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要这样教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10: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要这样教作文 2011年07月19日  作者:骆仁彬  来源:语文报
  上星期我听了本校一位教师的作文公开课,课堂上教师指名一位女生读自己写的作文片断《妈妈的爱》:“……在乡间田埂上,妈妈背着一捆稻把急速地走着,到了家里……”读到这里,教师示意停一下,说:“把‘急速’改成‘蹒跚’,效果更好。”女孩有点茫然,但顺从了教师的意见:“在乡间田埂上,妈妈背着一捆稻把蹒跚地走着……”
  听到这儿,我觉得有点憋闷。晚上回到家想了又想,总觉得有点不吐不快。
  我想,当时如果是我教的话,应该是这样:女孩读到“……在乡间田埂上,妈妈背着一捆稻把急速地走着,到了家里……”时,我会问她:“为什么是急速呢?”女孩就会说:“因为家里有我,还有猪圈里饥饿的猪在叫。”然后我会说:“所以应该加上一句‘妈妈背着一捆稻把急速地走着,她似乎听到家里女儿的哭喊和猪饥饿的哀叫声’,这样文章就更加通顺了,而且感情、心情都表露出来了。”
  二者比较一下,可以看出我的教学理念。
  一要尊重学生。
  学生根据有限的生活阅历和有限的写作技巧来写作,成年人看到了,当然忍不住插上几句嘴,自以为感觉不错。可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老师,为什么要那样说啊?”“我妈妈四十多岁,走路很快啊。”“老师,为了效果更好一些,可以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当然不能。”把“急速”改为“蹒跚”纯粹是一种煽情,这样教学会让学生对作文的理解走上歧路。我们教作文的时候,要允许学生的稚嫩,允许学生的漏洞,允许学生的简陋。要把学生当做写作的主体,表达出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教师的思想;或一半是自己的思想,一半是教师的思想。
  二要尊重事实。
  写作的源泉从哪里来?从现实生活中来。没有现实生活,谁也写不出作文来。可当学生根据现实生活写作时,教师却随意曲解事实,这不能不让学生产生联想:原来事实并不重要,可以凭空想象!如果真这样,结果是很悲哀的,教出来的学生永远写不出好作文。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就主张写作必须像照相机一样记录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
  三要尊重写作的目的。
  简单地说,写作是为了表情达意。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考场作文也不例外)。既然是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就不要过多地横加干涉学生的作文内容,可以丰富他的作文内容,但不要曲解、虚构。事实上,如果你作了过多的指导,离开你之后,学生又变得不会写了。因此,我们只需适当地讲一些写作技巧就行了。
  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写出的好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平时大量的阅读、不停的思索和丰富的生活实践写出来的。所以,教师与其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怎么写作文和肢解一些美文,不如多用一些时间指点学生如何阅读和读哪些书,这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有更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盱眙县第五中学 骆仁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31 , Processed in 0.0655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