串胡萝卜,让其有动力,虽然够不着,但是看着诱惑总想往前赶超。批评与惩罚自然就是在后面追。这样,前有诱惑,后有追兵,在中国,一点人本来就有的学习本能,竟然被折腾成这个样子。当然学生的学习失去了自由与自主的选择之后,特别是学生的生命被伪知识异化之后,剩下的就只能够是被动地学了。

其实,如果能够还学生以自由与自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作出自己的选择,他们一定都能够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舞台。可是,我们教育要做的就是消灭他们的兴趣,扼杀他们的天赋,束缚他们的自由,这个时候,人们开始痛苦不堪,因此,圣人出来劝导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实,人最需要的不是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什么呢?给学生一个身心自由的时间与空间,那么孩子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定能会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里废寝忘食地学习。因为学习本来就是像他们偷偷玩的游戏一样有趣,甚至还要更充满乐趣。当学生能够有所发现的时候,那里的乐趣岂能是游戏所能够相比的?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听说学生要刻苦打游戏。尽管,学生打游戏常常一打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期间还要花钱,但是,他们一点也不会觉得那是什么苦,反而是一种乐。能够把学习的境界打造得比游戏还痴迷的是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他们除了过人的天赋外,其实不过是把学习的本原保持到终身而已。他们按照学习与知识本身的乐趣一直在探究着,探究的过程中,不但忘记了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而且甚至连自己的吃饭睡觉都忘记了,这样的人还需要什么“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重点巨无霸课题”之类的胡萝卜来诱惑这头不肯走路的驴吗?可以想见的是,那些都完全是多余的。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够做出一流成就来。也只有来自内部的兴趣,才能够让人感觉苦中有乐,苦乐难分。学生的负担过重,只会产生在完全没有兴趣的地方。一个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会痛苦万分,过去那种学习雷锋钉子精神的“做一行爱一行”,今天看来是不符合职业幸福的,应该是“爱一行才去做一行”而不是相反,才能够将个人的职业幸福与社会的福祉完美地结合起来。国外的教育,几乎不强调学生的刻苦耐劳,而强调个性与兴趣,他们鼓励学生去发现,张扬个性,寻找自己的兴趣,然后发挥自己的天赋与特长,这样个人职业幸福在获得尽可能满足的同时,其实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思想智慧与专业技术。一个良好的社会是不能够强迫人们放弃自己的天赋与兴趣而去服从与满足所谓的国家需要与组织需要的。那样是极不道德的。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是不能够强迫所有的人都按照一个标准来工作与生活的。这就像不能够强迫所有的人都像我这样每天写数千字一样,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是快乐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那种负担无疑就是灾难与地狱。
著名思想家沃洛德考夫斯基曾说:“我从来不说‘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那将会剥夺他们自己的选择。”是的,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自由自主地选择,那才是最重要的,来自内在的动力才是永久性的,才能够将生命智慧发挥到最佳状态,他的学习才能够持久并且终身化,那个学习也才能够体验到乐趣。只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学习和职业最好的结合在一起。一个始终活在他人眼中的人,一个始终靠外在的刺激来调动积极性的人,那是不可能做出一流成就的,也不可能能够从职业与学习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52 , Processed in 0.0852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