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舆论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8 14: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舆论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只谈法律

作者:斯伟江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浏览:76 次

  一,没有明确界限,但有合理标尺

  中国法律上来说,“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似乎就是,一失实,二,受损。这是简单的法律。其实不简单的是,何为基本内容失实,其中最难的是文字的理解,古人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是故存言以声意,立书以记言。故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言者意之筌蹄。经典需要注,注完还要疏,就是这个意思。专利侵权案子,法院往往首先要解释专利权的范围,而范围往往主要由文字解释决定。很多聪明人说话一点就透,讲笑话往往要抖包袱,需要前面有语境。

  因此,在精细一点的司法,会强调,被指控诽谤(侵犯名誉权)的文字,在当时的语境下,除了文字本身,是否还会诱导别人想到什么?会有什么影射的意义?而这些影射指向的事实,是否虚假?

  而用来理解文字在特定语境下的人,是一般的读者(特殊情况例外),即一般的读者读了这些指控的文字会有什么理解?理解出来的东西是否属实?

  什么叫基本失实?这就涉及到证据和证明标准。首先,文字引用的证据必须是可以被证实的,或者说,写文字的人经过考证认为属实的,(按照一般人的标准),就是说一般人相信这个引用材料属实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最后证实,这个引证材料是假的,引用人也不承担责任。有一定的证据,经理性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哪怕这个结论,最后是错的,一般也不承担侵权责任,因为这是学术讨论,或者是舆论批评。那么,如果一篇文章所引的证据明显没有出处,讨论的标准,明显不理性,没有逻辑,最后推出的结论,失实,恐怕很多情况下,需要承担责任。当然,终归会有例外。我们后面会谈到。

  因此,研究诽谤,一定要强调特殊语境,文字解读,这就是个案的特殊性问题,永远不要指望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在那里!

  二,证明标准

  媒体一直在说的无罪推定,实际上是刑事诉讼上的术语,基本上指在指控方的证据,必须达到“对指控的事实排除合理怀疑”的确定高度(美国的标准),中国的标准是必须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告人才能定罪,在证据达到这个标准之前,被告人应被推定是无罪的。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不得自证其罪。怀疑人家有代笔,其实,没有必要达到这个高度(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是,如果下定论,或者暗示很可能有代笔,则,至少要达到高度盖然性的程度。这是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要略低于刑事诉讼,国内采取的是高度盖然性,即,指控事实很可能存在。这个比较专业,通俗一点,就是,看了证据,分析后,客观中立的人会说,XX文章有枪手这是很可能存在,这就达到高度盖然性标准了。当然,这个很可能不严谨,严谨一点,请去查“高度盖然性”。因为,法院将对双方证据/理由进行分析,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谁的文字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写文章的人都需要学习法律,平日,大家根据谨慎,理性的原则,审查材料,进行批评,一般都不会构成侵权。

  因此,在批评,质疑的证据没有达到这个高度之前,不要擅自下定论,或者影射,暗示有这样的结论。

  三,引用材料需要谨慎

  实践中,故意虚构事实,明显虚假,诽谤他人,容易判断,难以判断的是,引用别人的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如是对一些没有出处,且无法证实的材料,分析推论出来的结论要谨慎,千万不要下肯定性的结论。因为材料是基石,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容易倾倒。

  武汉中院曾经在XXX诉XXX的名誉侵权案认定理由可以作参考:“本院认为,XXX在访谈的言论和网上发表的文章中,对XXX的“反射弧”相关理论提出异议在学术上是允许的,但评论中使用“自吹自擂”、“拔高自己”、“玩冒充把戏”等词语,足以误导公众认为XXX在职务、论文、学术理论等问题上造假,从而导致对XXX人品、声望,社会评价地降低,给XXX造成精神损害,XXX名誉被毁损的事实成立。XXX为证明其言论属实,举出大量在网上收集的材料,但这些材料没有到有关网站和XXX等处核实,无法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八条的规定,“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故应当认定XXX的侵权事实成立“。

  这个判决写得不怎么好,但是,其中说到引用资料的问题,值得注意。尤其网上没有出处的材料,观点,需要非常谨慎对待。

  四,转发加评论需谨慎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微博上,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东西,一般人不知真假,作为信息流动,转发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加了评论,说,就是这样,等于是个人为转发的内容真实性背书了,容易构成侵权。或者评论中暗示转发的内容属实,也容易构成侵权。

  五,公众人物的特殊性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美国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的标准,是没有真实恶意的批评,哪怕有失实之处,也不构成侵权。中国的司法实践,到不了这么宽松的标准。应该说,前面说的一到四条,对公众人物批评案子一样使用,只不过,稍微宽松些。理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玩笑)。

  六,抗辩

  1,  完全由理由相信自己说的是真的。(以一般人的标准),如朝鲜有些人民说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虽然事实上是假的,但是,他说出来,是完全有理由的。这必须是一般人的标准。

  2,  为了公共利益的正当评论。如批评政府。只要不是煽动武力颠覆,一般都可以。(这是理论上,实践中需要谨慎)。

  3,  对方同意。如一个人在网上说,大家都来骂我呀!

  4,  无意冒犯。在一定的语境下,说话人不知道。如你在浴室里骂别人的东西失实,谁知道这里装了广播。

  5,  无第三人听到。当面批评,不存在侵犯名誉权。名誉权的损害后果是公众评价下降。

  6,  过了诉讼时效。譬如知道侵权发生二年后起诉,没有时效中断,延长等。

  7,  没有造成名誉损害。譬如,有的人就是“皮厚”(家乡话)。呵呵。玩笑。有的名誉损害非常小,如同事之间被人骂句小气鬼,一般法院不理小事,也不会被认定侵权。如果在大会上讲这话不一样。

  8,  其他

  七 结论

  在一定的语境下,说的话/写的字,肯定,暗示,隐射XX存在YY事情,如果,最后YY被证实虚假,导致XX名誉受损,被告如果没有第六条规定的例外,一般会被认定侵权。

  因此,温良恭俭让似乎有点用,你说是不是?

  原告需要证明对方说了什么,自己社会评价降低,被告需要证明,说的东西基本属实(或者引用材料,分析理由具有合理逻辑),对方名誉没降低。

  由于诉讼成本比较高,时间成本,加上心力,加上,律师费,你知道的,不便宜,呵呵。因此,真正上法庭的官司,往往是比较大的事情。例外的情况也有。

  (未必正确,供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58 , Processed in 0.1049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