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师鲍昆访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20: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师鲍昆访谈


  主持人:你的中学时代应该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所谓阳光灿烂的日子吧?

  鲍昆:对。

  主持人:进了西单商场照相部之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学徒呢?

  鲍昆:应该说最后的评价,不尊重老师傅。

  主持人:什么原因让人家得出这样的结论?

  鲍昆:因为我觉得师傅用光是很平的,所以一下子冲突就出现了,当时有个事是特别可笑的,由于那个时候整个我们的文化(生活)是非常单一的,那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文化生活,最后就落实在八个样板戏中,比如说李玉和和李奶奶在那儿,他就是高高大大的,背景分明,很强的轮廓光,当时我们管它叫弧光,所以当时弧光对我来说,就是最有趣的事情,结果我到了这儿,第一次让我可以布光的时候,我几乎就迫不及待地就把样板戏端上来。当时师傅说,你这个不行,这脸上一大道白光,这哪行,这个是不允许的。我说这是艺术,他说你别跟我说艺术,说我们这个顾客,到时候跟我们急了。

  主持人:顾客不要艺术。

  鲍昆:我说我们也在发展,我说你看现在样板戏都是这样。师傅说,样板戏是样板戏,照相馆是照相馆。那时候我刚去,是不会让我独立操作、操机,就是学徒。但是中午有时候师傅要吃饭,有时候他要打个盹,这个机会就来了。

  主持人:趁老虎打盹的时候。

  鲍昆:对。(有一次)来了几个顾客,我简直兴奋不已,后面的大弧光打上去,那个脸跟李玉和一样,哐哐照。结果没过多久,我师傅说你这个怎么回事,谁让你这么做,现在顾客要求重照,人家说我这个脸,好好的脸怎么……

  主持人:人家不想当李玉和。

  鲍昆:所以最后我就发现,实际上那是我刚去了一个多月,我知道照相馆和艺术是两码事,给我打击是很大的。

  主持人:在我小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刻,我的照片大多数都是黑白的,那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要一张有彩色的照片,都是照相馆师傅染色,你在西单商场照相馆的时候,你们研制出了天然五彩照片。

  鲍昆:做彩色照片,涉及到一个彩色相纸,可相纸没有。当时我在同学中问,结果有一个同学说我们家一个亲戚在天津感光胶片厂,好像他们做过,我就跟我们党支部书记汇报。正好我一个同学,当时在同仁堂做司机,跟我说他要开车去天津,去拉一批木材,后来我说,我跟他去,也不用路费,如果我们去到那儿,能拿到就拿到,拿不到,我说单位也没有任何损失,书记一想,那我给你一天假吧,就是现在个体运输的130卡车,然后就给了我们俩一人一件搬运工的大棉衣。

  主持人:你不会说你们是坐在卡车的车斗里面吧。

  鲍昆:就是车斗,就是后面,一直坐到天津,那个风啊,土啊!当时的京津公路,也不是现在的这种高速公路,那时候也很长,大约要走六个小时,到七个小时。结果就见到了同学的亲戚,亲戚很热情,他说我们正好有,他们实验用的都是纸边,当时他就给我包了这么大一包,乱七八糟,跟垃圾似的,里面包的一层一层,有这么大的纸,有这么点的纸,也有这么大的纸,当时那种高兴,回去见到书记的时候,就有一种成就感。

  主持人:于是你们就成了京城彩色第一家。

  鲍昆:对,然后在北京,好多人就传开了。开始特逗,来的顾客一推门就问,听说你们这有天然五彩摄影。

  主持人:当年的彩色照片,现在留下来了吗?

  鲍昆:现在真是只有这样一张了,但是褪色褪得很厉害,但当时是一点问题没有,非常漂亮。

  主持人: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鲍昆:非常了不起,这张照片在我们照相馆的顶楼上,拍的西山,是落日,这个后面还有一点字,写的是“1974年6月,西单商场楼顶,为天津胶片试纸所拍”。

  主持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摄影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四月影会应运而生,在四月影会的那个时期,你主要拍哪一类照片?

  鲍昆:艺术类的照片多一点。就这样的吧。

  主持人:水中倒影。

  鲍昆:对,实际上是水中倒影,但效果有一点,印象派绘画的感觉。

  主持人:当你把你的这种作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时候,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

  鲍昆:当时觉得很棒。

  主持人:你没有受到过批评吗?

  鲍昆:实际上是有一次,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打电话跟我说:“我姐姐想见你一下”。我去了,她说:“鲍昆,我看了你所有的东西,我觉得你拍的不好。我觉得你的东西,基本都太表面化了,你离生活太远了,你拍的生活都是太美太漂亮了,实际生活不这样,如果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的东西比较浅薄”。我当时真是很难接受。

  主持人:这么坦率表达一种批评的思想,对被批评的人应该是一次特强的心理震撼。

  鲍昆:是这样。可我当时说我现在没有这种感受,但实际上我出了他们家门,我全都知道了,我知道这个对我后来的摄影观的改变,艺术观的改变作用是很大的。

  主持人:那么在后来你开始做什么样的尝试?

