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教科书写人类起源于朝鲜半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7 19:0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留学生朝鲜见闻:教科书写人类起源于朝鲜半岛2012年01月17日 来源:荆楚网




新华网公布了一组由俄罗斯游客在朝鲜旅游时偷拍到的当地老百姓真实生活场景的图片,虽然拍摄的内容有限,但对我们近距离了解朝鲜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中国留学生在平壤“凯旋门”前进行拨河比赛

留学生和朝鲜老师合影
一群中国留学生进入全世界最神秘、最封闭的国家,和他们的异国同学分享“最幸福的”生活。
或多或少带给朝鲜学生们一些外部世界的气息之余,每个留朝的中国学生也都体验到从未经历的生活。
朝鲜学生会自动回避外部世界话题
“我梦见了伟大领袖金将军!”
北大韩语系毕业生白潇祎回想起自己5年多以前留学朝鲜的生活,记忆最深刻的场景就是朝鲜同宿生吉雪景有一天早晨起床,激动地讲述自己的“幸福梦境”。
吉雪景说:“在梦里,伟大领袖给了我最好的指引,我们的研究难题就要攻克啦!”白潇祎永远也忘不了吉雪景谈到这个梦时的样子,“那感觉简直好像见到了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几个月后,2006年10月,朝鲜在咸镜北道的丰溪里地区完成了第一次核试验,举世震惊。中国驻朝使馆召集中国留学生们反复开会安抚,但也要求大家在宿舍里贮藏水和泡面,以备形势紧张不时之需。
白潇祎的惊恐更多了一层,因为她还清晰地记得同宿生吉雪景的“伟大领袖梦”。吉雪景的父亲是朝鲜的一名科学家,她自己也从事核物理相关领域的研究。
整个朝鲜有两所大学接待中国留学生:金日成综合大学和金亨稷师范大学。金亨稷是金日成父亲的名字。每批中国留学生的宿舍里,都会被安排数量不等的朝鲜同宿生与他们做室友。
此前一年多,白潇祎和另外五十余名中国学生一起来到平壤,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朝鲜公派留学项目。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基本上是8-10个月,但中国留学生想跟本地人交朋友并不容易。白潇祎记得,有一次坐地铁时看到一位老奶奶背着很重的包,她和另外一名中国留学生就主动上去提出帮忙,老奶奶被吓跑了。
中国学生的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出去完全没有人陪同。他们知道你不会做什么坏事,也不敢做。”赵嵩(化名)非常有把握地表示。
赵嵩是北京某高校韩语系学生,他于2011年4月到10月在朝鲜留学。他说:“这些朝鲜同宿生学生都不是普通人,多数家庭根红苗正。”
多数中国留学生只跟同宿生聊聊语言问题,赵嵩则不一样,他有时也会有意地试图探讨些更深入的话题,比如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但他身边的朝鲜同学往往会自动回避掉这样的谈话。
回避的方式有点好笑。“他们经常说,要出去打个电话,但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回国以后,白潇祎几次试图给吉雪景、莲花等同宿生写信,有时也托人带信过去。但从来没有收到过她们的回信,“人都像是消失了一样”。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9:06:11 | 只看该作者
“打倒美帝”的标语随处可见
飞机降落后,在去往学校的路上,白潇祎就不争气地开始掉眼泪。在她眼里,整个平壤似乎蒙着一层灰罩,没有一栋建筑是鲜亮的。
