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的西安,花团锦簇。陇县农民摄影家谢万清以《黄天厚土·生灵》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展正在西安博物院举行,不少游客在细细品味艺术营养的同时,无不为这位 40余年坚守在影像世界里的硬汉肃然起敬!
荣登国际影展
2010年 9月,晋中平遥菊花飘香。 9月 19日,第十届国际摄影节正在这里举行。在来自世界 38个国家和地区的 1800余位摄影师的参展作品中,谢万清的 40幅《黄天厚土·生灵》摄影作品震惊了影展。
它是中国数千年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改革开放前农村面貌的历史聚焦。它不仅反映了本届大展“信心、力量”的主题,而且展示了世界水准的摄影艺术和独特的乡土文化。《征服》、《上下千年》、《晒场》 3幅作品称得上是这位摄影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充分反映出他对生养他的黄土地,对熏教他的父老乡亲的无比热爱。
谢万清,这个来自陇县火烧寨乡峰山村谢家沟的农民,穿着女儿专门为他参展买的西装和牛仔裤,挺着黑瘦低矮的身子,乐呵呵地走进展馆。虽然他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眉宇间,一双大眼却依然闪亮有神。
他说:“《征服》是种上麦子,人站在耱上让牲口拉着,把土往实、往平压的时候拍的。”画面中,一位年轻农民,汗水津津,精神饱满,高挽裤腿,挥舞鞭子,抽打着两头东别西扭的犟牛。飞扬的尘土,绷紧的笼套,拱起的缰绳,犟牛驯服了,只得乖乖往前奔。小伙子岔开双腿,像铁塔一样坚强有力,在他面前,还有什么无法克服的困难?《上下千年》,画面中是一位弯着腰,背着犁,往回走的老农。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地劳碌,繁衍生息,为自己,也为别人提供着衣食。前面是流不完的汗水和心血,后面是留给后人的光明灿烂和幸福快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晒场》上,烈日当头,热浪滚滚,赤条条的小家伙双手紧握耙耙,顶着劲翻晒小麦。 5、 6岁的孩童,要是在城里,早就在空调下看少儿节目了。可是在农村,年龄虽小也得为吃饭忙活。
视角独特的新华社记者,横扫千余位名家大师的摄影作品后,把目光锁定在老谢身上,发出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唯一的一则报道。
去年 10月下旬,谢万清又在北京举办了影展。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文联的同志认为,谢万清能在艰难困苦和贫穷的环境里坚守在影像天地里,实属不易;他为年轻人提供了直观的、可信的历史教材,功在千秋。
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权威杂志《人物》,以4个页码的篇幅刊发了谢万清的专题文章。
痴迷神奇光影
作品的泥土味,始终让谢万清没有忘记 40年前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
1970年秋季,西安知青对他们下乡的七沟八岔感觉非常神秘,三五成群地到处探幽。有一位知青背着相机和画板,时不时地给大伙拍照留念。年仅 16岁的谢万清,跟在知青后面看着、乐着。这个生在大山深处的孩子,虽然还读过 4年书,可从来未见过这么神奇的东西。他寸步不离地跟着这位知青,忘记了自己还在放牛。小伙子看出了这个农村孩子的着迷劲,把相机给他,让他给自己拍一张写生的照片。谢万清接过相机,学着大哥哥照相的样子,按下了快门。
过了两天,这位大哥哥拿着照片来找他,告诉他如果把镜头再抬高一点,前面留白再少一些,人就会更大一点,主题就会更突出。谢万清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里。从此,谢万清更加留意摄影的人,也盘算着买照相机的事。
听说修水库 1个月有 6元的补助费,他心想省点吃喝,说不准还能攒下买相机的钱。于是,他跟生产队长说:“我不放牛了,要去修水库 !”“知子莫如父”。有见识的父亲看透了孩子的心思,心中暗喜。但一瞅给队上放了10年牛的小人,身单力薄,心疼他吃不消水库的重活,有点不忍心。生性倔强的谢万清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缠着父亲苦苦哀求。无奈,父亲把他送到了工地。
几个月下来,虽然在工地吃尽了苦头,但谢万清终究还是攒了点钱。当时,价钱最低的相机也要 70元,谢万清不停地用手摸着口袋里的 40元,多么希望它能变成 80元,买了相机,还能用余下的 10元买胶卷。现状逼着谢万清后来又去挖药材,就这样,积少成多, 1980年,他终于买回了一部红梅 120相机。
四川出版社一本《摄影入门》,引导他步入了摄影艺术殿堂。
那段时间,媳妇说她给灯灌了一个月的油,不出 10天,油就用完了。谢万清白天顾不上看书,每到晚上,就像着了魔,一会儿看书,一会儿摆弄相机,鸡叫了还不肯休息。日复一日,小伙子把相机摸了个精透。
他背着相机到处拍,拍农业科技、拍乡村教育、拍农村用电、拍计划生育宣传……一切新鲜的事物,都装在了他的相机里。
1986年 7月,《宝鸡日报》发表了他的第一幅作品《玉米杂交新技术》。一家人为他高兴,中午吃饭,他碗里多了两个荷包蛋,他知道妻子的心意,更清楚妻子比自己还辛苦,一时语塞,把一个鸡蛋挟给妻子,一个挟给孩子。
那段时间,他的作品命中率极高,影友戏称:“《宝鸡日报》的照片让陇县的谢万清和凤翔的赵录贤承包了!”现任《宝鸡日报》副总编的赵录贤说:“我真佩服老谢的执著精神,从陇县山沟到宝鸡,往返 200多公里 ,隔几个礼拜就跑一趟,真是不易!”
谢万清的名声传开了。四邻八乡,谁家老人过寿,谁家孩子结婚,谁家有什么喜庆之事,都来请谢万清照相,谢万清成了山沟里的红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