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学理论视野中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分析
作者:谢琳 发布时间:2011-05-05
http://www.semiotics.net.cn/yyfhxts_show.asp?id=1182&2957
【内容提要】 我国对纪实摄影本体论和真实性的研究,很少从符号学分析入手,忽略了符号学语境下所潜藏着的价值。依据符号的直觉性、二重性、情感性和主观性,对纪实摄影视觉图像符号的真实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纪实摄影从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能独自标明自身特征的理论根基。中国的纪实摄影是以中国传统美学观为哲学基础自然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摄影与生俱来的纪实性一直被不同的人实践着,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成果,也产生出新的观念。无论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或者从哲学、逻辑学等的观点出发,都已透露出见地不凡的光辉。
从符号学角度看,无论是纪实性还是创造性,人类都是用符号来记录和表达经验的。以往人们谈纪实摄影的本体论或本质论,很少从符号学分析入手,忽略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因而也就忽略了符号学背后潜藏着能给予人的极有价值的启发。本文尝试通过符号学对纪实摄影视觉图像符号的真实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直觉——纪实摄影的客观关联物
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表现性符号的产生甚至比推论性符号的产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因为在人类最初的符号活动中,实际上就有过一种对符号更为基本的使用,即将经验构成某种形象性的东西。符号的最基本功能,恰恰在于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供人们观照、认识和理解。[1]
朗格在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艺术本体论的同时,又提出符号学直觉观。她认为“直觉”是“通过最基本的理性活动,即直觉的基本理性活动来认识艺术符号的意义”。她认为,“所谓直觉,就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由这种活动导致的是一种逻辑的或语义上的理解,它包含对各式各样的形式的洞察,或者说包括对诸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抽象形式和具体事例的洞察和认识。”[1]
纪实摄影的直觉反应,是建立在平时的不断实践、不断观察、高度专注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基础上的。在某种程度上讲,纪实摄影家是用摄影镜头把自身与客观被摄物衔接起来,是依靠直觉寻找作品意义的客观关联物。因为纪实摄影家在平时要有敏锐的直觉,善于捕捉社会生活的每一项内容及事件的意义,善于用纪实摄影独特的摄影语言、视角、构图、光影等手段,充分体现纪实摄影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原创性特征,用镜头揭示社会生活里的最有意义的部分或最值得深思的层面,从而实现审美主客体的高度集中。
纪实摄影以它独特的图像符号表达能力,创造出服务于情感表现的另一种视觉艺术符号,直接呈现于人类的视觉面前。纪实摄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与人产生共鸣,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视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是凭借着来源于客观现实存在与经验积累所产生的直觉,也是人类的极其清晰的社会性的反应。
根据符号学的基本原理,照片就是一种文本,但却无法与现实等同起来,因为连接文本与现实的是图像符号,而由于符号是不透明的,因此它并不是一个纯净的“真空地带”。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看上去似乎具有“复制现实”的功能,它不仅可以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逼真”感,而且还能记录下人眼所忽视的一些细小变化。[2]
那么,是否只要你不“摆拍”不作假,纪实摄影就真的可以“复制现实”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