到了学校之后,慢慢的,白潇祎开始觉得这里的人还不错。“他们人都挺朴实的,而且没什么心眼。”她甚至发现,一名叫“莲花”的同宿生特别美,“像韩国电影明星”。
赵嵩的感触是,朝鲜人的生活并不压抑。身边很多朝鲜人的性格都开朗昂扬,“好像什么事儿都难不倒他们,国家给分配东西吃,活得无忧无虑”。
中国学生的记忆里,多数朝鲜同宿生骄傲、自尊,但也彬彬有礼。“零食送给他们吃,他们会开心地吃一点,”白潇祎说,“不会多拿,不会主动问你要,更不会趁你不在的时候吃”,赵嵩说。他的同学经常会自豪地对他讲,多亏伟大领袖金将军,给了朝鲜人民幸福的生活。
领袖创造了一切的幸福和美好,但如果还有不够好的地方,比如物资匮乏,朝鲜学生会郑重地告诉中国人,那归根到底一定是因为“美帝国主义的伤害”。平壤街头,“打倒美帝”、“一心团结,保卫祖国”的标语依然随处可见。
为了跟朝鲜师生搞好关系,中国留学生们往往会准备一些礼物。白潇祎给女生准备了一些小丝巾。她的一个同学给关系亲近的老师送了一条电热毯,她记得,拿到电热毯时,那位老师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赵嵩则向朝鲜同宿生们推荐美剧《天桥风云》。这是美国一个关于时装设计的真人秀节目,由超级名模海蒂·克鲁姆担任主持人。“我告诉他们,西方的时尚就是这样的。他们很惊奇地说,这有什么好,还不如我们穿的好看呢!”回忆到这里,赵嵩笑了起来。
除了《阿凡达》这样的美国大片、张东健主演的韩剧,他还在电脑硬盘里存放了不少日本AV。“他们当然不会直接索要,但会比较明确地暗示说,‘把你所有的电影都给我,所有的!’”
赵嵩觉得尤其有趣的是,这些平日里严肃正经的男生,此时都变得像小孩子一般,“挺幼稚的”。“现在男女生走路可以牵手了,以前牵手都不行。婚前性行为应该是基本没有的,各种商场、市场,也都没有见到卖安全套的。”
同宿生们拷贝了赵嵩“所有的”电影之后,过些天,有的人见了他眼神有些躲闪;有的人则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有些电影不好,已经删除了。
朝鲜历史书写着“人类起源于朝鲜半岛”
白潇祎来到朝鲜之前从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花叫做“金日成花”,还有一种花叫做“金正日花”。前者是大红色的,后者是紫红色的。“金日成花比较美一点。”她想了想说。
中国留学生被分为两个班级,与来自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蒙古、越南等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单独授课。课堂上并没有朝鲜学生。
虽然相貌本身差别不大,但要分辨朝鲜学生和中国学生相当容易。朝鲜学生都是白蓝制服,而且人人佩戴领袖徽章。除了戴徽章,牛仔裤也是这个国家里最明显的“异域特质”。学校附近,纠察风气的警察已经练就出了老练的眼光,基本能分辨谁是外国人,对他们的“仪容仪表”不做要求。男留学生的长发、女留学生的背心,都被朝鲜人宽容了。“附近的外国人多,他们见惯不怪。”
具体的课程以语言课为主,包括听力、精读、泛读、语法、写作,还有简单的历史和朝鲜文化课。白潇祎记得历史书上写着,“人类起源于朝鲜半岛”,讲“伟大领袖诞生记”的课文则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领袖诞生前的天象。“还有一次看到电视节目说,地道战和地雷战战术是伟大领袖金日成将军发明的。”
平壤的建筑多是灰蒙蒙的,但天空瓦蓝。街上贴满了标语和宣传画,除了领袖画像,士兵和医护人员的形象也很常见。街面宽敞干净,
汽车并不多,人们等候公交时会很有秩序地排队。
北京语言大学韩语系的贾志杭留学朝鲜期间在金亨稷师范大学上课。他记得在2010年朝鲜国庆前,学校的音乐老师安排了中国留学生演唱歌颂领袖的“朝鲜红歌”。有的中国学生态度不够积极,这让音乐老师相当恼火。“我们的领袖曾帮助你们中国打赢了抗日战争呢!”