  鲍昆:这些年大家提倡纪实摄影,实际上我觉得我在国内是觉悟得非常早。

  主持人:你怎么会想到去拍京杭大运河的呢?

  鲍昆:当时是水利电力出版社,要出一本京杭运河的画册,找到我,我就答应了。拍京杭运河,我觉得当时的我,在国内真是很早地大量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接近拍摄者,完全是一种侵入的感觉。

  主持人:让人置身其中。

  鲍昆;对。你比如像苏绣。苏绣这个东西当时如果我在上面拍,我觉得特别平淡,一个后脑勺,然后就是白白的,也没有苏绣玲珑剔透的感觉,微妙的东西都出不来,后来我突然就发现苏绣很薄,在转的时候,我一下……

  主持人:找到角度了。

  鲍昆:找到角度了,我一下坐在地下,这样就出来一张这样效果的照片,一下子让你感觉,就是说所有的它都交代清楚了,它的工具,它的生产方式。

  主持人;包括它的结果。

  鲍昆:和产品最终的形态,说的很清楚,还有一个就是我就尽量希望能够接近,走近老百姓的。比较近距离地看生活,而且尽量进入生活细节,不要都是那些非常宏大的叙事。比如说像这个老太太,当时是在江苏扬州,扬州当时就是这种小巷子,我就觉得这个老奶奶感觉她特别亲切,而且捅炉子,我就想起我妈妈捅炉子,甚至我也这样捅炉子,我觉得特别棒。这老太太当时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太太岁数很大,我其实拿二十的广角,我走得很近,到她前面,其实前面光圈速度都有,到前面只是清晰一下。

  主持人:从当年那个喜欢去拍剪影,拍光影效果,倒影,喜欢去追求形式感的一个摄影师,到一个面向现实,去记录百姓生活的那种摄影师,这之间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跨度。

  鲍昆:这个跨度非常大,但是我觉得,我转变也是非常快,也可能得益于带有点文学性的进入,包括我刚才提到好朋友的姐姐,实际上她是从文学角度谈这个东西,但我很快就领悟到了。

  主持人:我看过很多跟北京的城市建设有关的题材,比如说胡同题材,但是你的胡同,让我看起来有点不一样,你为什么选择晚上去拍胡同?

  鲍昆:因为我这个人基本是晚睡晚起的人,在八十年代,我经常是晚上在十二点半和一点半左右时间,我要出去散步。

  主持人:就是典型的那种夜游神或者夜猫子。

  鲍昆:对。因为我住的就是胡同,突然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这个胡同特别漂亮,我觉得特别……而且它很安静,真是沉睡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世界就是我的。在这种安静中,在只有一点点路灯下面,我突然觉得胡同充满变化,每个房子不一样,每扇窗不一样,每堵山墙由于时间的交替,也不一样。我发现感觉它里面充满了各种信息,然后我突然静下心来,我屏声静气的去感受它一下,这时候我就可能有一种幻觉。

  主持人:你觉得生命在你眼前出现了吗?

  鲍昆:是这样,我就感觉这条胡同,它一定发生了,在我之前这几百年中,太多的事情发生了,有多少美丽的姑娘变成老妪;意气风发的小伙最后苟延残喘;有多少荣华富贵,可能最后变成粪土,又有多少捞世界的人,从此走向成功的道路,而他们可能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也可能是明朝的,也可能是清代的,也可能是民国的,也可能是锦衣绣履的,也可能是衣衫褴褛的,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胡同的内容太多了。

  主持人:当我看到你的胡同的照片的时候,我自己会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它好像更像一个舞台。

  鲍昆:很像舞台,他确实也是一个人生的舞台,是历史的舞台。

  主持人:当然几百年的幽灵都在这跳舞。

  鲍昆:对,有一天早晨,因为我在拍,夏天天亮的很早,大约四点钟,实际上天微微有点晨曦的这种感觉,我就看到一个门楼,后面的晨曦,就很像我们那个话剧舞台上的天幕打的微光,后来林兆华(李意民)他们做的第二拨《茶馆》,我看那布景就乐了,这跟我当时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

  主持人:你唱罢来我登场。

  鲍昆:对。胡同对我来说不光是一个建筑,可能理解起来要复杂得多。

  主持人:听你讲拍胡同的感觉的时候,我就可以感觉到鲍昆这个人浪漫的可以。

  鲍昆 :我不浪漫,但是其实我只是那个晚上对我来说,我觉得是我的一个世界,那段时间真的对我来说,挺美好的,每天当黑夜来临,当所有声音消失,对我来说开始梦游,就是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你在四月影会纪念十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在这文章里有一句话,我记得印象特别深刻,你说摄影是一种最最客观的艺术,你现在还这么看吗?

  鲍昆:不会了。实际上,我当时也不是这么看,只是相对而言,它在诸种艺术样式中,由于摄影它的这个物理机械性,还有化学性,造成了它起码在曝光的这一瞬间……

  主持人:给人一种很机械化,很纪实的错觉。

  鲍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我们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纯客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5:54 , Processed in 0.0904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