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数码版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7:4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认识数码版画

数码喷绘版画《远景》
2001年是美术史上划时代的年份,在这一年里,美国各大美术馆相继举办了“数码艺术展”,如MOMA 的“未来办公室用具展”,旧金山当代美术馆的“010101”以及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的“数字版画展”。距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的“数字版画展”已整整10年,早年人们关注的问题:“电脑制作并用彩色喷绘到纸上的作品能算是版画吗”“数码版画都有哪些可能性”等,如今已经呈现新的变化。对任何一个面向未来的新人,“可能性”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与“过去了的”没有可比性。用传统版画的价值标准来界定数码版画的价值应该是收藏家的事。
为“数码版画”找到合适的定义,一种方法是从技术和材料特征入手。我们可以说凡是借助于“数码”工具和材料完成的可复制作品,如用扫描仪代替照相机、用彩色喷绘机代替版画印刷机、用激光刻印机代替木刻刀,等等,都可以称为“数码版画”。“数码限量印刷”,如数码限量印刷摄影、素描稿甚至原创绘画,也是“数码版画”,尽管它是“微喷”,因为这一类“数码限量印刷”作品强调原创,在国外愈来愈流行,也很有市场。而“数码复制”,如微喷古典大师的中国画或油画,不应该算是“数码版画”。
如果我们过分地强调数码版画的技术特征,而不看数码版画产生的条件和时代背景,那我们将重复后现代理论家在评价艺术品时常犯的错误:过分看重作品表达的是什么,而忽略了一件作品产生的条件。仅仅看到“数码版画”的技术特征会很肤浅,忽略了它的美学价值,如它和生活的关系、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等。借助数码技术和工具来做版画,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问题。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尤其能被广泛应用,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照相机镜头遵循一点透视的原理,如果文艺复兴没有发现一点透视,那我们今天的照相机是否会是多镜头的?后来的立体照片考虑到人是如何看,因为人有两只眼,而照相机镜头只有一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人类在试探立体摄影百年后的今天还在研究3D电影。扫描仪的出现彻底背离了一点透视的原理,扫描头走到哪,哪儿就是透视焦点。被扫描的画面和物体上的任何一点与观众(扫描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在数字化时代,“看”不仅仅是近距离的,同时与被看的物象又是等距离的。如果说传统版画以及后现代以前的绘画是基于物象(在此指客观世界)的图像,而“数码版画”则是图像的图像。它是对已经被图像化的生活再图像化。“扫描”“下载”“切图”“贴图”“像素”等等一系列的新名词的出现,告诉我们的是数字化时代视觉艺术产业里“作画”有了新的含义,即:高度模拟。
生存于数字化时代,人们的视觉感官在不断地改变、调整。传统画种抓眼球的力量明显减弱。当代人对数字化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新的版画,版画概念的扩展,或者是对版画概念的新的解释。正如波斯诗人鲁米所说:假如说人的新的感知器官的诞生,来自于人自身的“需求”,那么,增加我们的需求,便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感知器官。(陈小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7 00:24 , Processed in 0.0838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