《潜伏》和《亮剑》吸引大量朝鲜观众
课业之余,白潇祎最爱的地方是动物园和游乐场。50朝币就可以坐一次过山车。2006年朝鲜还没有实施货币改革,官方汇率中,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2朝币,但在黑市上,1元人民币可以换到高达300多朝币。50朝币的过山车换成人民币只要几毛钱,“超值”。
或者她也喊上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去高丽饭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包场”,只要150元人民币就够两个人吃一顿。
赵嵩偶尔在学校里看看朝鲜的电视。“能收到的电视台一共有三个,专播革命思想内容的叫朝鲜中央电视台,只有周末才播的叫万寿台电视台,还有一个频道只有到了大型节假日才播放,名字……我已经忘记了。”
最吸引赵嵩的电视台是万寿台,这个台会有国际新闻播报。
每周六、日晚上8点,万寿台会播放中国电视剧。《潜伏》和《亮剑》吸引大量朝鲜观众的同时,也让中国留学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甚至偶尔还有中国的电影播放,包括《英雄》、《叶问》等等。“古代的有,近现代革命题材的有,但当代的基本就没啦。”
赵嵩还发现,街上还有那种小亭子,兜售朝鲜木兰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本国或苏联老电影碟片,一般就是几百到几千朝币。条件比较好的平壤家庭都会有一台DVD。
如果中国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用自己的电脑播放带来的电影,“意志坚定”的朝鲜学生会主动走开。但白潇祎发现,不少家庭条件好的同宿生会自己带来DVD机或者电脑,有人会躲在被窝里悄悄地看韩剧!
在朝鲜,每名中国公派留学生可以获得中方每月250美元、朝方每月40欧元的补助。“地铁差不多是人民币两分钱一次,雪糕换成人民币也不到1元。”赵嵩说。
大家的主要花费是打电话。国际长途必须去通讯局或者高丽饭店,费用大约是每分钟13元人民币。贾志杭曾经一口气打了3个电话,结果结账时,发现电话费高达78美元!
赵嵩留学期间,一名金亨稷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市场上拍照,拍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可能算损害了朝鲜人民形象吧”,被保安队带走了,还没收了相机,直到使馆出面才将人带了回来。这可能算是当年最大的一起事故。
回国后留学生对世界感觉陌生
年轻人聚集的地方,爱情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学生之间的感情并不罕见,赵嵩觉得真正难得的是,同届一名来自中国南方的女孩,与一名朝鲜同宿生之间的“好感”。
这对中朝年轻人之间的“好感”和“暧昧”在留学生之间几乎是公开的。朝鲜男生也会偷偷给中国女孩买些吃的东西——这是这样的环境里最朴素和最好的表白方式。“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不会有结果。”赵嵩说,“他们就保持着这种关系,始终也没有越轨的行为,甚至可能一个吻都没有……也挺好的。”
白潇祎清楚地记得,她回到北京是在2006年12月29日。妈妈来接她的时候,递过来一部手机说,快给你的好朋友们发个短信,通告下你回来了吧。白潇祎开心地接了过来,“是一部松下的翻盖手机,但我想了想,我好像已经不知道怎么发短信了!”
从3月到12月,白潇祎突然发现,9个月与互联网的隔离使这个世界陌生了很多。比如,同学们都在玩一个叫“校内”的东西。走之前她也听过,但那究竟是做什么的?
贾志杭清清楚楚地记得,2011年10月19日,同学们回到了北京。飞机降落时,他和朋友们在机舱里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贾志杭回到北京后,有时安静下来,还会常常想起送别的那个夜晚。曾经对中国学生唱朝鲜红歌不积极颇为恼怒的音乐老师,出人意料地流下了眼泪。
大家安慰他说,我们还会再见的。这个看上去年纪有60岁、但实际上只有40岁的男人喝了不少的酒。他带着脸上的泪滴说:“恐怕见不到啦!”
