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1
鲍昆
鲍昆:
参加大理摄影节,在蓝翎阁旅馆门口碰到人民摄影报主编霍玮,霍总说明天有一个论坛你一定要来一下。我答应着,其实并未清楚是一个什么内容的论坛。届时到场,才知是新闻摄影的论坛,在座的绝大部分也是新闻摄影界的朋友。我一直认为新闻摄影是我们摄影行当中最重要的门类,一是它最能体现摄影的本质特征,是对任何一个摄影人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二是新闻摄影是和社会现实生活结合互动最紧密的摄影,它对现代人类历史有着极深和极强的影响力。但是,因为毕竟不是这个行业中人,所以实际上从未参加过任何新闻摄影的会议。虽然没有参加过会议,也和大多数新闻摄影界的朋友不太熟悉,但我还是非常关注新闻摄影的,也因为那个遥远的“荷赛”强烈地影响了几代中国年轻的摄影人,所以我实际上还是写了一些关于新闻摄影的文字。在八十年代,就写过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区别,21世纪以后就“华赛”也写过“我们的声音在哪里”等文字,我一直不是太喜欢“荷赛”,为我们的小青年们趋之若鹜的奔那里去不以为然,我们学的都是“皮相”,根本不知道新闻背后的政治问题,不知道新闻摄影不只是光影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这真是一件无奈的事儿,谁让咱们中国人逢什么事儿都跟蝗虫似的呢。我们把什么复杂的现象都理解得跟种庄稼一样,“多、快、好、省”贯穿着我们整个现代性转折过程。囫囵吞枣的“国际化”实际上是一种“蝗虫化”,遮天蔽日却不明就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的传媒业大发展,都市报业兴起。这是一个现代国家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消费主义的横行,都市报成了这场历史运动的兴风作浪的主要角色,传统的,担当者信息传播和社会道义伦理责任的新闻事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商业竞争中,新闻传播的许多基本责任和属性都沦落了,成为蛊惑消费和快餐文化的应声虫。粉饰、掩盖、曲解生活真相成为普遍地现象。集权主义的管制和商业盈利从两个方面严重的损害了新闻的纯粹性和道义性。新闻也开始娱乐化了。可悲的是,我们的一些新闻摄影的研讨会、论坛再不谈新闻的社会价值,只谈新闻的技巧。具体到摄影,许多新闻记者大谈艺术,甚至许多人走上了“钱途”,在所谓的“当代艺术”市场化的浪潮中,纷纷改行做“艺术家”了。这种风气反过来影响还在岗的新闻摄影记者们,大家都把职业当成“炫技”的机会,整天琢磨的不是如何生产出真正对社会历史生活有分量有影响的新闻,而是如何拍出一张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我曾经对“视觉冲击力”深恶痛觉,其实就是基于对此种现象的愤怒。想起两年前那个等着人摔进井里出“好照片”的现象就令人不寒而栗,我们真的是迷失了。
碰巧,无意中参加了大理摄影节的这场“新闻摄影高峰论坛”,于是和与会的朋友们有了些争论,也把这些年心头积的闷气一吐为快。人民摄影报最近把那场讨论整理出来,我觉得有非常大的意义。我将分次把这场讨论贴出,就算是人民摄影报的网络版吧。下面是人民摄影报先刊发的记者报道和骆永红的综述,之后会是各个讨论的案例和相关言论。
观点碰撞 思想交锋 学术争鸣
本报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成果丰硕
本报讯(本报记者 李涛 梁丽娟) 8月3日,由大理国际摄影节艺委会主办,本报承办的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在大理兰林阁酒店会议室举行。50余位来自国内新闻摄影界的知名摄影家、摄影记者、理论评论家,在分析和梳理中国新闻摄影实践和理论基础上,就新形式下新闻摄影的发展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论坛由本报社长总编霍玮主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胡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总编助理王文澜、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任论坛总顾问。知名摄影评论家鲍昆、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雷刚、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总监吴学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林路、宝鸡日报摄影部主任杨晓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副主任王培权、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嘉兴日报视觉总监张蔚飞等嘉宾应邀参加。
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世界刮目相看。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摄影也紧跟时代节拍,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然而,随着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来自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的新闻摄影受到严峻挑战,新闻摄影理论需要亟待更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应对这些冲击?如何更好地服务读者?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如何与实践相结合?未来新闻摄影如何发展创新......这些已成为业界迫待解决的课题。
围绕上述课题,12名来自新锐媒体、党报的知名摄影记者和理论评论家在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华商报首席编辑巩志明以《"后发"何以"制人"》为题,阐明了传统纸媒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纸媒打间接牌后发制人的绝招;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提出了《以终为始:当代新闻摄影创新之道》的新观点,建议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评判角度、换一种运作模式来进行创新。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杨发维和南方日报视觉中心主任钟荣健,结合党报新闻摄影的特色,分别做了《命运--新闻摄影发展趋势的思考》、《报业困境下的新闻摄影出路》的发言,交流了各自近年来在新闻摄影上的创新之举。东方早报副总编常河在《数字时代的全能记者》发言中,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做全能摄影记者的建议。重庆商报总编助理兼视觉中心主任王桂江发出了要做职业摄影记者和传播者的呼声,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则提出了"让摄影记者慢下来"的建议。京华时报图片总监骆永红、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摄影部副主任亚牛分别就其流媒体的运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演示。天津作家协会评论家藏策在《摄影何以新闻》的发言中,提出了新闻摄影的问题不是摄影的问题而是新闻的问题的新主张。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孙京涛在《推动新闻摄影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的发言中,提出利益是推动新闻摄影变革的直接动力,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怎样将摄影融合到媒体中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来自法国的Pixpalace中国区代表秦颜,则向与会者介绍了法国Pixpalac数码图片购图中心的运作模式。
