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活着的”遗产: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6 10:4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些“活着的”遗产: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孙佳山   2010-03-03

    那些“活着的”遗产
  在这里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首场演出引来了人们的阵阵掌声。最后一个节目是羌族多声部民歌——《萨朗》。欢快的曲调、流畅的节奏调动起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也把整台演出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萨朗”,羌语意为“唱起来,摇起来”,为自娱性舞蹈。羌族人在跳“萨朗”时,手牵着手围成圈,一人领跳一人收尾,便可舞蹈起来,时而轻快热烈,时而舒缓如流水。羌族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脚步的变换和扭腰的弧度。通过这种独特的舞蹈语言,甚至可以推测:羌族舞蹈是由古羌人骑马作战时的动作演变过来的。
  观众在陶醉于这精彩的歌舞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这原生态的唱腔背后,还有着更深的意蕴。无论是围着火塘和场院跳起欢快的“萨朗”,或是古朴沉稳的“席步蹴”,羌族同胞丰富的精神世界即深刻地体现在他们的民族音乐舞蹈中,他们的多声部民歌“尼沙”更是改写了我国没有多声部、没有和声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历史。  
  萨朗、羌笛、刺绣,这些羌族文化的瑰宝深刻地揭示了羌人由来已久的认知天地的观念、他们的精神传统、他们的习俗与审美。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北川等羌族聚居区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和有关资料也遭受严重损失,震后,国家迅速在该地区建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冯骥才先生曾说过:我们要保护的是羌文化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它必须是一个有灵魂的、有精神的、有生命的文化,而不是一个文化躯壳。这条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而这个晚上,在这个多民族和谐多元、活力四射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那活着的民族情感和演进中的精神历史。
  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56个民族同胞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不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而且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体现着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道道灿烂的光芒,映射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这场名为“多彩民族”的大型专场演出只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的一场。调演活动汇聚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20余个少数民族,近2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近2000名少数民族同胞,向广大民众尽显少数民族独具韵味的“非遗”风情。
  这一系列蕴含着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不但反映了各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而且为广大民众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一个鉴赏、交流、吸纳的平台。很多观众在观看演出后,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经常看到这样的高水平的演出,不仅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文化知识,还深切地认识到各民族大团结的意义,今后一定要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美好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03 , Processed in 0.0768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