不想回国后仅仅两个月,之前还在接受人潮欢呼的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了。朝鲜停止了一切对外交流活动,中朝边境的旅行团也停止了运转。贾志杭觉得,那个音乐老师,可能真的见不到了。
时报综合《南方周末》报道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9:05:53 | 只看该作者
从金正日丧事中看到的和读到的
作者:诚言


  在北朝鲜最高统治者金正日死去两天才公开死讯后,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宣传工具中央电视台和不少主流视媒、纸媒及网媒开足马力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型、煽情性的反复报道。对于经历过一九七六年伟人之死的中老年人来说,报道的手法、程序、画面及播音员的声调都不陌生。当然也有疑惑,金正日即令再伟大光荣正确,毕竟只是一个人口不足2500万人的小国之君,报道的“规格”怎么比敬爱的朱委员长周总理及1997年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时的报道规格还要高呢?在一个民众也学会了讲究“规格”的国度中,这可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大问题呀!中国古人留下了“如丧考妣”这个成语来形容人的悲伤之情,金正日明显不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知道他死了就行了,没有必须“哀悼”他的义务,为什么非要在一秒千金的央视上反复絮叨不可?难不成金正日真的被某些人当成了“考”或“妣”?从这些报道中,我读到了滑稽。
  报道运用各种手法、画面反复表现朝鲜人民对金正日之死或眼泪汪汪、或悲痛欲绝、或哭跪在地、或哭晕过去、或深情的回忆、或不尽的感恩等等等等,但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辈人来说,却见惯不怪,波澜不惊!回想三十五年前九月份的“国丧”,那是啥规模啥场面啥阵势!简直是前实无古人,后难有来者!以至我们今天仍能傲气十足地对朝鲜人说,你们这算啥,先前我们的国丧比你们办的可风光多了,比你们的哀悼更沉痛哩!可在风光与沉痛的背后呢?说来我那时在南昌一家军工企业工作,厂里的工人以转业军人和回城知青为主,素质均比较高,每月30多元的工资和大多数人夫妻分居的现实,使他们消磨了应有的浪漫,而另外仍在文革炼狱中挣扎的几百名“臭老九”正眼巴巴地盼望走出黑暗的隧道,所以情绪都十分稳定,没有出现一例痛不欲生、呼天抢地的怪态,甚至没有一人在公众场合抽泣。记得全厂集合刚收视完北京的追悼会后,全科同志一回到办公室,科长立即朗声叫我把扑克牌拿出来“玩几把”。科长是山东人,南下干部,一身正气,资格又老,年初回趟老家后常为乡亲们过年吃一顿韮菜肉馅饺子不易而纠结。我当时正因传抄“总理遗言”之事没向“政治部”说“清楚”意气低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十分敬重的顶头上司:“不是规定治丧期间不许从事娱乐活动么?”科长却大咧咧地说:“打把扑克算啥娱乐!你这几天看电视了吗?看电视不是娱乐?”全厂只工会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部投影电视,这几天确实按厂里要求在食堂统一看过电视,但那是为了“哀悼”哇!见科长如此态度,我更加尊重,忙乘机问道:“那我的检讨还交不交?”科长几乎是用恨铁不成钢的口气手点着我头说:“你自己不长个脑筋?什么都要问我!”女会计郭某忙大声说:“我这儿有副新牌!”自从她9岁的女儿在六月份写了幅打倒谁谁谁的“反标”被查获后,她一直承受着“教子无方”及“女儿一生完了”的巨大压力,连说话的分贝也低了许多,此时又恢复了活泼乐观的天性。打牌的另一人是不久后提升为副科长的老张,此君上海人,一向老成持重,不谈国是,打牌时显得忧心忡忡。我见状随口一问:“还在悲哀?”他缓缓说道:“可惜,死颠倒了!”那年周、朱、毛先后去世,他的“颠倒说”真乃石破天惊!现在,为金二世暴卒哀痛万分的朝鲜民众的脸上,我看到了饥饿造成的枯瘦和菜色,在不得不悲哀的背后,是否还潜藏着我们也曾有过的恐惧和无奈?何况,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一个不能善待国民的独夫,民众真会发自内心沉痛悼念吗?在这里,我读到了巧饰。
