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光中的翻译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4 11:5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光中的翻译思想 [zt]

  余光中首先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作为诗人,余光中发表了千余篇诗作,涉猎题材十分丰富,作品质量足可称道;作为散文家,他散文的写景、叙事、抒情无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余光中至今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还是一位评论家、翻译家。他的评论别具一格,不仅言之有物,文采出众,而且说理之余不乏情趣,妙喻奇想信手拈来,篇篇动人。至于翻译方面,余光中从大学时代开始尝试翻译拜伦、雪莱的诗歌,至今已出版翻译集13种,其中既有中译英的中国现代诗,也有英译中的英美诗歌、小说、戏剧,真可谓洋洋大观。
  一生浸淫于中英两种语言,余光中“对于翻译问题自具卓识”。他的有关论述,虽然多是以译序、译评的形式发表出来的,但涉及范围非常之广,覆盖了翻译研究的许多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论述不是空洞的形而上的讨论,而是结合余光中本人的翻译实践提出来的,因此自有一种说服人的力量。本文尝试对这些见解作分析、归纳和讨论。
  一、译文的语言
  J•C•Catford在他那本著名的A linguistic TheoryofTranslation中曾给翻译下过定义:“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Fugene A.Nida则认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t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这些定义科学与否,这里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即翻译是一项从源语到译语的语言活动。原文语言及语言中承载的信息是翻译活动的“根”,译文语言及语言中包容的信息是翻译活动的“果”,译文语言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的质量。
  作为一个翻译家,余光中既有中译英、也有英译中的作品。但其译论,见诸出版物的,大多是针对英译中而言。在其译论中,余光中的态度是明确的:译文的语言必须地道,坚决反对翻译体;如果不得已西化,则必须“西而化之”。
  反对翻译体,并不是什么新主张。早在1906年,周桂笙在《译书交通公会序》中便有“译自西文者,则不免佶屈聱牙之病”,此处的“佶屈聱牙”指的就是翻译体。余光中的独到贡献在于:他在自己翻译和阅读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翻译体的常见形式,使译者有所知,有所避。在《从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一文里,他详细地列出了翻译体的种种“症状”,如“滥用代名词”、“‘和’字包办并列、对立关系”、“‘关于’、‘有关’之类的介系词越用越多”、“‘作出’一语日渐猖獗”、“冗长杂凑片语取代单纯明确的动词”、“‘们’字滥用”、“‘的,的’成灾”、“动词和受词相隔太远”等等,每一种症状均给出了具体的例子,讨论了改进方法,读后让人大开眼界。翻译体的出现,明显是中文西化的结果。在余光中看来,中文西化,并非毫无正面价值,如果“译者功力高强,精通截长补短化淤解滞之道,……能用无曲不达的中文去诱补不肯就范的英文。这样的译文在中西之间折冲樽俎,能不辱中文的使命,且带回俯首就擒的西文”,便能成就“西而化之”的好文章。
  在译文语言方面,余光中另一独到贡献在于:提倡“文白相辅”,“白以为常、文以应变”。这是因为“白话的贫乏和单调,一旦面临翻译,立刻暴露无余”,所以“同样译一篇英文作品,‘新文艺’出身的译者和较有古典文学修养的译者,换句话说,纯用白话的译者和‘文白相辅’的译者,其间的距离可能很大。往往前者单调而局促,后者丰富而自由。”为了证明“文白相辅”的优越性,他还以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的一段文字为例:“拜伦致其情妇书曰:‘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余光中认为,“这一句情话,语淡情深,若用白话文来译,无非‘一切如常,只是你走了,而我仍在此。两人分手,远行的人总不如留下的人这么受苦’。文白对比,白话译文更觉其语淡情浅,不像文言译文这么意远情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二、文学翻译的本质
  余光中是一名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论基本上只涉及文学的翻译。在他看来,文学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作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译者在翻译时,也要将一种经验变成文字,但那种经验已经被人转化成文字,而文字化了的经验已具有清晰的面貌和确定的涵义,不容译者擅自变更。译者的创造性所以有限,是因为一方面他要将那种精确的经验“传真”过来,另一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还要保留那种经验赖以表现的原文。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翻译“似乎比创作更繁复些”。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他还提供了一幅图解(图略)。
  直截了当的话语和清晰的图解不仅形象地阐明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而且指出了文学翻译的困
