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分子仍是时代风向标
作者:谢文
来源:环球时报
在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始终是时代前进与倒退的风向标之一,与国家命运兴衰紧密相连。细数中国百年史,不难发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凡是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知识分子比较能够发出独立的声音,在社会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到相当作用的时候,中国社会总能在经历过千难万险后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一步;凡是知识分子遭遇权力和暴力的摧残打压,失去在社会上的正常地位与角色的时候,中国社会的发展总会停滞甚至倒退。
中国知识分子们在涉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各种利益群体博弈的问题上,从来没有一致过,经常吵吵嚷嚷,相互攻击,不同意见者间形同仇敌。但是,就是在这种辩驳争论和质疑批判中,许多新思想和新观念为社会各个阶层所了解,有时还可以形成某种程度的社会共识从而推进了社会进步。相反,一旦知识分子的话语权被压制,甚至被取消,社会上的既得利益人群就有可能会将国家拉向倒退。
近来,在一定圈子里和一定范围内,嘲弄、批判知识分子的势力活跃异常。说来有点蹊跷,21世纪都过去了十多年,但对知识分子的攻击却还是翻新版的“老三论”。
第一是所谓“国情论”,即中国的现状不可改变,不该改变。如果有些知识分子讨论些如何继续改革开放,如何使中国现代化的问题,那就是盲目崇拜西方那一套,不合国情。在过去百年,宪政不合国情,共和不合国情,共产不合国情等等保守顽固论调不绝于耳,事实证明错了。在过去30多年,改革不合国情,开放不合国情,民主不合国情,自由不合国情等保守声音一直未绝,前两个已经被实践证明错了,后两个为什么一讨论就容易被扣上不懂国情的帽子呢?
第二是所谓“阴谋论”,即凡是向中国兜售自由民主这一套的国家,其实骨子里都是想殖民中国。如果有些知识分子讨论些如何促进自由民主的问题,那就是与这些国家的战略利益不谋而合甚至阴谋而合。
第三是所谓“改造论”,也就是知识分子脱离实际,也没有什么知识,算不上什么社会精英。不是知识分子在创造知识,而是非知识分子在创造知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知识转化为创新和产品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里产业工人和农民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小,不到人口的1/10,而广义的知识分子阶层却成为劳动力的主力军。中国近20年阶层变动的趋势与世界潮流相符,这使得否定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和地位的言论不攻自破。
用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去和鼓吹这三论的人辩论是徒劳无功的,因为这不是什么学术问题,而是立场问题和利益问题。对于像我一样在文革时期长大成人的一代而言,看到这三论重现江湖有一种十分滑稽的感觉。今日的中国相对开放相当多元,如果还有人重新捡起打压知识分子的旧旗,重演历史,我相信上一次的悲剧不会重演,可能的是一出喜剧,更可能的是一出闹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