  自从毛泽东先生力主“抗美援朝”邦助金日成建立家族政权后,金家父子固守专制统治,穷兵窦武,国凋民穷,一直是我国巨大的政治经济包袱。其挖掘志愿军墓、攻击我改革开放、打死我边民、强要我国土、往我国内偷运真毒假币、围绕我边境广设赌场、私自研制核弹、戏耍“六方会谈”等一系列倒行逆施,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陷我国在国际社会于不义。金正日悴死,本是我们与这个流氓政权自然而然切割开来的天赐良机,不料,我们的发言人却硬要亲亲热热地尊称他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盛赞他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导者”,还要代表我们表示“沉痛哀悼”,还要“继续为巩固和发展中朝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实在叫人郁闷!本来是类似李唐赵宋的金家封建王朝,何苦要硬拉到社会主义的队伍来凑数?不是自作自贱么?人家自己都认为一生搞的是“先军政治”,保权第一,何必用上“毕生精力献给了朝鲜人民建设朝鲜式强盛国家的伟大事业”的谀词?“传统友谊”如何发展?是再割让一块地、援助金额翻一倍,抑或是为它的无厘头行为打掩护?还有什么祝愿“在金正恩同志领导下”,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凭何德何能领导2000多万人继承那么伟大的“革命事业”?难道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党政最高领导人的产生是靠精子来决定的?更可笑的是,为了支撑对朝立场的“政治正确”,无良御用学者竟用“缓冲区”“屏障”来定位北韩。在我国漫长的陸域海域边防线中,中朝接圵地段可曾占得到百分之五?如果真有外敌侵犯,难道一定要从朝鲜进攻?且不说堂堂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公然要依靠区区朝鲜作“屏障”是何等缺乏强国心态和大国之尊,就是一贯视尽国际主义为己任的战略家们也不该怀有先牺牲弱邻的自私与冷血!在这些报道和说教中,我读到的尽是无耻!
  在这场近似连续剧的丧事中,还有匪夷所思的无赖情节。一个千夫所指的恶人死了,别人不说风凉话也就罢了,继承者竟还逼着全世界致哀,竟公然威胁不屈从的同族兄弟“将面临严重后果”,世上何曾见过这等混帐?据悉,朝当局还要求所有与它们有业务往来的中国公司必须缴纳悼念金,最高达2万美元,这就是赤裸裸的敲诈了。想当年“反共救国军”胡司令结婚还只是“通知各家各户自愿送礼”,在老百姓面前不失斯文含蓄,如今朝鲜的执政者倚仗“先军政治”的霸气,在它的保护国面前也讲横施蛮,竟比土匪还下三滥,真是难以想象啊!颇为庄重肃穆的治丧期间还有噱头,那就是视屏上“发放包含慈父将军关怀的海鲜”,民众排着队感激涕零地去领两条明太魚。想当年我们那样艰难,春节每人多供应一斤肉,也极少有人去感念是领袖的恩德。这只能证明,金太阳对民众控制之极,奴役之深!据说,这次皇恩只惠及首都平圵市民,并未泽被全国苍生。又据朝鲜学者考证,慈父将军生前批示的最后一个文件,就是“核实了供应平圵市民的海鲜”的报告,足以证实“毕生精力献给了……”的判断绝非讽刺。可我想,老百姓吃条鱼都要领袖拼上老命,那不少人盛赞并羡慕的人民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等全包全免费,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在排队领鱼的主妇们谢主隆恩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匮乏、饥饿、屈辱和血泪!虽面对意料之外的噱头,我却笑不出来。
  金正日还未下葬,闹剧还在上演,我们还将会再看到什么、再读到什么。也许,我们会看到因遗体太伟大需要展出的一幕,但我私心希望,我们千万不要去传授“防腐技术”巩固和发展那带苦涩味的、不可理喻的“传统友谊”。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5:43 , Processed in 0.0873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