难所在。正因为翻译和创作有上述本质上的异同,很自然地,“一位作家如果兼事翻译,则他的译文体,多多少少会受自己原来创作文体的影响。反之,一位作家如果在某类译文体中沉浸日久,则他的文体也不免要接受那种译文体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清雅的中国古典诗,一到庞德的笔底,就具有了意象派自由诗那种白描的调调儿;而余光中自己在受邀翻译狄瑾荪作品的那段时间,自己创作的诗歌也采用起狄瑾荪那种歌谣体来。
  正是因为翻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所以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余光中将翻译比作婚姻,他认为,作为一项艺术活动,翻译需要的是两相妥协。他说:“譬如英文译成中文,既不许西风压倒东风,变成洋腔洋调的中文,也不许东风压倒西风,变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则东西之间势必相互妥协,以求‘两全之计’。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以及哪一方应该多让一步,神而明之,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妥协和变通,意味着要不断地在直译和意译间作动态的取舍,力求做到忠实和通顺的完美结合。在余光中看来,翻译 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风貌,既“传真”又“创造”,既忠实又变通。真有灵感的译文,应像投胎重生的灵魂一般,令人觉得是一种再创造。但“再创造”决不是任意增删胡乱篡改原文原意,更不是过度意译。余光中非常不赞成庞德的“假李白之名,抒庞德之情”的偷天换日式的“意译”。相比之下,他本人的翻译,则非常认真而审慎,对此,金圣华女士有着中肯的评价:“余光中的翻译,一丝不苟,严谨审慎,短如一首诗,长至三十万言的宏篇巨构,都体现出自己服膺的原则与信念”,是真正的“学者之译”。
  三、译者的素质
  在翻译的过程中,避免翻译体也好,妥协变通也罢,其实背后都暗含着对译者高素质的要求。引用余光中的话就是:“译者其实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也就是说,译者必定相当饱学,也必定擅于运用语文,并且不止一种,而是两种以上:其一,他要能尽窥其妙;其二,他要能运用自如。造就一位译者,实非易事,所以译者虽然满街走,真正够格的译家并不多见。”
  这里,余光中提出了合格译者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如学者之饱学;如作家之擅于运用语文。后一个条件易于理解,因为不擅于运用语文,如何能用最精当的语言再现原语承载的信息及原语风格?而译者当如学者之饱学,这是因为译者必须要有学问:“例如翻译莎士比亚,在某些场合,遇 到brave,不译‘勇敢’,而译‘美好’;同样地,turtle不译‘乌龟’,而译‘斑鸠’,crab不译‘螃蟹’,而译‘酸苹果’,学问便在其中了。”换句话说,没有学问,连正确理解原文都有困难,如何能够完美地翻译?
其实,关于译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古今中外已有很多论述。比较有影响的如吕叔湘在《翻译工作和杂学》一文中提到的译者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杂学”,指的就是余光中所说的“学问”。Eugene A. Nide在“For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中所说的“biculturalism”、“bilingualism”也是对译者的要求。Peter Newmark在Atextbookof Translation一书中曾绘图说明影响翻译过程与翻译作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SL writer,SL norms,SL cuture,SL setting and traditions,TL relationship,TL norms,TL culture, TL setting and tradition,The truth)。其实无论有多少种因素,最关键的还是“译者”,因为所有其他的因素都必须通过译者这个中介和主体发挥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余光中的话语仍有其提醒的价值。
  四、结语
  余光中是一位翻译实践家,翻译理论的建构并非其着眼点。多年来,他所发表的有关翻译的方方面面的看法,都是与其翻译实践紧密联系的,对翻译实践的开展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的翻译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翻译理论研究走出了感想式、经验介绍式的窠臼,开始尝试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文艺学思想和新的哲学观、研究方法来考察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翻译研究界同港、澳及国外学术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成果正日渐丰富。但遗憾的是,由于政治的原因,内地翻译界同台湾学术界的学术合作却开展得并不理想,台湾读者不熟悉内地的翻译作品,内地读者不了解台湾的翻译理论研究进展。余光中是台湾岛内领军式文学家,他的翻译作品数量多且质量可靠,他的译评读者众且影响大,介绍、研究余光中的翻译观,应是内地、台湾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进行学术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内地、台湾两地的翻译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略)
  原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05年1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2:43 , Processed in 0.0757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