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6 05: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
2011年07月19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尧



  如果以20世纪80年代为参照,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这些现象确实存在:90年代以后,历史的统一论述被打破,知识分子也在分化中逐渐减弱在历史主体位置上把握世界的能力。反映在文学上,则是“思想事件”的消退和大批文本“思想容量”的萎缩,作家在大的变局之中又缺少应对多元冲突的思想能力;市场经济侵蚀了作家的理想并诱惑作家放弃对人文和审美的追求;尽管我们坚持认为文学在位置趋向边缘化的同时价值并没有边缘化,但事实是文学对现实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力已经减弱;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争落幕之后,文学内部失去了通过形式、审美创新的动力。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些现象,是因为这些不同侧面的问题并不能拼贴成当下文学的全貌,甚至也不能由此轻而易举地洞察文学的真实处境,即便是从一个细微之处或者个案就可以举出与上列现象相反的例子。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些现象何以产生,作家应对的方式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局限并影响到文学的思想品质。

  文学与现实疏离

  20世纪以后,中国文学的创造力或者进步性,在若干关键时期,通常都是以“破”而“立”的。比如,以“新文学”对“旧文学”;放弃“新文学”的概念,以“当代文学”对“现代文学”;以“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文学”。这几个历史阶段当然是质的变化,但思想生产的机制却有类似之处。作为“新时期文学”一部分的“八十年代文学”,是在对历史的清算、批判之中开启来路的。在这一工作基本完成以后,作家与历史构成的紧张关系相对缓解(无疑,如何讲述历史在今天依然是个问题),而如何处理现实问题则显得慌张、犹豫和无序。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和某种对象的紧张关系中产生动力与思想,而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也由于作家的不同选择而变得多样化。文学与现实保持了部分的紧张关系,但已经不再像当年在整体上与历史构成紧张关系那样,我们便会在松弛、减弱或转换的那一部分,发现作家思想能力的丧失。在这样的变化中,用观察“八十年代文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判断90年代以来的文学显然有所错位。当文学的处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作家介入现实的方式、思想取向、价值判断等都有了不同的选择。笼统地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或者说文学的思想状况如何已经无济于事。

  在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主体建立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伟目标中,80年代的文学理想是:摆脱对政治的依附,文学回到自身;建立起人的主体性,确立“个人”的价值意义;实现文学的现代化,走向世界。这只是一个简单甚至偏颇的概述。到了90年代以后,这样的理想已经逐步展开,但是其结构似乎又与我们期待的不同,甚至是相反。90年代由文学知识分子发起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虽然无果而终,但反映了一部分坚持人文主义理想的知识分子对“历史进步”的警惕和忧思,而最终未能形成共识则足以表明知识分子道路的分化以及知识界、思想界已经出现无力解释现实问题的迹象。90年代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新世纪以后,文学与现实、世界疏离的问题差不多充分暴露出来。

  作家缺失应对性“内在资源”

  90年代以来的变化不是单一的,而是结构性的。因为,文学的处境和面临的问题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查尔斯·泰勒在《现代社会想象》一文指出,现代社会科学的头等问题就是现代性本身,而现代性是一次“大融合”现象,“‘现代性’指的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融合(amalgam),包括全新的实践和各种制度形式(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城市化)、全新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世俗化、工具理性等)以及全新的烦恼(malaise)形式等(异化、无意义、迫在眉睫的社会分裂感等)”。尽管现代性任务在当代中国尚未完成,后现代主义又在其中纷扰,但查尔斯·泰勒所说的这种“大融合”所引发的问题,正是当下文学的处境与困扰所在。

  从审美的角度,我们通常把转型时期的文化形态分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此,我们无法仔细区分和辨析这三者的特征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但我们无疑已经意识到,随着文化形态的变化,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随之改变,由于市场的建立和发育,消费文化已在很大范围内居于社会文化、审美的中心。尽管无法用一种文化形态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但如何避免文学审美价值的衰退和被挤压,确实是文学创作以及当代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在工具理性弥漫的生存困境中,在实现物质解放的道路上,文学如何成为自我实现、自我拯救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文学中典型的“中国问题”之一。在这个多元共生的文学时代,文化以及文学的诸种观念、形态、特征都以“共时态”的形式并存着。

  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发现作家缺少应对现实的“内在资源”。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直没有丧失批判立场的作家与创作,虽然也取得了这样那样的成就,为什么文学的“思想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也很难产生“思想家”?对此,李欧梵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与文学的现代性及其问题》中有一段精彩的分析。他谈到了一些现代作家的“模糊性”特征:一方面,在公共场合拥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对现时的困惑和踌躇而缺乏一种持久的乐观主义,从而不同于狂热的意识形态主义者。“这种不确定的类型,为一种更主观的艺术表达模式提供了内在的资源。”或许,这正是当代作家思想容量偏小或者缺乏思想能力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54 , Processed in 0.0594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