论坛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针对主题发言,与会嘉宾们针锋相对、各抒已见,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其中,摄影是挣钱的而不是烧钱的行业;打新闻间接牌,做二手的二手新闻;资本、技术是摄影发展的动力等理念让人耳目一新。除此外,鲍昆、曾璜、何龙盛等还就插图摄影是否属新闻摄影范畴等进行了辩论;贺延光、吴学伦、骆永红、常河等就流媒体的发展展开了交锋。整个论坛不时呈现出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学术的争鸣。
本次论坛得到了新浪网、新锐视觉联盟、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山西卫视影像世界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其中,新浪网、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山西卫视影像世界还全程予以记录,并将进行专题刊播。本报也将于近期开辟专版,集萃论坛观点精华。此外,本次论坛成果还将汇编成图文书籍,作为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文献予以公开发行。
纸媒到流媒的路上
--2009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综述
我不知如何来准确阐述这次会议,当人民摄影报社长霍玮将这一"山芋"交到我手里的时候,烫手的不仅是这近六万字的会议详细记录,更是那一天长桌边激烈的争论与已然耳赤的交锋。
这一开局是无法回避的,华商报首席编辑巩志明以《"后发"何以"制人"》为题提出了纸媒体在与流媒体的比拼中"后发制人"的策略和方法,这是首篇演讲,然而,话音刚落,文学评论家藏策便反驳此观点,他认为,这完全是个"关公战秦琼"式的论题。纸媒与网络非同一时代,相比没有优势,根本就没有什么"后发制人"一说。比如毛笔没有消亡,但非要说毛笔相对钢笔、键盘还有什么"后发制人"的优势的话,那无疑是个笑话。而摄影批评家鲍昆更是一针见血:这个报告很浪漫,把一个话题说得有声有色,但这基本是一个报纸的编辑策略问题。而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都市报现在这种对于新闻信息的处理方式,甚至处理立场,却给我们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报纸过于娱乐化。这种娱乐化消解了很多需要庄严面对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回到新闻的严肃性?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嘉兴日报视觉总监张蔚飞则认为巩志明提出的概念有价值,日报就是要做深度的报道。他说,在网络和电视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的情况下,作为纸媒的日报类报纸在第二天见报的时候,新鲜感已经没有了。这个时候,日报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做深度的报道了。
演讲在延续,而诸多观点在演讲与论驳中产生--
都市报过于娱乐化,我们需要重新呼唤新闻最本质的东西;专业化是记者存在下去的理由和合法性;摄影记者在表达过程中要注重提高照片本身的质量;当商品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技术本身其实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流媒体给我们的报道方式多了一种可能,但要考虑题材的适应性和人才的专业性;关注当代影像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在传媒中的运用。
而许多疑问正是与会者的设问,并在演讲中试图解答--
新闻报道的立报之本是客观吗?流媒体与新闻有什么关系?是做全能记者还是将记者功能进行细分?
与任何一次新闻摄影研讨会不同的是,这次研讨打开了大门--除了贺延光、王文澜等资深新闻摄影人之外,鲍昆、林路、藏策等摄影批评家、文学评论家的加入,让论坛研讨着力于新闻摄影的同时而又从以往的技术角度探讨提升到新闻本身乃至社会责任的层面上的追寻。
高峰论坛围绕着演讲而展开,而十余位演讲者的组成却能看出组织者的"别有用心",七位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走在前面并深具新锐和探索性的都市报媒体,而三位则出自于无论从地域还是品牌都有一定代表性的党报媒体,或许这是一次旨在拉近党报、都市报距离的一次融合?抑或是一次更大的只是人数不对等的"PK"?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纸媒的表达层面,与都市报遭受的批评相反,来自党报的操作手法以及版面呈现获得与会者的许多认可,比如《湖北日报》,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认为《湖北日报》给他最大的感觉就是题材的选择,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民众、关注普通老百姓,这从党报来讲有很大的进步。而鲍昆则认为现在传媒在市场化迷失方向情形下,《湖北日报》所做却能够起到社会民众跟上层沟通的作用,并导致解决问题,是很好的做法。
毫无疑问,流媒体从开篇伊始,便成为会议的重要话题,并延续始终,甚至到了视听疲劳地步。与会数位专家学者对于流媒体都使用了"时髦"这一字眼,在东方早报副总编常河的题为《数字时代的全能记者》演讲中,以最新的科技和新媒体手段诠释了这一字眼,然而,这"时髦"之后却是纸媒承受的已在眉睫的压迫。
"时髦"是无法概览流媒体的,本届高峰论坛从理念到实际操作层面对流媒体做了至少从目前来说最为完整的一次梳理,《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等都市报一直在新闻摄影业内起着推广作用,这次他们结合操作从各个角度做了最新阐述。
《南方都市报》几个不同方式的流媒体作品获得好评,专家同时也提出疑问:它跟我们的新闻有什么关系? 比如"街舞",比如"梯田"。而在场的电视媒体专家、中央台数字摄影频道的总监吴学伦则从应用层面对这些产品表现出极大的欢迎。《京华时报》的流媒体实践则提出了流媒体进一步发展中需面对的问题:日常新闻是否作为主流、高清产品能否成必然,乃至动态影像与静态影像在作品中的运用和摄影记者是否该十项全能--拍、写、摄、录?等等。
流媒体发展到今天,也不只是都市报在新闻摄影领域所做的尝试,作为党报《南方日报》已然行动起来,成立新媒体部,并生产作品。而文学评论家藏策则已经开始其最新理论--新媒体理论的研究,他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摄影也会"基因突变",有很大一部分会与文学联姻。新媒体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技术本身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
翻过这篇文章,我们往后页看去,那里有完整的精彩。
(骆永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